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中外歷史上諸多的農民起義(官員叛亂例如安史之亂或三藩之亂之類的不算)有成有敗,通常有幾種結果:
1.成功推翻朝廷(國父革命、綠林赤眉起義、李自成&張獻忠起義等等)
2.雖無法推翻,但也將朝變的搖搖欲墜,名存實亡,貨雖還不到名存實亡,但也加速了江河日下的局面(太平天國&捻軍及其他響應的組織、回民起義、黃巢起義、黃巾起義、陳勝吳廣起義、田儋起義等等)
3.似乎對朝廷不痛不癢,或影響不大(方臘起義、苗族起義等等)
這麼多起義,起義軍面對朝廷官兵時有一堆的不利--例如訓練程度也許不如官兵、資源及人才遠遠比不上朝廷等
請問起義軍到底有何優勢?
答:
首先是把題目弄清楚,農民起義與興兵造反有明顯區別,農民起義的前題是官逼民反,驅使農民離開土地的原因是農民活不下去,在餓與造反兩者中作選擇,必然發生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環境,農民起義的初期是為求一條活路,都不存在打天下當皇帝的長期計劃,只是後來發現可能性後才改變立場。
所有的農民起義的初期目的是讓領導者和跟從者保命,為生存而戰,屬於流寇模式而非軍事集團模式,需要的是食糧和生存空間,而不以佔領地盤為主,當面對優勢官方武力時不會硬拼。在足夠形成農民起義的政治條件時,受壓逼和面臨生命威脅的民眾數目一定非常多,所以起義的領導人很容易吸引到大批追隨者,而吸引農民的手段也只有流寇能實行,例如共産黨的土地改革沒收土主土地分給佃農,推翻了原來的體制,又如李自成攻佔了一處地方城池,就把錢財搶劫一空,再分給手下,特別是在飢荒時 ,流寇會搶劫富戶與官倉讓追隨者飽餐,飢民跟著流寇有飯吃有活下去的機會,不跟從則會餓死,所以農民起義初期壯大的速度極快,短時間就可聚眾數十萬至上百萬,而中國在民國以前任一朝代從沒有養兵百萬的記錄,即使有也是分散在全國而不能集中,所以官軍都不會有人數上的優勢。所有農民起義的初期,中央政府兵力都不足,要花一段時間才能召集軍隊,當軍隊召集後就出現第二個問題。
皇帝從不會放心把大兵力委任給軍事將領,而是分散領導權或加以制肘,所以戰略上居於劣勢(包括蔣中正也是如此),農民軍可採蝗蟲戰術,每到一處都可搶光吃光,但官軍必需攜帶輜重糧草。在運輸和補給上又居於劣勢,若官軍亦就地取糧則會逼更多的百姓加入農民軍(國共戰爭時國民黨失敗的原因之一),不過農民軍若轉為造反集團,要爭奪城池和收買人心,放棄機動性就會被準備好的官軍圍困,變為大兵團的消耗戰,有失敗的機會,例如後期的太平天國和黃巢就是因此而敗。
在軍事戰鬥方面來看,在冷兵器時代,裝備的好壞不是那麼重要,中國古代農村都有習武風氣(要防盜),農民的體力亦不差,揭干而起,削竹為矛,取得金屬兵器也不如現代困難,而農民起義初期是為了生存拿命去拼,不怕死是共通點(還未搶到財寶之前),官軍是拿薪水打仗。當敵人是農民軍時也無法以愛國心來鼓武士氣,戰鬥力無法發揮,當農民軍在人數上處於優勢時,官軍就沒法阻擋,數次戰爭後農民軍從實戰中吸收經驗,由敵人處取得武器,雙方的差距就不明顯了。
從現代的例子看,優勢警力要在鬧市圍捕鎗擊要犯也不容易,又要防止逃脫又怕誤傷路人,當年要抓陳進興花了不少功夫,詹龍欄跑到山區跟本抓不到,流寇行事沒有顧慮,官軍卻不能這樣,只有堅壁清野,步步進迫,花數年時間才能見功(曾國藩剿捻,蔣介石第五次剿共),但會消耗很大國力,若中央政府無法支持到最後,流寇就會勝利。當年乾隆是滿清的全盛時期,大小金川是數千人的少數民族作亂,軍費就花了數千萬兩,抗戰之前國民黨有百萬大軍,對付十萬紅軍花了十年時間才接近成功,1946以後四百萬的國軍就敗給120萬解放軍,原因是國庫空了,國民黨要發公債,借外債才有錢打仗,共産黨直接把地主富戶鎗斃就取得糧食與金錢,國民黨要拉壯丁,共産黨把沒收的土地暫時分給窮人,就可以騙人去當兵(告訢窮人若不幫忙打仗國民黨回來會把土地沒收),就是勝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