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淨化情慾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5) ---- 【轉貼】 因緣果報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5&id=71888) |
-- 作者:IDFPK302 -- 發表時間:2022/11/27 上午 05:02:32 -- 【轉貼】 因緣果報 因緣果報 「...當我們今天造了一個罪業,或者殺生,或者偷盜,或者邪淫,或者打妄語。那麼這樣的罪業你造了以後,在生命當中會產生兩個負面的影響。 ![]() 所以,我們在造業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誒,反正我就做這一次就好了。其實,你這個想法是錯的。你造了一次,你就很可能會造第二次。你造了第二次,你就更可能會造第三次。就是所謂的感種類相續而起。就像滾雪球一樣,除非你能夠懺悔對治,否則你造做了一個罪業,除了召感未來的果報,你又增加了你這一部分的煩惱。所以,你以後就更容易去造這方面的罪業。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在懺悔之前,我們先知道今天我們造的罪業所產生的一個負面的力量。這兩種力量都是可以通過懺悔來消除的。 我們再看第二個,消滅的方法。今改前非。將修後是,從緣生滅,斯苦世法。這段的解釋,就是道前基礎講到我們如何來消滅我們已經造的罪業跟增加的煩惱。 ![]() ![]() ![]() 在明朝,藕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講到一個公案。他說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寺廟叫高明寺,大陸的高明寺,這個高明寺有一個沙彌叫做弘沙彌。.......,弘是弘一大師的弘。.....這個沙彌平常是非常守規矩的,但是他在工作上被調到做庫房。庫房就是掌管整個寺廟的所有的飲食,所有的資具。因為這個沙彌出家不久,所以戒定慧的功力比較單薄。所以,遇到飲食的誘惑,就經常去偷吃常住的食物。當然,這個偷吃一定有心有境,依止貪慾的煩惱,去偷取物品。那麼心境和合,罪業成就。他偷取常住的物品,偷取了一年。正正一年的時間。到了除夕的時候,就是農曆年除夕的時候,他就生了一場重病。在重病當中,在睡夢當中,他夢到了佛教的護法關公現前。關公他看到這個沙彌就呵責他,說你一再一再,一次又一次的,偷取常住的罪業,你以後到三惡道去。關公呵責他以後,拿棒子,手杖,打這個沙彌,這個沙彌從被關公打了以後,從夢中驚醒,驚醒以後,身體非常的疼痛。而且,嘴巴也不能講話了。當然,如果你不是佛弟子,你就怨天尤人了。你生命就沒有辦法調整。 所以,佛弟子的差別,他有觀照力。他能知道這件事是怎麼回事。這個弘沙彌只是一時的糊塗,他的正見沒有失掉。所以他自我反省,他覺得自己造了罪業。開始就修懺。他從大年初一開始修,修到大年初四,到第四天,他整個的病痛就完全消失了。嘴巴也恢復講話了,這是一個罪滅之相。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是說,罪從心起,將心懺。這個沙彌本來沒有罪,因為一時的煩惱,糊塗,產生罪了。那麼,也必須假借他的懺悔心來消除。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今天,不怕你造罪業,就怕你不知懺悔。所以我們對於過去所造的罪業,應該做三件事情,【於彼惡業,特生厭賤,發重慚愧,立對治過】,所以才能夠洗心懺悔。....」~淨界法師* *文章來源:【 《佛教的懺悔法門》】by 淨界法師 ![]()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滅罪亡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 ![]() ![]() ◎ ◎ ◎ ◎ ◎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月光如來,南無寶月如來 嗡嘛呢吧美吽 願一切眾生身心自在,平安快樂,福慧增長,早成菩提!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圖:轉載 |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1條 ,第:1 頁/共 1 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