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請問發出離心和菩提心的次第?

您是本帖的第 206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請問發出離心和菩提心的次第?
wskevin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1
積分: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wskevi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請問發出離心和菩提心的次第?

"菩提道次第廣論"
將發出離心的心要放在中士道
將發菩提心的心要放在上士道

那是不是意謂的,要先發出離心,然後再發菩提心呢?

還是說,菩提心隨時都可以發,不需先發出離心即可發菩提心?

還是說,沒有發出離心,那所發的菩提心並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

還是說,菩提心和出離心兩者可以同時發,沒有先後問題呢?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下午 12:52:01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三 主 要 道 論

宗喀巴大師 

索達吉堪布 

頂禮諸至尊上師!

我隨己力而宣說,欲解脫者之津梁,

諸佛經典精華義,一切菩薩所讚道。

不貪三有之安樂,為使暇滿身具義,

勤依佛悅之正道,具緣者當喜諦聽!

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

貪執世間束縛眾,故當首先尋出離。

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

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倘若於此出離心,未以菩提心攝持,

不成菩提樂因故,智者當發菩提心。

思為猛烈四瀑沖,難擋業索緊束縛,

困於我執鐵網內,無明黑暗所籠罩,

輾轉投生三有中,不斷感受三大苦,

成此慘狀諸慈母,是故當發殊勝心。

不具證悟實相慧,縱修出離菩提心,

亦不能斷三有根,故當勤證緣起法。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

滅除一切所緣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何時分別各執著,無欺緣起之顯現,

遠離所許之空性,爾時未證佛密意。

一旦無有輪番時,現見無欺之緣起,

斷除一切執著相,爾時見解即圓滿。

了知以現除有邊,以空遣除無有邊,

緣起性空顯現理,不為邊執見所奪。

如是三主要道論,自己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而精進,速修永久之佛果。

 

此乃多聞比丘羅桑札巴(宗喀巴)對侄兒阿旺札巴之教言。

譯於二○○○年十月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1:05:30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3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三個差別》

欲求解脫,就一定要從出離心著手;如果沒有出離心,修行也好、念咒也好,都不是獲得解脫的出世間法,這個特別特別重要。在出離心的前提下才能講菩提心,沒有如理生起出離心,就不可能生起菩提心。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1:08:41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4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傳授 ─《四共加行》

符不符合大乘法,要看有沒有菩提心的修持,如果我們沒有發菩提心,那麼無論做什麼善事,都不屬於大乘法。

生起菩提心必須要像爬樓梯一樣,要從基礎慢慢的爬上去。我能不能爬上去?要思考呀!要有次第的訓練,所以修持菩提心還需要看這修行的基礎與根本如不如法,這是很重要的。要談菩提心之前,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如法?什麼是不如法?

在薩迦派的四種離執口訣中提到:「若是執著此生非行者。

由這句話來看,一個能「遠離執著此生」的修行,才是真正的如法。一切佛法的修持都匯歸於三乘的修持中,在三乘修持,最開始是小乘的修持,小乘的修持最主要的是以「出離心」為基礎。若是連出離心都做不好,那又怎能進入大乘的修行呢!所以說出離心很重要。

我在很小的時候,差不多三、五歲就出家了,當時年紀太小了,就連自己父母的名字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用說知道出離心是什麼了。

出離心也可以說是要斷除貪著此生、遠離貪著此生的心。那麼,出離心或遠離貪著此生的「界定」與「標準」是什麼呢?一般來說,在藏傳佛教裡,是要看能不能捨棄世間八法。

還有,捨棄對此生執著的「因」是什麼呢?要認識到輪迴是無意義的。

捨棄此生的「緣」是什麼呢?要知道此生的過患。

我們要認識因與緣這兩部分,如果這兩者不具備的話,就很難捨棄對此生的執著。

還有,捨棄此生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對世間八法感到厭惡與反感。

那捨棄此生的「徵兆」是什麼呢?就是要教你世間八法,學都學不會。(法王開玩笑說:「如果是我的話,可能學的會。」)

世間八法是指:利、衰、譽、毀、稱、譏、苦、樂。即是由於眼前暫時的利益跟傷害,而讓我們的心產生快樂或痛苦感覺的八種情況。

我們要思考的是,對平常人來說,要達到這個標準是很困難的,為什麼呢?因為依世間法來說,在世間做事,就是有著世間八法,很難找到與世間八法不相關的事。我們平常做的、說的、夢的都是這些世間八法,所以很難做到。那我們怎麼辦呀?就睡覺了嗎?(眾笑)不是的。是不是一個世間人,就不可能如法的生活呢?對於這一點,我們要思考,我也思考過,我平常認為,要斷除世間八法,不能僅僅在文字上談,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挖掘出世間八法的問題徵結所在,我就取了個名字,那就是「盲目的執著」。「盲目的執著」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一種不管好壞,頑固頑強的一種習慣。

比如有一個人,有時候會對佛法感到歡喜,並且想要修行,可是卻把修行當做是安慰自己的方法,和一種舒服的休閒活動而已,就像是心靈按摩。(眾笑)這真是好奇怪的名字啊!

因此,自己就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落入世間法,仍然根深蒂固的覺得還是世間法實在、是對的。一旦將焦點投注在世間法上,自然的在正法上的力用就漸漸的減少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說放鬆。放鬆有很多種,比如說身體的放鬆可以去散散步呀、打打太極、練練瑜珈。那心的放鬆是什麼呢?是修持禪定,讓心平靜下來。可是我覺得有一些人有點奇怪,就是當他們在做讓心平靜放鬆的禪修之後,反而更累,還要休息,這很奇怪。所以修行了幾年,仍然是老樣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好像是得了癌症的病人一樣,就算是癌細胞已經遍及了全身,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自己卻察覺不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他自己一點也沒有察覺到、感受到原來自己的心都在世間法上。

再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平常一整天的工作下來,有時到了晚上,連做夢都會繼續的夢見工作。但是可惜的是什麼呢?當我們修法修行一整天,到了晚上卻很少做到跟法、跟修行有關的夢。

這是因為我們把修行當作只是按摩一樣,按摩這些事,你晚上是不會夢到的。

盲目的執著,它不僅僅只是阻擋修行的增長,它慢慢的、悄悄的讓我們的心繫著在世間法上。這種盲目的執著會讓我們對世間法感到一種需要,越想就越覺得世間法是必要的,而且會認為,這比較實在,不能沒有的。之後,我們開始狂妄了起來,然後我們會開始用那暢銷的佛法,去獲得那些自認為不可沒有的需要,漸漸的佛法成為了毒藥,修行也毀掉了,這很可惜呀。

可能我在這兒也不夠資格說可惜,因為如果我也落入了世間八法的話,那才真可惜了。

這種情況又好像是電視廣告一樣。

裡面的演員騎著摩托車,很瀟灑的飛騰在空中,然而事實上,摩托車根本不可能飛起來,也不能這樣去騎,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去演呢?一定有它的原因的。

因為當我們一開始看到這個廣告的時候,可能不會去注意它,然而廣告每天播、重複的播、不斷的播時,我們就會被薰習,無形當中慢慢的我們也習慣了。結果呢,我們就會想要去買這台摩托車,而且心中很自然就會想起那瀟灑的演員飛在天上、騎著摩托車的樣子,我們的心被那影像吸引,然後我們就會變笨了。信以為真,不會再思考了。

越習慣就越沒覺知了,只會盲目的生起執著,盲目的追求,盲目的去獲得。

所以岡波巴大師說:「如果不如法來修持佛法的話,修持佛法就會成為墮入三惡道的因。」

因此我們要謹慎小心。這裡主要講的是,一般來說,我們沒有辦法消除世間八法的稱、譏等情況。但是,如果我們不把這對於世間法強烈執著的頑固、頑強的心消除的話,我們的修持總是會有障礙的。

然而,這樣做還是不夠,由於我們是大乘行者,所以我們還要發菩提心,這是很重要的。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1:10:48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5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藏傳佛教簡介》

薩迦派有一個文殊菩薩親傳的加行修法,叫做「離四欲修」。「四欲」,就是四種貪欲,也即遠離四種貪欲的加行,實際上就是修出離心和菩提心。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貪欲今生非修法者。若稱作修法者,最低限度不能對現世有貪欲心。否則,為了今生的健康、長壽、發財所做的念經、觀修等善行,皆與解脫無關。(注:佛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解釋。廣義指所有的善事都是佛法,狹義指能獲得解脫的修法才是佛法。此處從狹義的角度而言)以這樣的發心而修行的人,也根本談不上是修行人。

第二、貪欲輪迴非出離心。無論貪著此世或來生的輪迴,皆不具足出離心。

第三、貪欲自利非菩提心。自私自利與菩提心相違,凡有愛執自己之心,皆無菩提心可言。

第四、若有執著非正見。無論執著有、執著無、執著空性、執著光明,凡是有執著都不是正見。

此修法實際上與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中所講的修行次第完全一致,只是宣講的角度略有不同:後者從正面的角度來闡釋,而「離四欲修」卻以否定的角度來解釋。無論如何,出離心和菩提心是任何教派都必須要修的。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1:21:55
wskevin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1
積分: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6
 用支付寶給wskevi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謝謝感恩三寶前輩貼的好文,

那麼是不是如果沒有發出離心,對世間仍有貪戀的話~~~

應該先學習如何發出離心,

先停止學習如何發菩提心,

等到學會發出離心後,再來學習如何發菩提心呢?

(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以前我常常覺得發菩提心好難~~~~~

最近我才發現,我對這個世間,有很強大的貪戀~~~)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2:43:53
wskevin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1
積分: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7
 用支付寶給wskevi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貪欲今生非修法者~~

我想,我就是一個非修法者吧~~~

明明知道世間法是不對的~~~

但打開電視,整顆心都被吸引過去了~~~~

整顆心,完全安住在世間法上~~~

別說發菩提心難了,連發出離心,都一樣難~~~~~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2:54:36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8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三殊勝─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或許有人會認為:我是學大乘的、學淨土的、學禪宗的、學密乘的,不是小乘修行人,小乘的法沒有什麼可修的,大乘的法才殊勝,密乘的法才了不起,並因此而沾沾自喜。但是,請大家仔細地觀察一下自己的發心,也許我們會自慚形穢地發現,自己連小乘的修行人都不如。

佛教的一切分支都歸納於大乘和小乘當中,沒有其他的第三乘。要作小乘的修行人,第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要有堅定不移的出離心──非常討厭世間圓滿,並不遺餘力地希求解脫。我們做到了嗎?如果沒有,就算不上是小乘的修行人。

而大乘的修行人,又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菩提心,能無自私、無條件地付出,我們能作到嗎?如果不能,則也算不上是大乘的修行人。

如果我們既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不是小乘的修行人,那麼,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我們就根本不是佛教的修行人。那麼,我們是什麼呢?只是信仰佛教,信仰釋迦牟尼佛,平時念念咒、做做善事,比不信佛的人稍強一籌的人而已。雖然我們聽了很多法,灌了很多頂,拜見了很多高僧大德,卻與解脫了無關係。當我們反觀自省時,如果發現自己竟然不是佛教修行人,那是非常可怕的。

今天所講的三個要點(或三個殊勝),很多人以前也聽聞過,但僅僅聽聞是不夠的,關鍵問題在於能否做到。若不能做到,我認為就沒有必要聽更多的法,先把聽到的法落實到行為上,做到一個,再聽下一個。就像在走路時,如果能先看清眼前的十幾米路,就可以穩穩當當地往前行進。如果始終寸步未行,那麼,即使前面一百公里、一千公里的路況你都能了然於心,也是於事無補的。

所以,要做一名真正的佛教徒沒有那麼容易,但大家也不用因此而灰心失望。出離心、菩提心,是否只有神仙或天堂裡的帝釋、梵天才能做到呢?事實並非如此。發起出離心、菩提心,完全是人,而且是像我們這些末法時代的凡夫俗子所能夠做到的。如果出離心和菩提心,是佛或者登地菩薩的專利,凡夫根本無法辦到,則即使知道自己不是修行人也無濟於事。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這些發心都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所以,我們既不用太氣餒,也不能太傲慢,而是要如實地衡量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評價,並時刻激勵自己:「我必須努力改善、不斷進步,決不再做名義上的修行人!」當我們知道自己什麼也不是,並有了壓力之後,才會努力去改善。只有踏踏實實地付諸於行動,我們才會成功。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3:19:29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9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如何做一個標準居士》

(二)四個外加行

修行首先要修什麼呢?就是修四加行。這是最關鍵的。

你們知不知道波音747飛機有四個發動機,每個發動機有八萬公斤的推動力,總共是有三十二萬公斤的推動力,有了這麼大的推動力,它才可以承載那麼多東西。如果一個發動機不行了,三十二萬就減少了八萬;兩個發動機出了問題的話,就只有十六萬公斤的推動力;如果三個發動機不行了,而飛機又在青藏高原上空飛行的話,飛機就有可能會撞到山上。你們好好想想,如果飛機在地面上沒有這四個發動機是什麼狀況?肯定飛不起來;如果在空中四個發動機同時沒有了是什麼狀況?飛機一定會墜落下來的。同樣,倘若沒有四個加行,就沒有推動力了。推動力把我們推到什麼地方?就是推到解脫道上面,所以,我們一定要修四加行。

現在有些地方的某些人在傳授佛法的時候,居然給一些居士說:你們的根器非常好,不需要修四加行。居士們都不知道,聽了很高興,於是到處宣傳:「我是利根,根本不需要修四加行。我的上師說了,我有可能前世已經修了,所以現在不需要修了。」反之,如果有人給他們說:「你一定要修加行,不能不修」這樣的話,大家都不高興。

為什麼會有人這樣說呢?因為你們喜歡聽這種話,所以他們自然會迎合你們說這種話;如果你們都不喜歡聽奉承之語,自然就沒有人會對你們說。大家都擔心說出去的話會令對方不高興,如果我說「你是利根,你不需要修加行。」會令你不高興的話,我肯定不敢說了。

當然,如果對方說的「可以不修加行」之類的話對你沒有什麼影響,那也沒關係;但若你也真的這麼認為:「我已經很不錯了,不需要修加行了。」那就糟糕了!

你們可不可能不需要修四加行呢?不可能的,一定要修加行。

前幾天我碰到一個人,他說他在一個地方閉關了六個月。我問他修了什麼?他說他的上師對他說:「不需要修出離心,不需要發菩提心,你在魚市場看到那些魚時,就念念經,給它們灑點甘露水就可以了,這就是菩提心。出離心、菩提心不需要修,你只需要放鬆、看心就行了。」我不禁惋惜地對他說:「你在山上的六個月全部浪費了,沒有任何意義!」當然,話也不能這樣說,他那六個月也不是做別的事情,還是在修法嘛,至少他認為是在修法,所以肯定不是純粹的浪費。但我為了打擊這種說法,所以才這樣說,但若說不是浪費也很難。在六個月當中完全放鬆,米滂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裡面也說了:我們從無始以來到今天都在放鬆──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什麼都不加規範,所以今天什麼收穫都沒有。那樣散亂,就不可能有什麼進步,再這樣放鬆下去會有什麼結果呢?你們自己看看米滂仁波切的《定解寶燈論》,說得非常清楚。所以,四加行是第一個必須要做的功課。四加行修好以後,出離心就有了。前幾天我也說過,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凡夫都往前走,但是,一旦有了出離心,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會往回走。不修四加行,我們就不可能回頭。

(三)五個內加行

四個外加行修完以後,就要修五個內加行。很多人在修加行的時候,先不修外加行,而先修內加行。為什麼先修內加行呢?因為內加行當中有很多計數,要完成一定的數量。很多密宗上師在傳法之前,會先問你有沒有修完五個內加行,如果說修完了就可以傳;一般不會有人問你有沒有修外加行,所以有些人就把四加行丟了,只修五加行。這樣的修法不是很好,以後大家無論是剛開始修加行也好,或者是重新修也好,還是先修四個外加行。

釋迦牟尼佛轉法輪的次第也是這樣:第一轉法輪的核心思想,就是人身難得、死亡無常等等,只是在此基礎上加了無我的修法,其他就沒有了,所以,我們修的時候,第一個就要修外加行。外加行修完了以後就修內加行。做一個居士,特別是學藏傳佛教的居士,這兩個是一定要修的。如果實在是年紀太大、體力不支的話,像頂禮這樣的修法可以不修,而用其他修法來代替。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3:24:41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0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zhibeifw.com/book/sdj/sdj-xm2.htm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2.htm

http://211.72.163.194/pdf/06.pdf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

普賢上師言教

巴珠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法 王 序

大圓滿龍欽寧體是集廣大班智達派《龍欽七寶藏》及甚深古薩里派《四心滴》二者之密意於一體、即生可獲得金剛持果位之甚深正法。

此《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不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勝竅訣要點。因此,諸欲解脫者必須實修。尤其是當今時代許多人不經過前行修煉,卻首先高攀大手印、大圓滿等正行法,以致正法與補特伽羅背道而馳。所以,諸位首先唯一實修此前行至為重要。

此深法攝集了藏地興盛的薩迦、格魯、噶舉、寧瑪派的引導文及廣弘於漢地的淨土、華嚴、禪宗等一切顯密修要,並且具有持明傳承殊勝之加持。祈請三根本、護法神賜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緣者加持並普降成就甘露妙雨。

本法傳承︰巴珠仁波切傳與樂喜堪布公美,彼傳給喇嘛羅珠仁波切,大恩上師羅珠仁波切傳與我。

對於此次譯成漢文、校訂並傳講,本人由衷隨喜。同時,祝願弘法利生事業吉祥圓滿!

          釋迦比丘晉美彭措勇列致

於藏曆鐵龍年神變月初三自壽六十八歲之際

               公元二○○○年二月八日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3:27:17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1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zhibeifw.com/book/sdj/sdj-xm26.htm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8.htm

http://211.72.163.194/pdf/39.pdf

前 行 備 忘 錄

堪布阿瓊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總說要義

共同外前行

  暇滿難得

  壽命無常

  輪迴過患

  業因果

  解脫利益

  依止善知識

不共內前行

  皈依

  發殊勝菩提心

  念修金剛薩埵

  積累資糧

  革薩里積資

  上師瑜伽

往生法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3:27:37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2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5.htm

http://211.72.163.194/pdf/22.pdf

五 加 行 開 示 錄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講授

入座與出座

外加行:

人身難得

壽命無常

輪迴過患

因果不虛

解脫利益與依止上師

內加行:

皈依

菩提心的修法

金剛薩埵修法 ─ 清淨罪障之殊勝道

曼茶羅修法 ─ 積累資糧之殊勝方便

上師瑜伽

附錄:

薩迦派三十七堆曼茶羅修法

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加行修法

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3:28:19
wskevin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1
積分: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13
 用支付寶給wskevi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那請問,什麼是四個外加行呢?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4:07:06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4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

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 宗喀巴大師 ─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4:27:47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5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菩提心略修法》

三、依次第修菩提心

你們在正式修行時,先要修出離心,也就是修外加行的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這四種修法。出離心修好以後,暫時不要考慮靜坐、參禪等其他修法,而是要先把菩提心修出來。沒有菩提心,就沒有了目標,連目標都沒有,還參什麼禪?修什麼大圓滿呢?這好比人在遠行前,需要首先明確希望到達的目的地,辨清方向後,再仔細觀察路況,然後才能開始行動,腳踏實地地邁向終點。若連目標和方向都沒有確定,這不是盲動又是什麼呢?這樣做是不可能有什麼結果的。

所以,出離心修到標準的時候,就開始一步一步地修菩提心,若自己肯循序漸進地下工夫精進,就絕對可以成功。因為,以前所有走上菩提道的人都是這樣修起來的。所以,只要肯修,就一定會修起來;但是,如果不肯修,就永遠都是凡夫,永遠只會為自己著想,為自己打算,最終連自利也不能成辦。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4:32:52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6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如何學密》

以前的高僧大德在引導弟子的時候,首先只為弟子傳出離心的修法,並告訴他們:「在這些修法之上,沒有任何更高的法,所以你們應當精勤修持。」弟子們也堅信這是唯一的解脫道,並嚴格依教奉行,最終修出了真實、穩固的出離心。

這時,上師又告訴弟子:「在出離心的上面,還有一種叫做菩提心的無上修法,你就去修菩提心吧。」作為本分的修行人,仍然會一絲不苟地依從上師教言,毫不遲疑、潛心專注地修菩提心,並最終修出了真實無偽的菩提心。

最後,上師告訴弟子:「這些都是很好的,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是空性,這個法修好以後就真正沒有再高的法了。」弟子於是又再依密宗或顯宗的修法而修空性。因為前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證悟空性也就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只有不玩弄技巧、不耍小聰明,視上師的一切教言為究竟的弟子,才能夠窺探到與上師智慧無二無別的奇妙風景。

也許有的自詡為上乘根基的人,會對這種作法不屑一顧,認為這是針對下等根基的迂迴之途,就自作主張,徑直趨入正行修法,修了幾年之後,不但沒有收穫,反而每況愈下,最終連原有的信心都喪失殆盡。勞而無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自以為是,不重視基礎的鋪墊。有些居士會自命不凡地說:「某某上師已經開許我不修加行,所以我不用修了。」於此,我不得不再次提醒道:這樣的所謂開許,就是開許你不走解脫道。如果不能得到最終的解脫,這樣的開許又有何意義呢?

從前色爾壩有個修行的地方,那裡有一位大圓滿成就者叫秋央讓珠上師,他引導弟子的方式,也是十分講究次第的。到他那裡已經三四年的人,還不能聽到他親自傳的一句法。只是由其他堪布為他們傳皈依及出離心等修法,並讓他們去實修。在出離心、菩提心修得非常紮實的時候,他才為其傳講大圓滿。

文革期間,由於他的弟子們具備了強烈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所以對世間事務也不感興趣,這樣反而避免了很多挨打挨鬥的可能,很多人都在山洞裡堅持修行。時光荏苒,幾十年過去了,上師的弟子們都紛紛辭世,令人驚歎的是,幾乎所有的弟子,都示現了不同程度的成就相。雖然這一切,無不歸功於秋央上師的不共加持力,但與他老人家注重基礎的引導方法也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如果上師們只是一味地傳講高深法要,居士們也是千方百計地想盡快得到灌頂,以便翻閱只有灌頂之後才能看的法本,在了解法本的所有內容後,仍是永無饜足地追求所謂「更高」的法要,卻將基礎修法棄置不顧。這種棄本逐末的作法,無異於緣木求魚。最終結果,只會自取其咎。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出離心和菩提心,是與證悟空性相輔相成、形影不離的良伴,我們一定要對此加以重視。要知道,只有從出離心和菩提心出發,才能抵達究竟實相的終點!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4:37:35
wskevin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1
積分: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17
 用支付寶給wskevi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那麼要如何修這四個外加行呢?

是否可以依著菩提道次第廣論裡的經文去思維呢?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5:16:06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8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阿瓊仁波切 著 ─《前行備忘錄》

修行時分為入座和座間,入座也有兩座、三座、四座、六座等許多層次。這裡就白天兩座、晚上兩座而言,為了便於初學者採用,早晨黎明頭遍雞叫開始入座,一直到天沒亮之前,是黎明座。天亮時起座,一直到太陽升起,進行座間事宜,例如作水施、燒素熏煙、誦日常功課。隨後再入座,一直到中午之前,是上午座。起座之後用午餐、頂禮、看書……一直到下午太陽出現大陰影(藏地一般是五點鐘左右)之前,始終處在悠然的狀態中。然後再入座,一直到太陽沒有落山之前,這是下午座。起座後供護法,念誦自己會念的迴向文、發願文和葷煙儀軌。到了看見一個人只知道是人卻認不清是誰的黃昏時候入座,這是傍晚座,一直到晚睡時才起座。如果在以上這四座的時間裡修行,那麼心就會調柔。作為初學者,即使在所有座間觀修,也不會修成,特別容易出現昏沉、掉舉的弊病,因此在座間時要精進念經、勤奮行善悠悠而修。

每一入座,也都包括前行、正行和後行三部分。前行也分為前行的前行和真正的前行兩個階段。其中前行的前行階段,要擤好鼻涕,洗好臉,裡裡外外一切要辦的事務必完成,總之要保證在入座期間不需要中斷打坐而往外跑。隨後,坐在床上身心放鬆,稍加休息,接著立下誓言:我這一座期間,縱然是大恩大德的父親來到,我也絕不中斷入座而隨著迷亂所轉。指甲掐著肉(註:這是藏族修行人表示決心極其堅定的一種做法。)發下堅定誓言:「寧死也不捨棄此誓願!」

真正的前行:1、身的要點,作毗盧七法,也就是雙足金剛跏趺,雙手結定印,脊背好像銅錢般挺直,臂膀放鬆舒展,頸部稍稍向前屈,舌抵上顎,眼睛垂視鼻尖。

2、語的要點:排除垢氣,左右鼻孔輪番排三次,同時排三次,共排九次;或者,右鼻孔排一次,左鼻孔排一次,同時排一次,共三次;或者,左右鼻孔同時排三次。以上三種除垢氣法,做任何一種都可以。具體做法:左手握金剛拳,壓在大腿根兒上(即腹股溝的位置),右手以三股金剛印按住右鼻孔,從左鼻孔緩緩向內吸氣,囤積在臍下,觀想自己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所積累的業、煩惱、罪障、破誓言、修行中出現昏憒、沉陷、迷茫錯誤這一切都變成黑氣,向外排散,呼氣時就像青稞粒一樣,從小擴大,末了一下全然排出,這與洗滌器皿相仿。

3、心的要點:調整發心,觀察現在我修的這一座,是希求消除今生疾病等的救畏發心,還是牟取利養讚歎的善願發心。假設是這兩種發心,那就要像毒物一般予以拋棄。倘若是無記的發心,就要調整過來。小士道的發心是世間俗人的觀念,並不是入道者我所觀修的法,中士道的發心也是成辦一己私利的心態,因此也要予以斷除。而必須真正生起大士道的清淨發心,也就是在心裡思維:為了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獲證圓滿佛果,我才觀修暇滿難得。

接著祈禱上師:在自己的頭頂上清清楚楚明觀,十萬瓣白色蓮花的紅黃色花蕊上,獅子座層層疊放的柔軟綾羅墊上,自己的根本上師身穿出家法衣或者咒師裝束,懷著「上師是佛」等五種了知(註:就是指上師瑜伽中所說的:第一、了知上師是佛;第二、了知上師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佛陀的事業;第三、了知對自身而言,上師比佛陀恩德更大;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師是總集一切皈依處的總體;第五、了知認識到這些道理以後如果能虔誠祈禱,無需依賴他道之緣便可在自相續中生起證悟智慧。),默默祈禱,念誦「三世諸佛……」或者念誦四種厭世心前後的那些祈禱文(註:前行中共同四加行前後的祈禱文。),滿懷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深情祈禱,結果上師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渾然成為一體,處在這種狀態中,不跟隨過去的分別念,不迎接未來的分別念,也不持續現在的分別念,盡可能入定安住。這以上是入座的前行。

正行,首先觀修八閒暇的時候,(要觀想八無暇,八無暇包括非人的四種無暇和人的四種無暇。)其中非人的四種無暇處,第一無暇是地獄,從處所、身體、痛苦和壽量四個方面來觀修。

地獄的處所,是漆黑一片的地方,整個大地都是熾熱的燒鐵地,就像餘燼的炭火形成的一樣。一般的地方連放腳之處也沒有,黑褐色的火山燃起一尺高的火焰,上面降下火燼、燒燙的石頭和兵刃的雨。

地獄眾生的身體,超過贍部洲人的四倍,身色好似血染的一樣,或者像雜亂的黑羊毛片。或者如同剛剛出生的太子的皮膚一樣只有薄薄一層,肌膚緊繃繃的,極其透明,宛若雙目一般經不起接觸,他們的頭髮向上豎立,三角眼,汗毛聳立,肢體粗大,腹部龐大,好像忿怒本尊一樣,如果贍部洲的人看見地獄的有情,足能昏迷不醒。

地獄眾生的痛苦,他們白天不閒、晚上不眠,不分晝夜地被兵器剖割,沒頭沒尾地被燒灼的大地和石雨毀焚,沒有一絲一毫安寧的機會,一直飽嘗著痛苦。

地獄眾生的壽量已經超越年數的限度,要感受長達中劫等的果報。寒地獄的處所是風雪交加、冰天雪地的雪山領域,寒地獄眾生的身體與熱地獄相似。他們遭受嚴寒的痛苦。壽量:需要在不可估量的年數當中受苦。反反覆覆考慮,不管是投生到熱地獄還是寒地獄,有沒有修行正法的機會,這是觀察修。當這樣觀察修之後會感到疲憊,全無思索,不回想過去,不迎接未來,不持續現在的妄念,在不加改造中安住修。當又準備起心動念時,再進行觀察,不想起念時,再安住下來,這就是觀察和安住輪番交替而修。

第二個無暇是餓鬼處。

餓鬼的住所,到處都布滿著瓦礫、碎石,有許許多多被火焚焦的樹幹,還有零零亂亂粗糙的毒刺。乾涸的河岸灰濛濛一片,乾枯的苔蘚雜亂無章。

餓鬼的身體,就像經久歷劫的骨架、乾巴巴的蘑菇或者硬邦邦的牛皮口袋。他們的頭如同釀酒的大甕,脖子細如馬尾毛,肚子大如盆地,肢體好似茅草。一個餓鬼經過的聲音,就宛如五百馬車輪拖著的響動,他們的關節裡閃閃迸射出通紅的火星。

餓鬼的痛苦,所有餓鬼,感覺夏天月亮也火熱熱,冬天太陽也冷冰冰,即使他們看見果實累累的藥樹,也會化為烏有;就算看到浪花飛濺的大海,可是一見就乾涸無遺。結果他們更加悲哀不已,痛苦不堪。

餓鬼的壽量,長的達萬年之久,短命的壽量不固定。想一想,如果投生到這樣的地方,有沒有機會修行正法呢?觀察、安住輪番來修。

第三個無暇是旁生處。

旁生的處所,大多數是伸手不見五指、黑咕隆咚的島嶼。

旁生的身體,大的魚類和鯨魚,能繞須彌山三圈,小的形似微塵和針尖等。

旁生的痛苦,一般來說,所有旁生都是呆頭呆腦、愚昧無知,不明取捨。分別來講,所有大的動物,吞食小的動物,小的動物直直刺入大的動物,並把它們的身體作為棲身之地、蔽體之衣,它們都感受著互相啖食的無量痛苦。

第四個無暇是長壽天。

長壽天的處所,位於第四禪天城的東北角,就像被火燒焦的樹幹一樣黑乎乎的地方。

長壽天人的身體,是空明禪定身,沒有苦樂、善惡之想,相當於是沉睡的狀態。「長壽天位於第四禪天附近」的說法是不了義的。正如所說的「與彼死處何不同」,自己無論死在哪裡,就在那裡處於無想的狀態,於八十大劫之間安住,遠離妙法的光明,沒有機會修行正法。就這樣認真觀察、安住來修。

人的四種無暇:觀修的方法依然如前,觀察、安住交替來修。

這以上就是入座的正行。

入座的後行:以這一座裡觀修的善根為例三時的一切善法、佛菩薩的無漏善根、一切有情的有漏善根,心裡觀想把它們合而為一,綜合起來,為了一切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獲證圓滿珍寶佛果作迴向。

迴向的方法,佛菩薩們如何以三輪清淨的迴向方式作迴向,我也這般普皆迴向,念誦「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之後,不要一躍而起,要反思一下:這次我從早晨的一座開始就立下誓願,到底有沒有隨著迷亂所轉。假設剎那也沒有受迷亂所控制,覺得這一座修得很成功,會沾沾自喜,生起慢心,因此必須要斷除我慢。要暗自反省:啊!你現在這一座修得成功,這也來源於一點不定的福報,你有什麼可傲慢的,你真的這麼好嗎?我還要看你下一座。務必要除去慢心。

再者,如果因為心隨著迷亂所轉,不能思維一念善法,就會悲觀失望,認為我現在修不成了,於是懈怠下去。對此要打起精神,提高心力。自我鼓勵:哦,你現在落入迷亂的控制中而沒有修好,但又有什麼可悲觀的呢?其實你從無始時以來一直迷惑至今,正因為這樣,如今才需要分成入座和座間來觀修。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曾迷惑,那為什麼沒有成佛。現在這一座已經被迷亂左右了,務必要下定決心:下一座絕不隨著迷惑所轉。然後慢慢從坐墊上起身,進入座間的事宜。倘若在座間,沒有一一考慮前面的八閒暇,那麼就像用火燼在火裡燃燒的鐵取出的同時又會變得黑乎乎一樣,入座期間心稍稍有所改變,但是如果在座間時對今世紅塵的景象心懷歡喜之情,那入座當中有沒有觀修閒暇等都無有用途了,有著淪為法油子的危險性。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5:58:44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9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講授 ─《五加行開示錄.入座與出座》

下面講五加行具體的修法,首先講如何入座和出座。

因為我們在修五加行的整個過程當中,都需要用入定的方法來修,所以如何入座和出座也是很重要的。

五加行不適合在坐車、走路、上班時修,最好是在靜坐時修,坐下來修五加行叫作入座。我們修五加行一定要用正規的修法,若能這樣,收穫和成就都會快一些,所以,要懂得入座、出座的方法。修加行時,打坐可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前一部分又分為二,第一、預備的工作,第二、做三要點。

(一)預備的工作

1、時間安排

在一般情況下,專門修行的人一天可分四座來修。如果白天要上班,沒有那麼多時間,也可以一天只修兩座,即早晨一座,晚上一座,像早晚課一樣。如果一天修四座,一般是一座兩個小時。早晨一座,上午一座,下午一座,晚上一座,這樣一共是四座。

早晨一座是什麼時候開始呢?應在天剛剛亮時開始。因為冬夏季天明時間是不同的,所以第一座也沒有一個固定的開始時刻。無論夏天或冬天,天剛亮時就開始入座。

一般是坐兩個小時左右,但這個要求不是很嚴格,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多小時都沒有問題。修完以後就可以起座,起座也叫出定,出定後既可以做除修五加行之外的其他善事,也可以做一些家務事或依自己的情況而定,但是出座後也要思維入座時所修的法。

之後是上午的一座,上午十點鐘左右(離中午兩個小時)又入座,入座時間大約兩小時左右,出定的時候正好是中午。

下午是在三、四點鐘左右,如果是三點入座,就五點左右出座,這就是下午的一座。

吃了晚飯以後,天剛剛黑時開始入座,這時若從近處看見一人,是無法辨清其面孔的。大約是七點半左右到九點半左右,也是兩個小時,這就是一天中的最後一座。這樣就可以一天修四座。

如果沒有這麼多時間修行,那就取消上午和下午兩座,只修早晨和晚上的,這樣也可以。這是時間的安排。

在剛才講的時間內修行,心比較容易安靜下來;在其餘的時間裡,則思維比較亂,雜念比較多,更適合做其他的事,如看書呀,念經呀。看書、念經當然最好也不要有其他雜念,但是和修行相比,稍稍有一些雜念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在剛才講的這四個時間裡要專修。

2、處理雜事

打坐前,首先要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比如關門、上衛生間、吐痰、關電話等等。總而言之,要先做好這些雜事,以免中斷打坐。做完以後,若有佛堂就到佛堂裡去,準備一個墊子。這個墊子叫作禪墊,是坐禪時用的,墊子後面要高一點,前面要矮一點,這樣打坐的時候身體會舒服一些。然後,就在禪墊上坐下來,並發誓:在這一座當中,無論有什麼樣的情況,我都不中斷打坐。

(二)做三要點

在四座裡面,無論哪一座,都是有要求的,而且此要求比較嚴格。其中有三個要點:第一是身、第二是口、第三是意,身口意三方面的要點。

1、身的要點。身體要怎麼做呢?打坐時不可能躺在床上,或者是以別的姿勢去修行,而是以毗盧七法。毗盧七法是:

第一法:兩腿做金剛跏趺坐,俗稱盤腿,全盤或半盤都可以。金剛跏趺坐就是那些唐卡中佛菩薩的坐姿,我們平時做的盤腿叫作半盤,如果初期這樣盤腿比較疼、受不了,那就怎麼方便都可以,但按要求就是要盤腿,這是毗盧七法的第一法。

第二法:身體正直。

第三法:手結定印,即左手放在下面,右手放在上面,左右兩個拇指對好,這叫作禪定的手印,定印要放在肚臍處。

第四法:兩臂展開,不是內收。

第五法:頭稍微往前低。

第六法:除了特殊情況,眼睛一般要往下看著鼻尖。

第七法:舌抵上齶。

這叫作毗盧七法。總之,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要放鬆,不能緊張。因為,一緊張心就不能靜下來。無論是修加行的時候也好,修正行的時候也好,一般的情況下都要做這個姿勢。若是躺在床上或坐在沙發上不盤腿而修行,則心不太容易靜下來。為什麼呢?心的清淨跟時間有關,跟身體的姿態也有關係,所以密宗裡講:身正直,則脈正直;脈正直,則心正直,心正直就是指心裡面沒有太多雜念。這是身體上的要求。

2、語的要點。平時從口中說出的話叫作語,但是在這裡不是要說什麼話,而是要排濁氣。因為打坐的時候心要靜下來,而心靜跟呼吸也有關係,所以,稱呼吸的調整叫作語的要點。

怎麼調整呢?調整的時候要觀想身體中的那些不乾淨的污濁之氣被排出去,然後身心就比較清淨,心就能靜下來。怎麼排出去呢?要將濁氣通過鼻孔排出去:首先從左邊鼻孔排氣,其次從右邊鼻孔排氣,再次從兩個鼻孔同時排氣。排濁氣的次數是,左邊三次,右邊三次,左右同時排三次,一共是九次;或者左一次,右一次,左右共同排一次。

鼻孔怎麼能夠排出垢氣呢?修加行的時候就只告訴你要排濁氣這一點,加行修完以後,當能夠修正行的時候,就有具體的氣脈明點修法。

具體的調整方法是:首先從左邊的鼻孔排濁氣,這時左手要做金剛拳,就是將拇指尖壓住無明指指根,然後把其他四個手指放在拇指之上,握成拳頭,這叫作金剛拳。金剛拳做好後,就放在左大腿的腿根處,此處有個動脈,要壓住它。右手也同樣用拇指尖壓住無名指指根,然後其他的四個手指就可以握成拳頭,再將食指或中指伸出來,壓住右邊的鼻孔,從左邊鼻孔排氣。排氣的時候要觀想:從無始以來在流轉輪迴的過程當中,我們所造的這些罪業都變成黑色氣體,通過左邊鼻孔排出去。

然後,交換左右手的握法,右手作金剛拳放在右腿的腿根壓住動脈,而左手也跟前面的右手一樣,用食指或中指壓住左邊鼻孔,從右邊鼻孔排氣,排一個長長的氣,呼出去,這時和前面一樣,觀想從無始以來所造的罪業都變成黑色氣體從右邊鼻孔排出去,三次或一次都可以。

做完後,左右手同時以金剛拳按在左右大腿的腿根,然後左右兩個鼻孔同時排氣,排三次或者一次都可以,前面是三次,後面也是三次,前面是一次,後面也是一次,這是語的要點。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就是清洗法器的方法。就像吃飯前需要洗碗一樣,這樣做心就可以平靜下來。靜心需要很多訣竅,通過這些訣竅使它安靜下來,才能夠征服它,如果沒有這些訣竅,是無法征服它的。控制自心一定要有技巧,否則,越想控制就越控制不了,例如,你越不讓它想的事,它卻越要想,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沒有訣竅的緣故。凡事都是這樣,即使處理一般的事情,若有訣竅,則會一帆風順;若沒有,則任你如何努力,也很難成功,修行也是這樣。

那麼這些修行方面的訣竅是從哪裡得到的呢?就是從那些過來人──經由這條菩提道達到最頂峰的諸佛菩薩以及前輩高僧大德那裡得到的。他們通過這些方法調伏了自心,獲得了自由自在,所以,就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告訴我們:這種方法是沒有錯誤的,你若這樣走一定可以成功,因為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你也可以這樣走出來!他們這樣告訴我們,若依照他們的話去做,就不會出問題。雖然我們看不見這些動作跟心有什麼樣的關係,但是做了以後是會有幫助的。語的要點就是這樣。

3、心的要點。1)發心:首先要觀察自己修行的目的而發菩提心;2)祈禱上師:在自己的頭頂上方一肘處的虛空中,觀想一朵白色蓮花,其花瓣都是白色的,花心是藏紅色的,在這獅座蓮花墊上,觀想根本上師面朝自己。修這個加行的人在觀想的時候,上師不用觀想為蓮花生大士、文殊菩薩等,而可以觀想法王如意寶,也即按照法王的樣子觀想。觀想好以後,就要在上師座前祈禱上師加持自己能夠修成五加行,或者修菩提心的時候就祈禱能夠順順利利地修成菩提心修法。這是心或意的要點。

之後是修正行,也就是打坐的中期,這部分的內容我們放在後面,接下來先講打坐的後期。

一座結束後就出定,也可以叫作起座。這一座的全部修法修完之後,不要馬上起來,而要回頭檢查一下,在這一座的整個過程中,我修得怎麼樣。

這時就會發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修得比較好,沒有發生太多雜念,此時容易生起傲慢心,覺得我修得很不錯,很了不起,我現在就已經達到這樣的地步,這樣修下去,很快就可以成就,會有這樣的傲慢心。這時,就要調伏傲慢的心理,其方法,就是告訴自己:「這一座修得比較好,並不意味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還要看下一座究竟如何。」這樣就可以調伏傲慢之心;

另一種情況是,回頭看時,自己會發現這一座不但沒有收穫,反而產生了很多很多不該有的煩惱──貪、瞋、癡……,比不打坐的時候還厲害,這時候會很失望──噢!我打坐的時候都這樣,那麼解脫肯定是沒有什麼希望了──會有這樣的失望或絕望,此時要鼓勵自己:「沒有問題的!就算這一座我沒有修好,但是還有下一座,這一座當中我有很多雜念,甚至還有很多煩惱,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我是一個剛剛開始修行的人,怎麼可能沒有煩惱雜念?但是,我可以一步一步地來,只要繼續努力是一定會成功的,所以我不用失望。」並發誓一定修好下一座。修行時,也不要走到這兩個極端──過早地傲慢和過早地失望。

此後,再檢查有沒有做到剛才入定前的誓言。起座之前往回看並調整心態是很重要的。最後可以出定,每一座的出定和入定都是這樣的。

這個出定和入定的方法,不單是修加行的步驟,而且也是修所有其他修法的基本步驟。

把五個加行的修法夾在入定和出定的方法中間,就能夠順利到達目的地,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建立一種非常圓滿的慈悲心和智慧,永久地利益眾生,這就是目的地,沒有別的。

有人會提出疑問,這種目的通過學習不是也可以達到嗎?為什麼要修行呢?我們通過學習,比如看書、聽法也可以得到一些智慧,但是這不叫修證,僅僅是從書面上了解,沒有感受,沒有體會,所以它的能力就很微弱。而我執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發展下來的,它的根源是很紮實的,僅用書面的了解來推翻它是很不容易的,必須要有感受,這個感受叫作開悟。對於開悟,中國禪宗也有這樣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樣,你要知道水的冷暖,就要自己去喝才行。我們也需要學習一些經論、學習一些中觀的內容,可是這些跟修行是不一樣的,這是書面上的智慧。書面上的智慧也有一些幫助,但是只靠它來拔除輪迴之根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實修,而且要依次第修行,這樣才能夠修成,沒有這樣的次第就不行。要從這樣的輪迴當中跳出去,要在輪迴中找到出路,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修行要有先後的程序,要有系統的修法,一系列的修法都要去修,這樣才能夠解脫。在座的所有人,除非是不想解脫,否則就是要這樣做,不這樣做就得不到解脫。

修不修是自己的事情,你也可以修也可以不修。佛陀在四轉法輪以後,也這樣告訴我們:反正我已經給你們指好了路,下一步就是你們自己的事情,走不走由你們自己決定,走也可,不走也可。因為眾生的根基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願意走,有些人不願意走。不願意走的後果是什麼呢?就是生生世世輪迴。願意走就可以走出去,因為現在我們已經很清楚地掌握了方法。方法雖然已經有了,但如果不照著去做就不可能成就,成就不成就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佛也沒有勉強任何一個人。

如果想照此修習,我們也有很多的榜樣、模範人物。比如,在座的每個人都看過密勒日巴的傳記,如果要求我們都像他那樣苦行,那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選擇一種比較適合我們的修行方法,這樣也可以成就。

以上所講內容,是修加行前作預備工作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夠記住。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6:00:28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0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講授 ─《五加行開示錄.外加行.壽命無常》

三、一種特殊的休息法

七種思維方法都已經講了,這既是理論又是具體修法。正式的修法也沒有別的方法,首先要把修法弄清楚,之後坐下來一一思維。因為已經全方位地說明了無常,若如法思維,一定會有感受的。有些時候,由於反覆的思維,覺得很疲勞,不想修了,這時可以休息。此處講的是一種特殊的休息方法。

休息時,身體仍要做毗盧七法,不能躺著,內心因為剛才反反覆覆思維覺得很累,於是什麼也不想──既不想無常,也不想別的修法,即不起任何念頭,心就這樣平靜下來,這時會有非常舒服的感覺,非常寧靜。如果前面的加行修得好,在修後面的加行中,也有可能在此寧靜的狀態當中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在中國禪宗裡叫本來面目;在大圓滿裡叫自然智慧,因為不造作的緣故;在《楞伽經》和《大方廣佛華嚴經》裡叫如來藏;在般若波羅蜜多裡叫大空性。不同的經典對此有不同的稱呼,用不同的術語,但它們的內涵是一樣的,都是形容心的本性。

剛剛講了,如果前面的加行修得比較好,即使還未學正行修法,在這休息的片刻間,依然有可能接觸到本來面目。因為,那時所有雜念都平息下來,心裡非常寧靜,就像水沒有波浪時可以看到水底之物;同理,心無搖動時(心裡沒有太多雜念),很容易看清它的本來面目。要了解它,不能往外面看──宇宙為何、日月怎樣運轉等等,而是要回頭向裡觀察,我到底是什麼。

從出生到現在,人們總覺得我就是我,雖然心和身體持續了這麼久,卻從未認識到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心是什麼樣的、它的本性是什麼。有些人覺得這很簡單,心可以思維、可以理解掌握很多知識,而瓶子等物質就沒有這樣的能力,只有心才有,但這並不能回答上面的疑問。問題是心有時會胡思亂想去造業,有時又能生起善念令人得善果,有這種能力的心,其本體到底是什麼?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心的綜合體,好比一台攝像機,從外面看只見是個機器,只知道它可以記錄圖像和音聲,卻不知其內在的構造方法及工作原理。同樣的,凡夫只知心有思維、理解的能力,卻根本不了解心為什麼有這些能力,它的本性是什麼。

心的本質是用語言無法表達、無法形容的,要想徹底了解它,只有像中國禪宗所講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像從沒有吃過糖的人,無論給他怎樣形容其味道,也無法令他如實了知甜的滋味。同樣的,我們也不可能通過語言了解心的本性,只有在這樣休息之時,才有可能接觸到它。如果現在看不到也不用著急,只要加行修得好,以後會接觸到的。

休息時即使不能證悟,心裡也不要起別的念頭,靜下來,這種狀態保持三五分鐘都可以,當產生下一個念頭時,說明它已經休息好了。這時不給它生起雜念的機會,再回來從頭開始思維,這叫無常的修法及無常的禪定。人身難得也有修法及禪定的分別,思維的過程叫作人身難得的修法;當覺得疲勞不想思維時,心就靜下來,安住在什麼也不想的狀態中,這一階段叫人身難得的禪定。下面的所有修法也都一樣。

無常修到最後要達到什麼標準呢?就是以那位喀拉巴格西的故事來作標準,但是我們要做到這樣的標準是不容易的。適合我們的標準是什麼?在沒有學此法前,不覺得人身是那麼無常,有那麼多的不可靠。通過修法後,就深深感覺到人生隨時隨地都可能停止,停止以後也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人身是非常容易毀壞的,所以我要珍惜它,要去修行。這樣的體會可以做為凡夫修無常的初步標準。如果你沒有達到此標準,就要繼續修。

修外加行最重要的是修出結果,即內心生起相應的感受,沒有結果哪怕修幾年也是需要的,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這些修法。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修行好,修行才能夠解脫,不修就只有在輪迴裡受苦,但是因為對現世的貪欲心太強烈,便無法控制自己。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因為基礎修法沒有掌握好。大圓滿、密法、淨土等很多正行的實修法當然殊勝,然而對於沒有任何基礎的人來說,馬上修這些還為時過早,目前對我們來講最有用的就是加行修法。

我們首先要打好一個紮實的基礎,再選一個正行修法,這樣成就是很快的。所以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從現在開始修行,若能這樣,不可能沒有結果。問題是做不做。不做就沒有辦法,願意做就有辦法。好像一個病人,如果他根本不接受藥物,即便到死,病也不會好;如果他肯服藥,病保證可以治好。這些加行修法就是治癒貪戀輪迴病根的良藥,最關鍵的是肯不肯修。所以,首先不要求結果如何,只要求大家如法修持。修法時間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安排。

經書裡有一個極好的比喻:有一個非常可怕的懸崖,在懸崖壁上長著一棵樹,樹上結有果實,味甜可口;一人用左手抓住崖上的一把草,然後不顧一切地將身體懸出崖外去摘食樹果,他全神貫注於果實,忽視了手裡的那把草;有兩隻老鼠,一隻白色,一隻黑色,先是白鼠出來吃掉他手裡的一根草,然後黑鼠又吃掉一根,如是輪流著,而那人一心只顧低頭取果,根本不管其他;如果他發現這些老鼠在不斷地吃手裡的草,草也越來越少,就一定不會再要美味的果子,而是回到崖上,此時他是有辦法回來不墮懸崖的;但是如果他對草之增減不理不睬,只想品嘗果的美味,當兩隻老鼠把手裡的草全部吃光後,墜崖而死便是不可避免的。

這比喻什麼呢?懸崖就是輪迴,樹上果是指五妙欲──色聲香味觸,手裡的草便是生命,白色老鼠是白天十二小時,黑色老鼠是晚上十二小時。這兩隻老鼠每天各吃一根草說明什麼?每天二十四小時過去以後,我們的生命就減少一天,隨著晝夜的交替,生命不會增長只會減少。但人們對此從不在意,不管它有多短,只是拼命地賺錢,拼命地投入到物質生活當中,其餘的全都拋在腦後。如果現在感覺到生命越來越短,而且最終要墮落,那麼應該是回頭的時候了,所謂回頭是岸,回頭就有辦法。目前,「果子」不可能不吃,但可以適當地吃,現在更應該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命」,應該是回頭挽救「生命」之時了。如果不在乎「生命」,依然拼命地投入到物質生活中,只會一步步走向死亡,最終墮入惡趣。此後何時能再回人間,誰都沒有把握。這個比喻很好,大家應該好好想想。

此喻很好地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們對物欲的渴求永遠沒有滿足之時,有了一個就希望有兩個,有了兩個就希望有三個……,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可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有限故會用完,欲望無限故永遠不可能滿足。在生命的盡頭就像手裡的草被吃光時一樣,會墮下去。那麼,現在應不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有沒有辦法脫離輪迴?如果沒有,就只有坐等大難臨頭。然而,現在有辦法。因為我們是人,此為其一;其二,諸如佛出世、轉法輪、正法住世等等條件,我們都具備了。既然有辦法就不應該不做,這是自己要去考慮的事。

按理說馬上修行是應該的。因為老苦畢竟非常短暫,何況也許你還未衰老就已去世,即使可以步入老年,且無孩子照顧,自己又沒有錢,還有很多社會福利會幫助你。總之,人世間再苦也苦不了很久,老年的光景也只有十年、二十年左右。這麼短暫的時間,這麼小小的痛苦,我們為什麼要那麼擔憂?要是現在不修,那後世、後世的後世可不是一二十年的事情,可不是一樁小事!所以,必須去修行。

另外,要想獲得世間利益,可以上班、作買賣,用這些方法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但不能把修法用到世間法上。修行是我們精神上的依處,不是用來解決吃和穿的問題,而是生生世世尋求解脫的大事。現在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修法機會,為什麼要用到生活上?這很不值得。譬如,有人用黃金造了一把鋤頭,扛著它去挖地,這值不值得?不值得。鋤頭為什麼要用黃金來做?用鐵或其他的金屬都行,黃金可以做更好的東西,為什麼用來挖土呢?這是很不值得的。修行可以解決生生世世的生死輪迴,我們要把它用在這上面。那生活怎麼解決呢?生活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解決。所以修法不能用到生活上,意思是不能為了吃、為了穿而修法,不能讓修法成為世間法。

無常的修法就講到這裡,希望大家好好聽,好好看書,看了以後肯定會有收穫,最重要的是下去修。假如一個人一定要做一件事,又沒有辦法逃避的話,那越早做越好,早日完成更好。你們願意不願意從輪迴裡逃出去?不願意就另當別論;如果願意,就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現在就去做,多多少少會有收穫,這我敢保證。收穫是什麼?就是對解脫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加行的修法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要重視,不要總覺得正行才好,大圓滿才好,這些加行不值得修,這是錯誤的想法。即使要做一件世間的事情,也要講究順序,什麼先做,什麼後做,後面要做的事提前來做就不可行。修法也是一樣的,先要做什麼,後要做什麼,中間要做什麼,若能按次序認真去做,每一個人都可以解脫。不僅是在座的各位,所有人都是有佛性的,沒有一人是不能得解脫的,但是得不得解脫卻是由自己掌握。不願意做,就永遠不會解脫,如果願意,就有辦法。我們羨慕的那些高僧大德,如密勒日巴,他本來也是一個普通人,而且造了很多罪業,但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所以大家應該信任這些修法,對自己也應該有信心,在這樣的基礎上修行會有很好的收穫。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6:17:35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1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密勒日巴尊者傳》

尊者說完以後,希哇俄行者就啟稟尊者道:「您老人家在求法依師的時候,對於上師那樣的虔誠信從,忍耐受苦;得法以後,在山中那樣的精進修行,無論從哪一方面看來,都不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我們都不敢再修這個法了,可是解脫不了煩惱輪迴,應該怎樣辦才好呢?」說完竟大聲痛哭起來。

尊者說:「你不要失望,我告訴你,只要你常常想到輪迴和三惡道的痛苦,那麼你的精進心和求法心就會自然生起的,凡是有心的人,聽了『因果法』既能相信,一定也能做到像我這樣精進修持的,如果對於佛法不能生起極深的信仰,僅了解一些道理,是沒有用處的。因為這樣就很難不為八風所動。所以學佛,第一要相信因果,那些對因果報應都不相信的人,嘴裡雖然談論些與聖理二量相合的空性,可是實際上也不過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甚麼真實的價值。因為空性這件事,非常微妙,難解難信;如果對空性能生起決定的信解,那便一定可體會到空性並不離開因果,即因果而顯空性。因此對因果的取捨和去惡行善,一定格外注意,比一般人尤為謹慎。所以一切法的根本就是相信因果,努力行善去惡,這是學佛最要緊的事。」

「我最初並不懂得空性,但是對於因果卻有堅定的信心;知道自己作了大惡業,將來會墮惡趣,所以心生恐怖。因此對上師的虔誠信服和修行的刻苦精進,都自然而然的辦到了。你們也應該同我一樣,獨自住在山中修持真言乘。如果能這樣做,我保證你們一定能夠解脫成就的!」

於是藏頓巴普提惹昨就啟稟尊者說道:「上師啊!您一定是大金剛持的化身,為度眾生才化現人世,示現這樣一個希有的事蹟,否則最少也是無量劫來修行佛道,已經登了不退轉地的一個大菩薩!您為了法,不惜身命的去修行,所作所為,處處表現出您是一位非凡的菩薩。像尊者這樣的苦行和忍耐,在我們這些凡夫弟子來說,不用說做不到,連想都不敢想!就是想要學,身體也受不了。所以上師您老人家一定是佛菩薩的化身,我們雖然不能像您那樣的修行,但是也都知道凡能夠見到上師及聞法的眾生,都能解脫輪迴,這是一定無疑的。能否請您告訴我們,您究竟是哪一個佛菩薩的化身?」

尊者答道:「我自己也不知道是誰的化身,最可能的恐怕還是三惡道的化身吧!你們以我為金剛持,當然會得到加持,可是你們以為我是化身,這對於我固然是淨信,然而對於法卻成了無比的大邪見!這是因為你們對於佛法的偉大果利不了解的緣故。譬如像我原來只是一個普通的凡夫,而且前半生還作了大惡業;為了相信因果業報,決心拋棄了今世的一切,一心修行,現在離開成佛的階段也可說是不太遙遠了。尤其是遇見一位條件具足的上師,能夠受到他的攝受。得到真言捷徑的心要口訣,和不為言詮所染,澈見本來面目的指示灌頂,依法修持,所以即身成佛是決無疑義的。如果此生只是造作惡業和五無間罪,那麼命終以後,一定馬上就會墮入無間地獄的,這就是不信因果和沒有精進修行的結果。如果由內心的深處,對因果的道理生起堅決的信心,怖畏惡道的苦痛和希求無上的佛果,那麼人人都可以和我一樣對上師有絕對的虔誠,在修行時有最大的努力和覺證。這是任何人都能夠辦得到的。你所說的什麼佛菩薩的化身,完全是因為對密宗未能確切了解。你們應多讀古德們的傳記,思維輪迴之理,要常常記取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而去努力修行!我曾不顧名聞和衣食發大勇猛,忍大痛苦,獨自住在無人的山中修行,因而獲得覺受和證解的功德。希望你們也學我一樣去好好修行。」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6:25:50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2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密勒日巴尊者道歌集》

一時,尊者密勒日巴在蒙境的尼香山之嘎打雅山洞處禁語修行,心入流水三昧。一天,尼香地區的獵人們來到山洞的附近,看見尊者不言不語以(密宗的特殊)姿勢,兀然坐定。(他們不覺害怕起來,一陣衝動,)群向尊者射出了許多毒箭,但都未射中。他們隨即準備把尊者丟下懸崖。但費盡力氣,也不能搬動尊者的身體絲毫。於是他們就用大批樹枝木柴圍繞尊者,放火燃燒,卻不能損及尊者一毛。最後,把尊者拋了下去。山崖下面原有一條洶湧的河流,尊者趺坐的身體在下墜將及水面之時,忽然停住,未沾水面。旋即緩緩由河中心向上升起,直飛峭崖之上,又回返到原來坐的地方。仍是一言不發的默然坐定。獵人都驚奇畏懼萬分,趕緊逃走。(一路大聲)談論山洞中的那個怪人。獵士金剛護聽見他們的談話就對他們說道:「那就是馳名西藏的善巧瑜伽士密勒日巴。他也是我的上師。你們所說的這些神跡,正證明他是一位大成就者,他甚至能使畜生也會聽聞佛法。」於是就對他們把自己的獵犬和黑鹿的故事,以及他自己如何回心學佛的經過向獵人們講述了一番。獵人們都對尊者生起淨信恭敬之心。

因為這件事,尊者的盛名在尼泊爾各境不逕而走,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了。

此時耶雍和可孔地區的國王,聞聽尊者的事蹟後,對尊者心生淨信,仰慕不已。一天,聖救度母忽然現身對國王說道:「在你的庫藏中有兩件物品:一是產自嘎西嘎的布匹,一是阿汝惹萬靈藥。你應把這兩件東西送給一位西藏大瑜伽士。他乃已經證得十地的大菩薩,現在正住在尼泊爾境的北方山區尼香古打的山洞中。你把這兩件東西供養他,將來會有重大的意義的。」

國王得到度母的授記指示後,就派遣一個通曉藏語的使者前來探視。他找到了尊者,也見到尊者完全捨棄今生一切的真實苦行;心生驚訝,嘆為稀有,信心油然而生,自忖道:「十之八九這就是密勒日巴了。但我還要確定一下。」就向尊者問道:「上師啊!您的大名怎樣稱呼?您一點食物都沒有,難道不痛苦嗎?您這樣一無所有,究竟有何用處呢?」

尊者答道:「我就是西藏的瑜伽士密勒日巴。我沒有資財卻並無痛苦的理由是這樣的。聽我歌來:

敬禮至尊諸上師。

密勒日巴是我名,如今不欲資財故,

無需求財費周章;初則無有集財苦,

次亦無有護財苦,終離貪著難捨苦,

無諸牽掛心安樂。如今不欲親眷故,

心無喜懼離情牽;初無心羈纏繞苦,

次無口角爭吵苦,終無生離死別苦,

無喜無憂心安樂。如今不欲名聞故,

無需多方求美譽;初無費力爭取苦,

次無拼命維護苦,終無心懼毀壞苦,

不求名聞心安樂。如今不欲鄉園故,

不求住所有定居;初無執著家園苦,

次無貪戀自鄉苦,終無奉承逢迎苦,

住無定處心安樂。」

使臣懷著對尊者的淨信回來覲見國王,將尊者的一切詳情稟告後,國王亦不禁對尊者生起了恭敬信心,就對使者說道:「你去試試看能否迎請密勒日巴來。他如果不肯來,就把這兩件東西送給他。」說著就把嘎西嘎布和阿汝惹萬靈藥交給使者,令渠前往。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7:10:05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3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講授 ─《五加行開示錄.外加行.人身難得》

以上是八無暇。此處在講述這些內容的同時,也在講相應的修法。具體的修法是,我們如理入座後就要認真地思維,思維的方法在《普賢上師言教》裡講得比較清楚。比如說,先思維地獄的環境、地獄眾生的身體、痛苦和壽命的長短,再思維餓鬼及旁生的處境,之後是長壽天、邊地人等等,這樣一個一個地思維,最後就深深地體會到:世間有很多生命根本沒有辦法修行。現在,我們已經遠離這八種無暇,得到了修行的機會,這絕不是偶然的!得到這樣的機會,真可謂來之不易,千百萬劫難逢難遇,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認真去修行。這叫作八無暇的修法。

加行的修法都是一些思維,有些修法卻不是這樣。比如,禪宗修法時什麼思維都不能有,什麼念頭都不能起,所有的念頭都要放棄。這是另外一種修法,修加行時不能這樣做,一定要有思維。因為,開始時不思維就沒有辦法建立正知正見,沒有正知正見就不能建立修行的基礎。所以,在加行的修法當中,思維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每天需要思維多久呢?每天兩座也好,四座也行,每一座的時間昨天也已講過,若做不到,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每個修法需要修多長時間呢?這需要我們往裡觀察自己的心,看有沒有達到它的標準。達到標準的時候,就可以暫停。例如,如果半個月能夠達到這個標準,就只修半個月也可以;如果總是達不到它的標準,即使用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也是需要的。所以修法時間是不一定的,要視個人的情況而定。

這個修法要達到的標準是什麼呢?對一般的人來說,以前不覺得人身有這麼難得,沒有這樣的概念,但是自從學了人身難得後,通過修行深深體會到,得到這樣的人身是多麼不容易,正因為不易,就要去珍惜,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念頭:這樣一個人身是很難得到的,這次得到了,我決不能讓它白白浪費掉,我一定要修行!要有這樣堅定不移的決心。這種決心就是我們修行的標準,一個初步的標準。達到標準後,就可以修下一個修法;如果還沒有,就不忙繼續往下修,而要反反覆覆地思維人身難得。

我們可以安排每一個外加行修半個月,那麼整個外加行要修兩個月;或者每個外加行修一個月,總共是四個月,這要看大家的實際情況。修多長時間是不一定的,因為有些人修得快些,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達到標準,有些人修了很久還是不行。但暫時可以這樣制定,因為還要修後面的五加行,所以一定要有時間的安排,如果沒有時間安排,一直這樣拖下去,就沒有修完的時候。可是,最主要的還是要自己去觀察有沒有資格修下一個修法。有了上面講的決心就可以換下一個的修法──壽命無常;還沒有這種概念之前,就要反覆修持。加行,特別是外加行的修法不是很複雜,傳講也不複雜,但是要切實做到也不是那麼容易。然而,除非你不想解脫,否則一定要這樣下手。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脫離輪迴,但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現在講的這些是最基礎的修法,我們要從這裡開始,由淺入深。雖然這些是基礎修法,比較簡單,後面的修法會比較複雜,但沒有這些簡單的基礎修法,修其他的法是沒有用的。所以,千萬不能小看這些加行,覺得不值得修,不用聽一看就知道,或是根本不修,這樣都是不對的。如果加行前前的修法沒有修好,後後的修法也不會修好,這個很重要。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9:32:19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4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講授 ─《五加行開示錄.外加行.因果不虛》

這四個修法叫四個外加行,其共同目標是讓人建立圓滿的出離心。現在我們僅是聽講,還未來得及修,你們也許不會有很堅強的出離心,這也沒有問題,還可以修,可以培養。世界上所有的觀點都是可以培養起來的。不修就是問題,能修就不成問題。

不能以為只有念經才是做功課,功課不一定都是這樣。最關鍵的功課是內心去思維、去感受,這才叫修行。有些修禪宗的人總有這樣的概念:修行就是什麼都不要想,除此以外,他什麼都不認;修淨土的有一種習氣,認為修行只是念佛,拼命的念,這才是做功課,其他的也都不認。

這些都不對。念佛當然好,但是若沒有這些基礎──出離心和菩提心,僅是嘴巴念,也不是沒有功德,卻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參禪當然好,但是若基礎的出離心、菩提心都沒有,只是什麼也不想,這又有什麼用呢?很多動物都要冬眠,在漫長的冬眠時間裡,也沒有粗大的念頭,卻還是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這些基礎修法,無論是淨土宗也好,禪宗也好,密宗也好,都需要的。

前面講過三個階段,第一出離心,第二菩提心,第三空性。在前兩個階段,所有的教派是沒有區別的,只有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修空性的時候,才有所不同,那時各個教派的方法都不一樣。修出離心和菩提心能有什麼不同呢?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個教派會排斥菩提心出離心。所以,不能以為什麼都不想才是做功課,不能以為只有念佛才是做功課。外四加行是所有教派都要修習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念佛、參禪不是更圓滿、更圓融嗎?我們不能流於片面,在片面基礎上做出來的結果也是片面的,意義不大。外加行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去修。

不知道是不是在座所有的人都要修加行,但是我想大多數人都會修的。剛開始時有些人也許沒有修加行的打算,但是聞思以後他們的想法會改變。我想在座的當中絕對不想修加行的可能很少。希望很少,甚至是沒有。

在規定時間內修完這四個修法後,也許出離心真正地培養出來了,那當然好;也許出離心還不夠堅定,那也沒有問題,還有時間繼續修,這樣出離心是肯定會修起來的,然後再修皈依發心。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09:49:10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5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開示 ─《菩提心的修法》

學過《入行論》等大乘論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修行當中,菩提心的地位舉足輕重。如果沒有修成菩提心,一切顯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所以首先一定要了解菩提心。

但光是了解還不夠,現在很多人對佛法只了解就滿足了,其實學佛法、信佛法、修佛法是不相同的。我們相信佛法,叫信佛法;字面上知道一點理論,這叫學佛法;不但是相信、知道,而且實際行動中真的去做,這叫修佛法。這幾個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比方說,我們首先不知道某個企業,後來通過各種方法,相信有這個企業的存在,這叫信;然後了解它的建築、規模、設施,這叫做學;最後掌握企業從開業到發展的整個狀況,自己在行動中去運作,就叫修。

有些人根本不信佛教;有些稍微信一點;有些信一點,也學一點,但從來沒有修過,實際上最關鍵的是什麼呢?就是要修佛法,將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再三串習,再三修持。很多人字面上知道菩提心,剛才有些居士也背了《入行論》第一品,功德真是非常大,但你們修了沒有呢?沒有修的話,佛法的力量體現不出來。所以,信佛法不行,學佛法也不行,一定要修佛法,否則自己臨死時可能一點也用不上。有些人理論上講得天花亂墜,自相續卻與佛法背道而馳,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沒有修持。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一定要修菩提心。

我們平時所修的法是大乘還是小乘,完全取決於是否有菩提心。我以前也提過多次,比如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詞上面不分大乘和小乘,以出離心來攝持,就成了小乘的念佛法門;以菩提心來攝持,就是大乘的念佛法門。在佛面前磕頭、供燈,也不分大乘和小乘,此善根成為什麼樣的善根,根本決定於自己的心態。譬如三個人今天在佛像前供燈、燒香、磕頭,一個人是為了今生的利益,求佛保佑家庭平安、生意興隆;一個人想自己獲得解脫;一個人是為了天下無邊的一切眾生而發願。表面上看來,三個都是供三盞燈、點三支香、磕三個頭,功德似乎一模一樣,可是由於不同的三種發心,相應就有了世間、小乘和大乘三種功德。所以,在修行過程中,每個人需要發菩提心。

藏傳佛教的大成就者恰美仁波切說過:「密宗的即生成就,是以菩提心為因,密宗的方便方法為緣。」可見,藏傳佛教的即生成就,離不開菩提心。同樣,漢傳佛教的淨土宗和禪宗,也離不開菩提心。釋迦牟尼佛三藏十二部經典中,離開菩提心的大乘法門,絕對是找不到的。不能說「正因為我是禪宗的,正因為我是淨土宗的,這個法肯定是大乘」,要知道,之所以說是大乘,必須以菩提心來攝持。故大家先要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知道了以後,自己才會願意去修。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0/19 上午 10:37:01

 25   25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3437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