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開示
明光心與佛性 系列三之一
你的心本來就是證悟的,如雲一般迷妄的外來垢染,在你心中以妄念的形式,遮蔽了你心的明光本質,但卻沒有使這個本質改變或沾染塵垢。
英譯中/馬爾巴佛法中心
施心慧
圖片提供/馬爾巴佛法中心
竹清仁波切開示,「如來藏」就是「明光」,
這個「明光」構成了心的本質最根本的基礎。
為了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的無量有情眾生,我們要直接了悟心的根本本質,也就是明光,佛性(如來藏)。為了要得到這樣的了悟,要盡己所能地去聞、思、修純正的佛法,這是很重要的。抱持著這樣的動機來聞、思、修佛法,就是去開展對成就正覺的極大決心,也就是菩提心,這也是我們在一開始就要養成的心念。
在無上的導師佛陀所教導的經典當中,有一部經典提到:
如來藏完全遍及一切眾生,
這是所有眾生心中佛的根基。
如果更仔細地去看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或許會問:要怎麼來理解「如來藏」(或「佛性」)這個名相呢?「如來藏」指的就是「明光」,這個「明光」構成了心的本質最根本的基礎。這個心的自性明光的本質,是不被任何類型的瑕疵所垢染的。這個明光的自性本身,就是「如來藏」(「如來藏」字面上的意思是:已證得大樂者其心的本質。為了方便起見,把「如來藏」和它的一些同義詞翻譯成「佛性」)。
這裡關於「如來藏」的說法,所論及的是「如來藏」和眾生整體上的關係。問題是,「如來藏」涵蓋眾生的範圍有多廣呢?
「如來藏」是遍及一切眾生的。要說明「遍及」這個詞彙的意思,我們可以說:「如來藏」遍及於一切眾生,就像奶油遍滿在牛奶一樣。或者,我們可以說:明光,也就是本初心,遍及於一切眾生,就像芝麻油遍滿在芝麻籽中一樣。或者,就像黃金在金礦之中,銀在銀礦之中,清淨的本質在眾生的心中。這個「清淨的本質」原本就是明光,而這也就是「佛性」。
關於「佛性」,我們可以區分出三個不同階段:基、道、果。「基」的佛性,指的是明光,它自然地就呈現為所有眾生心的根本本質。這個本初的狀態是被遮蔽的,被覆蓋的。在這種情況下,佛性建構了一個基礎,以眾生來說,遮障是可以從這個基礎上去除的。這就是一般平凡眾生的階段。
所謂的「道」佛性,是在描述一種已經直接了悟本初心的狀態,其結果就是粗的迷妄也被消除了。這個「道」,是行者在去除較難以察覺,或是較細微的迷惑的一個過程。這是在十地中的尊聖菩薩的階段。
當行者去除了所有細微的迷妄,以及製造迷妄的習性,這就稱為「果」佛性。迷惑的狀態並不是心的本質的一部分。當迷惑的狀態去除了之後,心的本質──明光就會直接展現。當明光直接展現時,就成就了「果如來藏」。行者便證得了諸佛的了悟。
當說到佛性被迷妄的外來垢染所遮障時,有人可能會想:「如果我自己心的根本本質,是被我自身的迷妄產生的暫時垢染所遮障,那我怎麼會知道要如何去修正呢?」 重點是,這樣的智慧是很容易得到的,因為在佛性之中,就包含了智慧(般若智)和悲心的種子。因為智慧的種子是本來就在的,聞、思、修佛法就能夠催化這個智慧的生長和發展。這個智慧的成長就能夠反過來導正迷妄的狀態。
並且因為悲心的種子原本就已經在了,修持和悲心有關的教導,就能夠讓慈悲生長並開展。無論在行者的悲心中還欠缺些什麼,都能夠從現有的狀態一路開展到佛果的狀態。當已經證得佛果時,行者就證得了可能達到的最極致的悲心,這也稱為「偉大的尊聖心」。
當由心的迷妄狀態所構成的謬誤情況已經消除了,或者說,當了悟無我的智慧已臻究竟圓滿,這就是佛果。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充滿慈愛的大悲心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我們就會用「佛」這個名號,來形容已經成就這種大悲的人。
由此,透過悲心本俱的力量,行者就能夠行利益眾生的事業;透過究竟圓滿的智慧本俱的力量,行者就能夠完全領會,並在個別不同的情況下,以無限種類的方式來利益眾生。要闡明「為了眾生而成就佛果」的必要性其背後的原因,有許多種方式,這是其中的一種。
這是經典中關於這個主題的闡述。在論典(對經典的正統釋論)中,也探討了這個主題。例如,下面的偈言就是引述自《大乘無上續論》(即《寶性論》),這是依怙主彌勒菩薩所著作的五大論中的一部:
心的本質即是明光。
這就像完全不變的虛空;
來自錯謬思維的貪欲等等,
是外來的垢染;並不會引生真正的煩惱。
如空清淨心,澄明無易變,
謬作意所生,煩惱塵不染。
竹清仁波切說,證得佛果時,行者就證得了可能達到的最極致的悲心,
這也稱為「偉大的尊聖心」。
這首偈言描述了構成「心的自性」的明光,其本質當中所具有的無垢性和不變異性。
「虛空」是用來說明這兩者的例子。雖然虛空經歷了「被雲遮蔽」和「不被雲遮蔽」交替的這些暫時的情況,虛空的本質本身並沒有改變。就像雲不會影響虛空本身的根本本質,如雲一般迷妄的外來垢染,在人們心中以妄念的形式遮蔽了人們心的明光本質,但卻沒有使這個本質改變或沾染塵垢。
還有另外一首偈言,描述了暫時遮障的狀態,也描述了不真實存在的外來垢染遮蔽了如來藏,以及佛性中自然呈現的善妙功德:
本質的潛在力量是沒有一切外來之物的,
這樣的外來之物具有可分離的特性;
但並非沒有無比的善妙功德,
這樣的功德具有不可分離的特性。
佛身法爾淨,煩惱故不染,
而不離功德,以其不異故。
30年來,雲遊全球五大洲弘法的竹清仁波切,
公認是當代最偉大的空性大師之一。
關於這主題,這裡做了進一步的描述:「本質的潛在力量是沒有一切外來之物的,這樣的垢染具有可分離的特性。」是指「本質的潛在力量」,也就是如來藏,是沒有伴隨著迷妄而來的垢染,這些垢染是外來的,也就是說,它們是可以與心的根本明光本質分離的。說這些垢染是可以分離的,意思是說它們並不是如來藏自身本質的一部分。這些垢染就像雲一樣是暫時的,雖然它們看起來似乎遮蔽了天空,但是它們並不真實存在於天空的真正本質之中。
雖然佛性沒有暫時迷妄的可分離垢染,但它並非沒有無比的善妙功德。這些功德的定義特性,就是:它們是無法從如來藏中分離出來的。這些善妙功德是任運而自然展現的。只要有「心」,就有「心」的根本明光佛性,在這個佛性當中,就有著完整而任運展現的善妙功德。
由於這些善妙功德是任運展現的,在去除了迷妄的外來垢染的那一剎那,明光佛性便會直接示現。如此,就是已經成就了佛果,而這些功德也就不證自明了。
這是因為,這些功德原本就已經存在於根基之中,然後在證得果位時展現出來;並不是因為,它們是在達到最後的成果的過程當中新產生出來的。
這是對《大乘無上續論》中兩首重要的偈言的簡要解釋。想要仔細研讀這本著作的人,這本書是有英文版的。以這個譯本做為進一步研習這個主題的基礎是很好的。
在這本著作中,對於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的三個原因有精要的說明;也對闡明佛性如何展現的十個要點做了明確的分析;還有九個例子來說明,即使外來垢染暫時遮障了佛性,佛性的本質是無垢的。如果對這些都很熟悉的話,那麼整個主題就會變得非常清楚。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習領域,在這個領域中探討了兩個主題:相對現象並不存在然而卻顯現的道理,這些現象就像夢中的顯相一樣;以及整個「轉依」的主題。我們現在要來看一看彌勒菩薩的著作《辨法法性論》中的幾首偈言。
第一首是這麼說的:
如果要去指出,現象是如何不存在但卻有顯現,
它們被比喻為夢,以及幻象等等。
本無所有而顯現
譬之如幻如夢等
什麼樣的事物是相對的現象呢?可以說這些現象是真實存在的嗎?由於人們體驗到的現象是有事物顯現、顯露出來的,所以人們基於事物顯現的這個事實,而認為事物是真實存在的。然而,只有事物顯現的事實,並不足以構成是事物真實存在的理由。不存在的事物是可以顯現的,顯現的事物可以是不真實存在的。我們可以指出,有什麼事物是像這種情況的嗎?夢中所經歷到的事物,以及與幻象有關的顯相,就正好是這種情況。它們並不是真的帶著真實存在的真正本質而顯現的。即使這些現象沒有真實的存在,它們的無實質,並不會阻礙它們以各自不同的樣貌來顯現,而它們顯現的這個事實,也不會阻礙它們的無實質。它們的顯現和它們的無實質是不可能彼此分離的。比起許多其他的例子,夢和幻象特別能夠說明現象是如何既不存在卻又有所顯現。
以中觀他空見的體系來說,證得「轉依」極其重要,而且是要追尋的目標。這個主題在《辨法法性論》中也有討論到,例如下列的偈言:
而完全轉依的比喻,
就像虛空、黃金、水等等。
至於轉依之譬喻
說如虛空金水等
竹清仁波切提醒,如來藏像光明的天空, 外來的垢染如雲,
雖有暫時的遮蔽,但清淨的本質只要恢復即可。
我們可以怎麼樣來談所證得的「轉依」呢?要把「轉依」的意義彰顯出來的話,我們可以說:「轉依」就像天空中的雲都淨除了,就像水中的沉積物都沉澱了,就像去除金礦的雜質來提煉純金一樣。在這些例子中,當非本質的因素去除了之後,極其重要的本質就直接顯現出來──我們就是這樣來運用「轉依」一詞。
那麼「轉依」又是怎麼運作的呢?以眾生的例子來說,眾生迷妄心的不真實狀態,就像混雜在黃金中的雜質、水中的沉積物、天空中的雲一樣。就像這三個例子一樣,透過精煉這些垢染的狀態直到完全去蕪存菁,心的明光本質就會直接示現。心明光本質的純金、清澈的水、無雲晴空就會實際展現。
在談到讓自己習慣於明光禪修中的本初心時,行者或許會問:「這包含了什麼樣的步驟?」這裡有一個相關的禪修次第的例子,也就是四種加行的修持,這在《辨法法性論》中也概略地提到如下:
進入正加行也有四種狀態:
有所緣的修持,
無所緣的修持,
無能緣的修持,
緣「無緣」的修持。
正加行悟入
當知由四種
謂有得加行
及無得加行
有得無得行
無得有得行
(仁波切笑)
第一種致力於修心的方式,叫做「有所緣的修持」,它的解釋是這樣的:所有一切顯現為外在對境的,所有一切被體驗為所感知對境的一切顯相,由於儲藏在眾生的「一切種識」(阿賴耶識)的習性,這些現象以它們現在的方式顯現出來。從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事物便以二元的方式顯現,好像能者和所者是兩個完全分離的個體,人們也以為它們實際上就是兩個不同的東西。與「事物以此二元的方式顯現」,以及「認為它們就是如此」有關的所有習性,都如種子一般儲藏在「一切種識」之中。當種子之中所蘊含的潛能成熟時,就會體驗到外在所感知對境的顯相,這和夢中的狀態是完全一樣的。但是,人們被自己認為這些事物真的存在於外在的習性所愚弄了。
「外在所感知的對境,僅只是由於與這樣的迷妄有關的習性力量所產生的顯相」,要去對這一點產生確信,此處稱為「有所緣的修持」。這裡的「緣」的意思,是指行者將注意力放在:將外在所感知的對境視為迷妄的顯相,也就是說,行者帶著「對境只是自心的投射」的認知來看待事物。而對境之所以只是迷妄的投射,就如同夢中的顯相,是因為它們的顯現,是緣於儲藏在心識運作過程的最底層(一切種識)的習性模式的力量。行者要在自身的智慧中開展出這樣的確信:形成這個加行的方式即是──在這個加行中有某個需要專注的所緣境。這是應採行的第一步驟。
第二種「加行」所涉及的,則是沒有做為所專注對境的事物。要如何來了解它的意義呢?透過第一種加行,我們了解到顯現為外在對境的,只不過是迷妄的投射罷了,我們有合理的根據來理解「這些對境並不真實」這一點。換句話說,當我們對「顯現為外在對境的只是習性模式的展現,就像夢中顯現的對境」這個事實產生確信,這會帶來一種力量,使我們能夠了悟到:根本沒有任何事物存在於外在。領悟這一點,也就是這裡所謂的「無所緣的修持」。
第三種是「無能緣的修持」。我們要用什麼可能的方式來了解這樣的說法呢?這裡的「能緣」一詞,指的是內在感知的心。這裡說它是專注的主體,因為是內在感知的心在進行「專注於對境」的行為,心去感知這些相對於自身而言是「外在」的對境。去談論沒有「能緣」的內心加行的意義是什麼呢?可以這麼說:如果外在所感知的對境是存在的,那麼去感知這些對境的內在能感知者也會是存在的。但是,既然實際上並沒有外在的對境,那麼內在的能者也就不真實存在。就像在夢中一樣,所感知到的所者並沒有實際的存在,就可以做為了解「能者也是不真實的」的依據。如果所感知的對境不存在,那能者怎麼可能存在?當行者的智慧對這一點產生確信時,就達到了專注於無能緣的加行。行者已經步入這第三個階段。
第四個是「緣無緣的修持」(仁波切笑)。這裡說「無緣」是所緣境的意思是什麼?這個意思是說,既沒有所者,也沒有能者,是行者可以專注其上的。「無緣」是指能者和所者二元性空。如果有人問:「現在被理解為『能所不存在』的空性,是什麼樣的一種所緣境呢?」這個空性,是遠離任何概念造作的明光。這是此處行者所要專注的。
為了要進行所提到的最後這一種禪修法,行者必須安住於明光當中。在《知識寶藏》中,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在「體性乘」的章節隨附的禪修次第中教導:
「他空」之道是無概念明光之廣境。
而在遠離造作這一點上,所有宗派都會認同。
關於第一句偈言,根據「他空」的方式來禪修,和在剛才解釋過的第四種加行的狀態中禪修,這兩種方式都是在教導我們,要將心安住在其本然之境中,安住在無有能所二元的明光廣境中。讓心不造作地安住在其自身之中。這就是「他空」的方法。
那麼第二句偈言呢?有許多不同的禪修方法。有一種是將心安住在「人無我」。「唯識」的方法,是將心平穩地安住於被理解為遠離能所二元的空性之中。「中觀自續派」的方法,是將心平穩地住在全然的空性中,就像空無一物的虛空一般。「中觀應成派」的方法,是將心安住在遠離一切概念造作的空性之中。而「他空」的方法,則是將心平穩地安住於明光極清明的廣境之中。因此,有很多種專注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在遠離概念造作這一點上是一致的。要在這每一種禪修法中平穩安住的方法,就是要確實地平息散亂的思維。
現在我們就依照「他空」的步驟來做短座禪修。
進入正加行也有四種狀態:
有所緣的修持,
無所緣的修持,
無能緣的修持,
緣「無緣」的修持。
(大家禪修)
「他空」之道是無概念明光之廣境。
而在遠離造作這一點上,所有宗派都會認同。
(大家禪修)
(竹清仁波切開示於美國洛磯山香巴拉中心,1991年夏。系列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