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超心理科學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6) ---- 我是困在我自己身體的囚犯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6&id=19076) |
-- 作者:dy -- 發表時間:2009/9/28 上午 09:58:17 -- 我是困在我自己身體的囚犯 我是困在我自己身體的囚犯 最近有一則新聞報導:羅希特出庭時透過氣切管說道,他的情況有如「活地獄」,「我想死,我是困在我自己身體的囚犯。」澳洲西澳省最高法院八月間判定,羅希特有權指引他自己的治療和照護方向,安養院按照他的意願停止餵食,毋須承擔刑事責任,但必須充分告知當事人後果。 看到這篇報導想起十年前老爸那次中風的經驗,我們把老爸送進急診室後,醫生護士們緊急的作了許多處置,我在一旁隨侍觀察著,只見老爸張著癡呆的雙目,全身動彈不得,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此情此景感慨萬千,大苦恐懼中我突然有個念頭:中風是身體器官出了問題不能隨意運作,那老爸的心意念現在在幹什麼?他在想什麼?還是什麼都不能想了?於是當機立斷,馬上作了這個實驗,我貼近面對老爸看著他大聲說:爸!你要是聽得見我講話,你就眨一下眼!他立刻眨了一下。我接著說:爸!你要是聽得懂我說的話,你就眨兩下,你不眨眼,我就當你能聽到聲音聽不懂意思!他立刻眨了兩下。於是我繼續發問,他就用不眨眼、眨一下或眨兩下跟我互通訊息,我們取得了許多溝通。 在過去無數次的大苦逼迫災難中,我一定被地藏菩薩引導了許許多多,但我都忘了,現在終於了解當憂苦逼切突來時,第一念就是先求地藏菩薩救我,表明了我沒輒、你救我的立場。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憂苦逼切的災難之苦是地獄景象,在那裡只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慈悲大願第一的地藏菩薩摩訶薩才救得了我們。 經過醫生細心治療關懷照顧,一週後老爸開口了,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好苦呀!什麼都是假的!”老爸同時也傳來地藏菩薩的訊息,要我們提前趕緊"重新認識,允許轉變"的問題。 現在看到西澳 |
-- 作者:linyithn -- 發表時間:2009/9/28 上午 11:50:24 -- 感恩 謝謝分享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
-- 作者:dy -- 發表時間:2009/10/5 上午 07:58:54 -- (以下是DY的淺見心得,透過西澳羅希特先生的生死因緣示現,嘗試去看看有關“被困人生”的問題)祈求地藏菩薩摩訶薩護念羅希特先生,護念我們大家! 為什麼要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為什麼要允許自己轉變? 如果我們鄰界很大的憂悲苦惱時,譬如跟所愛的分離、想要的要不到,尤其在生命快結束時,若能對自己的生命一切了無遺憾,還充滿了“下一回要更努力”的歡喜悅樂,沒有懊惱悔恨,那我們這次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因為深信自己沒有白活,深深感激那些令我沒有白活的賢聖與眾生,並期待下一回更好;如果不是這樣的認定,經歷的是被困在無力之間的怯弱恐怖感,那說明這次的生命沒有意義,我們趁還來得及的時候需要趕緊對這個生命重新認識,不然到時候出現很大的驚訝與遺憾,就來不及了。如同電影“第六感生死戀”,最後死神被面對死亡的凡夫問到:“我需要害怕嗎?” 死神回答:“像你這樣的人,不需要害怕!” 這是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 由於我們都將難逃一死,到時候能否對自己提出這個“我需不需要害怕?”的問題。看來絕大多數人都是否定的答案,因為我們都怕活的不好、怕傷、怕病、怕死,我們都不希望受痛苦,希望活得好、老得好、病得好、死得好、受生得好,因此在我們的生命裡,對“被困”的無奈徹底是個疑難、又麻煩、又提不出正確答案的問題,也因此對已知或未知有關“怕與不怕”的意義,需要嚴肅正確對待,重新認識。為什麼? 因為跟隨善知識的教導,從能見怕什麼、不怕什麼所代表與引發的心態,可以找到出離怕的方法,讓我們不再害怕,讓我們對這難得的一生提出一個正確的答報,提出感激心,而正確答報的結束將促成下一次正確的開始,如是相續連接依我們的願力成就一個安隱不再害怕的關鍵,這樣的結果可證明生命是有意義的。一個“憂閉悶絕”的心不會是令生命有意義的現象,但卻提出了沒有意義的證據關鍵,那應是提醒我們 "該重新認識了!"。 因此我們要問這個最大的問題,針對一切眾生心中都曾有過與人事物糾結覆藏的恐怖,佛法為我們提出“苦不苦?”的問題,對苦“怕不怕?”。這問題看似簡單,卻是我們最大又複雜的難題,譬如 如果此生不把“苦不苦、怕不怕”的問題搞清楚,帶著覆藏的恐懼心,我要問:“無常”來抓人時,我會不會去到更可怕的地方?我們這輩子能受生人道,沒有受生餓鬼、畜生、地獄道,是因為我們上輩子還具備作人的資格,如果苦到怕到連人都不想做了,那下一次會去到哪呢?所以對自己“苦不苦?怕不怕?”提出勇敢誠實的問答,是決定了下一回受生在哪的關鍵,對此生被困於自己“所想、所說、所作”的一切透過正確的學習,產生慚愧懺悔心與感激心,決定遠離邪倒、遠離不尊重、遠離懊惱悔恨,這是多麼重要的人生使命呀!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以下是DY的淺見心得,透過西澳羅希特先生的生死因緣示現,嘗試去看看有關“被困人生”的問題)祈求地藏菩薩摩訶薩護念羅希特先生,護念我們大家! 為什麼要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為什麼要允許自己轉變? 如果我們鄰界很大的憂悲苦惱時,譬如跟所愛的分離、想要的要不到,尤其在生命快結束時,若能對自己的生命一切了無遺憾,還充滿了“下一回要更努力”的歡喜悅樂,沒有懊惱悔恨,那我們這次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因為深信自己沒有白活,深深感激那些令我沒有白活的賢聖與眾生,並期待下一回更好;如果不是這樣的認定,經歷的是被困在無力之間的怯弱恐怖感,那說明這次的生命沒有意義,我們趁還來得及的時候需要趕緊對這個生命重新認識,不然到時候出現很大的驚訝與遺憾,就來不及了。如同電影“第六感生死戀”,最後死神被面對死亡的凡夫問到:“我需要害怕嗎?” 死神回答:“像你這樣的人,不需要害怕!” 這是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 由於我們都將難逃一死,到時候能否對自己提出這個“我需不需要害怕?”的問題。看來絕大多數人都是否定的答案,因為我們都怕活的不好、怕傷、怕病、怕死,我們都不希望受痛苦,希望活得好、老得好、病得好、死得好、受生得好,因此在我們的生命裡,對“被困”的無奈徹底是個疑難、又麻煩、又提不出正確答案的問題,也因此對已知或未知有關“怕與不怕”的意義,需要嚴肅正確對待,重新認識。為什麼? 因為跟隨善知識的教導,從能見怕什麼、不怕什麼所代表與引發的心態,可以找到出離怕的方法,讓我們不再害怕,讓我們對這難得的一生提出一個正確的答報,提出感激心,而正確答報的結束將促成下一次正確的開始,如是相續連接依我們的願力成就一個安隱不再害怕的關鍵,這樣的結果可證明生命是有意義的。一個“憂閉悶絕”的心不會是令生命有意義的現象,但卻提出了沒有意義的證據關鍵,那應是提醒我們 "該重新認識了!"。 因此我們要問這個最大的問題,針對一切眾生心中都曾有過與人事物糾結覆藏的恐怖,佛法為我們提出“苦不苦?”的問題,對苦“怕不怕?”。這問題看似簡單,卻是我們最大又複雜的難題,譬如 如果此生不把“苦不苦、怕不怕”的問題搞清楚,帶著覆藏的恐懼心,我要問:“無常”來抓人時,我會不會去到更可怕的地方?我們這輩子能受生人道,沒有受生餓鬼、畜生、地獄道,是因為我們上輩子還具備作人的資格,如果苦到怕到連人都不想做了,那下一次會去到哪呢?所以對自己“苦不苦?怕不怕?”提出勇敢誠實的問答,是決定了下一回受生在哪的關鍵,對此生被困於自己“所想、所說、所作”的一切透過正確的學習,產生慚愧懺悔心與感激心,決定遠離邪倒、遠離不尊重、遠離懊惱悔恨,這是多麼重要的人生使命呀!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
-- 作者:tinto -- 發表時間:2009/10/6 上午 05:08:37 -- 謝謝分享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0/4/7 上午 08:38:22 -- 【轉貼】 持久的營養不良症狀是這樣的:你會變得很瘦,但是也可能“胖乎乎”全身浮腫。你的皮膚逐漸出現屍體般的蒼白色,感覺皮質變厚,膚面很乾燥,輕輕碰到什麼就會烏青一塊。浮腫了以後,皮膚像濕的麵團一樣,若是用一個指頭按下去,就出現一個凹洞,半天彈不回來,凹洞就一直留在那個地方。 你的頭髮,變得很細,還稍微有點卷,輕輕一扯,頭髮就會整片地連根脫落。你的每個手腳關節都痛,不痛的時候,很酸。 你的牙齦,開始流血。如果你有一面鏡子,對著鏡子伸出你的舌頭,你會看見自己的舌頭可能已經腫起來,或者,也可能收縮了,而且乾燥到裂開。你的嘴唇開始皸裂,像粉一樣地脫皮。
夜盲,開始了,黃昏一到,你就像瞎子一樣,摸著牆壁走路,什麼都看不見了,白天,對光異樣地敏感,一點點光都讓你的眼睛覺得刺痛,受不了。 你會貧血,站立著就頭暈,蹲下就站不起來。你會瀉肚子,瀉到虛脫暈眩。 你脖子上的甲狀腺開始腫大,你的肌肉不可控制地抽搐,你的四肢開始失去整合能力,無法平衡,你的意識開始混亂不清,目光混濁,渙散... ...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由以上的敘述,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長期的大饑荒會使人失去理性吃人肉甚至是親人的肉了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0/4/7 上午 08:39:34 -- 蓮池大師:湯厄(三) 予平日論到病中做工夫處,亦知畢陵伽婆蹉所謂「純覺遺身」矣;亦知馬大師所謂「有不病者」矣;亦知永嘉所謂「縱遇風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矣;亦知肇公所謂「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矣。及乎足入沸湯,從頭簡點,痛覺在身,誰是遺身者?我今受病,誰是不病者?鋒刀毒藥切於肌膚,誰是坦坦閒閒者?四大五蘊實為吾身,實為吾累,誰是本空非有者?乃知平日乾慧都不濟事。若無定力,甘伏死門,彼口頭三昧,祇自瞞耳。噫!可不勉歟?!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0/4/7 上午 08:41:27 -- 李炳南老居士曾以「蝸角石火」一事為喻:
一隻糞金龜推著一顆糞球走,此時來了另一隻糞金龜要搶這顆糞球,兩隻蟲因此大打出手。換成我們人類,沒人會想要撿大便,如果有人丟給我們一坨大便,我們甚至還會翻臉。但對糞金龜而言,大便是牠們長養身命最重要的資糧。由此推之,在比我們高層次的天人眼中,我們這群追逐財貨名利的凡夫就像糞金龜一樣。可悲可嘆的是:受什麼樣的報身就得受什麼樣的桎梏,受糞金龜身就得吃大便、受人身即使是阿羅漢辟支佛也得靠衣食來維持身命。「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何時才能真正擺脫凡夫肉身的桎梏,獲得真正的大自在呢? |
-- 作者:佛公子 -- 發表時間:2010/11/15 上午 07:42: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