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鄭和下西洋
龍村倪
《漢書.地理志》第八下〈粵地條〉記載了由徐聞、合浦前往「黃支」和「巳程不國」的海陸航線。徐聞在華南雷州半島,今廣東省徐聞縣西方;合浦即廣西北海著名的「合浦還珠」的合浦,在今廣西合浦縣西方。黃支指印度東海岸之建志補羅(今名康契普臘姆,Conjevaram),是中國通印度最早的海舶港。巳程不國指印度南端大島錫蘭(今斯里蘭卡)。這是中國最早見諸文字紀錄的越洋航線,史家稱此一由中國南海通印度洋的海上航路為「徐聞、合浦線」,時為公元前111年前後,這是中國海上遠洋航線的始祖。鄭和(1371-1433)七下西洋(1405-1433)不僅是中世紀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航海活動,也是中國進行「朝貢外交」和「朝貢貿易」,並把中國與印度和伊斯蘭文明間直接交流的規模推上了最高峰。
明朝永樂三年(1405)十月十七日(農曆)鄭和首次率船隊自太倉劉家河(今江蘇蘇州劉家港)泛海,藉信風於福州太平港五虎門(今福建長樂閩江口)出洋。直到明宣德八年(1433)七月鄭和艦隊第七次下西洋回舶太倉劉家港止,前後共計28年,但鄭和在回航途中逝世於印度西岸,永遠未能再回到他的祖國。
所謂西洋,就是今日的南洋和印度洋。鄭和遠航由長江口出發,先穿過台灣海峽,經過南海,到南海周邊各國,再穿麻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過「錫蘭」,向西到印度西海岸。再沿岸到波斯灣,或橫越印度洋到阿拉伯半島,再向南岸航行,最遠抵達非洲東岸。鄭和航海往返都必經台灣海峽和南海,除遍至南海周邊各國外,更深入紅海,遠抵紅海東岸的天方(今沙烏地麥加)及非洲東岸「麻林」(今肯亞麻林地)。鄭和船隊遠航,船頭有羅盤,船尾有尾舵,導航則「過洋牽星」(古代天文航海的技術),另有「針位圖」定方位,在當時都是了不起的航海技術,也是鄭和七航都能成功的原因。
中國在世界航海科技史上有三項重大貢獻:一是尾舵的發明,使船舶航行,縱靈活,省力有效;二是航海羅盤的應用,使茫茫大海中的航行,不論晨昏、陰晦,皆有方向可認;三是首創水密隔艙,使一艙漏水,不會波及另外一艙。這三項航海技術史上的偉大發明,實在是促成日後航海文明最直接的貢獻。
三寶太監七下西洋,使中國較有系統,也較廣泛深切的認識了印度洋,特別是阿拉伯海周遭地區的伊斯蘭國家,這種認識包括四個重要方面:一是民族上的;二是宗教上的;三是文化上的;四是認知到了商業和貿易上的關連和發展遠景。鄭和在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間建立起海上交流的通衢,使這三種文明發揮了互相促進,相互融合的珍貴功能,這在歷史上是極不多見的。
鄭和下西洋到2005年正值600周年(1405-2005),全球歷史學界,航業界和東西文化交流國際機構已展開慶祝活動,海內外華人和國際友人更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襄盛舉。《科學月刊》也乘此機緣,邀請筆者組織一個專輯,藉以提高青年學子和社會大眾對中國古代航海歷史的重視。
第一篇〈鄭和航海圖導讀─對景觀星,帆滿風馳〉。主要在說明鄭和航海唯一保存迄今的海圖《鄭和航海圖》的特色、功能和如何實際應用於600年前跨洲越洋,往返海上。第二篇〈鄭和艦隊使用火銃及數量蠡測〉,是目前鄭和研究中最少學者觸及的課題。明代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裝備「火器」(熱兵器)的帝國,而且把「火銃」(火炮)帶到海上,開海上艦隊裝備(熱兵器)的先河。第三篇〈航海與季風〉,以地理、季風專業學者的立場,來闡明南海和印度洋季風的特性,不僅在數以千萬字記算的鄭和研究中外文獻中少見,也可補充和修訂有關鄭和史料中的不足和臆測部分,是很難得的一篇有價值文獻。
西方人偏愛中國舊時的迷信無知與社會畸形文化的一面,如納妾、裹小腳、抽鴉片、磕頭等,雖然現代已有一些轉變,但基本上仍不樂意拋棄過去的思維。在科技發展史上也未能脫離白人種族優越感的範疇,除概略籠統的知道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造紙、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外,正逐漸認識且也局部接受了傳統的中醫和中草藥,其中特別是針灸、推拿、按摩、氣功和新法提煉之草藥等,其他方面則甚為陌生。提倡和發揚鄭和勇於進取、冒險犯難、堅持到底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紀念鄭和下西洋,開創「新鄭和時代」的目的。
偉大的回族航海家鄭和,是中國從「藍色絲路」直通西域的第一人,600年前他從海上溝通了中華、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也因此打通並促進了東西方的科技文化支流,對形成今日西方科技獨霸的局面,自也應當為其記上一筆。
歷史的功能,在走出舊歷史,創造新歷史。讓我們大家同心協力,來拓展新的「藍色絲路」,共創世界新的文明和新的和平!(圖為鄭和寶船模型,由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提供)
龍村倪:前台綜院所長
《漢書.地理志》第八下〈粵地條〉記載了由徐聞、合浦前往「黃支」和「巳程不國」的海陸航線。徐聞在華南雷州半島,今廣東省徐聞縣西方;合浦即廣西北海著名的「合浦還珠」的合浦,在今廣西合浦縣西方。黃支指印度東海岸之建志補羅(今名康契普臘姆,Conjevaram),是中國通印度最早的海舶港。巳程不國指印度南端大島錫蘭(今斯里蘭卡)。這是中國最早見諸文字紀錄的越洋航線,史家稱此一由中國南海通印度洋的海上航路為「徐聞、合浦線」,時為公元前111年前後,這是中國海上遠洋航線的始祖。鄭和(1371-1433)七下西洋(1405-1433)不僅是中世紀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航海活動,也是中國進行「朝貢外交」和「朝貢貿易」,並把中國與印度和伊斯蘭文明間直接交流的規模推上了最高峰。
明朝永樂三年(1405)十月十七日(農曆)鄭和首次率船隊自太倉劉家河(今江蘇蘇州劉家港)泛海,藉信風於福州太平港五虎門(今福建長樂閩江口)出洋。直到明宣德八年(1433)七月鄭和艦隊第七次下西洋回舶太倉劉家港止,前後共計28年,但鄭和在回航途中逝世於印度西岸,永遠未能再回到他的祖國。
所謂西洋,就是今日的南洋和印度洋。鄭和遠航由長江口出發,先穿過台灣海峽,經過南海,到南海周邊各國,再穿麻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過「錫蘭」,向西到印度西海岸。再沿岸到波斯灣,或橫越印度洋到阿拉伯半島,再向南岸航行,最遠抵達非洲東岸。鄭和航海往返都必經台灣海峽和南海,除遍至南海周邊各國外,更深入紅海,遠抵紅海東岸的天方(今沙烏地麥加)及非洲東岸「麻林」(今肯亞麻林地)。鄭和船隊遠航,船頭有羅盤,船尾有尾舵,導航則「過洋牽星」(古代天文航海的技術),另有「針位圖」定方位,在當時都是了不起的航海技術,也是鄭和七航都能成功的原因。
中國在世界航海科技史上有三項重大貢獻:一是尾舵的發明,使船舶航行,縱靈活,省力有效;二是航海羅盤的應用,使茫茫大海中的航行,不論晨昏、陰晦,皆有方向可認;三是首創水密隔艙,使一艙漏水,不會波及另外一艙。這三項航海技術史上的偉大發明,實在是促成日後航海文明最直接的貢獻。
三寶太監七下西洋,使中國較有系統,也較廣泛深切的認識了印度洋,特別是阿拉伯海周遭地區的伊斯蘭國家,這種認識包括四個重要方面:一是民族上的;二是宗教上的;三是文化上的;四是認知到了商業和貿易上的關連和發展遠景。鄭和在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間建立起海上交流的通衢,使這三種文明發揮了互相促進,相互融合的珍貴功能,這在歷史上是極不多見的。
鄭和下西洋到2005年正值600周年(1405-2005),全球歷史學界,航業界和東西文化交流國際機構已展開慶祝活動,海內外華人和國際友人更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襄盛舉。《科學月刊》也乘此機緣,邀請筆者組織一個專輯,藉以提高青年學子和社會大眾對中國古代航海歷史的重視。
第一篇〈鄭和航海圖導讀─對景觀星,帆滿風馳〉。主要在說明鄭和航海唯一保存迄今的海圖《鄭和航海圖》的特色、功能和如何實際應用於600年前跨洲越洋,往返海上。第二篇〈鄭和艦隊使用火銃及數量蠡測〉,是目前鄭和研究中最少學者觸及的課題。明代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裝備「火器」(熱兵器)的帝國,而且把「火銃」(火炮)帶到海上,開海上艦隊裝備(熱兵器)的先河。第三篇〈航海與季風〉,以地理、季風專業學者的立場,來闡明南海和印度洋季風的特性,不僅在數以千萬字記算的鄭和研究中外文獻中少見,也可補充和修訂有關鄭和史料中的不足和臆測部分,是很難得的一篇有價值文獻。
西方人偏愛中國舊時的迷信無知與社會畸形文化的一面,如納妾、裹小腳、抽鴉片、磕頭等,雖然現代已有一些轉變,但基本上仍不樂意拋棄過去的思維。在科技發展史上也未能脫離白人種族優越感的範疇,除概略籠統的知道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造紙、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外,正逐漸認識且也局部接受了傳統的中醫和中草藥,其中特別是針灸、推拿、按摩、氣功和新法提煉之草藥等,其他方面則甚為陌生。提倡和發揚鄭和勇於進取、冒險犯難、堅持到底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紀念鄭和下西洋,開創「新鄭和時代」的目的。
偉大的回族航海家鄭和,是中國從「藍色絲路」直通西域的第一人,600年前他從海上溝通了中華、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也因此打通並促進了東西方的科技文化支流,對形成今日西方科技獨霸的局面,自也應當為其記上一筆。
歷史的功能,在走出舊歷史,創造新歷史。讓我們大家同心協力,來拓展新的「藍色絲路」,共創世界新的文明和新的和平!(圖為鄭和寶船模型,由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提供)
龍村倪:前台綜院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