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超心理科學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6) ---- 【轉貼】張果老倒騎驢遊戲人間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6&id=40995) |
-- 作者:老佛爺 -- 發表時間:2014/4/17 上午 10:08:50 -- 【轉貼】張果老倒騎驢遊戲人間 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張果老」,總是倒騎著毛驢趕路。他看到人類道德日下,塵世中人迷於功名利祿,還以為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於是他倒騎毛驢,遊戲人間。他想用這種方式告訴人們,衡量人類進步與否的標準是「道德」,道德在下滑,就說明人類在逐漸地倒退。張果老倒騎毛驢的形象,也意在警示世人,提醒人們時時回頭看已經發生過的事,以便及時總結經驗,記取教訓,少犯錯誤,避免重蹈覆轍。 現代人像一首軍歌中唱的那樣:「向前!向前!向前!」每時每刻都生活在慷慨激昂的號角裡,不管腳下是平整寬闊的馬路,還是泥濘曲折的小道。一心想的只是衝在最前面,恨不得將所有的同路人都擠到路邊,或踩在腳下。即使遇到獨木橋,也會如寓言故事裡的那兩隻白羊和黑羊,誰也不後退一步,結果為了爭著向前,都掉進河裡。一心向前,讓他們無暇欣賞人生路上的美景;一心向前,讓他們無視身邊的同行者;一心向前,讓他們穿上那施了魔法的紅舞鞋,腳步越來越快,無法停止,直至精疲力竭地倒下,累死在工作場地…… 布袋和尚退步原來是向前 「退一步海闊天空」,古人早就具有這樣的智慧。高僧「布袋和尚」在他的詩中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位大肚布袋和尚是中國五代時期後梁的高僧,法名契此,號長汀子,浙江奉化人。他雲遊各地,居無定所,總是笑口常開。後梁末帝貞明三年(九一七年),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將入滅前,說了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就安然坐化。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布袋和尚的這首詩告訴我們:從近處可以看到遠處,退步也可以當作進步。一般人有一種傾向:看高不看低,求遠不求近。譬如某人學問比我淵博,我就尊重他;某人錢財比我富足,我就巴結他。如果此人條件比我差,就對他不屑一顧。殊不知「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人只有虛懷若谷地低下頭來,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一般人總以為人生向前走,才是進步風光的,才是令人羨慕的。布袋和尚的這首詩卻告訴我們,退步也是向前,只是人的視角不同而已。古人說「以退為進」,在物質利益之前退讓一步,就不用起早貪黑地終年無休了,這是何等的瀟灑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這種謙恭中的忍讓,才是真正的進步。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衝,有的時候,若能退一步思量,往往使人能有海闊天空的豁然開朗之感。總不能為了虛榮或面子一味蠻幹,要有勇於回頭的氣魄。 「退步原來是向前」,這句話富含人生哲理。觀想農夫在水田中插秧,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後步步退,返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剛好插完,似退而實進。有時候,退讓或退卻並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又能成就甚麼?倒不如退一步,放下爭鬥之心,靜心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精神狀態會變得淡定而祥和,生命的境界也會隨之提高。 人生的轉折點上懂得「以退為進」,就是大智慧。..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4/4/17 下午 10:09:03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