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北美佛教生活版(Life論壇) → 【轉貼】西 藏 佛 教 的 修 行 道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述

您是本帖的第 2336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西 藏 佛 教 的 修 行 道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述
good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令狐沖
文章:1694
積分:20220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good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西 藏 佛 教 的 修 行 道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述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述
by H.H. the 14th Dalai Lama

鄭振煌 中譯




引言

初轉法輪

佛陀在初轉法輪中開示四聖諦。諸位大都知道,四聖諦就是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

根據我們在西藏版所發現的經典,佛開示四聖諦時是依三個因素:真理本身的性質、功能和結果。

四聖諦確實很深奧,因為整個佛法教理都可以用四聖諦來呈現。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滅〉,而快樂則是修行〈道〉這一個因的果;我們所不要的是痛苦〈苦〉,而痛苦也有自己的因〈集〉。

因為四聖諦很重要,我常說佛教的緣起觀和佛教徒的無害行都在強調非暴力的行為。理由很簡單:苦是不請自來的,是有它的原因的--基本上是我們的無明和散亂心。如果我們想要避免痛苦,就必須不造引生痛苦的惡業。因為苦源自它的原因,所以就存在緣起見。果依於因,如果你不想有果,就不要造因。

所以,四聖諦就呈現二重因果關係:苦是果,集是它的因;滅是果,道是它的因。

我們所追求的快樂,可以透過戒和內心的轉化或清淨來達成。當我們袪除煩惱根源的無明時,就可以清淨我們的心,更進而達到真正安祥快樂的寂滅境界。唯有了解現象的性質和通達諸法實相時,才能證得涅盤境界,而智慧的訓練則是其中的關鍵。當定慧等持時,就可以把一切能量和注意力導向單一目標或戒。因此,這時候就有了定的訓練,為了定和慧的修學成功,就要非常穩固的戒當基礎,因此就需要修戒。




相對於戒定慧三學,佛教聖典有律、經、論三藏。男女行者在所受的戒上雖有差別,但都同樣需要修持三學。

戒的基礎是不行十惡業: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惡業:1.殺生:小自昆蟲大至人類均屬生命。2.偷盜:未經同意而取走他人財物,不管其價值大小,或是否你親自取走。3.邪淫。口四惡業:4.妄語:以語言或姿勢欺騙他人。5.兩舌:讓意見相同者產生歧見,或讓意見不同者加深歧見。6.惡口:侮辱他人。7.綺語:以貪等惡心談論愚蠢事。意三惡業:8.貪:希望擁有別人的財物。9.瞋:有意傷害別人,不管傷害是大或小。10.痴:將輪迴、因果、三寶等存在的事物認為不存在。

出家眾所持守的戒,稱為別解脫戒。古印度佛教原有四大部派,後來發展成十八支派,各有自己的別解脫戒本。別解脫戒原為佛陀所說,做為出家眾的生活規範。西藏佛教奉行說一切有根本部的戒律,比丘戒共有253條。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則持守227戒。

戒是定學的工具,保護行者不耽溺於惡業。因此,這是佛道的基礎。三學的第二項是定,這是有關專注的訓練。




佛教的定學,可以概分為二:止和觀。止是讓心安住或一境,觀是分析。二者都需要以堅固的正念和覺知為基礎,而戒則是正念和覺知的來源。正念和覺知不僅是定學的要素,更是日常生活的關鍵。

禪定有許多層次的境界,如色界定或無色界定。色界定以五禪支為分類標準,無色界定則依所緣境的性質而分類。

我們以修戒當基礎,再以修定為助緣或工具,讓心柔軟堪用。接下來修慧時,就可以有專一的心,能將一切注意力和能量導向禪觀的對象。在修慧時,行者要觀諸法無我自性空,因而可以對治煩惱。


三十七菩提分

佛在初轉法輪時,開示三十七菩提分的修行道。行者先修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念處要觀輪迴是苦,藉以生起出離輪迴的決心。

其次是四正勤,當行者以四念處生起解脫的決心時,就會捨斷未來苦的因,培養未來樂的因。

其次是四如意足,心如果能深入禪定,就可以克服一切惡業和煩惱,增長善心所。再其次是五根、五力、八正道和七覺支。
以上是初轉法輪的修行道架構,藏傳佛教的修行完全涵攝這些特色。


二轉法輪

在二轉法輪之中,佛於王舍城外靈鷲山宣講《般若波羅密多經》。

二轉法輪應該視為佛擴大闡釋初轉法輪的主題。譬如,佛在二轉法輪時所開示的苦諦,不僅把苦當作苦而已,更把苦視為自己和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苦,因此內容就廣泛多了。當他在解釋集諦時,苦的原因就不祇是煩惱而已,還包括煩惱所遺留下來的微細習氣,因此解釋就比初轉法輪深入。

滅諦的解釋也是比以前深入。在初轉法輪時,滅諦只是被提到而已,但佛在《般若波羅密多經》中,則詳細解釋滅諦的性相和特色。他描述滅苦之道,以及滅的真正狀態是什麼。

道諦在《般若波羅密多經》中也有比較深入的說明。佛所宣說的殊勝道,包括空性的體證和廣度一切有情的菩提大悲心。因為佛在二轉法輪中強調悲智雙運,可以說是初轉法輪的進一步開展。

雖然四聖諦在二轉法輪中有比較深入的說明,但並不是因為有新的觀點未曾在初轉法輪中提及。這有如許多主題,非佛教系統曾經給以詮釋而佛教則否,並不表示其他系統比佛教來得深入。初轉法輪未曾說明的四聖諦若干特色,二轉法輪都加以說明和發展,卻不違反初轉法輪所描述的佛道架構。因此,二轉法輪的說明比初轉法輪深入。

然而,我們確實也發現二轉法輪有某些教法與初轉法輪相矛盾。因此,大乘提到經典有二大類,第一類可以直接從文字表面意義去解釋,第二類必須深入探討。根據大乘佛教的四依,經典可以分成了義經和不了義經。
四依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這可以從佛陀的話得到證明,他說:「比丘善知識,不要只是因為尊敬我而接受我的話,應先加以分析和嚴格檢驗。」

在二轉法輪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佛陀進一步說明滅諦,尤其詳細解說空性。因此,大乘以二個層次詮釋這些經典:一、字面意義,亦即空性的呈現。二、隱藏意義,亦即道次第的潛在解釋。


三轉法輪

三轉法輪包括許多不同經典,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來藏經》,這正是龍樹頌集和彌勒《大乘無上續論釋》〈寶性論〉的來源。佛陀在《如來藏經》中,進一步探討他在二轉法輪所觸及的主題,但不是從客觀的空性觀點去談,因為空性已經在二轉法輪時解釋得極為詳盡精深。三轉法輪的殊勝,在於佛從主觀心的觀點去詮釋空性智慧。

佛陀在二轉法輪中,以無自性解釋空,對許多行者而言,是很難領會的。對某些人而言,諸法空無自性似乎是指完全不存在。因此,為了利益這些行者,佛陀在三轉法輪中,就以不同詮釋探討空。

譬如,佛在《解深密經》中,把萬法分成遍計執相、依他起相如圓成實相三類,一切皆空無自性。因此,大乘佛教的中觀和唯識兩大宗派,是以不同方式呈現空而出現於印度。

其次是密乘,我認為它與三轉法輪有關。「密」的梵文字音譯「怛特羅」義為「續」。《金剛心要莊嚴續》解釋「續」是指心識的相續。就世俗諦而言,我們是在這種相續心的基礎上造惡業,因此生死輪迴惡性循環。就修行道而言,我們是在這種相續心的基礎上才能使心改進,經驗高層次的證道,並進而達成究竟的圓滿覺悟。所以,心的相續都是一直進行著,這就是「續」的意義。

我覺得二轉法輪和三轉法輪中的經和續之間有一座橋樑,因為佛陀在二轉法輪中說了一些具有不同意義的經。《般若經》的表顯意義是空,而其隱含意義是證空所需要的修行道。三轉法輪開示空性智慧增上的方法,所以我認為經和續在這個地方有連接。


無我的不同解釋

從哲學的觀點來看,判斷一個學派是佛法的標準是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接受四法印的系統,就屬於佛教。在大乘佛法中,對於無我有比較深刻的解釋。現在讓我說明二轉法輪和初轉法輪中的空。

讓我們檢查我們自己的經驗,看看我們是如何接觸外物的。譬如,當我使用這串念珠時,我覺得它是我的,我對它有執著。如果你檢查你對財物所產生的執著,你會發現執著有不同的層次。你會覺得實有一個存在於身和心之外而覺得這串念珠屬於我的人。

當你透過禪修而了知並沒有這一個「自性有」的人獨立存在於身和心之外時,就可以減輕你對於財物所產生的強烈執著。但你可能也會覺得仍有一些微細程度的執著。雖然你不會覺得你對那個人有主觀的執著,但由於念珠的美麗外觀、美麗顏色等因素,你會覺得對它產生某種程度的執著,認為有一個客觀的實體確實存在那兒。因此,佛陀在二轉法輪中就說,無我不只限於人,也適用於一切現象。當你了解這一點,就可以克服所有的執著和迷惑。

月稱在《中觀根本明句論》中說,小乘所談的無我只限於人,並非完整的無我論。即使你體悟了人無我,你仍然對財物之類的外境,還有微細層次的攀緣執著。

雖然無我論是一切佛教學派的共法,但呈現的方式卻不同。大乘對於無我的詮釋比小乘深入。其中一個原因是,即使你已經了解小乘所描述的人無我,你仍然會有錯誤的我執,認為人是固有、獨立或真實的存在。只要你對人無我的體悟越來越微細,就可以了解人絕對沒有獨立的性質或固有的存在。那時,你就不會認為有一個「自性有」的人。因此,大乘所說的無我論遠比小乘精細。

大乘詮釋無我的方式,不但比小乘在破人我執和法我執的方面來得有力,而且不遮遣現象界的世俗有。現象在世俗諦上是存在的,空的體悟並不影響這一點。

佛陀對於無我的不同詮釋,必須視為佛教緣起論的背景。佛教徒在談起論的時候,是以煩惱為苦因,煩惱的結果是苦。苦的因果關係是以「十二因緣」來說明,包括一次生死輪迴。因此,緣起是佛教思想的根本。

如果不以緣起論來了解無我,你就無法徹底了解無我。人的根機千差萬別,有些人一聽到諸法無我,就會認為一切都不存在。這種認知是非常危險和有害的,因為它會讓你掉進斷滅論的邊見。所以,佛陀對這種人只大略開示無我論。對於利根行者,佛陀的開示就比較微細。但不管對於空的體悟多微細,仍然不傷害他們對於世俗有的信念。

因此,對於空的了解,必能增強對於緣起的了解,進而重新肯定對於因果律的信念。

如果從小乘的觀點,分析大乘的詮釋,必然找不到矛盾或不合邏輯的地方。反之,如果從大乘的觀點,檢查小乘的詮釋,必然發現許多不合邏輯的地方。


四法印

上述的四法印,對佛教修行者而言,具有深遠的啟示。第一法印說諸行無常。無常的問題,已經被經部宗解說得最為徹底。經部宗認為諸行的本質就是無常,因為因緣所生法本身就是無常,會隨著因緣改變而滅。如果一個事物是由某一個因所形成,就不需要第二個因讓它壞滅。在因緣和合而成一個事物時,壞滅的過程已然開始。所以,它的壞滅不需要其他的因。無常的精義在於因緣所生法是「他力控制的」,依待於因緣必然會改變和壞滅。

這很類似物理學家對於自然界萬物的說明:一切都是瞬息萬變的。

第二法印說諸漏皆苦。諸漏是指染污行和煩惱心所產生的一切現象。上面說過,凡是因緣所生法都是「他力控制的」。在「諸漏皆苦」中,漏是指我們的無明和煩惱。染污行和無明構成負面的現象,這是一種對於實相的誤解,凡是受到此一負面現象影響的,必然是苦。苦不只是外表的身苦,還包括內心的不滿意。

思惟諸行無常和諸漏皆苦,就可以發展真切的出離心,決意解脫痛苦。問題是有可能獲得這種解脫境界嗎?因此而有第三法印:諸法無我。

苦的經驗,以染污行和無明為因緣,無明就是錯誤的認知,它缺乏有效的支持,因為它對諸法的了解與實際情況相違背,它是扭曲的、錯誤的、與實相衝突的。如果我們能夠清除這種誤解,就有可能息滅苦。如果我們能夠洞察諸法實相,就可以在內心證得苦滅,因此而有第四法印:涅槃寂靜。

當我們探討包括大乘在內的佛教各宗派思想時,就必須分辨那些是了義經,那些是不了義經。如果我們只是依據經文做揀擇,就必須驗證經本是真的,如此必須做無窮盡的追溯工作,所以這不是十分可靠的方法。因此,我們應該依據邏輯來判定一部經是了義經或不了義經。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提到大乘各宗派時,必須依義不依語。

我們如何決定某部經是不了義經呢?不了義經有好幾種類型,譬如,有些經典說要殺死父母。因為這些經典不能從字面意義去解釋,就需要盡一步
的詮釋。這裡所謂的父母,是指引生輪迴的染污行和執著。

同樣情形,佛在《密集金剛》等密續中說,如來或佛應予殺死,如果你殺了佛,就可以證得無上正覺。

很顯然的,這些經典需要進一步詮釋,不過,其他經典就不需要什麼詮釋。解釋十二緣起支的經典說,有因故有果。譬如內心先有無明,就會產生染污行。雖然這種經典的內容在某個層次上是真的,卻被歸類為不了義經,因為當我們說「無明緣行」時,並不是指究竟的觀點。諸法因緣生,只是世俗諦。從勝義諦看,諸法性空。因為這些經典並未提到更高更深的層次,所以也稱為不了義經。

佛在《心經》等了義經中說明諸法的究竟性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因為這些經典說明諸法的究竟性質是空性,所以稱為了義經。但我們也必須注意,佛教各宗派對了義經和不了義經的判別方法各有不同。

總之,中觀應成師的論疏,尤其是龍樹和弟子月稱的著作,都是了義的,把佛陀對空的論點詮釋的淋漓盡致。這些典籍所闡揚的空觀,並不違背邏輯推論,反而受其支持。

了義經還包括三轉法輪的經典,尤其是《如來藏經》,這是中觀論典如《大乘無上續論釋》〈寶性論〉和龍樹十萬頌的根源。三轉法輪的經典還包括《解深密經》,西藏有些上師說這部經也是了義經。

覺朗派學者則持特殊的空見,稱為「他空」,提到不同的法各有不同的空。世俗諦是自空,勝義諦是他空〈空無世俗諦〉。

你可以如此詮釋世俗諦自空:因為世俗諦並非它們自己的究竟性質,所以本身是空的。但覺朗派的詮釋卻不同,他們主張因為世俗諦是自空,所以並不存在。

我們從歷史可以知道,許多覺朗派上師對於密續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都有極高的悟證。但如果我們把空詮釋成諸法自空,故一切皆不存在,就好像說什麼也不存在。

因為他們主張世俗諦自空不存在,他們就主張勝義諦真實存在的自性有。當他們談到這種勝義諦空時,是指空無世俗諦。勝義他空派大師浴摩彌掘多傑的兒子法吉祥,在一本我曾經讀過的書中說:龍樹的空見是斷滅論。
因此,這些思想系統主張:世俗諦自空,唯一存在的是勝義諦,勝義諦是真實和自己存在的。

很顯然,抱持這種哲學觀點,直接與《般若經》所解釋的空見衝突。佛在《般若經》中明白指出,空性沒有世俗諦和勝義諦之分。他用勝義諦的許多同義詞解釋勝義空,從色法到一切智,萬法都同樣是空。

雖然中觀應成派〈佛教最高哲學理論〉說諸法皆空,本具空性,這不是指一切皆不存在,而是不以自相有或自性有。事實上,諸法皆有因緣生的特質。因此,諸法缺乏獨立的性質,都是依賴於其他因緣的。這個事實正顯示諸法缺乏獨立的性質。因此,當中觀應成師在談空時,都是以緣起來談諸法的依賴性。所以,空的了解並不與世俗諦衝突。

因為諸法都是仗因扥緣而生,所以中觀應成師都以諸法的依賴性,當作建立諸法空性的最終基礎。緣起的推論非常有力,不僅因為它可以破除諸法時有的常見,同時也讓行者不墮斷見。

在龍樹的著作中,我們發現性空必須以緣起來了解。龍樹在《中論》中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不僅龍樹的作品,而且連後世論師的著作都顯示:龍樹空見必須從緣起的脈絡去了解。譬如,佛護的作品既精確右清晰;月稱亦然,包括《入中論》、《中論明句釋》、《入中論釋》、《四百論廣釋》等。如果你比較這些作品,就可以清楚看到,龍樹所主張的空見應以緣起來了解。當你在讀這些作品時,就會開始激賞龍樹。

以上簡述顯教的修行道。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3/14 上午 09:57:01
路人甲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小飛俠
文章:1334
積分:14595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12月19日
2
 用支付寶給路人甲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27 上午 09:57:04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