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郝明義】 2008.08.04 05:10 am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個沒有健康與醫療常識的人。前兩年因為家人生病,在陪醫的過程裡有些感觸又補了一點課,所以後來推出「讓好病人遇上好醫生」行動。
去年四月,輪到我自己覺得身體這裡那裡有些不對勁,這就想到要把剛補來的一點功課用在自己身上試試。
好病人 不迷信大醫院
所謂「好病人」,就是一個「明白的病人」。而當一個「好病人」,首先要練習和醫生對話,不迷信大醫院和名醫。我想先找到一位可以扮演家庭醫師角色的人,所以在上下班路上選了一家規模不大的診所,希望這裡的醫師,能有比較多時間和病人溝通。
進去了之後,才知道復興南路上這家診所沒那麼小,還有一家連鎖開在附近。看我的人是院長本人。院長一看我剛量的血壓,說,「166/106,高血壓。」
我心咚地一下,跟他說,可是剛才我進來量血壓的時候,是坐在輪椅上用套手的機器量的。我伸手的位置又高過了心臟的位置,所以想請他用手動的血壓計再量一次。
好病人 聽第三方意見
院長很肯定地跟我說,「不用。機器量的有誤差也不會誤這麼大。高血壓不可怕,不知道才可怕。我給你吃一顆Adalat,吃了Adalat就不會阿達。」他像是順口溜地說了一串之後,馬上要護士給了我一顆藥含在舌下,又開了一包高血壓藥給我,就急著下班了。
我知道高血壓患者最重要的就是乖乖吃藥,心情不由得有點沉重。但是我決定照著自己學到的功課再試試看,當晚在住家附近,找了一家真正的小診所,聽聽第三方意見。小診所的醫師教我回家自己每天量三次,量一個星期的血壓,看血壓高過標準的程度和頻率,再來判斷是否真需要開始服藥。一個星期後,醫師說還好,要我再觀察一段時間。然後直到現在,我養成了定時量血壓的習慣,也知道自己的血壓沒有問題。那一包藥也早被我扔掉了。
好病人 不要吃藥上癮
九月,我去了家醫院做全身體檢。醫師很明確地跟我說,血脂太高了,要吃降血脂藥。我有前一次經驗,問他是否能靠飲食和運動來調整,他說那來不及,給我開了一個月的藥。
我又請教了第三方意見,並照著建議先調整飲食和運動習慣來試試看。持續每個月量一次血脂,經過八個月的努力之後,也都全部調降正常。那一大包降血脂藥,又被扔進了垃圾桶。
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有關台灣醫師開藥量大,病人愛服藥習慣深,以及用藥浪費的報導。但是自己親身見識到一些醫師喜歡「鐵口直斷」,不在乎別人吃上從此離不開的藥,還是讓我大感震撼。我很好奇這個現象到底是怎麼出現的,於是花了些時間訪問醫界和藥界,想整理出一個可能的解釋。這個歷程讓我見識不少。所以先把這段難忘的經過整理出來,以供有需要的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