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的自心皆是法性身 波卡仁波切開示問答集
摘自 噶舉人法集《時間是個大騙子》書
由【噶瑪噶舉中國論壇:www.karmapa-chinabbs.com】
編輯小組重新排版輸入,供養大家
1、問題:請問本尊的定義為何?
仁波切:眾生的自心皆是法性身,是純淨無染的,這就是本尊;由此純淨的空性中,化現出許多特殊的、不同身形、顏色的本尊。事實上,佛陀在顯宗經典中並未提及有關本尊的教法,這是在密續中提及的。
2、問題:是不是有一些佛菩薩的修法,在無上瑜珈部中並未記載,如文殊、觀世音菩薩等。是否選擇此本尊的人,當他修法至某一程度就必須更換本尊呢?
仁波切:無上瑜珈部是非常深奧的教法,是很困難去瞭解的。為了要瞭解,我們需要有足夠的智慧,所以我們必須修文殊法,因為他是一切般若智慧的來源。如果我們透過文殊法的修持,證得無上智慧,就可以瞭解無上瑜珈部的高深教法。(注:也許是溝通上有出入)
3、問題:在無上瑜珈部也有文殊菩薩嗎?是否須改變其身形呢?如憤怒相的大威德金剛。
仁波切:不,在無上瑜珈也有種種文殊菩薩,也有許多我們一般見到的寂靜相文殊菩薩的修法,只是法本有所不同,不一定要修憤怒相的。
4、問題:無上部本尊並不限於五大本尊?
仁波切:對!但文殊菩薩亦可化現五大本尊的身形。一切都依照上師的教授及儀軌來決定是否須改變其身形來進行觀想。
5、問題:觀想與加持是自心所顯現的或外在原有的?
仁波切:剛開始觀想或得到加持時,那是來自外在的,但逐漸的,隨我們對佛法的瞭解和修法的加深,將體悟觀想和加持是來自自心的顯現。
6、問題: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當我觀想時,佛菩薩就出現,並且可以觀其放光等現象,而自己也覺得受到了加持,但不觀想就沒有,這究竟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呢?或是實有的呢?
仁波切:當我們觀想時,我們自心和本尊間的障礙就被清除,我們因此得以和本尊溝通聯繫;但當我們不觀想時,我們的心就被種種妄念所蒙蔽,因此見不到本尊。
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和本尊是無二無別的。
仁波切:是的。
7、問題:修行的目的是發現、了悟自心的實相,但為何密宗如此重視身的修法,如氣、脈、明點等。
仁 波切:事實上,我們修行的主要對象是自心,但直接去發現瞭解自心的本性太難了,因此先透過對自身的瞭解,來幫助我們瞭解自心。依照顯宗經典而言,它只提及 了自心的部分,而沒有提及身的修持部分,但心是無形的,難以直接瞭解的。在密續中提及了身的部分,如果我們藉著身的修持來瞭解自心,那是較容易的方法。
8、問題:密乘是否特別針對上根的人而施教?那麼一般不是那麼聰明的人怎麼辦呢?密乘仍適合他們嗎?
仁 波切:是的,密乘是對信心特別深厚、根器犀利,可以急速成就的人而設。但眾生根器不同,如果不是那麼利根的人,也可經過上師的教授而對密宗有所瞭解。今日 大部分的人,無論了不瞭解密宗,但只要他們喜歡,都是一個很好的徵兆——我們可以給予各種根器的人密宗的教授,例如在過去對密宗有興趣的人並不多,但今日 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喜歡密宗。
9、問題:是否鈍根的人透過密宗的修持,也能成佛呢?
仁波切:是的,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可即身成佛,只是只要如實修行,終有一天會成就。
10、問題:修法的次第在密宗中要求十分嚴格,但岡波巴的傳記中,他對於任何求法的人,都給予最高的灌頂,如果對方不能接受,便給低一點的,再不能,再低一點,直到適合為止,對這兩種次第您的看法如何?
仁波切:這要視學生的程度而定。在傳統上我們給予學生基本的教法,如果學生能如實的瞭解,就進一步給予較高的法。
11、問題:大乘和密乘的主要區別在於以因位和果位出發點的見地不同。大乘中認為人人具有佛性,每個人透過自己的努力便可達到佛的境界,那麼密乘的看法是什麼呢?
仁波切:在顯宗經典中說,我們是從因位起修,由佛性種子起修,如此將耗費非常久的時間。在密續中說,從果位起修,時間上減少了許多。
12、問題:這是否表示我們是在很好的環境中修行呢?
仁 波切:如果有人拿一顆花的種子給你看,而不是花,你也沒有看過花,那麼你去種下種子、澆水、施肥,每天花許多時間長期去照顧它,這是因位起修,好像老師告 訴你,你有佛性,你必須禪定、廣積福德才能成就。在密乘中可觀想種種不同本尊的相,而本尊是表示果位成就,這在顯宗中沒有提到。本尊不是外在的,我們可以 具體觀想本尊,將自己的身體轉化成跟本尊的一樣圓滿。基本上他們的差別在此。
13、問題:我想知道無上瑜珈部中父續、母續、無二續的不同,哪一個是比較高的呢?
仁 波切:密乘無上瑜珈部中,有智慧和方便兩大重點,如果我們在法本中發現多一點的方便,就被成為父續;如果我們發現多一點的智慧,就被稱為母續。當然在母續 中也有方便,但較少提及,父續中亦有智慧,但較少。如果一樣多,就是無二續。事實上,我們可以說無二續是較高深的,因為真正自心的本性可由無二續中正確了 解,在無二續中確實描述心的本性較多。
14、問題:你們在全世界建立許多閉關中心,請問閉關為何如此重要?如果我們想要究竟成就的話,是否一定要閉關,或是可不要經閉關每天修持即可?
仁 波切:如果行者真的可如實修持佛法、禪定,那麼就不須要閉關;但對一般人而言,不經閉關的練習,要能如實修持佛法會有許多障礙。如果閉關,我們可在沒有任 何生活責任、種種壓力打擾下修法,障礙便會少了很多。但閉關並不表示在兩、三個月中就可成就。閉關中的禪定只是幫助我們去瞭解心的實相罷了,並不表示就會 即身成就或怎麼樣。
15、問題:當我們閉關時,是不是需有上師相隨。
仁波切:是的,這是必須的。但如果你已接受了上師的全部教法,並且如實的瞭解,是可以自己閉關的,否則你就需要上師的指導,不然會不知道閉關要做什麼。
編輯小組錄入:聖虹蓮 校對:菩提法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