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淨化情慾版(Life論壇) → 安全套安慰不了破碎的心

您是本帖的第 1305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安全套安慰不了破碎的心
陳虹樺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92
積分:2045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6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陳虹樺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安全套安慰不了破碎的心

安全套安慰不了破碎的心

[日期:2006-01-07]來源:戒邪淫網簡體站  作者:lcwde推薦[字體: ]

  作者:lcwde推薦 

  10月10日至16日,萊瑞、戴安娜、珍妮,美國三名性教育專家、醫生到京。他們在八一中學、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財貿職業學院、前門社區、青蘋果之家、北京大學,就青春期性教育與學生、市民、專家座談。目的:為避免、糾偏正走向開放的中國重蹈美國30年錯路。

  我要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永遠不要到我這兒來。

  10月10日,美國家庭全科醫生、家庭教育國際機構工作者及性健康教育志願者萊瑞博士在北京某地髮廊理髮,理發小姐以不容商量口吻和動作為他按摩。萊瑞阻止她,告知自己按摩原則:「只按摩頭、肩、胳膊。」理發小姐遇到一位潔身自律並將此理念傳授給世界的醫生,遺憾的是,並非所有人如萊瑞。萊瑞曾診治一位澳大利亞患者。他訴說肚子不適,萊瑞問起他的性經歷。他緊張地實情相告:「一星期前,在中國旅遊時,與一位髮廊女發生關係。」幸運的是,經檢查,呈陰性。但據萊瑞判斷,患者及患者妻子心理,夫妻關係至少在一定時間內甚至一輩子呈「陽性」。「一念之差失去自控力」,萊瑞對人類弱點的警示是「人們應自覺地避免誘惑、避免聯想」。

  萊瑞借中國古話形容澳大利亞患者:一失足成千古恨。萊瑞15年行醫經歷中,經手無數失足者。一位患陰道包疹的18歲姑娘在他面前哭訴、辯解:「我不是性亂者,我是在一定時間內有一個固定的性夥伴,而且每次都用了安全套啊。」她在3年內有5個性夥伴。她懊悔自己遇人不淑,終身不愈。

  萊瑞為一位為慶祝自己13歲生日而自願失貞的少女做手術。不幸患上性病的她困惑地問萊瑞:「我用了安全套啊?」萊瑞糾正她接受的錯誤信息:「你以前聽到的都是謊言,現在我來告訴你真相……」可惜,她及她哭泣的父母皆因遲識真相而付出了身心受傷的代價。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頹廢的一代」崛起美國。頹廢現象之一——性解放。性解放轟炸在媒體、文體界尤甚。其言行「正常、自然的性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想要就去做,只要採取安全措施,不必瞻前顧後」。人們相信了自由、解放的謊言。成人受解放思潮影響把孩子像動物一般對待。縱容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縱容結果是縱欲。性病、艾滋病即在那時埋下禍根,直至1981年世界出現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上世紀70年代只有梅毒、淋病兩種性病,今天,25種。世界蒙受性亂災難並為這一災難付出自作自受的巨額支出。社會走過一段彎路,它會在修正中呈波浪式繼續前進,比如「文革」,但對個人,修正概率極低。萊瑞坦告,他父親即是受性解放影響而破壞了他家美滿。少年萊瑞點滴感受母親獨撐家庭的艱難,他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辛酸。那時的他即警告自己「不能走父親的路」。

  萊瑞不諱言「在淫亂方面,美國帶了個壞頭。它教唆世界進行糟糕的效仿」。比如,視成人前還沒性經驗的少男少女為落伍者或對異性缺乏魅力。為此,孩子們便不惜以冒險證實自己與時俱進。萊瑞以一幅畫面喻示冒險。三個孩子做著飛揚的起跳動作,下面是懸崖。墜落後果,孩子並未三思。他還用色彩表示從安全地到危險地過渡,綠色—黃色—紅色—黑色。紅色代表懸崖勒馬,黑色代表不幸墜落。他的性健康教育講座代表黃色。

  1991年始,萊瑞即在本國、德國以性道德診治性病。他解釋他之所為:「我坐在診室裡等人來看病不是我要的價值,我要的是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永遠不要到我這兒來。」1999年至2003年,萊瑞就職「BEIJINGUNITEDFAMILYHOSPITAL」(「北京聯閤家庭醫院」又譯「和睦家醫院」)。行醫之餘,他到醫院、學校、社區以志願者身份進行家庭安全用藥、性健康、美滿婚姻與家庭講座。他的志願行為不僅從防病角度,主旨是讓無知、少知的人們擁有知識,知識成就幸福。他期待每場講座:「如能阻止一個人在紅燈前止步,那我就是成功的。」

  萊瑞培訓中國醫生時,將性教育比喻長城。「古代中國安全防禦靠長城。希望我的講座能成防禦大家身心免受傷害的長城。」

  安全套安慰不了破碎的心

  萊瑞講課,通常以電腦上兩幅畫面開始——楊利偉在太空問候家人;楊利偉三口之家合影。他在點擊中說明:「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家西庭。」近年,他清楚地目睹典型的傳統之家正遭遇來自西方的顛覆與解體。中國年輕一代正從千年性禁忌中解放出來。忠誠一個人的婚姻正受到挑戰,貞操受到嘲弄和質疑。如電腦上顯示的某雜誌封面,上書標題: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萊瑞不客氣指責類似媒體,特別是時尚類刊物「利潤沖昏了編輯的頭腦」。電腦上另一張照片,一位中年男人與三個學齡前兒童的合影。背景是三個穿著暴露的內衣模特。萊瑞對這一巧合組合的反應是:「如果是美國人的話,家長會起訴這家商店或拒買該店東西以示抗議。在美國,內衣廣告不准擺放街頭,而現在中國一些城市肆無忌憚地只顧商業利益,無視兒童權益。」

  萊瑞以一圖表明示性亂與性病傳播概率。一個性夥伴,即中國倡導的一夫一妻制,感染機會是零。零之外,2—3、3—7、4—15、5—31、6—63感染源便呈幾何狀遞增。萊瑞憂慮正走向開放的中國,危險暗流環湧。中國雖沒如30年前美國公開教唆「只要想要就去做」的自由、解放,但一些媒體導向、商家趨利皆或明或暗地往懸崖處引領青少年。以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若不黃燈頻閃,其危害將數倍於美國。

  僅離婚數字之變即表明社會之變。1975年,中國離婚率5%,1995年25%。即將到來的2005年,萊瑞保守估計35%左右。萊瑞以在中國瞭解到的數字與事實直言:「中國正在重走美國走了30年的錯路,高估了安全套的安全作用,而沒告訴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是唯一的安全選擇。」

  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美國8年前開始浪子回頭,並有向中國優秀傳統學習的聲音吶喊媒體,如「發乎情,止乎禮」。1996年始,那些曾經說「是」的成人開始教他們的孩子現在及未來說「不」。從性自由到性節制到性貞潔,是因美國政府在診治性病、艾滋病上花了10億元,其中數百萬元用於安全套免費發放,但治標不治本。人們抗爭艾滋病20多年,終於覺醒,艾滋病決非純醫學問題,它是一個由吸毒、性自由和家庭解體派生出來的社會肌瘤。20年來,美國數百萬青少年相信性行為的保護神是安全套。正是這種抵禦艾滋病的錯誤認識導致艾魔肆虐。1996年,美國開展了一系列性節制教育。它成每年總統國情咨文、競選講演不可忽視的內容。

  而中國在發出與世界接軌聲音的同時,亦向懸崖逼近。為青少年免墜懸崖,萊瑞視以下真實故事為韁繩——

  瑪麗安的故事

  瑪麗安14歲始有性經歷。現在16歲有過3個性夥伴的瑪麗安不想再這樣下去了,但她苦於無法改變自己,因她的男朋友強迫與她發生關係,而且她的朋友們都是這樣。她對自己感覺很糟,經常借酗酒和吸毒麻醉自己,她希望自己能重新開始。

  真相:1/3有過性行為的少女並不願與他人發生關係,如果某些人出於壓力而違心行事,他們選擇性節制的權利實際上已被剝奪了。但不管過去發生過什麼,要對自己說「永遠不會太晚」,你永遠有機會重新開始。

  格裡恩的故事

  作為芝加哥熊隊的專業足球運動員,信守承諾和持之以恆是通往成功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作出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不為一時衝動出賣終身幸福。即婚前不與她發生性關係。1999年,我遇見田徑運動員陶婭·布朗。我們相互發現,雙方擁有共同的生活目標,即我們職業運動生涯之外的目標。一年接觸,我信守承諾。2000年5月27日,我們結婚了。我們的故事是犧牲一時刺激從而換取長久幸福的例子。

  科瑞的故事

  我來自一個亂七八糟的家庭。當我3歲哥哥8歲時,父母離婚了。我父親很快再婚,後來我有了異姓弟弟、妹妹。我11歲時,我父親再次離婚。我12歲時媽媽也再婚了,我又有了異姓弟弟、妹妹。我哥18歲時讓一個姑娘懷孕,他們的孩子後來被女孩姑姑收養。後來我哥和另一個女人結婚,現在有一個6歲男孩。我20歲時我父親又結婚了,所以我再添一個異姓弟弟。我周圍親屬中沒有一樁成功婚姻,但這並不意味我也不能擁有。他們的失敗警告我慎重對待婚姻——世上不會有任何事讓我出賣婚姻。

  蕾伊塔的故事

  我11歲時與我爺爺進行了一次長談。那年,我到爺爺居住的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上度過難忘的假期。每天起床時發現爺爺已外出,我很想知道爺爺去哪裡,所以有一天早上就問他:「爺爺,你每天早上都去哪裡了?」他答:「我去跟你奶奶說說話。」我奶奶去世近5年了,但我90歲的爺爺每天拄著枴杖在一條塵土飛揚的小路上走上兩英里到墓地。我問爺爺:「你願意每天都走那麼遠嗎?」他答:「你奶奶是我最好的朋友,她讓我擁有了全世界,沒有什麼我不能為她做的。我第一次吻她是在我們婚禮上,當牧師說你可以親吻新娘時。」我祖父母結婚近70年,有12個孩子。長談快結束時,爺爺的話深深觸動了我:「蕾伊塔,我不瞭解奶奶之外的女人,也不想瞭解,露易絲就是一切。」那一天,我決定與一個男人一起共度70年,而非與70個男人共度70年。

  萊瑞以上述例子告知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婚前守身如玉,婚後忠誠婚姻。性節制是最健康、最安全的生活方式。有中國人提問「在一定時期內只有一個性夥伴,是否染上性病?」萊瑞明確,「性病危險伴隨著性伴侶的增加而增加,無論時間長短。只有一夫一妻才不會感染。」

  性病不是醫生能拯救的,拯救的人只有自己。

  歸根結底,性病、艾滋病背後是人的道德觀。正如弗洛伊德言:「實踐性道德沒有傳統、現代之分,它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文明與進步要以人的性生活節制的限制為代價。」

  萊瑞從醫生角度告知青少年:在美國,每天有32000人成性病傳染源,2700名少女(15歲至19歲)未婚先孕,37萬人死於艾滋病。最常見性病是人乳頭狀瘤病毒,它直接導致子宮癌。生殖器包疹源於病毒感染。每年有4500萬到6000萬人受到感染。每年約有4800名女性死於宮頸癌,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每年死於艾滋病人數。女孩從一個男孩處受到HIV病毒感染的概率是男孩從女孩處受到感染概率的8倍。衣原體感染是當今美國最普遍性病之一,每年約有三四百萬人感染此病。易發人群是15歲至19歲青少年。病毒引起的性病雖有藥物控制,但無法治癒。

  然而,比性病更具殺傷力的是人的心靈之痛。

  今天,人們為安全套歡呼,認為它是對付性病、意外懷孕的最佳武器。事實上,它常使人們痛嘗意外之苦——滲漏、破裂、滑落和不恰當使用等。無論它質地多麼無懈可擊,都無法痊癒一顆破碎的心。對安全套,美國性節制宣傳口號「CONDOMSDON'TPROTECTTHEBROKEN

  HEART」(安全套安慰不了破碎的心)。萊瑞形容安全套如戰士身穿的盔甲,「僅是防禦,並不能保證不受傷害。」

  萊瑞以婚姻家庭研究專家告知:性節制可幫助人擁有更成功婚姻。有數字證明,互相忠誠的夫妻對其性生活較未婚同居者有更高滿意度。婚前同居夫妻離婚率較婚前未同居夫妻離婚率高出50%。婚前性行為,等於捅破了二人世界,先從性關係上捅破,再從精神上撕裂。從另一角度講,婚前同居等同試婚,如果不適就分手,這等於消除了承諾意識。在美國,每年有20萬樁婚姻於第二個結婚紀念日前結束,原因之一,婚前不貞,婚後不忠。另外,父母離婚降低了子女受高等教育且從事高尚職業的可能性。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男孩易形成反社會人格和擁有不良嗜好——酗酒、嗜煙、吸毒、依賴成癮性藥物、瘋狂駕駛。

  萊瑞觀點,「性是美好的,但只發生在婚姻中。」

  美國現今進行新的性革命——性節制。簡言之ABC教育——A是婚前守身如玉,B是婚後忠誠伴侶,C是安全套,它針對妓女而言。

  性革命內驅力是自我覺醒,外動力來自烏干達。

  烏干達曾是艾魔肆虐較嚴重國家之一。被人稱之「戰爭年代死於戰火,和平年代死於艾滋病」的典型國家。高峰期時,女性中的21%為HIV(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女性感染率是垂直的,其嚴重性意味傳播率呈幾何狀遞增。1996年,烏干達第一夫人倡議國家開展性節制,對青少年進行貞潔教育、安全教育。之後,未婚先孕、性病、艾滋病概率下降,HIV下降到6%。烏干達給世界警示:人們要的是安全的性,而非後悔莫及的性。

  烏干達第一夫人有一句流傳世界的話:「教育人們性節制比教育穿著一塊橡膠的人更有前途。」

  給青少年強烈信息——遠離性

  10月12日,美國家庭醫生資源中心主席及家庭教育國際部專家戴安娜,美國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兒科醫生珍妮到「八一中學」講演《青春期的異性交往》。14日,在「青蘋果之家與專家、學生座談《中美青春期健康教育之異同》並做網上直播。

  在「八一中學」,戴安娜問坐下多少人看了美國電影FRIENDS(《六人行》)、SEXANDTHECITY(《慾望都市》)?1/5人舉手。

  戴安娜正色道:「那不是真的也不是對的。這兩部電影不能代表正常的美國人,就像克林頓及好萊塢一些影星的淫亂行為一樣,他們不是正常的美國人。請你們不要錯讀。絕大多數美國人固守傳統生活。」


  戴安娜說她與中國「有緣」。她青少年時代成長在洛杉磯唐人街。老一代華人忠貞婚姻、白頭偕老給她留下「誠實可信」的好印象。好印象還有中國家庭關係穩固,照顧子女,贍養老人等。但她遺憾好印象被眼下追求性時尚的年輕人破壞了——多性伴、婚前性、一夜情,以特定時段專一挑戰從一而終等。性時尚後果:據今年中國第三季度傳染病報告:淋病64029例,死1人;梅毒30622例,死18人。

  戴安娜、珍妮此次來中國是為維護傳統,分享經驗,汲取美國教訓。按戴安娜說法,「美國曾經玩過的遊戲一點都不好玩兒。」她不願看到中國人再玩性自由這個危險的遊戲。中國寶貴傳統應該發揚而非揚棄。

  危險遊戲始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性教育主流——安全套和避孕教育。教育者錯誤觀點導致錯誤行為。性是很平常的,平常得像課外活動一樣,進行課外活動時只不過注意安全罷了。他們認為十幾歲孩子在活動中往往失去自控力,所以性教育焦點集中在安全套使用上,而非教育孩子如何道德自控。

  更糟糕的是,傳媒使錯誤走得更遠。他們讓青少年產生錯覺——性亂而安全。比如《六人行》、《慾望都市》。傳媒沒興趣告知真相,感興趣的是,性+觀眾+美金=盈利。

  性教育另一錯誤,疏忽了父母、老師等成人在性教育中的作用。在美國,如果一個未成年人因懷孕、性病去看醫生,醫生一般隱瞞父母。如果父母詢問,醫生甚至要對父母說謊。這種做法看似尊重隱私,實則將孩子推向懸崖。30年來,某些院校逢週末,校醫便發學生安全套,而這一所謂安全舉措,很多學生父母並不知情。如今這一被戴安娜稱之「該詛咒的現象」正隨全國性節制宣傳而使發放範圍及數量逐步縮減。調查顯示:50%中學生畢業時沒有性經歷。


  以戴安娜15年青春期教育經驗:青少年性教育需把父母、教師包括進來。性啟蒙最好始於家庭。父母因瞭解孩子而能把握講授程度,而學校做不到。性教育原則,不要簡單地只跟孩子說不行,而是要正面告訴他們什麼是可行的。戴安娜就曾經歷過在黑暗中摸索的恐懼。6歲的她問母親「什麼是性?」母親迴避:「你記著,你要是懷孕了,我就殺了你。」戴安娜恐懼性「是個很壞的東西」,直到她擁有知識。珍妮則重視「性教育中的誠實」。如果5歲孩子問「我從哪兒來的?」「你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這樣的誠實信息對一個5歲孩子足夠了。萊瑞之見,5歲就要對孩子們進行性教育。因為5歲的男孩女孩會自然提出:「我為什麼站著(蹲著)撒尿,而她(他)不是。」10歲至12歲是進行性教育的最佳年齡。

  反思美國走過的30年性教育之路,10億美元投入,收穫的卻是上百萬顆破碎的心。近年,有識之士呼籲,從末端診治徒勞無益,根治藥方是清潔源頭——回歸傳統。對孩子進行貞潔教育、安全教育。珍妮醫生開的藥方是:終身跟一個沒有性病的人發生性關係。

  身為主席的戴安娜以其有影響力的聲音號召世界給青少年強烈信息——遠離性!

  戴安娜、珍妮以情景劇形式教授約會中的女孩學習「防守第一」——

  男孩(戴安娜):「你知道我愛你,所以我們還等什麼?如果你真的也愛我,就用性來證明我們的愛吧。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的,我們用安全套就是了。」

  女孩(珍妮):「不,我愛你,但我不能這樣做。」

  男孩(更加靠近女孩,並且握住了她的手):「我們所有朋友都這樣做,為什麼我們不能跨過這一步?」

  女孩(站起身走向門口):「你知道我在乎你,但愛和性不是一回事,我不想把我們的關係搞得一團糟。」

  男孩(走向女孩):「你是怎麼回事?來吧,我真的認為你愛我。」

  女孩(開門走了出去):「我很在乎你,但我只能下次跟你談這個問題了。」

  這樣的情景劇,戴安娜說中美兩國部分年輕人正上演兩個極端——一個朝前奔、一個往回走。

  針對三名美國人的六場講座,有來自不同的聲音——贊同、異議、中立。異議者認為他們代表保守勢力。甚至有年輕的媒體從業者在報上顯示了他們認同保守的傾向性。萊瑞對「保守」這一帶有貶義詞彙的反應是,「難道要以身心傷害走向保守的反面。我不希望看到遲鈍的覺醒。」

  尷尬的青蘋果

  2003年2月,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國家人口計生委聯合成立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免費進行青春期教育的「青蘋果之家」。其宗旨「向廣大青少年宣傳青春期性與健康知識,解除少男少女性生理、性心理困惑,使之安全度過青春期」。簡言之,宗旨——

  服務;方式——活動;目的——健康;形式——解答問題,回收信息,心理咨詢熱線。

  走進青蘋果,有性知識展板、音像、網絡、雜誌。循環播放教學片《花季雨季》、《愛的奇跡》、《青春期健康面對面——少男少女困惑解答》。有10台持有私密空間的CD機。其內容,男女生各取所需。如為男孩設置多道防病、防毒心理防線。教授女孩掌握安全防護常識,為難時學會說「不」等。凡來青蘋果者,主任張曉紀首先讓男孩、女孩都穿上孕婦裝。三個目的:女孩要懂得保護自己,男孩要有責任感,男孩女孩要學會關愛母親。走出青蘋果時,發每人一張名片,上有咨詢時間,如有個別問題,專家個別解答。

  一年半,青蘋果現狀亦如青蘋果名字,迄今,距張曉紀期待的成熟相距甚遠。青蘋果曾在某校調查獲取性知識渠道。結果80%以上來自媒體。該調查正如萊瑞所言「全世界青少年獲取性知識的主要途徑是互聯網、黃色書刊、影碟,這是非常糟糕的途徑。」媒體首先是盈利的,所以是教育還是教唆難以界定,可以界定的是,至少不健康、不正確、不完整。大多數青少年因不能從正規渠道獲取健康、正確、完整信息而陷誤區。海澱區某校初中生中有過性經歷者保守估計10%左右。

  據萊瑞掌握的數據:中國70%家長希望孩子從學校獲得性知識、性道德。一是他們沒有足夠經驗告知;二是沒有足夠知識傳授。關於性,中國人思想上固守諱莫如深、行動上沿襲無師自通。摸著石頭過河的家長尚一知半解,怎給孩子以科學講解。但學校並不能滿足家長希望。於是,孩子帶著缺課的遺憾走向成人、走向成熟,但性並不成熟。萊瑞以案例說明缺課造成的道德及心理損傷、性亂、心因性性功能障礙、婚前性行為及該行為形成的扭曲人格——婚外戀、離婚和自殺。

  萊瑞的遺憾,張曉紀同樣滿懷抱。青蘋果在性禁忌傳統勢力面前的勢單力薄,影響著它發育成熟。讓張曉紀身陷尷尬的是「工作與孩子需求脫節」。一方是急需答疑解惑的群體,一方猶抱琵琶半遮面。如請學生來青蘋果,校長可以以各種理由推托。校長苦衷源自家長,只要一個家長反對「教我們孩子什麼呢?」校長會立即剎車。如何把握教育的度?這一繞不過去的溝壑致使多數學校卻步。既然千呼萬喚請也難,青蘋果嘗試走出去,以流動大篷車形式,帶展板、書籍等進學校、社區。

  性禁忌之故,青春期性教育現狀——認識不到位,師資不合格、教材不統一。

  如某校初二一學年生理衛生課僅10課時,但常被擠占。即使課程有保證,仍流於形式。心理咨詢室側重解決學習障礙。

  大多數學校生理衛生課由校醫、生物課、德育處教師兼任。教師知識結構不完整,自己苦惱,學生厭學,家長不滿。

  張曉紀認為,教育部門應是青春期健康教育主戰場,寄希望義不容辭積極介入。但事實上,主戰場火力微弱。他們身在其中弱謀其位,青蘋果身在其外欲進不得。簡言之,「自己幫不了,還不允許別人幫。」但擦邊球的青蘋果仍在隔靴搔癢中竭盡綿薄。

  張曉紀注意觀察孩子前後之變。他們怯生生走進,滿腹疑慮,表情緊張。輕鬆松走出,如釋重負,連說帶笑。張曉紀問「下次還來不來?」「來」,齊聲回答及回收的若干信息給張曉紀信心。按張曉紀說法,「現在的孩子可憐,有話沒地說。在青蘋果找到了心理釋放的空間。」據問卷顯示:學生有困惑,第一傾訴對象是朋友(47%)、家長(22%)、老師(5%)。

  一件事讓張曉紀欣慰。某中學,學生將撿到的錢包交給老師,老師發現內有一個安全套。老師因「問題嚴重」震驚、發火。張曉紀態度卻是「知道用安全套,說明孩子知道保護自己了?」在社會綜合打造性道德這一「防火牆」力有不逮現狀下,退而求其次,讓孩子以擁有的性知識進行安全的性,使之傷害減少到最低,如此選擇更為明智。

  青春期教育專家吳若梅憂慮,目前中國性開放程度與性教育程度嚴重失衡。其結果,本末倒置,由預防變補救。滯後、迴避、自欺欺人的性教育使教育者跟在孩子後面做徒勞補救。如暑假後,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今夜私語時.青春版》咨詢電話數倍於平時。假期給無知的孩子提供了跳下懸崖的時間、空間。專家此時不再談預防,而是急告安全可靠醫院。另一事實:相當數量大學生在外租房同居,其受傷概率與知識成正比。

  瑞典是世界第一個進行青春期性教育國家。現有200多個少男少女門診。同伴教育及NGO參與使少女妊娠、人流、性病、性犯罪低於其他國家。不容迴避,對我國現徘徊懸崖邊緣的年輕人,青蘋果首先誠告偷嘗禁果之酸澀;其次,愛第一,責任第二,性第三。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6/9/8 上午 05:29:49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