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謹之子,自己亦是東吳的權臣。
諸葛恪年少時已知名,令孫權大為欣賞。成年後,即拜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向太子孫登待講道藝,並為賓友,為左輔都尉。
諸葛恪曾多次要求自己領兵平定居於丹陽山上的山越人,雖然當時的人皆認為不太可能,連父親諸葛謹亦認為不會成功,更說:「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諸葛恪不會令諸葛家興盛,反而會令家族遭到誅殺。)」。可是,由於諸葛恪堅稱他必會成功,孫權於是在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提拔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諸葛恪上任後實行堅壁清野政策,成功逼山越人向朝廷投降;諸葛恪更下令不得對投降的山越人有所懷疑或拘禁他們。後來臼陽長胡伉拘禁投降的惡霸周遺,諸葛恪以違令為由將胡伉處死,其餘未投降的山越人見此,認為朝廷只想他們出降,並無加害的意圖,於是不論老幼都相繼出降。孫權為嘉狀諸葛恪平定山越的功績,拜諸葛恪為威北將軍,封都鄉候。公元243年,諸葛恪出兵襲擊舒縣。後來更曾意圖攻擊壽春,因孫權認為不可能成功而被阻止。
公元245年,丞相陸遜死,諸葛恪升為大將軍,假節,駐武昌,並代替陸遜領荊州事。
後來孫權不適,見太子孫亮年幼,便命令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兼任太子少傅。公元252年,孫權病危,又召集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處理身後事。孫權死後,孫弘意圖除去諸葛恪,被孫峻知悉並告訴諸葛恪,於是諸葛恪將孫弘殺死。諸葛恪升任太傅後,消除監視官民的官員和制度,免去拖欠的賦稅和取消關稅。此舉廣受臣民歡迎,亦令諸葛恪深受人民愛戴。
會稽王建興元年冬(公元252年),魏國進攻東興,諸葛恪等領軍擊退魏國的進攻,進封陽都候,加任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但此戰獲勝後,諸葛恪有輕敵之心,翌年(公元253年)已經打算出兵攻打魏國。如果仔細分析,則會發現吳兵之所以獲勝,其實有不少僥倖因素。例如魏將胡遵開始時根本沒有把丁奉的三千兵看在眼裡,只是飲酒作樂,更不準備,等吳兵衝入魏寨時,魏兵措手不及,才吃了敗仗。如果魏兵在吳兵上岸之前就開始行動,那麼吳兵可能全會葬身水底。即使魏兵不主動出擊,只要在寨中做些準備,三千吳兵也不會佔到多少便宜。所以,這次的失敗絕不能說是魏弱吳強。
但諸葛恪卻錯誤地分析了形勢,認為東興之戰已大傷魏兵的元氣,魏兵此次早就一敗塗地,不堪一擊,因此吳兵「正好乘勢進取中原」。從他給姜維信中「許以平分天下」的諾言來看,他此次是志在必得,且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勸阻。蔣延曾對他說:「太傅只可回朝,不可伐魏。」諸葛恪怒斥道:「汝安敢出不利之言,以慢吾軍心!」非要斬之不可,雖經眾人告免,仍把蔣延貶為庶人,並十分固執地催兵前進。
諸葛恪的這次進兵,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都不具備。從天時方面看:孫權既亡,年幼懦弱的孫亮又剛剛繼位;從地利方面看:魏兵三十多萬,吳兵僅二十萬,吳兵深入魏地,遠道而來,人多糧少,魏地城池又十分堅固難攻;從人和方面看:吳軍內部意見很不統一,不少人都不願意進兵。在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強行出兵,軍事上叫做「輕進」,即孫子所說的「武進」。關於「武進」的危害,《孫子兵法•行軍》中說:「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並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意即打仗並非兵卒越多越好,只要不輕敵冒進,並能集中優勢兵力,準確判斷敵情,合理使用人才,便可打勝仗。至於那些考慮不周詳而又輕敵冒進的人,必然會成為敵人的俘虜。
諸葛恪此次伐魏的失敗,除了在本不該進兵的條件下盲目進兵,即在戰略上犯「輕進」的錯誤之外,又在不該退兵的條件下,被敵人所誘騙,輕易地收了軍馬,即在戰略上犯了「輕退」的錯誤。在諸葛恪圍困新城九十日,且城東北角將陷的情況下,魏軍守將張特派一舌辯之士,帶著冊籍,赴吳寨見諸葛恪,哄騙他說:「魏國之法,若敵人困城,守城將緊守一百日,而無救兵至,然後出城降敵者,家族不坐罪。」諸葛恪不知是對方的緩兵之計,竟決定不再攻城,在關鍵時刻給對方留下了一個喘息的機會。結果使敵城更加難攻,自己又「額上正中一箭」,誠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另外,諸葛恪不知體恤士卒,致使士卒不能為其所用。攻打新城時,因天氣炎熱,加上並力攻城,連日勞累,很多軍士都病倒了。有人向他報告這個情況時,他竟十分惱怒地說:「再說病者斬之!」這實在使眾軍士心寒,因此逃跑者無數,無異又進一步削弱了自己的戰鬥力。
《孫子兵法•勢篇》中說:「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所以,善於指揮打仗的人,要依靠有利的形勢來取勝,不過分地苛求自己的部屬。諸葛恪正好相反,他放棄了極為有利的「勢」,卻強行要求已沒有戰鬥能力的「病者」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這實在是捨本求末。
253年,諸葛恪率大軍北伐曹魏失敗,狼狽撤退,返抵首都建業(江蘇省南京市),直接到統帥府,召見立法署長(中書令)孫嘿,厲聲呵責說:「你是什麼東西,怎麼敢隨便下那麼多詔書?」孫嘿惶恐,告辭後,聲稱有病,回家休養。諸葛恪出征後,政務署考選司(曹)奏准東吳帝(二任)孫亮所任用的官員,諸葛恪下令一律撤職,另行考選。態度更為嚴厲,對部屬不斷懲罰,輕則發配邊疆,重則斬首示眾,弄得「內外官僚,無不悚懼」。凡是晉見他的人,一個個顫慄恐慌,不敢大聲呼吸。諸葛恪又不斷下達動員令,打算再次北伐,扳回面子。並且撤換御林軍統領孫峻,用他自己的親信充任。孫峻因此大怒,於是便產生謀害諸葛恪的念頭。
諸葛恪一連串的行為,弄得舉國騷動,民怨沸騰,成為眾怒所集的對象。孫峻見時機成熟,陰謀政變,向孫亮打小報告,指控諸葛恪行將弒逆。遂擺下酒筵,宴請諸葛恪。諸葛恪坐車到皇宮大門,而孫峻早已在帷帳之後,埋伏殺手。唯恐怕諸葛恪萬一不肯入宮,事情便非洩漏不可;遂親自出來迎接,對諸葛恪說:「閣下如果身體不舒適,不妨改天晉見,我代你啟奏皇上。」用以試探諸葛恪的反應。諸葛恪說:「不必改期,我可以強打精神。」散騎侍從官(散騎常侍)張約、朱恩等,送給諸葛恪一封密函,警告說:「今天宴會情形,氣氛特別,可能有變!」諸葛恪拿給滕胤看,滕胤勸諸葛恪回家,諸葛恪說:「這些娃兒能幹什麼?只怕他們在酒裡動手腳。」於是,連靴子也不脫掉(古代席地而坐,必須脫鞋),身帶佩劍,進入寶殿(這就是「劍履上殿」,一種殊榮和一種特權),向皇帝孫亮拜謝後,回到他的座位。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孫亮先回後宮,孫峻起身也到洗手間,就在洗手間,脫下長袍,換穿短裝,提刀而入,大喝說:「奉皇上聖旨,逮捕諸葛恪!」諸葛恪大吃一驚,一跳而起,急拔佩劍,還沒有拔出來,孫峻跟助手已雙刀齊下,諸葛恪頓時斃命。諸葛恪的兩個兒子,諸葛竦、諸葛建,得到事變消息,立刻用車帶著娘親,打算投奔曹魏帝國(首都洛陽)。孫峻派人追殺,斬首。屠滅三族。
像諸葛恪這種身分地位的人物,如果只有孫峻的密謀而沒有吳主孫亮的支援,他們既不敢妄自動手,也很難輕易成功。那麼,為什麼諸葛恪所立所輔的吳主,竟也同意謀殺功臣,並且還親自配合呢?這一點魏光祿大夫張緝早已道破要害。他曾對司馬師說:「諸葛恪不久死矣。」司馬師詢問其故,張緝說:「威震其主,何能久乎?」「威震其主」之罪,孫亮自己說得更清楚:「朕見此人,亦甚恐怖;常欲除之,未得其便。今卿等果有忠義,可密圖之」
《菜根譚》說:「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餘;能者勞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意思是財富再多也會因揮霍而感到不夠用,這就不如雖然貧窮但因節儉而感到富裕的人;有才幹的人由於做事多而得罪人,因此招致眾人怨恨,不如雖然笨拙但因安閒而能保全本性。諸葛恪正是自恃能力強、權力大,什麼事都要獨斷專行,結果上下都怨恨他,直至招來殺身之禍,這個教訓實在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