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者遺孤 2004/01/09 自由時報
心中陰影難抹滅 期待大眾多關懷
父母親或家人自殺,對小孩來說影響十分巨大,容易產生行為問題或焦慮症狀。
國外已經開始透過組織參與,主動關懷並協助自殺者遺孤,
值得台灣的相關單位參考。
文╱黃隆正
當最親愛的家人突然過世,你承受得了嗎?若他是自殺而死,你又是什麼感受?面對別人時
你說得出是自殺嗎?最近報紙或電視幾乎每天都會有自殺的新聞。自殺問題開始受到重視,然
而,社會焦點卻只集中在死亡的那一刻。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兩千人自殺死亡,而且這個數
目正逐年增加;台灣去年共三千零五十三人自殺,每十萬人之死亡率為一三點五九,平均每天
有八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高居國人十大死亡第九位。自殺所造成個人的衝擊與社會的損
失,更是無可計量。
由於大部分的自殺者生前最常見的是問題,是未能及時且適切治療的憂鬱症,近年來醫界致
力於憂鬱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政府也成立自殺專案防治小組,期能達到防治自殺的目的。
這確實值得讚許,因為我們的視野由「凝視自殺」延伸到「透視自殺」。然而,我們要問:
這樣就夠了嗎?自殺之後,故事就此結束了嗎?那些在電視上哭得柔腸寸斷的父母、未亡人,
在旁邊不知所措、一臉茫然的小孩呢?
根據研究,平均每一位自殺者身後會使六位親人,產生強烈的傷痛。以此估計,我們一年約
增加一萬八千名自殺遺族,他們的處境是值得了解與關心的。
自殺者家屬會有強烈的心理衝擊;尤其是目擊自殺現場,更會產生震撼的可怕經驗。自殺的
衝擊不同於其他喪親之痛;除了失落導致的哀傷與突然死亡的衝擊之外,由於自殺意涵著社會
的禁忌,其複雜問題更使得遺族難以承受,也使得他們的哀慟歷程,走得特別孤單。
由於自殺和眾生延續生命的信仰相違背,社會常視自殺者是懦弱的逃兵,是投降的失敗者,
是無情自私者。大家對自殺者的譴責,也會轉移到親友身上。自殺者家人常會有羞恥及罪惡
感;不僅覺得談論死者自殺是一件丟臉的事,也會自責未能及時發現自殺徵兆,甚至認為是自
己害親人自殺死亡。他們可能被指責沒有對死者盡到支持與照顧的責任,這種被社會標籤化和
拒絕的感覺,造成家屬的社會疏離感,不僅使他們難以尋求幫忙,也加深他們的痛苦。自殺遺
族常會有憤怒、懷疑和沮喪的複雜情緒。不少人因為獨自承受重擔,情緒無法抒發,衍生出各
種身體與心理疾病而不自知,甚至也步上自殺一途。
父母親自殺對小孩的影響更是巨大。由於小孩不像大人那麼容易調適其哀傷情緒,問題可能
會延續更久。研究指出,這些小孩呈現較多的焦慮、憤怒與羞愧自責;他們在父母自殺後兩年
中,容易有行為問題或焦慮症狀。失去父母的小孩在成長過程原本就比較辛苦,何況自殺的陰
影可能會讓他們對人產生不信任感,失去正常的人際關係,長期生活在抑鬱、無價值感和羞愧
自責當中。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死亡固然令人哀傷,但活著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自殺者親友也是受
害者,是被死者棄絕與被社會批評的對象。尤其媒體報導的過度渲染或以偏概全,可能會造成
自殺者遺族的二次傷害,或產生觀眾的「模仿效應」。
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皆已有相關的單位與組織,透過政府主導的國家型計劃積極地調
查、關心和協助自殺者遺孤。美國和加拿大的新聞界有不成文的共識,力求在報導自殺新聞和
避免產生「模仿效應」之間求取平衡;香港記者協會甚至有「對處理自殺新聞的指引」來作規
範。在台灣的國家級自殺防治中心即將開始運作之際,盼望我們也開始關心自殺者遺孤,從此
不再漠視或沈默以對。
(本文作者為台南成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