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略談靜坐-堪布卡塔仁波切
佛教的教法非常直捷了當地指引行者去認知自己以及自己之潛力,我們的本性具足諸善,但如何認知本性,讓其宛然顯現呢?
這種能夠認知本然善性之潛力不是專屬於某一個人,或具特殊背景或來歷之人群,它是平等存在於每個人中,無一例外。
但是不論我們的才智如何高,對於如何獲致穩定及清明心性之事,則非易於實現。
強烈的慾望、推測和感應之幻覺三者並不能讓我們達到人的至善境界。
然而親近法侶,逐步瞭解如何開展我們之潛能以及適度收回外馳之心--這些是我們能力所及之事--這些就是長久以來我們失去的條件。
我們談及靜坐的修習,而且極強調習定的重要性。
雖然如此,缺乏對心及諸法實相的一些基礎知識,不能真正修習禪定。
等到我們獲得一些知識後自能親身去應用之。
我們的生活型態變得過分複雜,所以需要基本的靜定方法來獲得安寧,靜坐不會立刻有效,然而如果有恆及誠心,經過一年左右,某些變化--對自他均有利的變化--定會產生。
每天用一段時間於靜坐。
一到時間就專注於習定上,不要再慮及其他的事情。
不要想:
「或許我現在不該打坐而應該去做完某些事。」
如果可能的話,選擇一個不受干擾的地方。
平坦舒適,不冷不熱,最好(至少對初學者而言) 不要太吵。
地板上放塊墊子(折疊的毛毯或硬實的床墊),上面加一愧卷緊的小枕頭以安坐。
首先以七支坐法安身:
一.雙腿盤坐,能以「金剛」座姿
(亦稱蓮花座姿,各腳放在另一腳大腿上,右小腿在上)
而坐最好,不然的話,能用「薩綞」座(亦稱「半蓮座」
左腿著地,右腳放在大腿或小腿上;或兩腿著地亦可。
二.腹部內縮上提,收縮肛門括約肌肉,保持此姿勢幾秒,然後放鬆,此法可以減少精氣之損耗。
三.再調整背部的姿勢,確定背部下端非常挺直,在坐的時間內要保持此姿勢。
保持挺直的背部,非常重要!
因為對應於肉身,有一「微妙身」存在,此身有氣息流通之脈輪,主要的脈則沿脊柱而行,如果脊柱直的話,中脈亦直,則氣能自由流轉。
在氣息能自由流轉之時,「心」的功能最佳。
四.兩手置於兩膝上方,手肘挺伸以支撐上身。
兩手大姆指尖觸無名指根部(通常戴戒指的地方),輕輕握拳。
此為防止精氣流失之另一法要。
於習慣挺脊久坐,不會緊張後,可將雙手安置於臍下腹部,兩手相疊左下右上,姆指微觸。
五.雙目凝注於面前一肘長之地面,保持注視此方向。
六.收下顎近喉,如要造成雙下巴一樣,下巴不可外突。
七.舌尖抵上牙床,舌部用力,封住上嘴部,此法可以控制唾液,故不必常嚥口水。
牙齒輕輕咬合,唇部亦輕閉。
如此坐後,你一定有一種感覺名為「妙和」(Harmonious surprise)。
有此感覺,打坐必容易開始。
現在說明如何靜坐。
首先,數息二十一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吸氣時,觀想氣由鼻孔進入,逐步充滿身體降至於臍部。
呼氣時,觀想氣由鼻孔出,以至於地面。
數完二十一次後,即可停數,而觀息之出入。
以正常速度呼吸,出息與入息之時間一致,專注於氣息之進出。
念頭起伏不定,讓你無法專注氣息。
(注意到這點,就是靜坐所得的第一個好處,此是人一生繼續不止之事--心之忙碌不休。)
當覺得念頭出現,不管其好壞,知其為妄念,而仍專注於氣息之出入。
不要浪費時間於責備自己受雜念之擾而分心。
因為隨時可以重新開始,故不要擔心,繼續坐下去。
如果不追尋的話,雜念自會消失,注意於出入息,可讓心意集中不受念頭左右。
不追尋念頭,並非表示你進入恍惚失神的狀態,心意要很清晰的集中於呼吸。
漸漸地,你會學會找到兩極端之平衡處,既不太鬆亦不太緊,宛如手握生雞蛋一樣,太鬆易落地、太緊易握碎。
又如調弦一般,太鬆無雅音,太緊易崩斷。
不要對學習打坐之結果有任何特別的期望,或想著自己若以正確方式靜坐後,會有何種滋味。
只要作靜坐的功夫,並看著發生什麼。
每天定時有規律的靜坐,即使只有十五分鐘,比起有時一坐一個鐘頭,然後數日停止不坐,來的重要。
初學時,設法坐二十分或三十分鐘,然後漸次增長到一個小時。
稍後,可能的話,一天安排兩次靜坐的時間,早晨一小時,晚上一小時,但是至少一天一次。
如果坐時身體覺得痛苦,想法忘掉它;如果超過能忍受的程度,可以設法稍微調整坐姿。
經過幾次試驗後,可以發現最合適的坐姿,慢慢地身體就會習慣,記住,精進恆毅是修習靜坐必備的條件。
這種能夠認知本然善性之潛力不是專屬於某一個人,或具特殊背景或來歷之人群,它是平等存在於每個人中,無一例外。
但是不論我們的才智如何高,對於如何獲致穩定及清明心性之事,則非易於實現。
強烈的慾望、推測和感應之幻覺三者並不能讓我們達到人的至善境界。
然而親近法侶,逐步瞭解如何開展我們之潛能以及適度收回外馳之心--這些是我們能力所及之事--這些就是長久以來我們失去的條件。
我們談及靜坐的修習,而且極強調習定的重要性。
雖然如此,缺乏對心及諸法實相的一些基礎知識,不能真正修習禪定。
等到我們獲得一些知識後自能親身去應用之。
我們的生活型態變得過分複雜,所以需要基本的靜定方法來獲得安寧,靜坐不會立刻有效,然而如果有恆及誠心,經過一年左右,某些變化--對自他均有利的變化--定會產生。
每天用一段時間於靜坐。
一到時間就專注於習定上,不要再慮及其他的事情。
不要想:
「或許我現在不該打坐而應該去做完某些事。」
如果可能的話,選擇一個不受干擾的地方。
平坦舒適,不冷不熱,最好(至少對初學者而言) 不要太吵。
地板上放塊墊子(折疊的毛毯或硬實的床墊),上面加一愧卷緊的小枕頭以安坐。
首先以七支坐法安身:
一.雙腿盤坐,能以「金剛」座姿
(亦稱蓮花座姿,各腳放在另一腳大腿上,右小腿在上)
而坐最好,不然的話,能用「薩綞」座(亦稱「半蓮座」
左腿著地,右腳放在大腿或小腿上;或兩腿著地亦可。
二.腹部內縮上提,收縮肛門括約肌肉,保持此姿勢幾秒,然後放鬆,此法可以減少精氣之損耗。
三.再調整背部的姿勢,確定背部下端非常挺直,在坐的時間內要保持此姿勢。
保持挺直的背部,非常重要!
因為對應於肉身,有一「微妙身」存在,此身有氣息流通之脈輪,主要的脈則沿脊柱而行,如果脊柱直的話,中脈亦直,則氣能自由流轉。
在氣息能自由流轉之時,「心」的功能最佳。
四.兩手置於兩膝上方,手肘挺伸以支撐上身。
兩手大姆指尖觸無名指根部(通常戴戒指的地方),輕輕握拳。
此為防止精氣流失之另一法要。
於習慣挺脊久坐,不會緊張後,可將雙手安置於臍下腹部,兩手相疊左下右上,姆指微觸。
五.雙目凝注於面前一肘長之地面,保持注視此方向。
六.收下顎近喉,如要造成雙下巴一樣,下巴不可外突。
七.舌尖抵上牙床,舌部用力,封住上嘴部,此法可以控制唾液,故不必常嚥口水。
牙齒輕輕咬合,唇部亦輕閉。
如此坐後,你一定有一種感覺名為「妙和」(Harmonious surprise)。
有此感覺,打坐必容易開始。
現在說明如何靜坐。
首先,數息二十一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吸氣時,觀想氣由鼻孔進入,逐步充滿身體降至於臍部。
呼氣時,觀想氣由鼻孔出,以至於地面。
數完二十一次後,即可停數,而觀息之出入。
以正常速度呼吸,出息與入息之時間一致,專注於氣息之進出。
念頭起伏不定,讓你無法專注氣息。
(注意到這點,就是靜坐所得的第一個好處,此是人一生繼續不止之事--心之忙碌不休。)
當覺得念頭出現,不管其好壞,知其為妄念,而仍專注於氣息之出入。
不要浪費時間於責備自己受雜念之擾而分心。
因為隨時可以重新開始,故不要擔心,繼續坐下去。
如果不追尋的話,雜念自會消失,注意於出入息,可讓心意集中不受念頭左右。
不追尋念頭,並非表示你進入恍惚失神的狀態,心意要很清晰的集中於呼吸。
漸漸地,你會學會找到兩極端之平衡處,既不太鬆亦不太緊,宛如手握生雞蛋一樣,太鬆易落地、太緊易握碎。
又如調弦一般,太鬆無雅音,太緊易崩斷。
不要對學習打坐之結果有任何特別的期望,或想著自己若以正確方式靜坐後,會有何種滋味。
只要作靜坐的功夫,並看著發生什麼。
每天定時有規律的靜坐,即使只有十五分鐘,比起有時一坐一個鐘頭,然後數日停止不坐,來的重要。
初學時,設法坐二十分或三十分鐘,然後漸次增長到一個小時。
稍後,可能的話,一天安排兩次靜坐的時間,早晨一小時,晚上一小時,但是至少一天一次。
如果坐時身體覺得痛苦,想法忘掉它;如果超過能忍受的程度,可以設法稍微調整坐姿。
經過幾次試驗後,可以發現最合適的坐姿,慢慢地身體就會習慣,記住,精進恆毅是修習靜坐必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