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北美佛教生活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8) ---- 心誠則靈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8&id=72768) |
-- 作者:懺悔 -- 發表時間:2023/3/19 下午 12:58:47 -- 心誠則靈 心誠則靈 人們到寺院燒香禮佛常會許下各種心願,期待佛菩薩成全,然而,佛菩薩並非可以與之討價還價的商人,慈悲為懷也不等於無原則的遷就、縱容,因此不見得每個許願者都能如願以償。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信眾不但不去體察佛陀的箇中深意,反而心生懷疑與不滿,抱怨為何心誠卻不靈,甚至於轉投其他信仰。 「為什麼別人能得到佛菩薩的護佑而自己卻沒有?」一般人甚少去思維、反問自己。 首先,「心誠則靈」的前提是不能貪心。無論是多麼誠懇,都要切忌一個「貪」字,不可索求過多犯下「貪」戒。這願過多過濫,就有貪得無厭之嫌;而且更不能以功德主自恃,生出傲慢之心,以為可以拿錢財跟佛陀做交易,這樣只會自損福德。如「梁武帝問達摩」的公案: 禪宗初祖達摩大師,從印度來到中國只為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梁武帝得知後非常敬仰,派人將達摩大師接到京城。一見面梁武帝就問:「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答:「實無功德」。梁武帝既驚訝,又有些不高興「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達摩回答說:「這些無非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梁武帝再問:「那怎麼才是真功德呢?」達摩回答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雙方理不契機,達摩遂辭行。因梁武帝生出炫耀、邀功倨傲之心,因此得不到達摩祖師認可。 第二,求佛之前需檢查審視,看是否己經為所求之事做了足夠的準備。《楞嚴經疏》云:「聖教自淺至深,不出因緣二字。」佛教認為一切現象都非單獨的存在,都是由各種因緣、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比如同樣的學校、同樣的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千差萬別。因此,佛陀教人把握因緣、自立自強,而非不思進取、怨天尤人。 有個信徒在屋簷下避雨,看見一位禪師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佛法不是說要普度眾生嗎?度我一程如何?」禪師道:「你在屋簷下,簷下無雨,而我走在外面,外面有雨,何必要我度你呢?」信徒聽禪師這樣一說,立刻走出屋簷,站在雨中:「現在我在雨中了,這樣你可以度我了吧?」禪師說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沒有淋雨是因為我帶傘了,而你淋雨是因為你沒有帶傘。準確地說,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如果要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吧!」信徒很生氣:「不願意度我就早說,何必繞這麼大的圈子呢!我看你不是『普度眾生』而是普度自己。」 禪師聽了非但沒有生氣,還心平氣和地講道:「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傘。若想「雨天不帶傘,肯定會有人幫助自己!」這種想法最害人,總想著依賴別人,自己不肯努力,到頭來必定什麼也得不到。」 現實生活中,也總有些人時常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沒碰到好的機會、沒有貴人扶持,殊不知「機會總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如果每天都無所事事,虛度光陰,那麼再好的機會你也沒能力去抓住它,結果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因此,自己不主動奮發,指望燒燒香、拜拜佛就可以取得成功,這與因緣法則根本上來說是背道而馳。同理,當你覺得事情進展不順利,首先應該檢查反省,看自己的思路、行為,有哪些不到位,然後及時糾偏補漏,以求因緣完備。如果外部各條件還不成熟,那麼自己就要調整思路,要想辦法創造機會、創造條件,要順應形勢。總之,只有主動檢查、調整、完善內部因緣,才能獲得成功。 總括而言,佛陀教導人們正信正行、精進有為。求佛並非做交易,要想獲得佛力護佑,光是進香、參拜還是不夠地,既要懷著敬畏、虔誠的態度,不能生出懷疑、貪婪、倨傲之心,又要將佛陀的法教作為平時工作上、生活中的行事準則,多反思自我,多總結經驗,凡事先從自身查找原因,這樣才能因緣和合、廣獲法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