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員來告訴我們平時吃的食品裏都摻了什麼東西?
麵粉:增白劑,增筋劑,滑石粉,增白劑有致癌性,滑石粉可以使麵粉增重。
大米:我們夏天吃的東北大米大多數是糧庫裏的陳水稻碾磨的,經過拋光後就像新大米一樣了,東北新大米十一月份才能下來,含水份高。
千萬不要賣雪米餅等米制食品,筆者做過米廠的化驗員,有一個老闆專門買米廠的碎米和挑出的黃粒米,後來他說出實情。是用來做雪米餅的!他說加上香味劑和其他的調料後陳米的味就沒有了。
饅頭:我家附近有一家饅頭店,我從來不去那裏,而是跑很遠的地方去買,因為那家饅頭店裏有一種刺鼻的氣味,他們做饅頭往裏加吊白塊,吊白塊本來是印染廠裏用的,後來中國的食品製作者開發了它的第二用途。
我們平時吃的饅頭,抻面,粉條,甚至是豆製品都可能有吊白塊的影子! 吊白塊可產生甲醛,大家都知道甲醛是一種有毒的物質。
不少飲料,說是純果汁,其實那有什麼果汁,有飲料廠的老闆說,真要是用水果作果汁賠死了。所謂的果汁,大多數就是"三精"水,香精,糖精,防腐劑,有的還加增稠劑,顯得果汁看上去很粘稠。不少果凍,也是這樣做的。
增稠劑對中國的食品製作者來說也是一個好東西,它可以使飲品看起來顯得粘稠,有些所謂的純牛奶,經我們化驗,其實沒有多少奶,但看起來粘稠,顯得奶含量很高似的,就是增稠劑的功勞.。
制熟肉製品時向鍋裏加入少許尿素,亞硝酸鈉,可以使肉爛得快,而且顏色好看,還可以保存的時間長一些,更主要的是肉感覺特別好吃!
有一個故事,說有清朝有一個王爺下去視查,快到吃飯的時候肉還沒有?好,這時有一個廚子向鍋裏撒了一泡尿,結果肉很快就熟了,王爺不知內情,還誇獎說肉很好吃。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在販運水產品時,加入少量尿素,可以延長鮮蝦的生命。
在泡發魷魚,扇貝,海蟄等海產品時,加入雙氧水,可起到增白和防腐的作用。
喂鴨子的時候,在飼料內加入蘇丹紅,可使鴨蛋的蛋黃變得特別好看。做鹹鴨蛋最為適用。
色素對中國的食品製作者也是一個好東西,什麼食品,飲料,大多都離不開它。特別是蘇丹紅和檸檬黃,這東西只需要一點點,就立刻見效!
再補充下點,有人問我,既然這麼多不好,那麼你吃什麼呢,實話告訴你們,我有時和你們大家一樣。不得不吃,不過有時候注意一下而已。比如特別白的面我是不買的,新大米下來的時候,我要多買兩袋。小食品,飲料這些東西,我儘量少買少吃,給我家孩子買的時候也很少。買食品的時候要挑選一下,儘量吃天然食品。不過也有不少時候我也很無奈,和你們大家一樣,是被動的受害者。誰讓我們生活在現在的社會呢!
有不少東西,其實具備一些物理化學知識,只要你看一眼就是假的。上個月筆者的妻子買了一盒維生素E補品,打開瓶子一看所謂的補品,是粉狀的藥片,當時就判斷是假的。為什麼?大家知道維生素E很容易氧化,因此一般含維生素E的都用膠囊包裹。它沒有。
還要告訴大家,你們平時給孩子所買的許多補鈣的產品和幾塊錢一包的鈣片沒什麼區別!有的就是碳酸鈣!只不過加入了果味,少許奶粉,及包裝和宣傳而已!不少商家和生產廠家亂用所謂的高科技名辭來矇騙大家,什麼「納米」,請大家平時多學習一些科技知識,增長知識,這樣就不會上他們的當了。
關於奶粉,我要說幾句,筆者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筆者在超市買了一袋奶粉,孩子說不好喝,後來我拿到化驗室一化驗,蛋白質很低,裏面還摻了不少澱粉!筆者雖然化驗出來了,可不是王海,沒有去為幾十塊錢去找商家。正是因為許多人都和我一樣,所以奸商才這麼倡狂!
別說沒化驗出來,就是化驗出來,該進還是進,你該吃還是吃!再給大家說一件事,筆者曾經在幾單位的化驗室工作過。在糧庫,糧庫主任的親屬來送糧,由於送的水稻太次,說實在話,如果磨成大米,豬都不會吃的,筆者當時並非出於什麼正義,而是怕擔重大責任,就拒絕開合格的化驗單,結果第二年糧庫主任就讓我*邊站了。後來糧庫改制,筆者下崗。不得不另找工作。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在牛奶中摻加三聚氰胺,並不出人意料之外。筆者二十多年前剛參加化驗工作時,當時就有許多南方的魚粉生產商在魚粉中添加尿素來提高檢測的蛋白質含量。三聚氰胺氮含量高,是一種最好的摻雜物質。早就有人在出口的寵物食品中加入了。只不過現在有人在學習而已。
化驗室也很黑,有時候化驗員不是不知道原料質量如何,而是非常熟悉!只不過化驗員或上司與原料供應者有特殊的利益關係,所以不合格的,甚至是摻雜使假的也都進來了。大家還記得齊二事件嗎?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的原料供應者就是單位自己的人或親屬。舉個例子,在糧庫,送糧最多的不是農戶,而是糧庫主任或化驗員!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一個化驗員,若不同流合污或隨波逐流的話,那麼等待他的只能是和我同樣的命運。筆者寫這些,並非抱怨什麼,或是後悔什麼,而是要大家明白一些事情。筆者現在已經不幹化驗工作了。賦閑在家,輔導幾個學生物理化學。一提化驗,頓生厭惡。
東北的大米要好一些,其中五常,方正等一些地方所產的大米較為出名,原因就是這些地方所產水稻用江水灌溉,即所謂的江水稻,江水稻質量要好於井水稻,原因是江水營養元素豐富一些。不過近年由於江水水量減少,而且污染嚴重,所以江水稻很少,且質量也成問題。
許多大米生產廠家打著名產地的幌子,其實就算是那個地方所產的,質量也有好有壞。大米的質量和種植方法及品種均有關係。
大米首先要顏色正常,透明,表面發烏和不透明的一般是陳米,米粒小且抓起一把感覺沉重的質量較好。米粒越大越不好吃。米白小而且少的質量好。新大米一般十月下旬上市,水份大。陳米水份小,裂紋多。
,再來向大家說一下。大家知道,中央電視臺曾報導說三鹿有1100道檢測工序,而且記者還一一進行了參觀。那麼為什麼還會出這麼大的漏洞呢?每年糧庫收糧的時候,都搞得非常隆重,大張旗鼓地。又是開會讀文件,又是宣傳。到收糧的時候又是密碼化驗,又是在化驗室裏安裝攝像頭監控。甚至市長檢查,記者拍攝。搞得煞有介事似的。而實際呢,問問送糧農戶就知道了,規矩是人定的,當然出可由人更改。況且有些東西本來也就是擺擺樣子唬弄外人的。個中秘密,只有內部人知道。
我發現在我這裏補課的學生當中,其中有幾個男孩和女孩子身材矮小,有的還很瘦,一打聽才知道他們平時老是買小食品吃,買飲料喝。弄得身體發育不良。他們一來這裏就買一大堆吃的,盡都是些小食品和飲料之類。在這裏我要提醒作父母或要作父母的各位,少給你們的孩子買這些垃圾食品吃吧,否則既花錢又影響生長髮育。大多數的食品和飲料中含有防腐劑,抗氧化劑,這些物質可能在人體內轉化成激素物質,會造成孩子早熟,影響身體長高。捷克作家伏契克說過:"人們啊,你們可要注意啊!"
提醒大家,是不是國家未檢驗出三聚氰胺的奶粉就一定合格了呢? 未必! 因為所有的檢驗都是抽樣檢查。你所化驗的結果至多只能代表這個批次的結果而已。而且如果抽樣若不準確的話,化驗的結果能否代表這個批次產品的結果都很難說。所以化驗員拿到樣品化驗出結果開化驗單時,往往在化驗單上寫上:「本結果只對樣品負責」這一句以避免出現麻煩。甚至有一些極有心計的廠家事先料到了出這麼大事情,國家可能抽檢,就立刻更換原料,生產了一批或幾批合格的產品以備抽檢,這樣的事情我經歷過。一點也不新鮮。
有時候還會出現生產廠商向抽樣或化驗人員行賄,偷換樣品,把不合格的樣品換成合格的樣品的現象。而且這次國家抽查,有的也並非是國家總質檢局直接抽查化驗,而是省質檢局或地方質檢局把抽查結果上報國家質檢總局而已。會不會出現漏洞那就很難說了。
有不少企業的化驗室其實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化驗設備簡陋,化驗員素質低下。還有的化驗室雖然設備完善高級,人員專業水平很高,但有章不行。往往是一到記者來的時候,首先給他們看檢測線或是化驗室,拍廣告時也特別強調,但實際不過是表面文章。對於大多數的企業來說,賺錢是第一位的,質量則是次而又次的。所謂質量是生命只不過是欺人之談而已。
因為對於企業來說,過於強調質量和重視質量,意味著你要付出較高的成本,投入較多的人力和物力,對於老闆來說,是盡可能的節省,榨取盡可能多的利潤,只要不出事就行。所以偷工減料,摻雜使假這些手段都用上了,尤其是像我國這樣一個質檢制度並不健全,企業領導者又素質不高的情況。
現在來說一說蔬菜吧。對蔬菜的最大污染不是化肥,農藥和各種生長素,而是水源。我們郊區有一村所種的西紅柿本村人從來不吃,為什麼,因為吃了就會腹瀉。後來上面對附近的河水進行了化驗,原來是上游有一焦化廠排出的苯酚污染了河水,而河水又對菜地造成了污染,才造成這樣的後果。
有些農民,種大棚時為了省水錢,就自己買泵抽取附近河溝裏的甚至是從下水道淌出的髒水來澆灌。這可不是聽說的,而是本人親眼所見,而且常見到。這是我岳父村子裏的事。我岳父對我說,這埋汰東西全給市裏乾淨人吃。.我岳父家的大棚離髒水溝很遠,不得不用井水。記得有一年曾經有幾家用那溝裏的水澆地,結果不一會兒整個大棚的秧子全蔫了,原來是上游有一個環衛站的司機幹私活,給一家飲料廠排放洗瓶子水,水裏有燒堿,才造成如此。司機為此不得不包賠農戶損失。
我家夏天吃菜一般是不用買的,因為一到開春,我家的親屬就會給我送菜。現在讓我告訴你們什麼樣的黃瓜最好吃,掰開後若是黃穰的好吃,白穰的則不好吃。捲心菜菜葉抱得特別緊,而且棵小的說明沒上化肥好吃。特松的則幾天就會爛。
岳父家有一小棚,種植西紅柿,因為地塊特小,不值得費工,所以每年所種西紅柿從不打藥,也不施肥,更不催熟。但所結果實異常好吃。去年他家裏溫室所種白菜本是供自家食用,因為沒上化肥,特別好吃,又不容易爛,被人買去一大半。
關於液態奶,幾年前筆者未下崗時曾經化驗過幾種。當時我記得伊利和蒙牛還算不錯的。但時過境遷,未知現在質量如何。光憑感官是看不出來的。中國的產品大致是這樣的情況:一開始生產的質量要好,因為要打開銷路,樹立形象。等到形象樹立了,銷路打開了,質量也就完了。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一闊臉就變」。
這次出現三鹿奶粉事件,很令人痛心。我和你們一樣,對國家質檢局和藥監局監管不力感到氣憤。但在這裏,筆者作為一名曾經從事過化驗工作的人,來向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在出事之前國家沒有對三聚氰胺進行過檢驗。
首先,需要大家明白,任何一個化驗室都不是萬能的。即任何一個化驗室都不可能說檢驗什麼就能檢驗什麼。就是國家質檢總局的化驗室也是如此。化驗室能檢什麼,不能檢什麼,由化驗室的條件和人員技術操作水平共同決定。例如一個糧庫的化驗室就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感官檢驗。至多就是測測水分。而一個飼料廠或化肥廠的化驗室就能夠對蛋白質,含氮量,鈣,磷等常規指標進行檢測。如擁有光度計,色譜儀,還可以對某些微量元素進行測定。這對化驗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是不同的。後者要照前者高。
自然界的物質有上千萬種,對人畜有毒有害的物質至少也有上百萬種。其中每一種物質的結構和性質都不同,這就導致了幾乎是一種物質一種檢測方法。由於幾乎是一種物質一種檢測方法,而且更為麻煩的是幾乎每一種檢測方法要麼需要不同的儀器,要麼需要不同的化學藥品。如果要對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進行檢驗,那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質檢局平時只對最容易出現的有毒物質進行檢驗。比如,對大米,要進行黃曲黴素的檢測。這個檢測我做過。黃曲黴素極毒,具有強力致癌作用。屬於食品必檢項目。
這次國家檢測結果說供應奧運會和出口的奶粉未檢出三聚氰胺,我感到莫名驚詫。試想若是奶戶或供應商向奶裏摻雜的話,生產出來的奶粉何以此有而彼無?要麼是三鹿乳業自已摻的?是不是為了避免國際影響掩蓋了某些事實?
我們要求日本正視侵略中國的歷史,但也不能對自己的現狀半遮半掩。也應該正視自已的現實。這才是現代中國人所做的。
國家對於食品通常進行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鈣,磷及其他營養指標的檢測。另外還要進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如鉛,砷,汞,有機磷,黃曲黴素等指標的檢測。三鹿奶粉摻入的是三聚氰胺,目前國家只有一個對飼料中的三聚氰胺的檢驗方法,需要較高的檢驗操作技術。
總之,還是伏契克的那句話:「人們啊,你們可要注意啊!」
我們到底吃什麼,怎樣吃。現在的食品,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該吃還得吃,不過購買時要注意一下,比較一下,兩害取其輕。例如大米白麵。大米大家可照我在前面講的挑選,這裏還要加一句,不要買有黃粒米的大米。麵粉不要買太白的。第二種是所謂的垃圾食品,大家要儘量少吃。尤其是對於青少年兒童。這些食品倒是很令人垂涎,但含有的一些物質雖然不能當時要了誰的命,但長期食用就會有一些危害。例如一些小食品,飲料,肉串,油炸食品。第三種則根本不能吃,如摻雜的牛奶,奶粉。
我自幼生長在杏花春雨的江南。江南的網友引發了我對故鄉的幽思之情。時至今日,仍然忘不了那清晨剛剛摘下的翠嫩欲滴的鮮茶,忘不了那秋風乍起肥美鮮香的螃蟹,忘不了那雪白的蓮藕,金黃的橘子。時至今日,江南故鄉那春日裏黃鸝的鳴叫,炎熱的盛夏中樹蟬的聒噪,清涼的秋夜內蟋蟀的吟唱,還有故鄉那彎曲的小橋,轉動的水車,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中,成為抹之不掉,揮之不去的記憶。好了,過去那個時代想來也有很多讓人留念的東西。但我們是不能回到那個時代的。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我認為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犧牲人的生命健康為代價。如果那樣的話,簡直是自取滅亡。
有一個偉人說過,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我認為這話應該一分為二地看。任何一種理論都不是在任何時候都絕對地正確。就像牛頓的經典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都有它的適用範圍。超過了這個範圍,還機械地照抄照搬是錯誤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限度,也就是兩邊都不能越過。否則就會犯錯誤。如果我們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是資源的枯竭,環境的嚴重污染和生態平的破壞,健康的惡化和民族的衰弱,試問這樣的發展還要得嗎!子孫後代會怎樣看待我們?世界會怎樣看待我們?
大學時,一個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助教川上就對我們說,在日本,即使是一條小河溝的水也是清澈的,沒想到中國的水這麼髒。當時我們心裏很生氣,後來有人去了日本,方知所言不虛。
我們這裏有去俄羅斯包地種的,他說老毛子那裏不讓你隨便用化肥,控制你使用,至於農藥更是如此。
目前我國某些人的所做所為,簡直就是自弱其種,自絕其後。他們做到了我國的敵人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可以說是國賊,內奸!有的人身份太低了,甚至可以說是草根一族,他們也許夠不上國賊這個級別,然而其行為與國賊無異。抗戰的時候,日本人從杭州灣登陸到南京這一路中,就有許多中國人為了幾個小錢,為日軍提供情報,引路,充當嚮導甚至是破壞者,他們有的是農民,有的只是兒童,但他們的行為,你能說不是漢奸行為嗎?
前面我說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也就是不能走極端,很久以來,積存在很多人心中有一個錯誤觀念,就是認為食物中不上化肥,不打農藥的,不加任何添加劑的要好,並不絕對是這樣的。
糧食,蔬菜好吃不好吃,取決於它們所含的各種營養成份是否完全和比例是否恰當,也就是營養完全和營養平衡。若施用的化肥中對植物的各種營養元素完全具備而且比例恰當,則植物吸收後所含的各種營養成份就能完全而且平衡,這樣的農產品就好吃。對畜禽也是如此,若飼料中營養成份完全且平衡,那麼畜禽產品也就好吃。
還有一些添加劑,主要是促進生長用的,這個在施用或添加時是不能超標的,否則會對人的健康有影響。但中國的種植者和飼養者或者是不懂,更多的是單純地追求產量,要麼在種植的時候單純地,大量地施用尿素等氮肥,而很少甚至不施用營養元素豐富的複合肥。要麼在飼養時不顧飼養標準,大量地在飼料中添加生長素,多種維生素,造成生產出的農產品營養不完全而且失衡,食用品質下降。
生長在貧瘠地上的蔬菜或農作物,長期有一頓沒一頓吃的畜禽,其實也是不好吃的。這是因為營養缺乏的緣故。美國的格裏克教授用自己配製的含有多種營養元素並具有一定配比的營養液對一棵西紅柿苗進行無土栽培,生長了很長時間,結了五千多個果實,而果實特別好吃。這主要是營養完全且平衡的原因。
所以一個農民,若根據種植狀況,合理地施肥,不超標也不缺少,那麼他種出的農產品品質也是很高的。一個飼養者,若按飼養標準配製飼料,不隨意亂加添加劑,那麼他餵養的畜禽也是好吃的。而目前的情況是亂上化肥,亂加添加劑,才導致果不甜,肉不香。
長期以來,我們消費者對食品的色香味的盲目追求而忽視其內在質量,也是導致食品飲料摻雜使假多的一個重要原因。例如,我們都認為蛋黃發紅的鹹鴨蛋好,以致於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人在飼料裏加上辣椒粉,少量的紅花粉以增加蛋黃顏色,這還是沒毛病的。可到後來一發展,就變為在飼料中加蘇丹紅了。
我們這裏有一家「饞嘴鴨」很出名,一到過節就有人排隊購買。有一天我的小姨子過來,和她大姐說,她有一個同學就在那工作,專門收拾鴨子的,現在不做了。也不知道泡鴨子用的什麼藥水,手都泡爛了。
街上有開著三輪車來回流動著賣米面油的,大家買時要慎重,我是不買的。曾經從流動商販那裏買了一袋面,一點也不好吃,幾年前有一個大米品種,米粒特別大,這種米是不好吃的,我三叔丈人圖便宜就從流動商販那買了兩袋,我家樓下有一個老太太從流動商販那裏買了幾斤大黃米,誤以為越黃越好,結果買回來用水洗的時候,才發現水是黃的。
凡是用水一洗或一泡立刻變色的,那肯定是加色素了。從超市買了一袋浙江產的醃蘿蔔,裏面的蘿蔔金黃色,挺好看的,可是袋裏的少許的液汁也是黃色的,大家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吧?還有一次為了煮茶葉蛋買了一些茶葉,回來用水一沖,立刻見色,大家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吧?
我這人平時喜歡動手。家裏也有一些什麼燒杯,燒瓶,化學藥品。在我這裏補課的一個女孩子,天天是小食品不離口,飲料不離手。身體特別瘦,瘦得連體形都沒有了。有一天我講溶液的時候做了一個實驗,用牙籤沾了點檸檬黃往水裏一點,只見整燒杯水都變成了黃色,和她手裏那瓶飲料顏色一模一樣。這個女孩挺了好幾天沒買飲料喝,可幾天過後,就又舊態故萌了。
在飼料廠化驗室工作時,廠裏請了一個黑大的食品化工教授(黑大也有理科),負責指導生產一種飼料防腐劑富馬酸二甲酯。我當時對他很尊敬,並虛心地請教了很多問題。比如怎麼製作食品,飲料,怎麼用添加劑,就是那會兒知道和學會的。
我要告訴大家,製作飲料,有三件法寶:色素,香精,甜蜜素(或糖精),它們可以大規模地降低成本,而且做到色香味俱全。色素有蘇丹紅,檸檬黃,果綠,葡萄紫這幾種,而且這幾種色素相互混合還可以產生更多的顏色。作用在前邊已經說了。
再補充一點,焦糖也可做色素,比如可口可樂裏就有。香精則是要什麼樣的香味的都有。橘子味的,蘋果味的,菠蘿味的等等,甚至肉味的,做香腸往裏加的香精都有。
另外,飲料還要加入防腐劑,防腐劑主要有山梨酸,苯甲酸等,有的飲料,為了看起來顯得粘稠一些,還要加入增稠劑,主要是羧甲基纖維。增加酸味可加乳酸或檸檬酸。最後還要打入二氧化碳。
我們這裏給我的感覺是:越是製作食品的地方越骯髒。你看賣藥的藥店,賣衣服,手機,電器的專賣店,都弄得幹乾淨淨,甚至從店面到人員都很有品味。你再看製作什麼食品小吃的這些人,大多形容猥瑣不堪,身上油漬不堪,而且製作的環境污水橫流,氣味難聞,蒼蠅亂飛。
再接著往下說。毛主席為什麼不吃醬油?據說他老人家小時候看見做醬油的缸內爬滿了蛆蟲。
再接著往下說。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實行變法,以犧牲秦國百姓的自由和生命的代價使秦國"快速富強"。秦後來雖統一了中國,然而滅亡得也很快。這個教訓是我們不能不思考的,如果我們是以犧牲環境和人的健康的代價來換取經濟的發展,那麼後果將是什麼?
聽我往下說。有一些見利忘義的化驗員,在食品摻假造假的過程中也充當了重要角色,成為幫兇,有網友反映說某些乳業的化驗員退出乳業之後卻被送奶站請去當什麼顧問,大家就應該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幾年前有一個同行去廣東一家飼料廠打工,回來探親跟我們聊天時說人家就是比咱們腦袋瓜子聰明,不像咱這人又懶又傻,比如生產飼料時往裏加一點蛋白粉,蛋白質立馬就提高不少,現在回想,所謂的蛋白粉是不是就是三聚氰胺?
最為可恨的是一些所謂的專家,不為民造福,反而助紂為虐,有的利用所掌握的知識"發明"造假摻假新方法,還有的為造假摻假辨護。
有一次到圖書館看書,見一專家發表文章說什麼用工業酒精勾兌的酒對人的健康影響是不大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們注意沒有,每當一個事件出現之後,總有一些所謂的專家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些所謂的"看法"和"見解"似乎是對某些當事的利益集團有利。
還有一些專家,還真是專家,他們太專了,實際是一群書呆子,只會紙上談兵。
這樣的書呆子專家,不注意下去調查研究,只浮在上面,只研究上報的數據,不瞭解實際情況,弄出個本來是錯誤的研究結果卻還要得意洋洋地上報到國家決策機構,造成國家部分決策失誤。
聽我講一件事。在九八年初春的時候,當時我們正在烘乾糧食,閑時幾個人湊在一起聽收音機,正播放朱**答記者問。當記者詢問中國的糧食情況時,他說的一句話至今還記著:我可以坦率地告訴大家,中國就是三年顆粒不收,糧食也照樣夠吃。
當時聽了他這一句話,你們知道我們怎麼樣了嗎?在場幾個當時就笑了起來。副主任說:都是一幫子專家瞎研究,才讓**出笑話,只看報表可不是糧食夠吃咋的,報表層層摻水,報到哪層不都得摻水?
結果那一年夏天,南方遭遇了特大洪水,為了救助災民,朱**下令調糧,可部分糧庫根本調不出那麼多糧,弄得他非常震怒。
聽我接著往下講。本來那一年據說國家認為糧食充足,不需要那麼多糧庫進行儲糧了,打算進行改制,可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改制的步伐就放慢了,直到溫**上臺我們這裏才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