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樓
【慈悲的貝諾仁波切】
1959年,法王遠離家鄉至印度,原來佛法興盛的西康已不復存在,預見中共佔領西藏不可逆轉的趨勢,貝諾仁波切與其他三百多人逃避至印度東北邊境。然而,許多隨行的人仍死於途中。這是一段漫長而危險的旅程。子彈曾打到仁波切腳邊引起陣陣煙硝,手榴彈曾經滾近仁波切,卻當仁波切走後才爆炸。許多跟著仁波切逃亡的人們為了生存,只好以動物為食。仁波切不忍無辜動物被捕殺,只好走在前頭驅趕任何可能的犧牲品。最後,他和隨行者終於抵達印度東北方安置。
在1961年,仁波切和隨行的六百人抵達南印度的邁索地方。在邁索的貝拉古貝這裡重建偉大的白玉寺廟──「勝乘南卓林」這絕非易事,在興建之初,仁波切手中僅有零零星星三百盧比。在這裡,法王要重建他的佛行事業與寺院。仁波切僅有有限的物資,但卻有無限的資源──堅毅不拔的勇氣與決心。
有一天,在烈日驕陽之下,有一個人來到了貝諾仁波切和僧眾工作的地方。他興高采烈地走向仁波切,說道:「我從很遠的地方來,為的就是能看貝諾法王一面,我能去參見他嗎?」「喔!當然可以,那有什麼問題?」仁波切這麼說完之後便引領他到自己簡陋的房間,說:「好了,我能為你效勞嗎?」那人當時是既驚訝又窘困。他從來沒有想到法王竟是如此平易近人。他心目中總認為貝諾法王是不一樣的,必定是穿著莊嚴、坐在珍貴的法座上的。
現在已經有約超過千人的小沙彌進入基礎的小學中就讀,在學校中學習藏文和英文的讀寫等基礎課程,以及佛理的基礎研習和加行。這個數字每年都以一百至數百不等的速度增加著,因為許多流亡海外的藏民,都將小孩送至寺院中以接受教育和砥礪人品。
1993年,仁波切興建了一座尼庵──「措嘉謝拉林」,現有約莫三百至四百的尼師在此受教育與研修佛法。貝諾仁波切也另外興建了一座養老院,在那裡有許多的老人們居住與修持。在樹下或在法王為了祈求世界和平所興建的兩組八大佛塔旁邊繞行,總可以見到他們手中持著轉經輪或念珠。
仁波切的慈悲甚至惠及印度當地的居民。他造橋鋪路以利益當地人。他所收到的供養,悉數轉而花費在上述的計劃中。除此之外,南印度當地的醫療困窘,致使葬送了很多修行人的暇滿人身,貝諾仁波切悲憫此情況,因而發願在當地蓋一間現代化的醫院,來利益修行人及當地人。
無論在西藏或印度,仁波切都在季雨不來時以祈降及時雨聞名。
當地的印度居民,因此給法王上了個暱稱──「雨喇嘛」。
仁波切不僅重建了白玉主寺和過去世中建立的白玉佛學院,在印度創辦南卓林寺和雅久寧瑪佛學院,漸次地修復傳承中各個亟待修復的子寺,並且在包括台灣、香港、澳門、大陸各地、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加拿大等佛學中心,近年足跡甚至履及希臘、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土。仁波切不辭辛勞地奔波於印度、喜瑪拉雅山區、東南亞和歐美的土地上,為的就是將佛法的加持傳佈至世界各地,讓世界各地的眾生都同受法益。
如意寶晉美彭措法王,經常讚嘆貝諾法王已成肉身佛;西藏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也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稱讚貝諾法王為寧瑪教法的弘揚所作的貢獻與努力。敦珠法王在他的全集中有提到:「在此末法時期,因有貝諾法王建廟安僧,說法與閉關實修等三輪不可思議的佛法事業,維繫顯密佛法的命脈而不使其中斷。於此特別希望貝諾法王無始的金剛本質永不離開,願師君三尊之教法能與虛空同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