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超心理科學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6)
----  文殊菩薩會迎接每位來五臺山的人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6&id=58297)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8/11/4 上午 05:34:31
--  文殊菩薩會迎接每位來五臺山的人

 

 

真實不虛!文殊菩薩會迎接每位來五臺山的人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這不是哪一個人隨便說的,是《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裡講的,是佛說的,還不是一個佛說的,是十方諸佛說的,所以這是真實不虛的。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五臺山在中外都是聞名的。從春秋,東漢,一直到唐朝,國外來朝山的太多了。五臺山原來叫紫府山,這是咱中國原有的名字,中國過去就是神仙信仰,紫府的意思是最高的,有靈氣的,神仙住的地方。通過佛教的傳播,才改名叫清涼山,清涼山是佛教裡面命名的。所以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是真實不虛的。

 

    過去說來五臺山朝山,文殊菩薩接一千送八百,就是來朝山的人,文殊菩薩接一千里,送八百里,就是接得你很遠。不是一千里,甚至一千年,幾千年,你就想著這個地方了,你對五臺山有這個想法了,有這個想法就叫感應,你感他就應,這叫感應!接一千送八百這個說法,是幾千年的人們互相傳的,這個說法是前頭無頭,後頭無尾。

 

    每一個人都是文殊菩薩,你來五臺山就是求文殊菩薩來感化、度化、應化的,所以來的人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你問我見過文殊菩薩沒?從我們心裡頭,我們每天見,在不在山上我們也每天見,我們看見的太多了。正如雪竇禪師頌無著禪師《朝五台偈》所言:「千峰盤曲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堪笑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

 

    我來五臺山也是文殊菩薩感應過來的,我在1972年有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從一個非常高的水庫大壩上掉下來,那掉下來就是粉身碎骨,後果不可想的。可是掉下去的時候,我就看見一個文殊菩薩,那個意識裡頭就有個文殊菩薩,有四五十米高,甚至比四五十米還高,整個比山還高,隱隱約約的。我當時掉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了,就聽「嗡」的一下,就有個文殊菩薩的影子,帶劍文殊,好像是站的文殊,戴著五佛冠,拿的劍。可是下去跌到了啥上面,你想都想不到的一個地方。

 

    70年代那會兒,我們那兒有裝散水泥的毛口袋,毛口袋是拿驢毛做的,可厚可耐用。十幾個毛口袋在那垛著,我就掉下來騎在毛口袋上面了,我就坐在那沒感覺,別人都跑過來,趕快扶我拉我攙我。毛口袋這個地方,離我應該掉下的地方有50米遠。那個大壩有17米高,有一個很小的坡度,那要是掉下來,擦也擦死了。但是我往下一掉,就跑那個地方了,那個地方離這個地方50米遠。

 

    當然我們學佛出家也不是求這個,有些東西不是這個社會常理可以想像的,是不合常理的,想不出來咋就跑到那個地方了,佛教叫不可思議。這是一種感應,不能說感應好就是法,感應不好就不是法,佛法是平等的。不是說你出家學佛是為求那個好的感應,但這是一種正常的,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

 

    五臺山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你的心念文殊菩薩,接受文殊菩薩的法,一切都是文殊菩薩,所思所見的都是文殊菩薩。佛法叫無為法,無為是無所不為,你心裡頭想啥,法就應該是啥。文殊菩薩的智慧,也是這樣的,心裡頭有什麼就見到什麼,這就是一切唯心造

 

    來五臺山朝山的也好,沒來過的也好,對菩薩要有正知見。想見文殊菩薩,你要先瞭解文殊菩薩。把心放的平平靜靜、純純潔潔的,把恭敬心,虔誠心拿出來,那到處都是文殊菩薩。

 

    如果你來這就是玩的,那你說我想見見文殊菩薩,你當花錢在自由市場買東西呢?這不是饅頭,你有錢就買一個抱著吃。所以想見文殊菩薩,首先把心放平,升起純潔的心,恭敬的心。

 

    所以我們出家學佛,心裡頭就要平平靜靜的。這是文殊菩薩道場,和自己家一樣,你就是這個家的人,就是代佛示現的菩薩。你想見文殊菩薩,他還要想見你呢!你連自己也見不了,自己還看不見,還見文殊菩薩!

 

    從我來說,看見也好,沒看見也好,聽見也好,沒聽見也好,心裡頭時時想的都是這個道場,都是文殊菩薩。所以我們住在這,有種住不夠的感覺,叫皆大歡喜。這就是菩薩的加持,你每天相伴菩薩,菩薩就每天相伴你,這就叫感應道交。

 

文殊就在你眉睫毛間轉著大法輪

 

    隋朝僧人釋令休,隸籍河南,平日裡很樂於四處尋訪勝跡,遍歷了四大名山。他素來聽說清涼山上,文殊菩薩的事蹟靈感異常,心裡面十分的嚮往。由於這個念頭積留在心裡很久了,有一天終於機緣成熟,就動身前往五臺山,求見文殊大士。

 

    令休志向堅定、心意又切,就在古木幽徑之間來回的尋訪著。有一天,無意間遇到了一位奇特的僧人,令休就朝著他頂禮並開口問到:

 

    「聖者您是住在這裡的吧?那麼對這裡的一切一定都知道得很詳細的了。我在河南當地,很早就聽說大聖文殊菩薩的種種靈感,現在我到了此地,走遍了許多地方,可是卻連一點蛛絲馬跡也沒見著。如果您明白文殊大士駐錫何處,希望能告訴我。」

 

    那位奇僧對他說:「你一片誠心來到了這裡,怎麼能一無所見呢?只因為你心裡面存著『有見』,所以才會『不見』。如果你『無見』,也就是『見』了;倘若你真能『無見』(不存有妄心執著),那就能見到文殊大士了。而且你一舉腳,踏破了文殊的面門,一抬手,觸到了文殊的面孔,連回避的地方都沒有了,還會有見不到的嗎?」

 

    令休聽了以後說道:「那麼說,山河草木就是文殊了嗎?」

 

    奇僧說:「若照你所說山河草木是文殊的話,文殊誠然有了二致,假如說不是,那卻又成了妄語,要明白,這裡面實無是非二相。而且你從無始劫來到了今天,在文殊的眼中,不過是在虛生浪死,玩水遊山罷了。老實告訴你說,文殊在什麼地方吧——」

 

    「在什麼地方?」

 

    「就在你的眉睫毛間,轉著大法輪,你卻一點不曾領會到。可惜、可歎啊!」

 

    令休一聽,猛然醒悟,於是誠懇的頂禮後又說:「怎耐我有痼疾在身,所以道業無成,不知大德您能不能療治好我的痼疾呢?」

 

    奇僧便對他說:「有一種空心之草,叫做瞢薨,你應當取他來服用,只要服用久了,瞢薨就是你,你就是瞢薨,那麼你的疾病自然可以除愈了。」

 

    令休聽了奇僧所開的藥方之後走遍了深林山谷,還是尋找不到。後來他終於醒悟到——那位奇僧所說的草,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可以服用的草藥,而是要我空了自己的妄心,妄心沒有了,煩惱當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就說出什麼「空心之草」那樣子的藥方。我的身體就是一瞢懵。萬物也無一不是瞢懵。一切幻象看起來雖是確確實實存在著,實質上它的本體卻是「空」而非真的。

 

    由此他了悟了「心法」之要,頓得解脫,了無牽掛。到了開皇二十年,端坐而逝。去世的那一年,世壽是七十三歲。

 

 


--  作者:小師兄
--  發表時間:2018/11/13 上午 11:41:51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