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於二戰初期歐洲戰場的軼聞中,英勇的波蘭騎兵用長矛向德軍坦克發起的殊死衝鋒是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戰爭場景之一。通常的說法是,當時波軍某騎兵旅突圍時,為突破德軍裝甲師的堵截,騎馬持矛向德軍的坦克展開堂吉訶德式的進攻,但在德軍的鐵甲與炮火下,落得個全軍覆滅的悲壯結局。
這一「長矛戰坦克」的傳奇得到了包括參戰雙方在內的廣泛承認,有些嚴肅的歷史紀錄片中也採用了這種說法。1959年波蘭拍攝的由羅曼·波蘭斯基主演的反映騎兵生活的電影《羅特納》更對這個故事的傳播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事實並非如此。
記者的想像力製造了戰爭神話
雖然不能說這一流傳甚廣的「長矛戰坦克」完全是謠言,但至少是以訛傳訛。翻一翻相關的戰史,波蘭騎兵在開戰之初只參與過有限的幾次作戰行動。「長矛戰坦克」的故事則來自於1939年9月19日在沃爾卡·威格洛瓦附近的遭遇戰,波蘭騎兵陣亡100餘人。
這場戰鬥發生於開戰的第一天。當時波蘭第18騎兵團在掩護但澤走廊波軍總退卻的過程中,向古德里安率領的德國第19裝甲軍的第2和第20摩托化師結合部發起一次攻擊,其中兩個執行迂迴任務的騎兵中隊正好碰上一個就地休息的德軍步兵營。波蘭人出其不意地揮舞著馬刀發起衝鋒,將猝不及防的德國步兵擊潰,然後就地組織防守。但在附近樹林裡休整的幾輛德軍裝甲車(不是坦克)正好趕到。在20毫米機關炮的彈雨下,下馬作戰的波蘭騎兵們損失慘重,團長馬特拉紮上校和團參謀長當場陣亡。第二天,趕來採訪的意大利戰地記者喬治·帕拉達聽到關於這場戰鬥的消息。不知是他的想像力過於豐富,還是他輕信了德軍士兵帶有誇張色彩的描述,或是他看到了遺棄在戰場上的斷矛,總之「波蘭騎兵用長矛向德國坦克衝鋒」的神話就這麼傳開了。
不是蓄意造假就是記者無知
另外,雖然一戰後騎兵持長矛衝鋒的戰例確實存在(如第二次摩洛哥戰爭中的西班牙騎兵),但二戰前的波軍騎兵早已不是1683年維也納城下的驃騎兵,其裝備也與一戰那種水平大不相同。長矛已於1934年從波蘭騎兵的標準裝備中消失。少量留用的長矛主要用於儀仗和懸掛旗幟。只是為了保持戰士們的勇武精神,騎兵平時仍有使用長矛的訓練。以當時波蘭的3團制騎兵旅來說,全旅6100餘人,除5100匹戰馬外,還有機械化車輛65台,配有輕機槍89挺、重機槍81 挺、反坦克槍66挺、46毫米迫擊炮9門、81毫米迫擊炮2門、反坦克炮14門、75毫米火炮12門、40毫米高炮2門,重武器的數量與步兵野戰部隊相差不大(4團制騎兵旅的重武器數量更多),作戰方式也是以騎馬機動、下馬作戰為主,實際是一種機動性較強的步兵,只是在快速奔襲等沒有重武器參與的戰鬥中,才會使用馬上衝鋒的
戰術。如果是真的與敵人的坦克部隊發生交火,騎兵一般會選擇主動退卻。此外,波軍的戰術也並非今人所想像的那樣落後。事實上在開戰之初,波蘭成功地分散和隱蔽了大部分空、海軍力量,只是因為武器性能的差距和領導者的無能,才導致了慘重的損失和迅速的潰敗。
為什麼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參戰的波、德雙方都未出來澄清這場戰鬥的真相,起因應該是雙方「周瑜打黃蓋」式的一種默契:波蘭人需要用這個故事讚美自己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德國人需要用它來宣揚第三帝國鐵流和「閃擊戰」的威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逐漸被湮沒,更多的「證據」被加入進去,來證明這一傳奇的真實性。
比如在歐美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上,一些德國入侵前波軍騎兵調動的照片中因為出現了長矛(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長矛多半是為了懸掛旗幟),因此也被註釋為戰爭爆發後波軍騎兵準備去對抗德軍坦克。但反對的聲音始終存在。當電影《羅特納》公映後,一些參加過當年戰鬥的倖存老兵就公開發表不同意見,說明真相。
當然,即使「長矛戰坦克」被證明是子無虛有,也絲毫無損於波蘭軍民的形象。在1939年那種恐怖之中,波蘭人民和軍隊奮起反抗納粹侵略者的勇敢鬥爭已足以給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