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超心理科學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6) ---- 【轉貼】毒癮世代 未爆彈恐震撼台灣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6&id=47411) |
-- 作者:amq -- 發表時間:2015/10/3 下午 12:04:53 -- 【轉貼】毒癮世代 未爆彈恐震撼台灣 Y小編的話:台灣毒品氾濫問題已經接近失控邊緣!高中生摩鐵開毒趴、女生喝K他命「特調奶茶」暴斃、吸毒媽媽哺乳害死3月大嬰兒、毒蟲亂潑油報復鄰居........毒害新聞天天有,吸毒者已成為社會不定時炸彈,但大家對毒品禍害好像都麻木了,以為你不吸毒,毒害就跟你無關?政府的打擊決心又在哪裡?Yahoo奇摩新聞帶你一起關注台灣被毒品蠶食的情況。 Y筆記: ● 毒品入侵校園,去年共1700名學生遭通報藥物濫用,其中高中職學生人數占了6成以上。 衛福部報告指出,去年因毒品案件而裁決有罪者共有34672人,雖然較前年減少,但毒品入侵校園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據教育部統計,103年度共有1700名學生遭通報藥物濫用,其中以高中職學生人數最多,占了六成以上。 學生濫用藥物的品項以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為最大宗,由於吸食、持有三級毒品,只要繳交行政罰鍰、參加講習,罰則相對輕微,使得三級毒品更加氾濫,警政署資料顯示,吸食、持有三級毒品的青少年人數,從民國94年到103年增加逾15倍,檯面下的數字恐更驚人。 目前台灣法律規定,製造、販賣第一級毒品,最重可處死刑;第二級毒品最重可處無期徒刑。至於第三、四級毒品,一直被垢病刑責太輕,沒有嚇阻作用。尤其是K他命入侵校園,多名立委曾提案改列第二級毒品,但政府考慮到一旦吸食K他命需負刑事責任,青少年可能因留有前科紀錄而影響到未來就學、就業。 今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正案,販售、製造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刑責從5年以上有期徒刑,提高7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四級毒品的刑責,也從3到10年有期徒刑,提高為5到12年有期徒刑。至於K他命是否應改列第二級毒品,卻未在這次修法決定,仍維持現行條文。 嚴刑峻法是否能有效遏止毒品,恐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是,受毒品影響最嚴重的年輕世代,可能等不及了!若在未成年就染毒,卻未受到應有的關注與輔導,恐怕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等不到「未來」,二是等到成年後,引爆更多社會問題。 以K他命為例,大多從中國大陸走私而來,便宜又容易取得。台大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執行長分析,年輕人叛逆,使用禁藥儼然成為流行的象徵,加上不用使用器具,K菸吸一口就有感覺,讓孩子們忽略對身心的危害。 張淑慧也分析,青少年初次使用毒品的高峰為七到八年級,也有從國小就吸食K他命的案例,平均成癮年齡是17.3歲,年齡層恰好與青少年犯罪高峰重疊。社工師張進益更是直指,濫用藥物通常是進一步犯罪的跳板。 所以Y:雖然毒品與毒癮患者,仍躲在社會陰暗角落,不見得那麼容易被察覺。但是越來越多的社會新聞,都跟毒品扯上關聯,顯示這片陰影正逐漸擴大。或許你對這個議題並不關心,以為自己不吸毒,就沒關係。但是當你的鄰居、親友染毒,影響的就不只是一個家庭,到時候,就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了。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5/10/4 上午 07:36:09 -- 【轉貼】黑 業─── 楊仁山居士〈鴉片說〉
內心之毒,與外物之毒,同類相攝,其力最大。(楊仁山〈鴉片說〉) 毒品,聯合國列為「萬國公罪」,動用各種管道積極防治,仍然無法有效遏止毒品的泛濫。隨著地球村國際化,毒品販售也有國際化、企業化的趨勢,連校園都被毒化,直接危害青年學子。清代因英國人肆行鴉片貿易,造成中國「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隸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甚至軍人將官也成了鴉片鬼,舉國盡成一「大病國」,以有用之財,填無窮之壑,亡國指日可待。 人們沈溺於鴉片、毒品之中,雖明知其害,卻被牢牢粘黏難以自拔,究其原因為何?清末楊仁山居士,親眼目睹毒品害人之深,欲以佛法知見釐清鴉片上癮的原因,並找到破解毒品的妙方,作〈鴉片說〉一文,今釋意於下。 貪瞋癡勾引外毒 世人修善,稱為白業。世人造惡業,稱為黑業。鴉片是黑業感應來的。為何這麼說呢?何不看看蓮池大師的《雲棲施食儀》!作「滅罪法」的時候,觀想餓鬼身中所有的罪業,就像墨汁。用神咒的力量,使墨汁從足心流出,往下流入地心── 金剛際。 現在黑業強盛,吸取地心湧出的墨汁,化做罌粟花,絢爛華美,豔麗可愛。等到果漿充滿時,剖開倒出,初看是灰白色,不久變了顏色。煮之熬之,就變成純黑色了。這難道不是餓鬼足下流出的墨汁嗎? 最奇特的是,吸煙筒叫做「鎗」,「鎗」通「槍」字,不知命名的人為什麼取此名。靜心思索,於是恍然大悟:鎗是殺人的工具。舉鎗要殺人時,必以槍口對著人,而火門對著自己,吸煙則恰恰相反,這實在是舉鎗以自殺啊! 曾經觀察世人終日汲汲營營,千方百計所追求的,無不是損人利己的事。只有吸食鴉片這件事,則單單只是害己。這就是所謂天地間最公平的道理。從前曾和英國人談論發明創造鴉片的巧妙,英國人說:「熬煮鴉片煙的方法,吸食鴉片煙的工具,都是華人發明創造的。」因此更加相信業力招感,不是凡夫心所能思議的。 人們對於世間毒物,大抵都是畏懼而且遠離;而鴉片的毒害,比其他毒物更加嚴重。生鴉片像土塊,熟鴉片則為膏狀。少許入口,馬上斃命,而嗜好吸食鴉片的人一看到此物,喜形於色,實在不瞭解他們為什麼會如此。忽然想起佛經中將世人的貪瞋癡稱為三毒,此時才明白內心之毒,與外物之毒,同類互相吸引,這樣的力量最大,絕對沒有其他力量可以超越。雖然父母用棍棒鞭打,太太與子女嚴厲地指責,仍至死不改。 有人問:吸食鴉片的人,應該得到什麼果報?答:看現在的形狀,便可以知道了。口鼻之間,臭煙出入,面目焦枯,毫無朝氣,奄奄一息。命終以後,必墮餓鬼道中。《救拔燄口餓鬼經》中,所救的餓鬼,就是這一類。等到他的墨汁從足流出,又被後人所吸取,一次又一次地互相牽引,沒有停止的時候。若沒有遇到佛法教導,往生淨土,他能脫離此苦海嗎?
頑症難治心作醫
時下年輕人為融入同輩,或出自好奇想試試看,一失足而染上毒癮。毒難戒,癮難除,目前尚無靈丹妙藥能將毒癮連根拔起。吸毒者,惟有深知毒癮源頭來自貪瞋癡三毒,若不能降伏三毒,任由毒癮時常發作,現世奄奄一息,死後墮入焰口鬼,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欲戒除毒癮,談何容易?近代聞人張學良戒毒前,作一幅聯:「陋習好改志為鑒,頑症難治心作醫」以明心志,歷經撕肝裂腸的痛苦,乃脫離毒癮苦海。既知戒毒之難,何不慎始?一開始,就降伏貪瞋癡,絕不碰觸任何毒品,與毒絕緣?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5/10/4 上午 07:39:00 -- 【轉貼】一吸到煙草、毒品的氣味,必墮金剛地獄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9997&page=1 第二世敦珠法王著,黃英傑中譯 很明顯地在西藏佛教中,似乎總是特別認為使用煙草與毒品不僅對身體健康有害,而且也是精神開展的主要阻礙。在這小冊中,敦珠法王解釋:這些東西的歷史源由與過失,曾以蓮花生大士為主而搜羅為文,並授記將被瑪姬瑙准(MaChiklabdron,十一世紀)、仁增過登(RigdzinGodem,1327-1387)、桑傑林巴(SangyeLingpa1340-1396)、拉那林巴(RatnaLingpa1403-1478,寧瑪巴白玉寺派傳承主依其巖藏)、東都多傑(DundulDorje1615-1672)、龍梭寧波(LongsalNyingpo,十七世紀)、卓都隆巴(DrodulLongpa,十七世紀)、以及突秋多傑(TukchokDorje,十八世紀)等西藏偉大的德童們,在各個時代以巖藏的方式發掘出來。 願此令一切吉祥 既已甚深敬意禮敬諸佛菩薩的智慧身、一切諸佛總集之偉大烏金蓮師,我應於此說明煙草之史。許久以前,約在佛陀進入涅槃一百年後,在中土有一位魔族種姓的女子,由於其心色慾煩惱太重而致發瘋,在她死前曾說:『以我身體,我祈願此土眾生皆墮下道。焚我屍後一段時間,會有一種不同於所有花朵的花從我子宮長出。只要聞到這氣味,人們的身心就會經驗到無法想像之樂,遠較男女交媾更為喜悅。它將會遠播廣傳,直到此土眾生大都享受到它為止。 現在此魔女願望的實際成果已清楚可見。 著名的鴉片與其它一切毒品若用口鼻吸食之,既無助於除去飢渴、也沒有美味可言,更對體力、體質、命力一點也沒有利益。 更甚者,這些毒品會增長我們的煩惱、血壓,並導致癌症以及對肺部有害之疾病。現在,無論是顯赫之士或販夫走卒,幾乎人人都無法抵抗這些毒品的引誘,並失控地吞食它們。這就是這一位魔女之願最後如何出生其果的經過。 在法王拉那林巴所發掘的巖藏法中說:『當偉大的上師蓮花生大士制伏毀壞三昧耶戒的九兄弟,於其誓約之下時,其中最小的一位說道:兄弟們,不要絕望!聽我說。我會自己化身到中土去成為煙草,這種毒素的名字將會是黑毒。它將出現在邊界,然後從那裡被引到衛藏,西藏的人們將會吞食這令人愉快之物。藉此力量,五毒將會增長,人們將會拒絕十善而行十不善業,佛教宗義持有者的生命將不穩固,他們並將離開佛土。此毒之煙若深徹大地,將會摧毀千千萬萬的龍族之城,令雨不下,收穫與牲畜無法昌隆,產生內亂、時疫與種種討厭的事件。此毒煙若升到天空將會摧毀諸神住所,令月蝕與慧星不合時宜地出現。凡是吸食毒品者,其體液與諸脈都會因此毒煙而枯竭,它將導致四百零四種疾病生起。凡吸此毒煙者必墮諸惡道。若有人吸毒而致使他人吸到其氣味,將等同吸取百萬眾生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