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 友 書》略 釋
龍 樹 菩 薩 著
義 淨 三 藏 譯
索 達 吉 堪 布 釋
頂禮吾等大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救度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
釋題名:《親友書》是龍樹菩薩為他的親友——樂行國王傳講的教言。因為當時他們沒有碰面,所以此論是用書信來傳授,以此而名為《親友書》。在漢文大藏經中,此論又名《勸誡王頌》、《勸發諸王要偈》、《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龍樹菩薩與樂行國王的故事,詳見《大圓滿普賢上師言教•第四業因果引導》)。
作者簡介:龍樹菩薩開創了兩大車軌中的中觀深見妙乘。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中親自授記說:「南方白達地區中,具德比丘有盛名,彼名稱中呼作龍,能破有無二邊執……。」是已得一地的大菩薩,在《文殊根本續》、《時輪後續》、《大雲經》、《大鼓經》等大乘經續中也有明顯的授記:「佛涅槃後四百年(有說六百年、五百年等),他在印度南方廣弘大乘佛法,並得一地菩薩的果位,最後往生極樂世界。」還是其他經典中說,他得七地菩薩的果位。龍樹菩薩造了許多關於顯、密宗方面的論典,《親友書》是其中的一部。
譯者簡介:義淨三藏,唐朝人,原籍山東,十四歲出家,後到印度求法,在那爛陀寺求學二十餘年(此處有兩種說法)。後來從印度帶了很多經典回國,在長安等處進行翻譯,譯著很多,如《華嚴經》等,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淨)之一,在翻譯佛經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傳記在《大唐西域記》、《高僧傳》裡有比較詳細的記載。義淨法師當年在那爛陀寺求學時住過的房屋遺址至今還在。
本論分三:初義;論義;後義。
甲一分二:乙一、立誓句;乙二、作者謙虛語。
乙一、(立誓句):
具德我演如如教,為生福愛而興述,
真善宜應可審聽,此頌名為聖祗底。
此頌表明龍樹菩薩對國王寫信的目的。「具德」是尊稱,此處指樂行國王。國王,你是具足功德者,我今於此演說如來之教言,其目的是為了讓國王你對佛法生起不共同的信心和福德。如果對佛法生起信心、愛樂,則肯定會產生很多福德,對你今生和來世都有很大利益,所以我在這裡很歡喜地講述一些教言,善者國王你應該好好聽聞。「祗底」是梵語音譯,一種頌詞的形式(或譯音為伽陀),屬六十種梵天妙音之一。
我們學習佛法,應該依靠諸佛菩薩的經論教言,不應依靠凡夫以分別心所造的論。學習此論與龍樹菩薩親自為我們講法沒有任何差別,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聽了龍樹菩薩的教言,只要懂得了其中的意義,則與尊者為我們親自講法又有何不同呢?
乙二、(作者謙虛語)分二:丙一、詞句上的謙虛;丙二、意義上的謙虛。
丙一、(詞句上的謙虛)
隨何木等雕佛像,諸有智者咸供養,
縱使我詩非巧妙,依正法說勿當輕。
無論是什麼材料做的佛像,比如木頭雕刻的佛像,雖然不如黃金、白銀做的佛像那樣高貴,但它畢竟是佛的代表身像,所以智者一定會供養。以此為喻,龍樹菩薩謙虛地說:我寫的這部《親友書》,雖然詩詞並不巧妙,不太悅耳,但所依靠的是真正的佛法,所以希望國王你不要輕視,不要覺得沒什麼好看的就棄於一旁。
此為謙虛詞。因為若一地菩薩作的詩詞不巧妙,那誰作的會更巧妙呢?難道凡夫所作的詩詞會很巧妙嗎?那是不可能的。正如寂天菩薩在《入行論》開頭說:「此論未宣昔所無,詩韻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為修自心撰此論。」在座的四眾弟子!我(堪布)的漢語言水平雖不是很高,表述得也不好,但我是依靠龍樹菩薩的金剛語來宣講,所以你們也應該恭敬,不要輕視。因為木頭所做的佛像,也應恭敬,那麼我所說的語言雖不太悅耳好聽,但宣說的是佛菩薩的金剛語的緣故,所以在座者應該好好聽受。
丙二、(意義上的謙虛):
王雖先解如如教,更聞佛語增勝解,
猶如粉壁月光輝,豈不鮮明益殊妙。
國王,雖然你以前已經理解通達了如來的許多教法,如果你繼續聽聞,則對增上你的信心、大悲心與智慧會更加起到促進的作用。我現在所宣說的是佛的教言,你再仔細聽聞,則會更加增上對佛法的勝解。比如白色的牆壁,其色彩本來已經很鮮明,如果在此粉壁上,再映上十五夜晚晈潔的月光,那它的色彩難道不是更顯得鮮明和美妙嗎?同樣,在座的各位,你們本來對佛法已經有所通達,如果再聽一聽龍樹菩薩的教言,則也會如粉壁上照射月光一樣,智慧更為增勝。
甲二、(論義)分二:乙一、道的基礎;乙二、道的本性。
乙一分二:丙一、略說六種隨念;丙二、廣說後三種隨念。
丙一、(略說六隨念):
佛法並僧眾,施戒及與天,
一一功德聚,佛說應常念。
六種隨念法,在彌勒菩薩《現觀莊嚴論》中講的較廣,另在米滂仁波切尊者的《智者入門》中也有所闡述。六種隨念,即是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施、隨念戒、隨念天。修這六種隨念中的任何一種都聚集著巨大的福德,雖然都是資糧,但從反體來講卻又各自不相同,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經教當中告訴我們,有信心者應該常常去憶念。
為什麼要常憶念呢?因為六隨念處每一個都具足殊勝功德,每憶念一次,我們都能得到無邊的福慧,常常隨念,就能使我們的正見和修行穩步增長。在這六種隨念中,佛是我們的追隨皈依處;法,是我們所行持的方向與標準,如果沒有隨念佛法,我們就失去了所修;僧眾,是我們修行過程中,乃至菩提間不分離的道友,也應恆常隨念。以上是隨念佛法僧三寶。不論是出家人還是居士們都應該經常念誦《隨念三寶經》,經中對三寶功德講得很清楚。我(堪布)以前也是再三講過念誦這部經的重要性,你們有些把此經做為自己的日常功課來念,有些好像覺得這部經已經陳舊了,沒有再念的必要,如果覺得念誦這部經是一種負擔,那麼不念也可以。但反過來說,做為一個皈依三寶的佛弟子,不隨念三寶,那又去隨念什麼呢?所以我們應該恆時隨念三寶,對自己的今生後世都會有不可思議的利益。接下來是隨念「布施」,布施有無量的功德,眾生都希求今世或來生的資財受用圓滿,得到這些圓滿的殊勝方便就是布施,佛在《賢愚因果經》中詳說過這類因果。所以應該隨念布施,並且盡力加以實行。戒律,是所有功德的基礎。失去持戒的功德,也就同時失去了其他的一切功德,為了其他功德的生長,嚴謹持戒的地基實屬必需。清淨戒律則來源於對戒律經常地隨念,所以應該隨念戒。隨念天就是隨念天尊,天尊有兩種含義,一種指我們現在修持十善業,將來不墮惡趣,生到天界享受欲天的安樂,此亦稱為隨念天尊;另外一種指的是智慧天尊,如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等,這是我們修法中必須依靠的,所以應該隨念。這六種,每一種都具足如是的功德,所以佛在經中告訴我們應如是恆常隨念。下面廣講後三種隨念,即隨念天、隨念施與隨念戒。
丙二、(廣說後三種隨念)分三:丁一、隨念天;丁二、隨念施;丁三、隨念戒。
丁一、(隨念天):
十善諸業道,身語意常親,
遠離於諸酒,亦行清淨命。
十種善業是身、口、意的善業。十善業即是身不殺、不盜、不淫,因為殺生、偷盜、淫欲是身體造的罪業,所以不殺、不盜、不淫則為身的三種善業;語的四種善業,不說妄語,不說離間語,不說綺語與不說粗語;及意的三種善業,不起貪心,不起瞋心,不起邪見。此處「親」即是依止的意思,也就是要求三門經常行持十種善業,以此則會遠離不善,獲得安樂。
在行持十善業的基礎上,還應遠離飲酒,並行持清淨正命,拋棄五種邪命。飲酒有很多的過患,雖然飲酒不是自性罪,但是飲用之後會生起一切過失。釋迦牟尼佛教誡我們說,如果誰飲酒,則不是我的弟子。因此,龍樹菩薩在本論中,也遮止飲酒。如果自己集一生之力行持善法,清淨自活,則今生當中一切可得到圓滿,來世享受人天福報,尤其是生於三十三天、梵天等天界中,安住天尊座上,盡享世間的種種安樂。此為人天乘道。
這一頌是以宣說升天堂的因——十善法等,推出依此行持必能得升天堂的果——隨念天。很多論典中在表達某些意義時,並不直接敍述,而是用因上說果,或是果上說因的方法,此頌便是以因說果的例子。
丁二、(隨念施):
知財體非固,如法施比丘,
仙師及貧賤,來世為親友。
我們修行人應該知道世間的一切財富,其本體是沒有什麼堅固的,它的本性是無常。如果我們有財物施捨卻沒有去布施,那這些財物從某個角度來說已白白浪費了,弄不好反成為自己墮落的因。以前轉輪王的財富可以和天人相比,這是布施的果報,但因一切是無常的緣故,他們死的時候,這些財富自己也無法享受了。所以在我們有能力之時,應該如理如法地去布施。首先,應對比丘作布施,(本來對待上面的殊勝境叫供養,對於下面的對境叫布施,但供養、布施都有「給予」的意義,所以這裡對比丘、上師等也可以叫布施。)為什麼要布施比丘呢?因為清淨比丘是能圓滿福德的殊勝福田,在比丘前應作各類所需的廣大布施能積累起巨大的福德。「仙」指仙人。在古印度有很多人為追求解脫而勤修善法,他們在靜處精修禪定,具足四禪五通,並引導他人修習十善法而生於天界,在世間來說也很了不起,所以也應對仙人布施。上師是三世佛的化身,圓滿一切功德,與上師結緣,能種下究竟解脫的種子,乃至現世得到解脫,又因為上師是一切功德的來源,對我們有無比的恩德,所以極應供養。貧賤者需要幫助,也能幫助修行人生起悲心,圓滿資糧,布施貧者既然能夠圓滿二利,當然應該去布施貧者了。
今世如法布施比丘、仙人、上師、貧賤者等,就相當於為自己來世結交了最好的親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今生對「福田」和「悲田」如法布施,來世果報成熟,各種各樣的財富和順緣自然無勤湧現,到時候自己的口袋裡不要愁找不到財物,而是要擔心財物找不到口袋可裝了。布施就如同富裕而又慷慨的親友一樣,隨隨便便可賜予你很多財物,任何一個世間親友都不能與之相比。總之,今生如法地布施,定會換來後世財富的圓滿。對於此理大家都應該已經通達了!龍樹菩薩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大德,他所採用的語言表達方式也許和現在有所不同,但因為有歷代高僧大德的正確傳承,現在我們因上師的恩德,領會尊者的真意可說是毫不費力。
丁三、(隨念戒):
眾德依戒住,如地長一切,
勿冗瘦雜怖,佛說應常習。
一切功德依戒而住,我們修行者,居士有居士戒,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戒律非常非常的重要。就像萬物生長依靠大地,沒有大地,則萬物無由生長一般,如果一個人沒有持戒,則任何功德都生不起來。藏地的高僧大德在講戒律功德的時候,都經常引用龍樹菩薩的這一頌做教證。一切功德依靠戒生長,依靠戒安住,若具足清淨的戒,則一切功德自然而然會增長。如果我們聞思閱讀過戒律方面的經論,知道了持戒的功德與破戒的過患,則會對持戒產生興趣,即使沒有他人督促,自己也會護戒如眼。《戒讚》的作者丹增洛若堪布,是巴楚仁波切的一個弟子,一生當中持戒非常清淨。在《密宗虹身成就略記》中也記載了他的事蹟,最後尊者向東方跨七步,然後說:「我是烏金蓮花生,無生無死之佛陀,菩提心體離偏袒,沙門八果離虛名。」說完就顯示圓寂了。對他作的《戒讚》我們都感到非常稀有,裡邊大大讚歎了持戒的功德,亦講了戒為一切功德的來源。為了增長自己持戒的信心,大家應該多看一些持戒功德方面的經論。
「勿冗瘦雜怖」指持戒時須避免的四種情形。「勿冗」,即不要犯根本戒;「勿瘦」即不要減弱對治力,因為守戒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對治,如果對治力薄弱,煩惱粗猛現前時則不可能繼續守戒;「勿雜」指不要染有世間八法的心念而持戒。比如,今生當中出家守戒,只為了讓別人認為自己很莊嚴,或者為了治病而出家守戒等,守戒與世間法相雜不應理,應該捨棄;「勿怖」,即在持戒時不要有怖畏心,哪怕遇到生命危險,也要以大無畏的精神繼續守戒。在文革期間,佛法遭到損害,當時沒有一個讚歎戒律的人,那時幾乎所有出家人都還俗了,但是法王如意寶和幾個老比丘,仍然是不畏艱險,清淨持戒。法王如意寶後來說:「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條件和環境,如果還不能守戒,則太可憐了。」有一些出家人到漢地去後,說自己家裡人不理解,所以在家裡穿俗裝,回來時穿僧裝,這方面我不太高興,也專門呵斥了他們。在文革期間,法王如意寶沒有脫下僧衣。你們家裡人不理解就讓他們不理解吧,沒什麼大不了的。要想家裡人對你們出家真正理解,是很難的事情,所以你們出家後回去,千萬不要因為家人不理解而脫下僧衣,出家人到不理解佛法的人群當中時,讓他們感到奇怪是很正常的事,不要為了適應他們的胃口,損毀自己的尊嚴。在這個末法時代當中,不管他們說什麼,對你而言是沒有過失的,他們誹謗你,你沒有任何過失,你不要為了使他們不生邪見,就去還俗,你這種想法實際愚笨無比,趕早丟開!
做為一個佛弟子,不論居士還是出家人,都必須持守淨戒。法王如意寶說:現在有很多人自稱是很了不起的密宗瑜珈士,但從戒律方面看,實際他連居士戒也沒有,怎麼可能有不具足戒律的密宗大成就者,怎麼可能會有這種「大瑜珈士」呢?這種人就如天空中生長的鮮花一樣,說得漂亮,實際沒有。在末法時代當中,雖然持清淨戒律比較困難,但應該想到,人生非常的短暫,在這短暫的人生之中,如果沒有持守清淨戒律,任何功德無法積累不用說,後世還要感受恆久艱難的痛苦啊!如果我們當中有些人以前因為心不清淨導致了行為上的不如法,那麼,現在就應該儘量制止惡行,努力嚴持戒律。
凡夫人持戒,首先確實有些困難,在我們學院中幾千人都能嚴持淨戒,如果是對治力薄弱的話,守一天的戒也很困難。但是逐漸逐漸嚴格要求自己,在持戒時做到「勿冗瘦雜怖」,時間久了也就不會很困難。因此,佛說對於守戒應該常常串習。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就是一輩子這麼守戒的。法王如意寶說:「守戒中困難大,功德也會大,尤其對我們修行者,更應對困難不畏懼,一心誓守淨戒。」
乙二、(修道的本體)分三:丙一、略說六波羅蜜多;丙二、廣說六波羅蜜多;丙三、結尾讚歎。
丙一、(略說六波羅蜜多):
施戒忍勇定,慧不可稱量,
此能到應修,渡有海成佛。
此頌為略說六度。「施」指的是布施波羅蜜多;「戒」指持戒波羅蜜多;「忍」即為忍辱波羅蜜多;「勇」指精進波羅蜜多;「定」指禪定波羅蜜多;「慧」為般若波羅蜜多。每一度都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說為「不可稱量」。六度是大乘佛法的總集,沈溺在六道輪迴大海中的眾生,想要超越輪迴大海,必須依靠六波羅蜜多這艘殊勝的大船。只要我們登上這艘船,就可以很順利地圓滿渡過三有輪迴大海,到達究竟彼岸,登上佛果的寶洲。
丙二、(廣說六波羅蜜多)。分六:丁一、布施波羅蜜多;丁二、持戒波羅蜜多;丁三、忍辱波羅蜜多;丁四、精進波羅蜜多;丁五、禪定波羅蜜多;丁六、般若波羅蜜多。
丁一、(布施波羅蜜多):
若孝養父母,其家有梵王,
現招善名稱,來世生天堂。
因為父母對自己恩德很大,所以應該孝養。誰人恭敬孝養自己的父母,則他已具足了梵天、帝釋等天人的福報,很多天人也會經常加以保護。此人今生自然會招感善妙名聲和圓滿財富,來世不墮惡趣,生到三十三天等勝妙天宮,成就帝釋梵天的果位,享受無量的安樂和福報。除了對父母孝養外,藏文中還提到了對上師應恭敬供養。
提到「天堂」,很多人都以為是外道的說法,實際在佛教中也是承認的。眾生持戒修善,修習四禪八定的福德成熟時,即可往生六趣中的天界。如今世間上很多人學佛只是為了升天堂,你對他講好好學佛可以升天堂,他特別高興,讓他成佛他卻聽不懂。確實,升天堂也可以,但如果把升天堂當成究竟的歸宿,那就顯得目光太短淺了。
丁二、(持戒波羅蜜多)分四:戊一、所護的戒;戊二、斷除違品;戊三、修持不放逸;戊四、以喻說明不放逸。
戊一、(所護的戒):
殺盜淫妄說,耽食愛高床,
斷諸酒歌舞,華彩及塗香,
若女男能成,此八支聖戒,
欲界六天上,長淨善當生。
因為當時樂行國王是在家的居士,所以龍樹菩薩為他講解八關齋戒。菩薩告知國王應護戒:不能殺生,不能偷盜,不能邪淫,不能說妄語。這四條為根本戒,不僅出家人,居士也不能犯。八關齋戒中,除了四根本戒外還有四條支分戒:即不「耽食」——不非時食;不坐高廣大床;斷飲一切酒;歌舞、華彩及塗香,這裡合為一條,意為在言語方面不能唱歌,身體不能跳舞,也不能故意去觀、聽;「華彩」即花鬘項鍊及耳環、戒指等各種飾品,「塗香」,指在臉上所用白色、藍色、紅色等各種顏色的香料化妝品等。這些容易使人增上貪欲,所以都應捨棄。在我們學院的出家人不必說了,就是來這裡學法的女居士們,什麼耳環、項鍊、戒指等很多裝飾、化妝品都捨棄了,接近於出家人,非常好。
如果善男善女能持守這八關齋戒,六欲天的福報都會得到。女眾以此持戒福德,能轉不淨女身為男。而且以等流善果能在欲界天中修習善法,以長期親近善法的緣故,善根能得以增長。
戊二、(斷除違品):
慳諂誑貪怠,慢淫瞋氏族,
多聞年少嬌,並視如怨賊。
守戒時有十三種煩惱違緣。第一種是「慳」,指既不願意供養,也不願意布施,非常吝嗇;「諂」即假作親熱、奉承他人或自己本來有一些過失,但不願意在別人面前懺悔,只想盡量隱瞞;所謂「誑」是以種種手段誑惑、欺騙他人,如自己本無功德,卻假說吹噓自己得到了功德;「貪」,這裡指對人以外的物質財富生貪;「怠」即懈怠,對善法缺乏精進;「慢」是自己本來沒有任何功德,反而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在身體和語言上表示出傲氣來。(驕和慢有一點兒差別,慢是還要在自己身體和語言方面表現出來。)「淫」,指貪執內有情,對某某人生起貪愛心;「瞋」,指凡對自己不滿意的對境生起瞋恨心。
以上是從煩惱而言,下面講五種驕傲。「氏」的驕傲,氏在古漢文中,指官職、地位,如中國古代有「豢龍氏」、「禦龍氏」等官職。有些人大權在握,便心生傲意煩惱;「族」驕傲,比如認為自己是國王種姓,是領導的子女,種姓家族很高貴,很了不起!「多聞」的驕傲,比如認為自己學了很多年的法,現在不論是顯宗,還是密宗我都懂,我可以說是多聞第一,很了不起啊!「少年」的驕傲:即自恃青春年少,年輕有為;「嬌」的驕傲,嬌是美貌的意義。「喔!我長得這麼漂亮,恐怕再沒有像我這樣好看的了!」等等之類的心理。
對待前面的八種煩惱和這五種驕傲,我們需像對待敵人一樣謹慎,只要稍一生起就應如臨大敵,馬上遠離或加以消滅。如果讓它們佔上風,則自己的戒律很難得以護持不失。
戊三、(修持不放逸):
說無生由勤,有死因放逸,
勤能長善法,爾可修謹慎。
「無生」,在藏文中有「甘露」之義,亦指「涅槃」或「解脫」。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經文中告訴我們,涅槃、解脫等究竟無生的甘露,其來源是精勤。精勤亦即為不放逸,所以佛告訴我們:無生清淨涅槃的來源是不放逸。過去諸佛亦是通過不放逸而得到涅槃、成就佛果。
涅槃由不放逸而來,那三界輪迴的生死因緣又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放逸不精勤修法的原因。如果我們今生當中放逸度日,沒有好好持戒,沒有精進修行,那我們在生死的大海中就會一直流轉,永遠得不到解脫。因此龍樹菩薩告誡國王,你不要像沒有受過佛教教育的世間人一樣,對因果善惡什麼都馬馬虎虎,應時時刻刻小心謹慎,小心翼翼才能避免過失的發生。三門謹慎的人能與佛法相應,也能與世間善法相應,所以這種謹慎的精神特別重要。如果經常這樣謹慎,以前所作的很多壞事,比如殺生、偷盜等惡業,現在有沒有改正的機會呢?完全可以!
戊四、(以喻說明不放逸):
先時離謹慎,後若改勤修,
猶如雲翳除,良宵睹明月,
孫陀羅難陀,央具理摩羅,
達含綺莫迦,翻惡皆成善。
今生當中,由於放逸身心而為各種煩惱摧動以及業力現前,造了很多如殺生、偷盜等極多粗重惡業。如果烏雲將月亮層層包住,月亮便不能顯現皎潔的光芒,但一旦將烏雲遣除,月亮解除束縛,完全顯現出來,將帶給世界清涼的光明,尤其是在十五日,月光會顯得更加明亮。同樣的道理,我們以前做過的很多壞事,現在改正過來,重新作人,勤修佛法,則可以遣除往昔的一切惡業障垢,佛經中如是宣說,而且這種人仍具解脫的機會。
偈中用了三個公案來說明這一點。孫陀羅難陀是佛陀的弟弟,他剛出家時,白天晚上仍然想著自己漂亮的妻子,不能安心修行,後來世尊將他引到天界與地獄去觀察,了知欲界之安樂沒有真實,輪迴的痛苦真實可怕,因而生起了無比的厭離心,從此漸漸除去貪心,後來得到了阿羅漢果位,這說明貪心雖重亦可以對治。央具理摩羅即是「指鬘王」,因他依止了外道的教法,愚癡心很大。外道告訴他殺一千人即可得成就,他信以為真,先後殺了九百九十九人,此時佛觀察調化他的因緣成熟,便以方便調伏,使他從一個「惡王」,最終成為了證悟羅漢果的聖者。還有未生怨王,以前瞋心特別嚴重,起初殺父囚母造了五無間罪,後來得到阿羅漢教化,勤修懺悔,造了八萬四千塔,廣布聖教,後來帶業往生了。「達含綺莫迦」指的是「能樂」尊者,他以前不僅瞋心嚴重,而且貪心也很嚴重,他結交惡友,欲對他人妻子作邪淫,殺害了自己的母親,造下了五無間罪。後來在釋迦牟尼佛教下皈依、懺罪,命終之後,未墮落惡趣,而轉生於三十三天。(《百業經》中也講了一個人曾殺五千人,但後來通過改悔證了阿羅漢果位)。像孫陀羅難陀等,以前雖然造了很多惡業,但後來依止佛教,改正惡習,修持善業,以此而得到了暫時的人天果位或究竟的阿羅漢果位。
龍樹菩薩這部論,從表面上看是對樂行王的教言,但實際也是對我們的教言。在佛的教法下,從來不違規是最好的,然而如果犯有過失,只要知錯能改也可以算是智者,可以算是修行人。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生來不是聖者,難免犯錯誤,但只要正確面對,能知慚識愧,還是有機會將所犯過失懺悔清淨的。所以,過去所造的惡業,現在開始改正還是來得及,所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以上戒波羅蜜多宣講完畢。
丁三、(忍辱波羅蜜多)分四:戊一、斷除瞋心;戊二、斷除懷恨心;戊三、心之差別;戊四、捨離粗語。
戊一、(斷除瞋心):
勇進無同忍,勿使忿勢行,
終得不還位,佛證可除瞋。
「勇進」指需要以勇毅的心態去行進的行為,通常稱為「難行」或「苦行」。在佛教的「難行、苦行」中,沒有能比得上修安忍的難度、功德。《入菩薩行》云:「罪惡莫過瞋,難行莫過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故菩薩在此勸告國王不要輕易生起瞋恨心,並做出憤怒的行為。瞋心是安忍的違品,如果能斷除瞋心,常修安忍,最後一定能得到不還的果位。因佛在經中說過:「諸比丘,汝等若斷除嗔恨心,即得不還果位。」
戊二、(斷除懷恨心):
他人打罵我,欺淩奪我財,
懷恨招怨諍,捨恨眠安樂。
在修行的過程中,其他人無緣無故毆打、辱駡或者欺淩我,乃至於奪取我的一切財產,這時該如何處理呢?佛在經中再三告訴我們,應修安忍波羅蜜多。面對這些損害,一般人雖然很難忍受,但作為一個求解脫者,除修安忍外可說是別無選擇。如果不修安忍,而是內心「懷恨」,總是不能忘記他人對自己的侮辱、打罵,想要伺機報復。一直耿耿於懷,想要伺機報復,那就要「招怨諍」,自己當即就會感受怨恨心所引起的痛苦,而且還會引起更多的諍鬥及很多其他以後成熟的痛苦。懷恨有如是的過患,所以應該當下斷絕懷恨心的延續。應該這樣觀想:不管他以前對我如何損害,我不能和世間人那樣「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地進行報復,因為我是佛弟子。《修心八頌》中說:「他人出於嫉妒心,非理辱駡謗我等,虧損失敗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我們既然天天這樣念誦發願,對佛菩薩說我們是修學「佛子行」的人,那麼在實際情況出現時,哪怕我們的頭顱被砍斷了,也不應該違背菩薩行,修習安忍。
如果我對待別人如同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但他人卻將我看成怨敵,這時我要思維:他這樣如怨敵一樣對待我,不全是他的錯,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我自己如果做的全部都對,他人怎能無緣無故地損害我呢?肯定我們之間有一定的惡緣——至少在前世我損害過他,如果現在不忍耐而以怨報怨,那我們之間的芥蒂只會越來越深,這就是需要修安忍的因緣。所以我覺得還是把這些煩惱丟開,彼此之間說錯一些語言,別人行為稍微有一點不對,自己退讓一點,捨棄瞋恨心,完全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如果老記住他人幾個月前對我說了什麼,做過什麼,當時他對我的臉色不善……。這樣不但可能激化仇恨,而且還顯得自己心量太過狹小。有些人在修本尊觀的時候,腦海中老是顯現怨敵的怒容,不知道怨敵能賜他什麼悉地。原來有些人的相貌看起來比較莊嚴,但由於怨敵的出現,致使內心瞋恨的火焰把自己的臉都燒變了形,眼露血絲、齜牙咧嘴的樣子是很難讓人認為是「好看」的。
基於上述理由,我希望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應該對他人懷恨在心。我自己也是經常遇到這種損害,但對他人不懷恨這一點我還是做得到。不管是你們當中的人,或是其他的人,以前對我好或對我不好,我到現在還是一視同仁,心裡確實沒有一點執著。所以你們在座者,有些人雖然還沒辦法和我一樣,但還是要試著去忘掉別人對你的損害,忘掉彼此間的仇恨,否則你晚上因為懷恨睡不著覺,心中一直盤算:如果明天早上我碰到他,我該怎麼辦?這人太不講道理,應該把他罵的狗血噴頭?或者他實在不聽,就應該好好教訓他一頓……。因此又招來了很多的怨敵麻煩,這樣就不太划算了。
我們現在掌握了一些對治煩惱的方法,對調伏自己起了一點作用,這都源自於聽聞佛法的利益。如果我們的心因為缺少了佛法的滋潤,從而變得越來越堅硬,這樣就不得了,我們必須要依靠佛法對治煩惱。現在法王如意寶所傳的《入菩薩行》,以前我們學的《修心八頌》、《佛子行》等佛教經論,全部都圍繞這個問題講,其實甚至整個佛法系統也全都是為調伏煩惱而設置的,不調伏煩惱的教法,就不是佛的教法!現在,如果你們對大乘教理努力聞思修習,對治煩惱可能是沒有多大的困難。龍樹菩薩最後說,我們如果將怨恨心捨去,連睡覺也都是很安樂的。
戊三、(心之差別):
如於水土石,人心盡彼同,
起煩惱前勝,愛法者如後。
由於業力不同,眾生的心態也是各有差異,此處概述了人們的三種心態:一種是極穩重的;一種是較穩重的;一種是不穩重的。我們修法人必須保持極穩重的心態。
龍樹菩薩說道:一般人的性情不穩,現在所想的事,一會兒就變了,如同在水面上寫字、畫畫,馬上就會消失,沒有什麼可靠的,很不穩重。有一類人的性格比較穩重,如在土上畫的花紋,雖然比水上畫紋穩定得多,但仍經不住風雨的考驗。最好的是性格如同石刻的人,性格最穩重的人,他就如同雕刻家在石頭上刻的文字圖畫一樣,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風吹雨打,仍然是一筆一畫,清晰可辨。如當年阿育王在石柱上所刻的文字,離現在已有二千多年了,但還是仍然存在著。這裡以水、土、石上的字作喻,說明人的心也是有不穩重、穩重、非常穩重三種。自己屬於哪一種人,仔細觀察就可以了知,不需要去問空行母、瑜伽士。如果自己內心不穩重,今天學佛法,明天就可能跑去學外道,最後內外道都沒學成,徒自懊惱,所以學法一定要穩重。
一般凡夫根性下劣,煩惱特別嚴重,其心態用水紋的比喻較恰當,這種人與佛法的緣分很淺,今天想學這個法,明天又想學習那個法,今天依止這個上師,明天又要去依止另一個上師,性情變化莫測,沒有很大的前途。中間比較穩重的人在這裡省略了,下面是最好的一種,喜歡勤求佛法者的心態,就如同後面所講如石頭上的文字一樣穩重。以前秋吉堪布在傳講《二規教言論》時,經常說:「龍樹菩薩早已經為我們講過,人的心態有三種。」我為你們傳《二規教言論》時,也用過這個教證。從心態方面來講,龍樹菩薩告訴我們應該取後面的——如石頭上的花紋。我們求法者的心態,不要像水紋和土紋,應該像刻在石頭上的文字一樣,始終堅固不變,即使遇到再惡劣的環境,對上師與佛法的信心始終如一,牢不可拔。為了使自己信心更加增上、穩定,大家可以祈禱法王如意寶、龍樹菩薩等一切上師的加持,祈禱的力量無量無邊,最恭敬的祈禱必能得到最大的加持力。
戊四、(捨離粗語):
佛說三種語,人美實虛言,
猶如蜜花糞,棄後可行前。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的語言分為美語、實語、虛語三種。從世間角度講,「美語」指優雅有益的語言,這種語言聞時悅耳,聞後舒心,自始至終都讓人溫暖舒暢;從出世的角度講,美語不僅是文句優美,而且還應以教證、理證來做莊嚴,如同法稱論師、月稱論師的金剛語一樣,利益眾生直至成佛!實語指遠離一切虛妄,力求誠實的語言,從世間到出世間,實語有多種不同的層次,作為凡夫,「實語」指實事求是,心口一致的老實話,從不捏造事實。實語者給人一種忠實、可靠的感覺,他人無法加以懷疑與揣度;「虛言」指出自奸詐者的虛偽言詞,儘管有些虛言裝飾得異常圓滑,但不離欺騙與狡詐的性質,不就像一些搞生意的人為了些蠅頭小利,開口就是一大堆好聽的虛言,而被大家稱做「奸商」嗎?
如果以比喻來對應:美語如同蜂蜜,甜美的滋味人人喜歡;實語如同美麗的花朵,處處惹人喜愛;虛語如同惡糞,人人都很厭惡,甚至怕聞到它的氣味,更何況說接觸。人們都擔心被糞穢染污,以此來看,用惡糞來比喻妄語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龍樹菩薩作了以上的分析之後,告訴我們捨去如糞穢的虛言,行持美語與實語。做為一個學法修行者,應該把說美語作為第一選擇,如果有困難,那就應該老老實實地說話,這樣至少對自己和他人不會造成傷害,不會造惡業。沒學過佛法的人,習慣非常狡猾地將一句鬼話彎來繞去,最後將自己想要的東西套走。但修行者沒必要這樣做,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坦率的性格,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極其嚴重,且互相都信任的對境——上師和道友。因此,做一個實語者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丁四、(精進波羅蜜多)分二:戊一、說精進之對境;戊二、心行同一而精進。
戊一、(說精進之對境):
今明後亦明,今暗後還暗,
或今明後暗,或今暗後明,
如是四種人,王當依第一。
世間的人大致可分為四種:有些人今生、來世都置身於修持正法的快樂光明當中(今明後亦明);有些人今生、來世都在遠離善法、善果的痛苦黑暗中渡過(今暗後還暗);有些人今生中享受安樂,甚至不知道什麼是痛苦,而來世卻懷疑安樂只是一種傳說,而相信痛苦是一種永恆(今明後暗);有些人今生中生活在痛苦中,後世卻長享安寧(今暗後明)。
第一種人,因為前世行持善法故,今世安享財富、名聲、地位等世間圓滿,而且繼續精進行持佛法,使福德更加增上,前途愈來愈光明;第二種人,因為前世造惡業之力,今生當中遇到各種疾病與障難,從世間的財富、地位等角度來看,好像世間上再找不到他那樣痛苦的人了。但他不對自己的罪業果報進行反思,進行悔改,而是怨天尤人,繼續造作惡業,這樣就又播下了來世更加痛苦的種子,如從暗處進入更暗處,亦可說是沒有出頭之日了;第三種人,雖然今世當中財富等很圓滿,生活安樂,但卻不懂得去珍惜。因為不懂因果不虛的道理,糊裡糊塗地造惡業,甚至誹謗佛法,他的來世毋庸置疑,必定墮落三惡趣,飽嘗痛苦;第四種人,今生猶如處於黑暗之中,看不見自己有什麼安樂,無吃無穿,集各種苦難於一身,受盡了折磨……,但後來由於善知識的引導,他自己的善因也成熟,趨入佛法,了知今生的痛苦是前世造惡業而招致的,因此洗心革面,痛懺業障,精勤於佛法的行持,因此引來了光明的後世。
如是四種人中,國王你應該選擇做第一種人。由於你前世的善業福德力,今生當中具足世間種種圓滿,遠離痛苦,享受安樂,既然已經具備這樣的基礎,又為什麼不為來世的安樂作籌備呢?你應該精進不懈地去行持佛法。精進是一切善業與解脫功德的來源,沒有精進就沒有暫時和究竟的安樂。為了暫時之安樂與究竟的解脫,應該精進啊!
戊二、(心行同一而精進):
自有生如熟,亦有熟如生,
亦有熟如熟,或復生如生,
庵摩羅果中,有如是差別,
人亦同彼四,難識王應知。
修行人的層次、境界高低不同,但大體可分為四種,龍樹菩薩以庵摩羅果(芒果)生和熟的四種情況來比喻。庵摩羅果的這四種情況,一、從外邊看是熟了,但裡面一點未熟;二、裡面已經成熟,外面還是生的;三、內外都已成熟;四、內外全是生的。同樣,修行者當中,比如一些剛出家不久的人,內心當中對佛法理解不深,心相續絲毫沒有調伏,但從外表上看,頭髮已剃掉了,穿上了僧裝,行為看起來也非常如理如法,乍一看,就好像守戒百年的老比丘一樣,這就如同芒果的「生如熟」;有些高僧大德,內相續早已清淨,能取所取已消於法界,得到了解脫,但是為了度化眾生,在外面顯現的行為似乎比一般初學者都不如,過去很多密宗大成就者,顯現成獵人、妓女等就是這種情況,這是芒果「熟如生」的情況;「熟如熟」的情況,就如同一些高僧大德,內相續已成熟,外面之行為也是乃至舉手投足,都符合律儀,以內在的證悟及外顯的威儀引人生信,度化了無量眾生;「生如生」是比喻某些實際對佛法完全一竅不通,行為又和佛法背道而馳的世間愚人!
修行人的四種層次非常難以識別,但我已經為你剖析了,國王你一定要以自己的智慧來詳細觀察,並力爭做內外皆熟的真正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