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古代計程車的文字,儘管說法不盡一致,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所有的記載都表明計程車和載客的馬車是分離的。如果只是靠人力或動物拉車,再以口頭議價,事實上跟計程車的定義有所違背了。也就是說,現代計程車的兩個功能 : 「載客」與「計算里程」,必須兼而有之,才能算是計程車的原型。
事實上最早的計程車出現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漢代!中國漢未魏晉時期,就出現過原始的“計程車”——當時叫「記里鼓車」。「記里鼓車」和現代汽車上的計程器作用一樣,它是古代利用齒輪轉動來記載距離的自動裝置,不過比較不同的地方是它的用途,並非是為了拿來載客賺錢,而是僅用作帝王出行時的儀仗。
據考證,「記里鼓車」是中國古代用於計算道路里程的車,由「記道車」發展而來。有關「記道車」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劉歆的《西京雜記》:“漢朝輿駕祠甘泉汾陽……記道車,駕四,中道。”可見至遲在西漢時期,即已有了這種可以計算道路里程的車。到後來,因為加了行一里路打一下鼓的裝置,故名「記里鼓車」。
「記里鼓車」是「指南車」的姐妹車,他們都是東漢大發明家張衡製造的,也同為天子大駕出行時的儀仗車,還時常排列在相同位置,兩者要求基本相同,裝飾華美富麗,有的古籍即說記里鼓車“制如指南”,所需駕士也相當多,故同樣也不適於實際應用。記里鼓車的使用時間也與指南車一樣,從西漢到北宋。
記里鼓車又有“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別名。有關它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晉書•輿服志》:“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執槌向鼓,行一里則打一槌。”晉人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亦有類似的記述。因此,記里鼓車在晉或晉以前即已發明了。
中國最早的計程車──“記里鼓車”
它是利用漢代鼓車改裝而成。車中裝設具有減速作用的傳動齒輪和凸輪槓桿等機械。車行一里, 車上木人受凸輪的牽動,由繩索拉起木人右臂擊鼓。最早提到此車為機械構造的是《南齊書•輿服誌》,文內有"機械在內"的記載。
漢代「記里鼓車」分上下兩段,上層設一鐘,下層設一鼓。車上有小木人,頭戴峨冠,身穿錦袍,高坐車上。車走十里,小木人擊鼓1次;當擊鼓10次時,就擊鍾1次。
記里鼓車模型
漢代孝堂山畫像石中的「鼓車圖」
對車上齒輪機械的詳細記述,始見於南宋岳珂《愧郯錄》。在《宋史•輿服誌》中也記述了此車的內部機械和傳動情況。
據誌中所記,此車有兩種設計,一為天聖五年(1027)內侍盧道隆所獻造法:他製造的記里鼓車有兩個車輪,還有一個由6個齒輪組成的動力系統。車輪轉動時,齒輪系統就隨之運動。車輪向前轉動100圈即前行600米,為當時的1里路,這時車上中平輪剛好轉1周。輪上有一個凸輪作撥子,撥動車上木人的手臂,使木人擊鼓1次。車上還有上平輪,中平輪轉10周,上平輪轉1周。上平輪轉1周則撥動木人,擊鍾1次,使人知道已行路10里。
一為大觀元年(1107)內侍吳德仁所獻的另一造法。盧法除沿用宋以前一里擊鼓外,還增設十里擊鉦。盧法採用六個齒輪為一組的齒輪系減速。其傳動是足輪在地面轉一周,立輪隨轉一周,立輪出齒十八,下平輪出齒五十四,故立輪轉一周時,下平輪轉三分之一周,和下平輪同軸的旋風輪僅三齒,故僅轉一齒,和它嚙合的上平輪為一百齒,故隨之轉一齒。
按盧法定足輪徑為六尺, 圍一丈八尺。足輪轉一周行地三步。盧採用古法六尺為步,三百步為一里,上平輪轉一周即百齒,車行一里。關於報十里情況:小平輪出齒十,上平輪出齒百,小平輪轉一周為十齒,轉十周為百齒即十里。吳法取消十里之制,恢復古法一里之制,改為木人同時擊鉦鼓以報里數。除二足輪外,僅用四個齒輪。
吳法木人擊鉦鼓使用凸輪原理,文中對關捩撥子記述較詳。兩家車制的構造都是利用齒輪傳動的逐漸減速,使凸輪拉動木人,用音響表達里數的。
近代對《宋史•輿服誌》中記里鼓車的復原研究,最早始於1914年翟理斯發表的《中國記里鼓車》,文中介紹了合金遜以現代工藝進行的復原。1925年張萌麟發表《宋盧道隆吳德仁記里鼓車之造法》,對宋史文中刊誤做了校正,並整理出齒輪系的組合。
中國「記里鼓車」的創造,是近代里數表、減速器發明的先驅,開創現代計程車的先河,是科學技術史上的一項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