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超心理科學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6) ---- 【轉貼】羅素醫生---瀕死經驗的研究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6&id=19649) |
-- 作者:小龍女 -- 發表時間:2009/11/22 上午 11:25:44 -- 【轉貼】羅素醫生---瀕死經驗的研究 馳名世界的生死學專家Elisabeth Kubler-Ross醫生︵羅素醫生︶一生中獲得十八個學府的榮譽博士學位。她打破了美國醫學界不談死的沉默,也帶動了醫學界對臨終照顧的重視和生死邊緣的醫學科學探討。 羅素醫生親自陪伴了上千人面對死亡,和收隻世界各地二萬個案例的瀕死經驗,寫下第一本暢銷書On Death and Dying 談死和死亡的過程。她肯定是:沒有死亡,因為神識是不死的。她用蝴蝶脫繭來比喻死亡的過程,蝴蝶是神識,繭是身體。 羅素醫生發現死亡過程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神識離開身體,此時腦波和心電圖是平線。 第二個階段,神識離開身體後,此時是靠心力來行動,盲人可以恢復視力,殘廢的人看到自己是完整的,啞巴和聾子可以說可以聽。這個階段是沒有時空的,可以依心念立刻到任何地方。 第三個階段是一生的回溯。這是個超時空的回溯,地球上的時間也許僅幾秒鐘或幾分鐘,但心識的感受是多度的,不僅是重新再經歷每一句話、行為和念頭,同時也感受到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和念頭對其他生命的影響,在回溯時會感受到自己和所有生物心識之間的連接。『生前所做善良的行為就感受到舒服、溫暖和愛,幫助的對象愈多,得到的感受也愈強烈。而生前所做錯誤所造成的傷害、包括所傷害的人和動物,相同的,也會在瀕死時感受到同樣的痛苦,感受的強度也隨傷害的程度和數量有關。』 有些人會發現自己一生的重點完全錯誤,例如:對物質上的追求,競爭是偏差的行為,而生命最重要的是在世間留下更多的愛。 有瀕死經歷的人都有很大的改變,Kenneth Ring博士總結以下的改變: (1) 珍惜生命的一切,包括平凡的經驗。 (2) 完全接納自己,掃除以往的自卑。 (3) 真心的關懷他人。 (4) 尊重所有的生命和大自然。 (5) 不再追求物質生活,知道那是虛假的。 (6) 失去競爭的意願,關懷更重要。 (7) 靈性上不斷的自我提升。 (8) 喜歡學習。 (9) 有明確的使命感。 (10) 失去對死亡的恐懼。 (11) 相信死後生命的延續。 (12) 相信宇宙中有超然的能量,有些人稱為﹁神﹂或﹁光﹂。 這些人往往也更敏感。有些完全改行做利益社會的事。他們知道人活著是為了多付出一些愛,心識的能量是延續不死的。羅素醫生認為當人不怕死時,這世界上不會有戰爭,當人們知道神識不死,而且死時需面對自己一切生前所做的,有這樣的認知時,人活著的生活方式也會有改變。 感言『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一心彌陀,圓滿成佛。 飲食蔬果與五穀,慈心利己保健康。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