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菩薩現神通的分寸
四十一輕戒──神力不攝戒第四十一
此乃有神通威力,才守此戒,故戒波羅蜜,到成佛道,才能修得究竟圓滿。菩薩有了神通、威力,尚須受持此戒,而吾等博地凡夫,煩惑充塞。別說是斷、連伏惑都談不上,故沒資格受持此戒,不過仍須順著文字簡單解釋之。
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
「若菩薩」亦包含在家、出家菩薩。無論在家、出家菩薩,若修持精嚴,已斷煩惱,成就六種神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如意通、神足通,漏盡通」以漏盡通為本,有漏盡通則具其他五通。既成就六種神通,則有種種的神通威力,可以千變萬化,運用種種神變來度化眾生。若有眾生,應以神通使之恐怖者,即應現神通恐怖之,如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有善知識大天曾說,若有眾生放逸、造業,他即現種種恐怖相,使他恐怖而不敢造業,此是最好之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引接即接引。如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以種種的權巧方便來接引眾生,使斷惡修善,趣向佛道。若有眾生應以慈悲攝化接引者,即當善巧方便接引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此句和他譯本不同,似有疑問。瑜伽菩薩戒本譯作「避信施故」,避即讓避,讓開來,怕接受信施而不肯這樣做。而菩提正道菩薩戒論,簡稱為正道論,則解釋為「見聖教中不持戒者,難消信施,若不現諸神通怖攝,令彼避受如是信施」。依正道論之解釋,又非菩薩自己閃避信施,而是教眾生若不好好修行,則信施難消,若依「見聖教中不持戒者,難消信施……」解釋,是指眾生,尤其是出家人,接受供養而不如法持戒,胡作非為,則難消信施,因此菩薩應現神通,使他恐怖而不敢犯戒,或以慈悲攝受,使能如法斷惡修善,精進持戒,使能如法持戒而消信施,以避免信施難消,則消信施乃指犯惡眾生。若依瑜伽菩薩戒本「避信施故」,會看成菩薩本身怕接受佈施,比如眾生見菩薩現神通,慈悲接引,則會供養,而怕受信施,故不肯這樣做,則變成菩薩避信施,故「欲令眾生消信施故」,若依正道論之說,正適合本文之意,為使眾生能夠消受信施之供養,如法持戒,因此,應恐怖者則須恐怖之,應引接者則須引接之,若不如此則違犯此戒。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即有神通之大菩薩,雖然有過犯,比較輕,屬非染污起,只要當下責備自己,罪過即消滅。其實已斷煩惱得神通之大菩薩,則不會有過犯,只是當時該做未做,一時覺得自己該做未做,即自己責備自己,罪過即消滅,故不會有染污起,頂多是犯非染污起而已,可見大菩薩仍須持菩薩戒。此戒非吾等凡夫所能做得到,大菩薩才能做到,今但簡單消文耳。下明開緣,共五種:
不犯者:若彼眾生更起染著,
如果眾生、菩薩現神通恐怖他、攝化他,會使眾生著迷、生愛染心,也想求神通,而弄巧成拙,則不現神通恐怖、引接,亦不違犯。
外道謗聖,
若大菩薩現神通,外道見之會生起譭謗佛法之聖教,則不現神通亦不違犯。
成就邪見,一切不犯。
或是眾生見到菩薩現神通,不但沒受益,反而生起種種邪見,如貪求神通,或好奇務怪,不走正路等,即成就邪見,如此,不現神通攝化,亦不違犯。「一切不犯」乃總指上面三種,不現神通皆不違犯。
若彼發狂,
彼指眾生,若菩薩現神通攝化此類眾生,其見神通會發狂,引起反效果,則不現神通不違犯。
若增苦受。
若現神通攝化,眾生會由此增煩惱,受到很多苦惱,則菩薩不現神通亦不違犯。
以上第四十一戒,若有神通之菩薩,該用神通攝化眾生者,如該恐怖則恐怖之,該接引則接引之,若不如此,則犯此戒,非染污起;然有開緣,只要具一種,則不現神通亦不違犯。本來佛制,不准弟子隨便現神通,故賓頭盧尊者因現了一次無意義之神通,佛乃處罰他,不准入涅槃,永久在世間,做世間之福田,受人供養,至今凡有供千僧齋者,他必定去應供。菩薩為度眾生才現神通,而現神通必須萬無一失,才可現出,如此則不輕易現,而平常不現神通,當然不違犯。
看了此戒,我們會想到,有神通之菩薩多得很,如觀音、勢至、地藏、彌勒等諸大菩薩,都有大神通,吾等眾生也應當用神通恐怖,才會精進,為何彼等不願現神通?因為諸大菩薩,若用神通教化此等剛強眾生,可能會使眾生發狂,不發狂也會增長苦受,不增苦受也會成就邪見,不成就邪見也會增加染著,貪愛神通,起碼會有一種情況發生,不信試看,很多人聽說那位大德會放光,能知過去未來,就趨之若鶩,都想得到他那一套神通,而跟在後面發狂,何況並非真正神通。例如有人照相,用電光想辦法照成有毫光,說是放光,明明是假的,卻有人看了覺得了不起,認為他有神通、會放光,而跟著發狂。諸大菩薩就怕我們發狂……!故菩薩不現神通,不能怪菩薩,只怪我們自己,若我們都不會發狂、增苦受、長邪見,亦不染著神通,則菩薩必定會現神通,不信您試試看。吾人應知──欲了生死不必神通,神通不能了生死,若生死已了,煩惱已斷,自然有神通,煩惱未了有神通,只有自害害他耳,毫無益處。故吾等學佛,絕對不能求神通。多讀楞嚴經自可明白。故此戒為大菩薩所受,吾等凡夫,還做不到,我們只要明白此理,則不敢怪菩薩不現神通,應生感恩之心,感謝菩薩,幸好他們不現神通,否則我們發狂了誰來救?
此乃有神通威力,才守此戒,故戒波羅蜜,到成佛道,才能修得究竟圓滿。菩薩有了神通、威力,尚須受持此戒,而吾等博地凡夫,煩惑充塞。別說是斷、連伏惑都談不上,故沒資格受持此戒,不過仍須順著文字簡單解釋之。
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
「若菩薩」亦包含在家、出家菩薩。無論在家、出家菩薩,若修持精嚴,已斷煩惱,成就六種神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如意通、神足通,漏盡通」以漏盡通為本,有漏盡通則具其他五通。既成就六種神通,則有種種的神通威力,可以千變萬化,運用種種神變來度化眾生。若有眾生,應以神通使之恐怖者,即應現神通恐怖之,如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有善知識大天曾說,若有眾生放逸、造業,他即現種種恐怖相,使他恐怖而不敢造業,此是最好之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引接即接引。如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以種種的權巧方便來接引眾生,使斷惡修善,趣向佛道。若有眾生應以慈悲攝化接引者,即當善巧方便接引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此句和他譯本不同,似有疑問。瑜伽菩薩戒本譯作「避信施故」,避即讓避,讓開來,怕接受信施而不肯這樣做。而菩提正道菩薩戒論,簡稱為正道論,則解釋為「見聖教中不持戒者,難消信施,若不現諸神通怖攝,令彼避受如是信施」。依正道論之解釋,又非菩薩自己閃避信施,而是教眾生若不好好修行,則信施難消,若依「見聖教中不持戒者,難消信施……」解釋,是指眾生,尤其是出家人,接受供養而不如法持戒,胡作非為,則難消信施,因此菩薩應現神通,使他恐怖而不敢犯戒,或以慈悲攝受,使能如法斷惡修善,精進持戒,使能如法持戒而消信施,以避免信施難消,則消信施乃指犯惡眾生。若依瑜伽菩薩戒本「避信施故」,會看成菩薩本身怕接受佈施,比如眾生見菩薩現神通,慈悲接引,則會供養,而怕受信施,故不肯這樣做,則變成菩薩避信施,故「欲令眾生消信施故」,若依正道論之說,正適合本文之意,為使眾生能夠消受信施之供養,如法持戒,因此,應恐怖者則須恐怖之,應引接者則須引接之,若不如此則違犯此戒。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即有神通之大菩薩,雖然有過犯,比較輕,屬非染污起,只要當下責備自己,罪過即消滅。其實已斷煩惱得神通之大菩薩,則不會有過犯,只是當時該做未做,一時覺得自己該做未做,即自己責備自己,罪過即消滅,故不會有染污起,頂多是犯非染污起而已,可見大菩薩仍須持菩薩戒。此戒非吾等凡夫所能做得到,大菩薩才能做到,今但簡單消文耳。下明開緣,共五種:
不犯者:若彼眾生更起染著,
如果眾生、菩薩現神通恐怖他、攝化他,會使眾生著迷、生愛染心,也想求神通,而弄巧成拙,則不現神通恐怖、引接,亦不違犯。
外道謗聖,
若大菩薩現神通,外道見之會生起譭謗佛法之聖教,則不現神通亦不違犯。
成就邪見,一切不犯。
或是眾生見到菩薩現神通,不但沒受益,反而生起種種邪見,如貪求神通,或好奇務怪,不走正路等,即成就邪見,如此,不現神通攝化,亦不違犯。「一切不犯」乃總指上面三種,不現神通皆不違犯。
若彼發狂,
彼指眾生,若菩薩現神通攝化此類眾生,其見神通會發狂,引起反效果,則不現神通不違犯。
若增苦受。
若現神通攝化,眾生會由此增煩惱,受到很多苦惱,則菩薩不現神通亦不違犯。
以上第四十一戒,若有神通之菩薩,該用神通攝化眾生者,如該恐怖則恐怖之,該接引則接引之,若不如此,則犯此戒,非染污起;然有開緣,只要具一種,則不現神通亦不違犯。本來佛制,不准弟子隨便現神通,故賓頭盧尊者因現了一次無意義之神通,佛乃處罰他,不准入涅槃,永久在世間,做世間之福田,受人供養,至今凡有供千僧齋者,他必定去應供。菩薩為度眾生才現神通,而現神通必須萬無一失,才可現出,如此則不輕易現,而平常不現神通,當然不違犯。
看了此戒,我們會想到,有神通之菩薩多得很,如觀音、勢至、地藏、彌勒等諸大菩薩,都有大神通,吾等眾生也應當用神通恐怖,才會精進,為何彼等不願現神通?因為諸大菩薩,若用神通教化此等剛強眾生,可能會使眾生發狂,不發狂也會增長苦受,不增苦受也會成就邪見,不成就邪見也會增加染著,貪愛神通,起碼會有一種情況發生,不信試看,很多人聽說那位大德會放光,能知過去未來,就趨之若鶩,都想得到他那一套神通,而跟在後面發狂,何況並非真正神通。例如有人照相,用電光想辦法照成有毫光,說是放光,明明是假的,卻有人看了覺得了不起,認為他有神通、會放光,而跟著發狂。諸大菩薩就怕我們發狂……!故菩薩不現神通,不能怪菩薩,只怪我們自己,若我們都不會發狂、增苦受、長邪見,亦不染著神通,則菩薩必定會現神通,不信您試試看。吾人應知──欲了生死不必神通,神通不能了生死,若生死已了,煩惱已斷,自然有神通,煩惱未了有神通,只有自害害他耳,毫無益處。故吾等學佛,絕對不能求神通。多讀楞嚴經自可明白。故此戒為大菩薩所受,吾等凡夫,還做不到,我們只要明白此理,則不敢怪菩薩不現神通,應生感恩之心,感謝菩薩,幸好他們不現神通,否則我們發狂了誰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