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中共錯失犯台 主因中蘇同盟
歷史經常令人意想不到!據中、俄、美三國最新揭密檔案顯示,毛澤東一九五○年亟欲攻打台灣,卻未能如願,而阻止他攻台的真正原因,既非韓戰,也不是美國第七艦隊,而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史達林原先承諾軍援中共,後改變想法支持金日成發動韓戰,使毛失去犯台良機。
一般印象認為,台灣因韓戰而倖免於難,美國第七艦隊由此進駐台灣海峽,阻斷中共武力犯台。但大陸的蘇聯問題專家沈志華,根據中、俄、美三國揭密檔案發現,實情並非如此。一九四九年底,毛澤東訪問莫斯科,要求史達林軍援,包括「派志願飛行員或祕密部隊,以便盡快拿下台灣。」
中蘇同盟 美遠東部署納入台灣
史達林謹慎以對,不同意蘇聯直接派兵參戰,但願意協助中共盡快建立足以攻台的海空軍力。毛澤東急於攻台的另一個主因是,美國當時對台政策的消極態度,即杜魯門政府一九五○年一月公開表明,美國在遠東地區的防區不包括台灣。
美國之所以「放棄」台灣,主要為防止中、蘇兩國締結聯盟。沒想到,《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隔(二)月簽訂。蔣介石立即意識到,「美國在遠東的軍事不能不重新部署。」不久,美國情報部門發現蘇聯飛機開始進入中國沿海機場,同時共軍在東南沿海「屯兵百萬」,準備攻打台灣。
沈志華在《文史參考》中指出,美國為制止蘇聯擴張,以免中共在其協助下對台海採取冒險軍事行動,因而重新考慮對台政策,並把阻撓中共犯台,視為防止台灣成為蘇聯遠東戰略勢力下重要的一環。
按理說,中、蘇已經結盟。但史達林的如意算盤並未達成,他原想藉中蘇同盟,將勢力伸向中國的大連與旅順,作為蘇聯南出太平洋戰略的基地,但被毛澤東拒絕。為確保蘇聯在亞洲的戰略利益,史達林改變主意,拉攏金日成並助他向南韓進攻,把焦點放在朝鮮半島。
毛拒蘇南進 史達林轉而投入韓戰
毛澤東獲悉後,無可奈何。他原想先獲蘇聯援助,一舉拿下台灣,再幫北韓完成統一。因為戰略方向改變,史達林把軍援中共的物資轉給金日成。周恩來情急下,催促蘇聯履行援助承諾,甚至告知史達林中共攻台的時間和設想,卻無回音。
按中共計畫,一九五○年七月至五一年三月,共軍攻台部隊分別訓練;一九五一年四月至五月,進行陸海空協同登陸進攻合練,趁勢解放台灣,動員兵力十二個軍、約五十萬人。之後增為十六個軍。
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隨即發表「台灣地位未定論」,派第七艦隊堂而皇之進駐台灣海峽,中共攻台計畫胎死腹中,八月周恩來宣布「推遲解放台灣」,從此「解放台灣」成為一句鼓動人心的宣傳口號了。
一般印象認為,台灣因韓戰而倖免於難,美國第七艦隊由此進駐台灣海峽,阻斷中共武力犯台。但大陸的蘇聯問題專家沈志華,根據中、俄、美三國揭密檔案發現,實情並非如此。一九四九年底,毛澤東訪問莫斯科,要求史達林軍援,包括「派志願飛行員或祕密部隊,以便盡快拿下台灣。」
中蘇同盟 美遠東部署納入台灣
史達林謹慎以對,不同意蘇聯直接派兵參戰,但願意協助中共盡快建立足以攻台的海空軍力。毛澤東急於攻台的另一個主因是,美國當時對台政策的消極態度,即杜魯門政府一九五○年一月公開表明,美國在遠東地區的防區不包括台灣。
美國之所以「放棄」台灣,主要為防止中、蘇兩國締結聯盟。沒想到,《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隔(二)月簽訂。蔣介石立即意識到,「美國在遠東的軍事不能不重新部署。」不久,美國情報部門發現蘇聯飛機開始進入中國沿海機場,同時共軍在東南沿海「屯兵百萬」,準備攻打台灣。
沈志華在《文史參考》中指出,美國為制止蘇聯擴張,以免中共在其協助下對台海採取冒險軍事行動,因而重新考慮對台政策,並把阻撓中共犯台,視為防止台灣成為蘇聯遠東戰略勢力下重要的一環。
按理說,中、蘇已經結盟。但史達林的如意算盤並未達成,他原想藉中蘇同盟,將勢力伸向中國的大連與旅順,作為蘇聯南出太平洋戰略的基地,但被毛澤東拒絕。為確保蘇聯在亞洲的戰略利益,史達林改變主意,拉攏金日成並助他向南韓進攻,把焦點放在朝鮮半島。
毛拒蘇南進 史達林轉而投入韓戰
毛澤東獲悉後,無可奈何。他原想先獲蘇聯援助,一舉拿下台灣,再幫北韓完成統一。因為戰略方向改變,史達林把軍援中共的物資轉給金日成。周恩來情急下,催促蘇聯履行援助承諾,甚至告知史達林中共攻台的時間和設想,卻無回音。
按中共計畫,一九五○年七月至五一年三月,共軍攻台部隊分別訓練;一九五一年四月至五月,進行陸海空協同登陸進攻合練,趁勢解放台灣,動員兵力十二個軍、約五十萬人。之後增為十六個軍。
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隨即發表「台灣地位未定論」,派第七艦隊堂而皇之進駐台灣海峽,中共攻台計畫胎死腹中,八月周恩來宣布「推遲解放台灣」,從此「解放台灣」成為一句鼓動人心的宣傳口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