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
我是一介書生,自有書生習氣,平常聞三世輪迴之說,無論信與不信,都不肯說出口。現在悟出一十七世之說出自帝君寶訓,就可以明目張膽告訴人了。為什麼呢?以前只因不知有後世,所以悠悠度日,屈指一算,光陰無幾。現在知道肉體雖死,真性不會消亡,可知生命原來地久天長。因此能把短命改為長命,是一十七世之說。以前只因不知有前生,所以看見天帝天仙、帝王卿相,就覺得自己太渺小。現在知道有六道輪迴,互為高下,那麼豪貴的路,前世怎會不經歷過呢?因此,能把貧賤與富貴的差別看得很淡薄,是一十七世之說。以前只因不知道有前因,所以每逢失意,往往怨天尤人。現在知道貧富榮辱、利害得失,都是業力所招。那麼當遇逆境之時,也能安然忍受。因此,能夠消除忿怒轉化為和平,是一十七世之說。以前不知道出現禍福的原因,所以無惡不作。現在知道行善正是庇護自己,損人正是損害自己。那麼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是戰戰兢兢,警惕戒備自己不要起動惡念。因此,能夠化貪殘為良善,是一十七世之說。以前只因不信因果,所以看見善人得禍,惡人得福,就認為天道不公平。現在能檢查觀察前世後世,就知道了福因作善而來,禍因作惡而至,是一絲一毫也不會有差離的。因此,能轉愚痴為智慧,是一十七世之說。
天賜貴子,振興儒學
帝君說:我的陰身正飄遊人間,來到會稽山北,看見一個隱居的人(聖父),年紀五十歲左右,正燒香拜天求子。這時是春中三更夜,星光燦爛,張宿星座清晰地掛在天空,而這位隱居的人正好姓張,我於是就投胎托生在他家裡。我鄉剪髮紋身,成為落後民族的陋習。我長大之後,為這種舊習很不快樂。就找來鞋帽,自習禮文(儒服儒冠從此開始)。遠近沒有不認為我怪異,但時間一久,就有十分之七八的人跟隨我了。一位有德望的老人來拜訪我父親,口誦唐虞大訓數篇(就是周成王臨終時所說的)說:「中國有人來繼承它。」我很喜愛,跟隨他學習,隨口記授沒有漏掉一點。於是有些願意學習的,都到我這裡來學習,我就成為他們的老師了。
注釋:紋身:在人身體上繪成或刺成帶顏色色的花紋或圖形。唐虞:上古時代朝代名,唐為堯所建,史稱陶唐,虞為舜所建。
(按)孔子降生於人間,是因為聖母在尼山祈禱,誠心所感;帝君降生於人間,是因為聖父於春夜祈告於蒼天,出生都是不同凡響啊!孔子在周朝衰落時振興儒教,向萬世顯示了走向純善境界的微言大義;帝君則在周朝興盛時振興文教,他的陰德綿延傳於千秋。難道不是方法不同,而目的都是要使天下太平啊!
勸諫成王,調和關系
帝君說:我在周成王時代,姓張,名善勛,周成王把我安排在他身邊向他進言。當時雖是盛世清明,但我憂君憂國的心從來沒有懈怠。周成王年少時候,聽政於周公,後常懷不滿之情。我恐怕左右有野心的人乘機作亂,就
(按)張氏本是黃帝的後裔,帝君出生,在周武王乙已年,以後托生常多姓張。民間流傳
團結親族,大興義莊
帝君說:我在京城十年,離別家鄉很久了。有一天,讀到周公鴟梟詩,憂傷而感動,有懷鄉之情,就向朝廷告老還鄉,埋骨故土。回家後,看見宗族中人多貧窮,就倡議建義莊,有困難的就救濟,有疾病的就幫助醫治,男女長大的就幫助嫁娶,聰明伶俐的就幫助讀書。這種風氣一推廣,大家都一齊來仿效,義莊就越來越多了。
(按)這
初聞佛理,萌發善根
帝君說:我在朝廷時,聽到修道人說:西方的國家(是印度,非極樂世界),有位大聖人(是釋跡牟尼佛,不是阿彌陀佛),不用言語就能自然感化眾生,不用法律就能自然治理國家。以慈悲為主導,以方便為法門。以整潔身心為入手,以離一切相,滅貪瞋痴,入於本體寂靜,不生不滅的最高境界為法樂。把生和死看成朝和暮,把恩和仇看成做夢,夢醒全無。不因外境干擾,而生憂喜悲憤之情。因知人生短促,故求無生無滅。我曾經很敬仰嚮往學習這些道理,等到我辭退官職,榮歸故里時,路上遇到一位隱居的人,在鬧市中唱歌,他的歌與我的心意很相吻合。於是我下車禮拜,誠心請教他,唱歌的人仰天嘆息,把心印指示給我,把要訣教導給我,說:「這是西方聖人歸向本體寂靜的大法,你能夠念它學習它,可以解脫生死輪迴,證得無量壽。如果能走到大道的彼岸,就能覺悟一切而成佛。如果中途就停了,也不失做神仙。」我接受他的教導後,就知世間的緣份已盡,把一切想法都放下。時值中秋,匯集親朋,留頌而去(頌記載在文昌化書上)
(按)有人認為佛教從東漢明帝時才傳到中國,就會
情動人胎 - 為人作子
帝君說:我已離開人世,正往西方走去。路過洞庭君山,被它的優美景象所吸引,就稍微停在那裡一會兒。這時候,上無君王管制的威勢,下無骨肉牽掛的念頭,真是逍遙自在,成為世外之人,多麼快樂呵!過了一段時間,有兩個仙童,從天降下,擁
(按)生死海中,一經沉溺污染,就會墮落。如果不是大修行人,從來沒有誰能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獨往獨來,不迷失自己的真性。帝君前世已聞出世之道,本來想要往生西方淨土,只因一念愛戀山水,就被洞庭君山拖住了。即使意識中絕對沒有做山靈河神的想法,也會在不自覺中已墮落為血食之神了!至於心中可憐張婦的祈禱,本是一片善念,怎麼會料想到就成為她的兒子!可是情之所向,就落入她的懷中,等到發現身在浴盆中,即使想要毅然跳出來,已經不可能了,帝君這番遭遇尚且如此,何況我們這些沉沒茫茫業海的凡人!
補充:臨終一念,最為重要,一心念佛,跳出生死;一有愛染,便入輪迴。
張家為子,盛稱孝友
帝君說:我的亡父姓張,名無忌,作周厲王的臣子,任保氏職務。當時厲王不喜歡聽批評的話,以至於拘禁說他過錯的人。當時亡父直言勸諫,厲王發怒,放逐鄱陽而死。這時我還很小,跟著母親黃氏,回去送葬到黃河以北。十歲時出外讀書,取名叫做忠嗣,是繼承父親志向的意思。已經成年了,祖父把我作為兒子,取名為仲。母親黃氏心地慈祥、明察是非,全心全意教育訓導我(帝君自己說母氏每天誦觀經,晚年無病坐化,更信這時已有佛法)。等到宣王繼位,頒詔前朝臣子,無罪而死的人,都錄取他的後代為官。我稟承母親的指示,到京城登上肺石來鳴冤。宣王頒詔恢復了亡父的官職,謚號為獻,仍用我作保氏。我原有個哥哥叫允思,不幸早亡,母親經常為他傷心,我就把我的次子楙陽,繼嗣給他作兒子,這樣來撫慰母親的心。祖母趙氏去世,祖父也不能起床了。我因以孫承子,身穿重喪之服三年,哀毀的名聲遠近聞名。當時大家以孝友稱呼我,我的名字反而沒有人喊了。
(按)這就是詩中所詠張仲孝友的事跡。帝君母親就是先前在君山祈禱的女人,沒有做母親的時候,帝君受她拜,已作母子之後,她反受帝君拜了。但究竟誰當拜,誰不當拜?因此,從儒家方面來看,才知道五倫的關係;從佛教方面來看,才知道五倫的圓融。
懲惡保善,賞罰嚴明
帝君說:我已為各山的王(在周朝未年),凡是我屬下的山川,水旱、豐凶、妖祥、功過,都由我來管理。青黎山山神叫高魚生的,看上了他屬下的民女孫滌,抓走她的魂與她發生淫亂(可以抓到她的魂發生淫亂,也可以抓他的魂懲罰他。認為剉、燒、舂、磨沒有地方施加,難道不是小孩的想法嗎?),被鄰居白池龍神知道。我暗中考察了解了這件事,把山神與女子都喊來,使他們低頭認罪後,把女子的魂送回去,那孫家女子就甦醒過來了。鞭打了魚生三百下,罷了他的職。這時山下有已經死去的孝子吳宜肩,曾經為父親刺血寫《楞伽經》四卷(從這裡可以看出,楊雄、劉向所說看見過去有佛經的事情,更有根據了),死後三年,還沒有授予職務。我為他保奏上帝代替魚生職務,上帝回報說:「可以」。從此大小神靈,都知敬畏。
(按)六天都有欲念,只不過天福越高,欲念越輕。山川神靈,大抵罪福參半的多,戀女勾魂,是應該會發生的事。
托生帝子,為呂所殺
帝君說:「我看見秦朝使用酷法,把人民看作小草一樣任意踐踏。我就急忙報告天帝,願意用化身,出天下人民於水火之中,救人民到和樂之地。」但只因為天帝命令我做漢高祖的後代,帝命可畏,我不敢違抗。不久就有九天監生大神,逼我去投胎托生。在雲霄間,看見秦朝戰火之後,漢宮鼎新,漢帝正與
補充:漢高祖晚年的時候,寵愛
(按)我初讀佛書,看到怨親平等和怨從親起的說法,心裡暗中驚訝。等到靜觀世事循環,才知這種議論,不是出世的聖人是說不出來的。就
邛池化龍,水淹全城
帝君說:「我自從遭遇呂氏之禍後,一心想報舊仇,忘卻了在過去修行中已經懂得的道理。呂氏死後,雖在陰間受盡痛苦,但是我們之間的糾葛還沒有消清,我與她就一起出生到東海之濱一邛池邑。邑令呂牟是呂后的後身。我母親也生到了這裡,又為戚氏,因為過去享福太過份,所以到這裡很貧困。嫁給張家,老而無後,靠割草度生。有一天他們到山野,為無子而傷心,哭著向天禱告,以至於一起割臂出血,滴到石凹之中,說:「如果這石頭下有動物出生,就是我們的後代。」我正被母親的心感動,不知不覺神識已入她的血中去了。第二天揭開石頭一看,血已變成蛇,金色寸長,就是我的身體;母親收養了一年,頭頂上就生出角來,腹下長出腳來,能夠變化,每遇天要下雨時,我就從中幫助。身體長大後,食量也一天天增大。看見羊豬狗馬,就吞食了,邑令有良馬,是呂后的後身,我就把它咬住吃掉了。邑令就逮捕了我父母入獄,限三天不把我交出來,就要處以死罪。第二天我變為一個儒生,拜見邑令,要他釋放。邑令說:「張家兩個老混蛋,家養妖蛇,吃人家的六畜已很久了。今天又吃了我的馬,我正要為民除害,怎能放出?這是他自養妖蛇所致,殺了應當。」我說:「物命互相抵償,這是前世的業報。您要為畜生殺人,可以嗎?」邑令喝令我退下去。我說:「您面有死氣,應該善自愛惜。」說後隱形不見,左右的人都認為我是妖怪。我於是就向天帝報告稱怨,陳述前世母子無罪,死於呂家人手裡,今天想要報仇。奏章送上去後還沒有等到回音,就忍不住心中憤恨,而變化風雨,呼雲吐霧,再借海水,灌注城邑,周圍四十里都淹沒了,我就背著父母出來。這時正是孝宣時候,今天聽說的陷河故事即是指這一件事。
(按)帝君雖然多世以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積累功德,鞭策善行,但畢竟所得都是人天福報,沒有修出世大法。所以一旦生在帝王家中就站不住腳。幸好後來能遇到釋迎牟尼佛,才最後得到解脫啊!否則,怨怨相報,是永遠也沒有結果的。所以菩薩如果想要普度眾生,必須先登上智慧之船,然後才可以出入生死苦海,隨機弘教度化。
池龍受懲,遇佛得度
帝君說:我把與呂后結怨的情況奏知天帝,沒有等到回音就擅自行動。雖然一時痛快,但氣平後就很後悔。第二天帝旨連下,因為海神晁閎揭發我擅用海水,淹死平民五百多戶,以口來計算,共死二千多人,除去我前世的仇敵八十幾人外,其他的都是枉死。天帝命令懲罰我,以我為邛池龍,囚禁到積水之下。因為連年大旱,水乾露出池底泥土,我的身體廣大,無洞可鑽,烈日暴曬,內外熱惱,無數鱗甲裡面部生了小蟲,吸血咬肉,沒有休止,輾轉困苦,不計春秋(地獄一晝夜是人間五百年)。有一天早晨突然變涼,天光忽開,五色祥雲,浮空飄過,中間現出聖人瑞相,黑裡透紅的頭發像螺一樣旋轉覆蓋在頭上,金色的身體像月亮一樣祥光四射,現出各種微妙好相、少有的光亮清明。山靈河神,萬聖稽首頂禮,歡喜讚歎,聲動天地。又有天香繚繞,從四面匯合起來,天花紛紛飄落,所落之處都成為春天。我於是耳聰目明,鼻息相通,心清口潤,發聲朗朗,仰頭哀號,乞求救度。大家對我說:「這是西方大聖、正覺世尊、釋迎文佛(大丈夫當如此)!現要讓教法流行中國,你既然有緣相逢,前世罪業就可解除了。」我於是躍身到天光中,詳述過去因果報應的事情。世尊說:「好啊!帝子,你一向以來孝家忠國,作了很多利益眾生的事。只因為我執未盡,執著有我有人,不知眾生同體,怨親平等,就放肆殺害許多眾生。你現在還有怨敵仇人的想法和憤怒愚痴念頭沒有?」我聽到了真理,心裡豁然開朗,無人相,無我相,各種妄念頓時息滅。看看自己的龍身,已經隨念消失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又變成了一個男子,受佛灌頂,智慧頓開,我就皈依了佛陀。
(按)龍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他們中間的苦樂差別,相隔天遠。所以娑竭羅龍王說:「龍道之中,有的享福如天神,有的受苦如地獄,有的等於人畜餓鬼,各隨前世善惡業力受報。」過去世尊與無量菩薩說法,有一條瞎龍,住在熱水中,全身鱗甲內被小蟲咬食,呼號望救。又有無數餓龍,淚如雨下;各問自己前世因緣。佛為他們一一開導,叫他們授三皈五戒,使各龍都脫離苦道(見《大集經 濟龍品》)。應該相信啊!佛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佛光所照之處,能使盲人得視、聾子得聞、跛子走路、啞巴說話。帝君過去,因聽到歌聲而感動,就下車拜師。智慧靈根,種植很深,必會有一天面睹慈容,頓時消去前世罪業。
(補充)帝君因善根深厚,故於沉倫中遇佛得度。凡夫則不能作此僥幸之想,只有發大菩提心,發往生淨土的大願,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才能真正做到自度度人,自利利他,最後究竟成佛。
陰陽兼治,明察秋毫
帝君說:我因為前世有善政,世壽才盡,就又出生在順帝永和年間,名叫張孝仲的就是我,大概是不能忘記自己前世的舊名罷。雖然沒有當大官,但承蒙上帝的旨意,命我白天應付世務,夜間治理陰間。凡是人細小難察的事我都知道並記錄下來,以至於靈鬼妖邪的意圖,沒有不事先就知道的。
(按)太倉縣有一個人,曾經被役使到陰間做事,每到三更,全身冰冷僵硬,陰府官署授給他一塊牌一支杖。牌上寫著所抓人的姓名,杖一到手,一瞬間就能穿山入海,將所抓人背到杖頭,即使多到幾十,也輕如羽毛。一到天明就與一般人沒有差別。他心裡很厭煩這件事,想盡了辦法也擺脫不開。有位僧人,勸他出家受菩薩戒。他聽從了,從此這種差使就沒有了。
亂箭中身,以償前命
帝君說:我因為多世修行善功,就漸漸恢復神職。但還有命債沒有酬報,還沒有因緣相會,就又生到黃河以北地區(經上說:前世身骨比須彌山還高,所吃母乳,比海水還多)。隨鄧艾攻打蜀國,我作行軍司馬,勸鄧艾從小道出擊,避開鋒芒之禍。等到深入敵軍,遇敵將諸葛瞻,答應封他為琅琊王,他不聽從。兩軍交接,敵軍中堅力量,正與我相對,亂箭都向我射來,等諸葛瞻被捉住時,我已重傷。這大概就是以前邛池淹死人命的報應了。
(按)《楞嚴經》中,說殺業的報應,即使過了數不清的長時間,還在互吃互殺,好像一個車輪一樣旋轉不息,互為高下。但是,邛池的報應,還是剛剛發生的事,就說從此帳清沒有宕欠,恐怕沒有這樣的好事。
位列天神,分管桂籍
帝君說:上帝因為我多世是文儒,用盡心思,勤讀古書,就命我為文神,掌管桂籍。凡讀書人鄉舉里選、大比制科、服色俸祿、封贈等等,都要報告我,以至於二府取落,都屬於我分管。
(按)世間如果有人要做考試官,那麼投機鑽營的就會想盡辦法拉關係巴結。即使昏夜乞求哀告。也在所不惜。但是那考試官,只能管一個地方,不能把持天下之權,只能管一任,不能延及三年之後。而且掌管小試的,沒有權力參加鄉會。執掌科名的,不能負責選拔的工作。即使進退升降都由我,有時也有意外。拉攏關係,向上巴結,怎麼會這樣難啊!有一位考試官,最公最明,不病不老,不用去守喪,不選擇門第,不必費錢財,不必靠情面,從縣試到廷對,由典史到台衡,一切進退升降的大權都由他主宰。但是那些投機鑽營者,反不去盡心盡意地結交,可以說是明智嗎?投其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沒有其他,只靠學
行菩薩道,得佛授記
帝君說:我聽從了佛陀的教導,一下子就悟入了不二法門,身心清涼愉悅,仿佛登上了寶山。因為我悟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這個不二法門,所以關心人民疾苦,以眾生之苦作為自己之苦,救民於水火之中。當時四川一帶受水災,人被沖進洪水中,隨水漂沉,癆病、惡瘡等病四處泛濫。我變化為這些受苦人的同鄉,做了船夫,拯救了被洪水淹沒的幾千人。又變作醫生,親自為人民診病,使很多人都活下來了。有一次,我又遇見了釋迦牟尼佛,佛替我授記說:「你在來世,當能作佛,叫做安樂不動地、遊戲三昧定慧王菩薩,釋迦梵証如來(知道帝君將來必成佛,那麼我們將來也必成佛)。」
(按)「鷲峰古佛」就是靈鷲山釋迦牟尼佛,現在我們所處這一段時空叫賢劫,這段時間裡有千佛出世,已出世四尊,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為什麼名為古佛呢?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逝世。「安樂不動」聖號是帝君將來成佛的名稱,還不知要經歷多少恆河沙劫,供養護持多少佛,才會証到達個果位,不是說他現在就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坐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了。帝君地位還在玉帝下面,憑玉帝的資格看他的菩薩果位,還非常遙遠,何況來說帝君與佛的距離呢?如果說帝君現已證果,那麼表面上是想要尊重帝君,而實際上卻敗壞了帝君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