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聖般若攝頌》第十二課-3:以前堪布給我們說《般若攝頌》不要離開身體,確實依靠這部經典的加持遣除了很多違緣,也讓我的相續中生起了信心、悲心和智慧,而且沒有預想到的許多功德的來源也是它。
索達吉堪布傳講
第十二課
思考題
1.請以轉輪王的比喻說明一切功德隨行於般若。對聞思般若等佛法你有何感想?為什麼?
2.為什麼佛陀在舍利與繕寫般若兩者中選擇繕寫般若?請談一談,在學完「修學般若舍利得供養等之理」這一科判後,你有何體會?
3.既然《般若攝頌》弘揚和行持的因緣、時間已經成熟,那我們應如何受持?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具德無價摩尼珠,置於何篋應禮敬,
取出亦於篋愛重,彼等功德即寶珠。
如果有人這樣問:佛陀滅度以後,現在已經遠離行持般若,怎麼會依靠般若的威力,舍利成為應供處呢?他們認為:雖然佛陀是依靠般若成就的,但現在佛陀已經圓寂,所以般若的威力早就失去,那怎麼還能說依般若而使舍利成為應供處呢?
經中這樣回答:比如世間有一無價之寶的摩尼珠,它能遣除世間種種災難、毒害和疾病,放在水中也能澄清污染,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力量。將具有如此功德的如意寶裝在金銀等做成的器皿中,人們也會對它們一起恭敬、供養。即使如意寶已經取出,但因它是放如意寶的寶篋的緣故,人們還會對它繼續恭敬、供養。為什麼呢?因為,雖然這個時候並未裝寶珠,但寶珠的威力在寶篋上還存在,所以在後來的很多世中,人們也會對它敬禮。而且只要向它敬禮,也能帶來種種利益,比如遣除疾病、毒害及不良空氣的影響等。
又比如,雖然高僧大德們早就已經圓寂了,但他們住過的山洞,後代人仍然會一直敬禮,這是因為依靠高僧大德的威力與加持,能讓後人的相續中生起開悟等境界。在古代,雖然國王已經離開世間,但皇宮還一直保留著,而且人們也把它當作皇上那樣來對待,當然這就是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在近現代,國家領導人物去世後,他們用過的茶杯等器皿也一直存放著,而且還成為人們瞻仰的對境,美國一些博物館中就有這樣的情況,人們見了一眼也覺得很有福報。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名人,尤其是明星,一方面很多人對他們很崇拜,另一方面他們也有一種威力;所以即便是他們題的字,很多人就像佛教徒對釋迦牟尼佛的金剛語那樣有信心,哪怕是觸著他們的手指,也會陶醉在歡樂之中。
的確,在世間偉大人物的身體、語言及思想中,有許許多多神秘的力量。這是肉眼看不著的,想一下子解釋清楚也有一定的困難;所以世間才有許許多多沒有得出結論的事情。同樣的道理,緣《般若攝頌》而作的頂禮、供養等,具有很大的功德,但對佛教沒有信仰或對佛理不通達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讓他清楚。但是,當我們不斷學佛二十年後,或智慧越來越成熟時就會明白:哦!以前堪布給我們說《般若攝頌》不要離開身體,確實依靠這部經典的加持遣除了很多違緣,也讓我的相續中生起了信心、悲心和智慧,而且沒有預想到的許多功德的來源也是它。的確,我們現在沒有開悟的智慧,或者說沒有實修實證的境界,所以很多道理很難悟出來。但到一定的時候就會明白: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我覺得,我們受持這樣的經典非常有必要。
如是依勝般若德,佛滅舍利得供養,
由此誰欲持佛德,應取般若此解脫。
同樣的道理,依靠如意寶珠一樣的殊勝般若,儘管佛陀已經滅度了很長時間,但是像寶篋般的舍利還受到人們的供養。前面也講了,人們供養寶篋的原因就是因為如意寶曾經放在裡面;同樣的道理,人們為什麼要供養舍利,就是因為它依般若而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人們之所以對佛陀和舍利恭敬供養,就是因為他們來源於般若,因此每一個人皆應受持這樣的般若。而誰願意或希望獲得佛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也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受持這樣的般若波羅蜜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脫離一切輪迴束縛、解脫一切障礙,最終獲得究竟的快樂。《中觀四百論》云:「虛妄分別縛,證空見能除。」可見,只要我們通達、證悟空性,世間上所有虛妄分別的束縛,皆能消逝無跡。因此,真正的解脫唯有依靠這樣的般若法門才能得到。
所以,我一直希望很多有智慧的人,或有一定聞思能力的人,對此般若法門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哪怕是一個偈頌,若能牢牢記在心間,它也成為遣除輪迴百病的妙藥。如果前世的福報、今生的因緣等條件不具足,也應隨身攜帶法本,當然我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說過。的確,哪怕是短時攜帶,也有很大的功德。以前我也講過,藏文《大乘密嚴經》中說:若誰讀誦或者攜帶這部經,即使造了五無間罪也能得以清淨。所以好幾年前我也要求大家,方便時讀一遍,有時間也可受持。當然,這也是我讓大家攜帶《般若攝頌》的原因。此次傳講《般若攝頌》我很清楚,如果要求很高,比如背誦、聞思、通達,很多人都做不到;所以要求很低,只要不管到哪裡去帶著就可以。我覺得這並不是很困難,而且只要帶著就能獲得極大的利益。
以前有一位施主到一個地方請了一本《金剛經》,帶回家後他想將其好好供在家中,但因家裡很髒怕弄髒了經書,於是將經書交給孩子拿著,自己開始打掃衛生。孩子接過經書後,在無記的狀態中走了七步。以走七步的功德力,這個孩子死後就轉生到三十三天享受天界的快樂,在這以後的七世中也連續獲得圓滿人身,最後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大家皆應隨身攜帶此經,若能如此而行,必定出生巨大的功德。
前一段時間,我們希望大家能共修五十萬加行,這對修行人來講,應該沒有任何困難。但很多人都紛紛寫「辭職報告」,那我們也沒辦法,因為信仰是自由的,不可能強迫。不過,對這樣簡便易行的積資淨障方法,我希望大家皆能做到;若能行持,對自他肯定有很大的利益。當然,很多人因受環境、教育、親友等的不良影響,思想中有許許多多染污,那想完全明白這樣的因果道理也有一定的困難。但無論如何,對這樣簡便易行且能讓自他直接或間接得受利益的好事情,每個人都應做到。
當然,這樣做的好處並非沒有任何教證和理證,也即絕對不是毫無理由的空口亂說。大家也清楚,有些傳授瑜伽功的人及標榜開發特異功能的氣功師等,他們以自己的身體做種種姿勢,讓別人也跟著這樣做。說這對你的肝臟好、這對你的肺好……很多沒有智慧的人都信以為真,天天都跟著練一些沒有意義的動作。但我所說的話並不是這樣,因為我要麼依靠公案、要麼依靠教證,否則完全是分別念就不可靠。經云:「汝意不可信。」的確,我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沒有把握,所以不敢以自己的分別念來誤導大家,最起碼也要引用一些教證、理證。實在說,對《般若攝頌》的功德不可思議,我以教證和理證進行過反反覆覆的思維。
以前法王如意寶給我們講授《般若攝頌》時,顯得非常歡喜,原因當時我也沒有悟到,現在才明白——講授此經有甚深的密意和緣起。現在給大家發的《般若攝頌》裡面,就有法王如意寶一輩子念誦的《般若攝頌》的照片。不知道以前給大家講過沒有,《前行備忘錄》和《般若攝頌》,我夢中在法王那裡得過傳承。夢中的感覺好像是四五天,當時中間一部分沒有聽到,後來又在夢中聽錄音補上了。雖然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講過,夢中得受的灌頂、傳授可以算得傳承,但我看到《藏密佛教史》中的上師,他們夢中在金剛手菩薩等聖尊前得到傳承後,為了不受別人誹謗、誤解,後來還是在真實的人面前重新聽受傳承。雖然上師如意寶住世時,我在他老人家前也得過此經傳承,但為了更保險,後來我還在德巴堪布等上師前再次聽受。所以,如果說得高一點,也有上師如意寶不共近傳的加持。若沒有,按傳統在上師前所受的傳承也應該有,這毫無疑問。
不管怎麼樣,我覺得《般若攝頌》弘揚和行持的因緣、時間已經成熟,當然這是我分別念這樣認為的。去年,我得法王一輩子念誦的《般若攝頌》的緣起特別奇妙,當時我特別想找,但後來也得到了,是一位金剛道友送給我的。當時雖然不敢說兩天兩夜沒有睡覺,但確實很歡喜,晚上好長時間都睡不著。當時我正在翻譯《般若攝頌》及其註釋,所以覺得緣起非常殊勝,認為是不是依靠這個法本,很多人的相續會有一點轉變。不過這也許是凡夫人的分別念,若是分別念,你們就不要當作一回事;如果這有勝妙的緣起,象徵上師的加持顯現成微妙的形態,那就要引起重視。的確,我們不能像唯物論者一樣,除了肉眼看得見的物質以外,比如意傳加持、上師的力量等,這些都不承認的話,那就不對。在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當中,當傳承上師或諸佛菩薩的甚深加持融入心時,智慧、悲心就能得以開發,許許多多功德也會紛至沓來,這樣的事跡在傳承上師的傳記中一目瞭然。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聽受這樣的般若法門,因為這有極殊勝的因緣。
好,今天講到這裡!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以下附上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的般若空性
空 性
雖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無我」以及「業力」一樣,也是最常被人誤解的概念。
人們常認為「空性」就是空無所有,有的時候則認為空性是沒有了什麼東西,譬如說空杯子裡沒有茶。有些修行者誤認為思想暫時停止的遼闊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則認為,空性是隱藏在一般現象界或經驗之後的某樣東西、或某種隱藏次元,只有具足智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這些誤解是可以諒解的,因為佛法中空性的概念非常難於瞭解,而我們唯一具有的,又不足以表達或描述它。我們使用文字、片語所組成的語言來說話,在我們心中為每個字和概念都創造了一幅圖像,這些圖像障礙了我們的溝通。「空性」超越了這些圖像和概念,只有從「沒有這些圖像」的觀點上,才能討論空性。
但由於我們沒有這種影像,所以只要一講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會設法先把心裡已經有的圖像去掉,以我們假想的「空性」圖像取代——這只是另外一張圖像而已。因此,我們的心企圖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見地,這本身就是個錯誤。薩迦派大師札巴姜臣曾說:「若有執著即非正見。」
可以這麼說:無見就是正見。偉大的中觀論師龍樹菩薩曾經說過:「我沒有創造任何理論上的見地,因此沒有任何過失。」這句話指的是絕對的層面。在相對的層面上,龍樹當然接受平常的現象或傳統性的真理中所指「事物的顯現」和「事物的本性」。
當我們研讀和思惟佛法的時候,必然會討論和分析絕對真理,這時候就可能有困惑發生。每當我們說到或想到「絕對真理」的時候,必須警覺到,我們是在相對的層次上,以概念來說或思考非概念的絕對真理。
有兩種絕對真理:一種是真正的絕對真理;另一種是為了溝通所建立的絕對真理模型,這種模型是相對的。我們能講、能思考的,只有後面這種模型絕對真理,因為真正的絕對真理超越一切概念,而我們卻局限於概念之中。
如果你必須找一個從未見過的人,認識那個人的朋友可以為你描述他,或給你一張照片。當然,你絕不會把相片當成真人,你會利用這張相片,在你碰到那個人的時候,就可以認出他了。同樣地,佛教老師們試著給你絕對真理的概念化模型,幫助你在見到它的時候認出它來。在試圖溝通的時候,老師們有時候會說:「有智慧才能瞭解空性。」似乎空性是客體,而智慧是主體。試圖解釋,有時候只是徒增困惑,因為沒有一個堅固實存的客體可以標明為「空性」,也沒有一個堅固實存的主體可以標明為「智慧」。只要有主體、客體,就有二元對立——二元對立是自我的觀點,不是空性見地。
不幸的是,在相對的層次上所建立的絕對真理模型,反映了「自我」的觀點,否則我們無法瞭解它。然而,我們還是能夠利用這樣的模型讓我們遠離「自我」的觀點,走向究竟;不過千萬不要把模型與真實混淆,這很重要。
「空性」不是某種堅實存在的物體,也不是空無所有或虛空,例如把一切現象消失掉所遺留的空間當成是空性。消失表示先有個東西在,然後才能「消失」;這就像認為「自我」是不存在的問題一樣:「自我」先存在,後來才不存在——但從來就沒有的東西根本談不上什麼存在或不存在。
我們標示每一種客體。「空性」的意思是,事物並不是依照你所標示的樣子存在。佛法告訴我們:凡夫所見的一切,都是透過情緒、習性和二元對立等自我的濾光鏡,就像前面琥珀色太陽眼鏡的例子一樣,使我們看不清楚事物完整的顯現,也看不清楚事物真實的本性。首先,你看不見事物的真實本性;接著,雖然你看到了顯現,卻不明白這種顯現可能只對你而言是這樣,並不通用於其他眾生。我們自然傾向認為自己的見解最正確,別人見到的顯現是錯的,然後經常變得很生氣,並且浪費時間去做一些無益的爭論,試圖說服別人——接受所謂「正確的看法」,而這種正確的看法其實是我們的看法。
如果你能明白,你所看到的顯現是由於你所戴的有色眼鏡,別人所看到的顯現是由於別人所戴的有色眼鏡,大家都沒有看到事物的真正面目,那麼你的生活就會更和諧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眾生都不明白每個人都戴著有色眼鏡,因此他們對自己所看到的都很認真,其結果是,大家捲進了包括戰爭的各種衝突之中。
「無二」或「無分別」是說明空性的另一種方法。有些對佛陀的祈禱文說:「頂禮大力佛陀,能把整個宇宙放在一個原子上。」密勒日巴尊者與弟子惹瓊巴也有類似的故事:惹瓊巴想要到印度去研習無二空性,密勒日巴告訴他沒有必要,可是惹瓊巴堅持去了印度。當惹瓊巴回到西藏的時候,密勒日巴去見他,惹瓊巴對於自己新學到的知識感到十分驕傲。在師徒二人走回密勒日巴洞穴的途中,突然落下一陣大冰雹,密勒日巴看到路邊有個犛牛角,就進入牛角裡,但牛角沒有變大,密勒日巴也沒有變小。密勒日巴在牛角裡對著惹瓊巴唱了一首歌,說牛角裡的空間對任何瞭解無二的人還大得很!
這樣的故事和祈禱文對於懷疑論者而言,簡直就是宗教上可笑的符咒;而缺乏智慧的虔誠信徒,把它解釋為「神一般的英雄,利用凡人所沒有的超能力,表演了一些奇蹟」。仔細研究分析這些祈禱文和歌集,就能知道,這並不是什麼超能力,而是對於實相的某種瞭解或知識——他們了悟事物大小內外的不二性,也就是「空性」。
強烈的習性限制了像我們這種以我執為導向的人。我們和我們所處的世界,都被一些固定的特徵,例如顏色、大小、方向等限制住了。對我們而言,「小」的特質代表有個小的現象真實存在,而「大」就表示有個大的現象真實存在。在我們二元對立的世界中,只要某件事物被定上了固定的性質,它就永遠被困在那些性質的框框中。
我們僵化地生活在認為現象實存的自設牢獄中,這些成見是我們根本的問題所在。如果我們認為某人很壞,這種見解就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即使他真的做了些好事,我們也會說他在做壞事;相反地,如果我們愛上了某人,那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妙的,連他的糞便也可以忍受,他就算殺了人也是被殺的人不對。
依照佛法,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任何事物的真相,只看到了自己的成見——我們誤把所收集的一大堆照片當成了實物。在我們把事物分類、標示之前,可能在一刹那間真正覺察到它;但在這之後,我們就落入自己對它的成見中,不再覺知事物的真正面目。這樣的造作不僅出現在例如美醜等粗劣的層次上,而且也在例如主體、客體或天堂、人間等極微細的概念層次上運作著。
沒有圖像、標籤等成見而能夠見到真相的人,就不會被「小永遠是小」和「大永遠是大」的概念束縛。超越自我觀點的人,不僅不會僵化地認為他就是他的自我(與充滿實存的東西的世界分離的一個實存主體),而且因為沒有二元對立,所以他也瞭解到主體、客體都沒有真實存在的本性,因此,他不受顏色、大小、形狀、年紀、性別、地點等任何固定性質的拘束。
有時,在夢中,我們能瞥見沒有成見的自由。夢中可能有一千頭大象舒適地在我們的臥房中起舞,而房間和大象卻都沒有改變它們平常的大小;或者解放對於時間、空間的成見,瞬間在一個地方,下個刹那就到了一千哩外。
平常我們認為杯子比桌子小,所以我們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絕不會把桌子放在杯子上;我們心中認為小的東西很容易放在大東西上,而大東西卻絕不能放在小東西上——我們被教導成這樣,這也是我們所認為、所感受的情況,這種概念卡住了我們。距離、重量、向度等事物對我們而言都像這個樣子。
不在二元對立陷阱中的人,就不會執著某個特定的大小。杯子並不是絕對地小,只是和桌子相比顯得小而已;和調羹相比,杯子又顯得大了,原來「杯子是小」的概念被消滅掉了,現在杯子大了;而調羹和一滴茶水相比又顯得大了,於是原來所認為的小就消失了;和原子相比,一滴茶水又顯得大了,而「一滴茶水是小」的概念又消失了;就連原子和原子內的粒子相比也顯得大——這樣的步驟可以一直進行下去。像這樣的比較可以讓你知道,沒有任何物體是絕對的小或絕對的大,因為小和大是相對的、是互相依存的(這又好比最先和最後的數字一樣,每個數字之前和之後都還有另一個數字,因此永遠找不到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數字)。瞭解「無二」的人知道這一點,因此不執著於無條件的最小或最大的概念,這樣的人能夠把整個宇宙放在一顆原子上,就像我們把茶杯放在桌上一樣容易。
有人會想,看佛陀表演這種魔術一定很妙——的確也是這樣。你可能會想,佛要花多少時間、用什麼工具才能舉起這樣龐大的宇宙呢?但是就算親眼看到佛舉起巨大的宇宙而把它放在一顆微小的原子上,這也完全是想像所虛構。我們是充滿了奇思幻想的人,會看到東西、會作夢、會見到種種境界等,但是這一切都與證悟無二真理了無關係。
如果你真的要看佛陀成功地把宇宙放在原子上面,那麼,首先你必須了悟不二,才有資格當觀眾;這並不表示佛陀是個在做某件事的另外一個人,而是代表了超越一切標示的悟境——不去強加限制地把某些感受標示為「主體」、把另外一些感受標示為「客體」,也不區分現象,標示為「大」、「小」等等,這樣一來,宇宙很容易地就可以放在原子上面,就連「可能」和「不可能」也都只是標籤而已。
惹瓊巴的例子也是一樣的。惹瓊巴瞭解無二,所以他才能清楚地看到密勒日巴表演的事情。二元的難題,例如「牛角那麼小,密勒日巴怎麼進得去」等,都不會產生。如果像我們這樣的人站在旁邊,我們什麼也看不到,因為我們完全陷在二元對立之中,只能夠看到自已對於實相的成見。
就連日常生活中,成人也無法看見小孩們奇想的天地;因為成人缺乏赤子之心,無法超越他們所謂的可能和不可能的堅固信仰。
佛陀和密勒日巴都是無二之心或究竟真理的展現;至於你如何看他們,決定於你自已的悟境層次。雖然在相對的層次上,佛陀把缽放在桌子上,而不是把桌子放在缽上面;但究竟上,佛陀並沒有像小、大、自、他種種的偏見。同樣地,對密勒日巴而言,究竟的層次離於大小、內外的概念。事實上,任何知道無二和實證無二的人,都能夠看到非常美妙的實相表演。如果你真的能夠看到這場表演,就具足了西藏人所稱的「塔瓦托巴」——證悟了見地。
談到「無二」時,我們總是這樣說:「佛陀做了這樣的事。」有時候,我們誤解了真正要傳達的訊息,而以為我們可以在相對的層次上看到這樣的事情——就好像看魔術表演一樣。
二元對立表示我們只見到事物的一面,也就是我們這一面。我們習慣性地改編實相,以便能看到自我的版本。由於自他分別以及拚命地執著「自我」,所以我們除了自己的見解外,什麼也看不見。二元對立使我們和其他的人、事、物分開,嚴重限制了生活中的可能性,因為沒有其他的想法或建議可以不經改編地進入我們心中。
這種和萬物分離的感覺,常被解釋成孤獨和無聊,結果我們不斷去找尋和執著一些能娛樂自己、捕捉我們注意力的東西,來忘記孤立的感覺。
為了補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我們製造了成見所形成的替代性虛假的實相和激烈情緒,藉以安慰自己,讓自己全神貫注——把生活變成誇張的連續劇,而自己則是主角,很愚癡地幻想著痛苦的來源會帶來快樂。
就好比去看一場強烈而又有力的電影,因為太專注於情節,忘了那是一場電影,把它當成自己的生活一般;有時候你陷得太深,甚至於看完電影的幾個小時之後,還為電影的結局哭泣和憂慮。由於二元對立的成見,把自己和他人畫出界線,我們在「真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卻忽略了這是我們的作為,不一定是事物本來的面目。
另外一個瞭解「空性」的方法,就是要明白具足空性見地的意思是:避免「二元對立」的一切極端——避免「二元對立」的極端本身就是「空性」。一個自我本位的人永遠都會掉到某個極端中,因為他一看到任何事物,就會自動形成例如美醜、好壞等的判斷;他相信這些性質天生就存在那件事物之中,並自認了知那件事物的一些真相。如果不用例如好壞等概念支解事物,只看事物本來的面目,就非常近似於空性的體驗。
你可能會認為,只要抑制對事物的判斷,對它們漠不關心,就成就了某種空性——這種冷漠只不過是一種愚癡,同樣沒有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有時,某些事物既不吸引也不讓人排拒,我們完全忽略了它們——這種空白茫然是因為忽視,所以也是愚癡。
真正的空性覺知一切事物,因為它不受貪、瞋、癡等自我的觀點所遮蔽。見到空性並不意味著達成「見到某種東西」的佛教目標。見到空性表示「見到一切事物」,因為空性不排斥任何事物,涵括了一切事物。見到某件特別的事物,必然表示你沒有見到某些其他的事物,所以你沒看到的就被排除在外而沒有感受到。空性去除了那些「沒看到」,因此每件事物都在其中;空性去除了一切事物的「不存在」,包括不存在的不存在。諷刺的是,見到一件東西是「二元對立」,而見到一切事物卻非「二元對立」。
趨近空性的另一種方法,就是把空性當成滿。雖然現象並非天生以某種事物的狀況而存在,但也並非天生不以某種事物的狀況而存在。現象並沒有任何真實存在的本性,這就是它「滿」的性質。正因為這樣,對同一個現象,甲、乙二人才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事物的真相與人們對事物的感受並不相同。例如,假設有真正存在的美麗東西,那麼每個人都會把它看成美麗的東西,而它也絕不可能成為不美的東西。
因為並沒有真正存在的美麗或醜陋限制著事物,不具美麗和醜陋本質的空性,才可以同時具有成為美麗和醜陋的可能性。空性的意思是:雖然事物並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質,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那些特質,這使得事物具有成為任何東西的可能性——事物並不是那個樣子,但也不是「不是那個樣子」。因此,空性並不是一種斷滅論,並沒有否定任何東西的存在。空性是離於二元判斷,因此沒有任何限制。
空性也指「因緣相依」的真理。一切事物都互相依靠其他的東西而存在,就像左和右,如果沒有右,那就沒有什麼叫做左——那就是空性。沒有獨立存在的左,也沒有獨立存在的右。如果右能夠獨立存在,不依賴其他東西,那麼應該有一個不以左為參考點的右;同理,也應該有不需要客體的主體、有不需要他人的自己等等。由於存在與不存在是互相依存的,因此沒有所謂的「真正存在」,也沒有「真正不存在」。
龍樹在《中觀論》(Madhyamika Mula)裡說到,我們不應該說一切是空,也不應該說一切都不是空;此外,事物不是又空又不空,也不是非空非非空——這樣說是為了溝通的緣故,龍樹還提到,如果有的現象不是空性,那就表示有的現象是空性——但因為沒有事物不是空性,那麼空性又如何存在呢?
有些人誤以為「空性」就是空無所有,而且執著於那種想法,試著去觀修空無所有——釋迦牟尼佛在《大寶積經》裡譴責這種見解。執著「有」大如須彌山還容易解決,但執著「空性」即使小如芥子許,都是很麻煩的事。空性的見地是最高的見地,但若執著空性真實存在,就無藥可救了。
為什麼佛陀讚美空性是至高的見地,卻又譴責對於空性的執著呢?因為真正的空性超越了「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這四種極端,它也超越了可能產生執著的主客二元對立。在相對的層次上,佛陀教導以空性見地來對治眾生相信現象實存的這種虛妄見地,因為現象本身既非真實存在,也不是它們的「不存在」就是真實存在。你誤以為,空性就是你原先認為真正存在的現象不再存在時所留下的「空無所有」,然後你又執著於它們的「不存在」是真實的——這樣的見解完全扭曲了空性的真諦。這種謬誤遠比原先執著事物實存的見地更難根治。
空性的見地不會把你帶到愚人的天堂,也不會以各種想像的未來苦惱和折磨來嚇唬你。空性展現出事物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