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 底 瑜 伽
(大 圓 滿)
阿底瑜伽強調元成光明俱生智──自心與宇宙的究竟自性──的證悟與圓滿,它遠離尋伺、分別、方位和一與多的名相。其結果不僅是心意與究竟自性佛果相契合,而且行者的肉身也可融入智慧光明身。
六百四十萬偈的諸乘之顛大圓滿法要,由金剛薩埵傳給大圓滿人間初祖極喜金剛,極喜金剛將它們寫成經函並加以弘傳。
阿底瑜伽傳承表
1.法身普賢王如來
2.報身金剛薩埵
3.化身極喜金剛──大圓滿人間初祖
4.蔣華西寧(妙吉祥友)。他將六百四十萬偈大圓滿法分成三部:心部、界部和訣竅部,並將訣竅部分為《口傳續部》(sNyan rGyud)與《講授續部》(bShad rGyud)兩類。
5.熙日森哈。他將訣竅部分成外、內、密、極密四類。
6.嘉納蘇札和蓮花生大士。毗盧遮那譯師從熙日森哈得到大圓滿心部和界部法門。
7.嘉納蘇札傳給貝瑪拉密札。貝瑪拉密札也直接從熙日森哈以及於淨相中從極喜金剛得到傳承。
心部和界部,主要由毗盧遮那和貝瑪拉密札傳入西藏,而訣竅部,主要由貝瑪拉密札和蓮花生大士傳入。
心 部
心部法門(毗盧遮那翻譯的前譯五續:(1)《覺性杜鵑》(2)《大力震動》(3)《金翅翱翔》(4)《石中熔金》(5)《不落幢大虛空》;貝瑪拉密札翻譯的後譯十三續:(6)《頂生王》(7)《虛空王》(8)《樂幻莊嚴》(9)《圓滿總義》(10)《菩提心滴》(11)《樂無央》(12)《命輪》(13)《第六明點》(14)《圓滿總斷》(15)《如意寶》(16)《遍集明覺》(17)《至尊正士》(18)《修習義成》;其他三主續:(19)《遍作王》(20)《稀有》(21)心部十三經)宣說一切顯現即心,心即空,空即明智,空明雙運。
對於顯現即心的教授,心部將顯現歸於心的三個特徵:(內在的)功能(功用、力用)(rTsal)、(外在的)遊舞(Rol Ba)和屬相(rGyan)。心之(內在的)功能僅指其見聞覺知事物的方面,對凡夫而言,這是陷入迷亂輪迴的根本。心之(外在的)遊舞,指染污的意識和其他諸識的生起。心之屬相,是指諸如山、房屋、身體等諸法的顯現。心之(外在的)遊舞和心之屬相,來自於或歸因於心之(內在的)功能。
證悟到諸法僅僅是自心的顯現,心部行者從所應解脫之境中獲得解脫,但尚未遠離彼解脫之方便──心的智與明的執著(即尚留有解脫之相)。
心部所說的「智」是指心的明與智的方面,但並非訣竅部所說的究竟任運圓滿甚深明智。
界 部
界部法門((1)《大界無央王》(2)《普賢大虛空》(3)《珍寶教誡眾輪》(4)《金剛薩埵虛空邊際平等》(5)《智慧密炬》(6)《寶輪》(7)《大圓滿菩提心普作淨耳說法》),是宣說心的智與明兩者亦是空。界部行者仍殘存一絲對空的執著。如此他們遠離了對所解脫之境和獲得解脫之方便的執著,但仍未能超越對空的執著;因此界部尚未直指超越心識的赤裸俱生智。
心部和界部的傳承
1.法身普賢王如來
2.報身金剛薩埵
3.化身極喜金剛
4.蔣華西寧 (妙吉祥友)
5.熙日森哈 (吉祥獅子)
6.毗盧遮那
7.涅•嘉納固瑪Ra、邦根•彌龐貢波、玉札寧波、桑敦•益西喇嘛和理薩•喜饒多瑪
8.邦根傳給嗯蘭•強秋嘉參;涅傳給索波•華給益西
9.嗯蘭傳給薩當•仁欽耶;索波傳努欽•桑吉益西
10.薩當傳庫居•薩維卻
11.釀•強秋札
12.釀•喜饒炯涅
13.玉摩瓦•巴貢•益西強秋
14.甑•達摩菩提
15.甑嘎卻瑟和齊澤•益西旺秋
16.齊澤傳孜•益西旺波
17.堪欽鄔爾巴
18.圖童•伐折熱逝伐Ra
19.索南嘉參
20.喜饒嘉參
21.雄努喜饒
22.雄努札巴
23.桑吉桑波
24.宗珠旺秋
25.塔氏•札巴仁欽
26.釋迦嘉波
27.咕洛•雄努貝 (1392~1481)
28.稱阿哇•確吉札巴 (1453~1525)
29.協札巴•確吉羅珠
30.瓊臧巴•羅珠華丹
31.邦僮•噶瑪咕嚕
32.邦僮•秋旺倫珠
33.秋旺袞桑
34.邦僮•袞桑秋嘉
35.敏林•德欽•久美多傑 (1646~1714)
36.敏林•洛欽•達瑪師利 (1654~1717)
37.敏林•傑尊•彌舉華仲
38.敏林•嘉瑟•仁欽南嘉
39.敏林•貝瑪丹增
40.敏林•稱列南嘉
41.敏林•傑尊•稱列秋仲
42.敏林•赤欽•桑吉袞噶
43.蔣揚欽哲旺波 (1820~1892)
44.噶陀錫度•確吉嘉措 (1880~1925)
45.宗薩欽哲•確吉羅卓 (1893~1959)
46.第四世多珠千•土登欽列華桑波 (1927~ )
訣 竅 部
訣竅部法門遠離邊戲、不假造作地宣說了法爾如是的真如自性之證悟。真如自性總集三方面(可以從體、相、用三方面來闡述:體──本體明淨,空寂靈明;相(性)──自性元成,本具光明;以及用──大悲(無礙無著)周遍,隨緣顯現。):本體性空、自性光明與大悲(無礙無著)周遍。
訣竅部的教證法門可分四類:外類、內類、密類和極密類。所有四類法門在教授《本來清淨》(Ka Dag)方面都差不多,是用「立斷」(徹卻Khregs Ch`od)所有的執著。而極密類法門,著重於被稱為「頓超」(脫噶Thod rGal)之任運圓滿顯現的修持。
外類法門詳細教授本基之自性;內類法門以表示、意義和象徵指示心性;密類法門教授自然安住(Chog bZhag)的四種方法;極密類法門教授以下諸多內容:本初自性、關於指示心性的表示、意義和象徵的解釋、道光明四相(sNang Ba bZhi)的生起、中有光明的顯現以及證得任運圓滿之法界解脫。
訣竅部包含諸多密續和論釋,其中十九部是訣竅部極密類的根本續(十七續:(1)《圓滿大自生》(2)《無字》(3)《明覺大自現》(4)《明覺大自解脫》(5)《寶積》(6)《舍利大熾燃》(7)《聲大應成》(8)《吉祥大具妙》(9)《金剛薩埵心要鏡》(10)《普賢心鏡》(11)《紹介寶嚴飾》(12)《珍珠鬘》(13)《普賢六界》(14)《熾烈炬》(15)《日月吻合》(16)《獅子大圓力》(17)《摩尼鑲嵌》;二補續:(1)《一髻忿怒母續》(2)《龍薩巴瑪(光界熾燃)》)。
分支或者要領教言也有很多。要領教言,可以根據兩大寧體傳統進行明晰與歸類。一類是學者型詳細教言(廣大班智達派rGya Ch`e Ba Pandita)之《貝瑪寧體》,由貝瑪拉密札傳入西藏,主要是基於十七續和《卓瑪續》;另一類是瑜伽士型甚深教言(甚深古薩里派Zab Pa Ku Sa Li)之《空行寧體》,由蓮花生大士傳入西藏,主要是基於《龍薩巴瑪(光界熾燃)續》。
除了寧體法門的本續被翻譯成藏文以外,其他諸多的寧體法門,主要是由貝瑪拉密札和蓮花生大士(以及毗盧遮那)傳入西藏的。有些是由數百年前的大成就者在淨相中傳給藏地的成就大師的;有些是由諸大師於其俱生智慧證境中發掘的;有些被諸掘藏師開啟為伏藏法,這些伏藏,是於過去世中由具證上師傳給他們並(授記)於此世喚醒並發掘。寧體法門包括:《貝瑪寧體》、《空行寧體》、《傑尊寧體》、《貢巴桑塔(密意通徹)》、《嘎達讓炯讓夏》、《貢巴揚度》、《揚提納波》、《阿底薩敦寧波》、《噶瑪寧體》、《龍欽寧體》、《光明寧體》、《多森寧體》、《措嘉寧體》,等等。
所有寧體法門中有四個著名的寧體得到廣泛修學,它們被稱為《二母》與《二子》寧體。二母寧體是貝瑪拉密札傳入西藏的《貝瑪寧體》和蓮花生大士傳入的《空行寧體》;二子寧體是龍欽饒絳開顯的關於二母寧體的注解:關於《貝瑪寧體》的注解《上師仰提》,關於《空行寧體》的注解《空行仰提》,以及關於二母寧體合一的注解《匝摩仰提》。
而最近幾世紀以來,包含了早期寧體法門精要的《龍欽寧體》,成為藏地修學最受歡迎和最具力的寧體法門。
所以在此書中,我的主要目的是簡要介紹一系列《龍欽寧體》傳承祖師的生平事蹟,但首先要介紹的是《貝瑪寧體》和《空行寧體》傳承祖師。以下是從本初佛到我的頂莊嚴──此世多珠千仁波切為止的三傳承上師。
《貝瑪寧體》傳承表
1.法身普賢王如來
2.報身金剛薩埵
3.化身嘎饒多傑 (極喜金剛)──大圓滿人間初祖
4.蔣華西寧 (妙吉祥友)
5.來自漢地的熙日森哈 (吉祥獅子)
6.嘉納蘇札 (智經)
7.貝瑪拉密札,他將傳承從天竺帶入西藏。他將前三類訣竅部法門和經函傳給釀氏和其他四位西藏弟子;將訣竅部極密類法門傳給法王赤松德贊、王子牟尼澤普、嘎哇•華澤、卻若•魯伊嘉參和釀氏,但將經函伏藏於桑耶青普的格貢
8.釀•定增桑波(九世紀)。他將前三類訣竅部和口耳傳承經函伏藏在止貢山谷的夏益寺,將口耳傳承法門傳給卓•仁欽巴
9.卓•仁欽巴
10.貝•羅珠旺秋
11.乃登•當瑪龍嘉(十一世紀),他發掘出釀氏伏藏在札益寺的經函
12.傑尊•森格旺秋(十一~十二世紀),他發掘出貝瑪拉密札伏藏於桑耶青普格貢的經函
13.尚敦•札西多傑 (1097~1167)
14.瑟•尼瑪苯 (1158~1213)
15.咕嚕覺貝 (1196~1255)
16.珠錫•森格嘉巴 (十三世紀)
17.珠欽•美隆多傑 (1243~1303)
18.仁增•固瑪Ra匝 (1266~1343)
19.袞欽•龍欽饒絳 (1308~1363)。他成為寧瑪巴最重要的傳承上師。《空行寧體》和《貝瑪寧體》兩支傳承融匯於尊者,他還開顯了關於《貝瑪寧體》的《上師仰提》,關於《空行寧體》的《空行仰提》,以及同時關於兩個寧體的《匝摩仰提》,並將它們合併為《寧體雅喜(四品心髓)》,由此弘揚了寧體傳承。
20.祁珠•嘉達倫珠 (十四世紀)
21.珠古札巴沃瑟
22.珠錫•森格文波 (十四世紀)
23.嘉瑟•達哇札巴
24.珠欽•袞桑多傑
25.袞嘎嘉參巴桑 (1497~1568)
26.珠古那措讓卓 (1494~1560)
27.桑珠•丹增札巴 (1536~1597)
28.珠古多阿丹增 (1576~1628)
29.仁增•稱列倫珠 (1611~1662)
30.敏林•德欽•久美多傑 (1646~1714)
31.敏林•嘉瑟•仁欽南嘉
32.敏林•堪欽•鄔金丹增多傑
33.第四世佐欽仁波切•彌舉南凱多傑 (1793~?)
34.第三世多珠千•晉美丹貝尼瑪 (1865~1926)
35.格貢堪布•袞桑華丹
36.第四世多珠千•土登欽列華桑波 (1927~ )
或者:
32.鄔秋Ra
33.敏林•智旺•師利那他
34.仁增•吉美林巴 (1730~1798)
35.第一世多珠千•晉美稱列沃瑟 (1745~1821)
36.第四世佐欽仁波切•彌舉南凱多傑與多喇•晉美格桑
37.上面兩位都傳給嘉瑟•賢彭他耶 (1800~?)
38.佐欽堪欽•貝瑪多傑
39.蔣揚欽哲旺波 (1820~1892)
40.第三世多珠千•晉美丹貝尼瑪 (1865~1926)
41.格貢堪布•袞桑華丹
42.第四世多珠千•土登欽列華桑波 (1927~ )
《空行寧體》傳承表
1.法身普賢王如來
2.報身金剛薩埵
3.化身嘎饒多傑 (極喜金剛)
4.熙日森哈 (吉祥獅子)
5.蓮花生大士 (貝瑪桑巴哇)。他將佛法帶到西藏。
6a.空行益西措嘉、法王赤松德贊和貝瑪薩(蓮明)公主。益西措嘉協助蓮師將《空行寧體》法門埋成伏藏
6b.貝瑪勒遮嚓──貝瑪薩公主的轉世,他發掘了《空行寧體》伏藏
7.嘉瑟勒巴 (1290~1366/7)
8.龍欽饒絳 (1308~1363)
9.益西饒絳
10.祁珠桑丹
11.晉巴桑波
12.索南仁欽
13.阿旺貝瑪
14.索南旺波
15.仁增•確吉嘉措
16.第一世佐欽仁波切•貝瑪仁增 (1625~1697)
17.南喀沃瑟
18.第二世佐欽•久美特秋丹增 (1699~?)
19.尼喇•貝瑪丹增
20.丹增達吉
21.第四世佐欽仁波切•彌舉南凱多傑 (1793~?)
22.第二世嘉絨朗智•袞桑特秋多傑
23.第三世多珠千•晉美丹貝尼瑪 (1865~1926)
24.格貢堪布•袞桑華丹 (1872~1943)
25.第四世多珠千•土登欽列華桑波 (1927~ )
或者:
13.匝龍珠古
14.索南仁欽
15.噶瑪咕嚕
16.袞桑華覺
17.珠古多阿丹增 (1576~1628)
18.仁增•稱列倫珠 (1611~1662)
19.敏林•德欽•久美多傑 (1646~1714)
20.敏林•嘉瑟•仁欽南嘉
21.敏林•智旺•師利那他
22.仁增•吉美林巴 (1730~1798)
23.第一世多珠千•晉美稱列沃瑟 (1745~1821)
24.多喇•晉美格桑
25.佐欽•嘉瑟•賢彭他耶 (1800~?)
26.佐欽堪布•貝瑪多傑
27.蔣揚欽哲旺波 (1820~1892)
28.第三世多珠千•晉美丹貝尼瑪 (1865~1926)
29.格貢堪布•袞桑華丹 (1872~1943)
30.第四世多珠千•土登欽列華桑波 (1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