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自 索達吉堪布講中論──大圓滿遠離四邊八戲的甚深見!
。 法已滅不滅,未滅亦不滅,
滅時亦不滅,無生何有滅?
任何法在已滅盡時不能滅,在尚未滅盡時不能滅,於正滅時也不能滅。諸法皆是無生,哪裡有滅呢?
任何法若有滅,應在滅法的三時中成立,或者在已滅時滅,或者在未滅時滅,或者在正滅時滅,此外則不會有滅。然而經過觀察,這三時中都不存在滅法。
首先,法在已滅時不能滅。一個法產生了以後趨入毀滅,在毀滅以後是否還有滅呢?沒有滅。已經滅盡的法如何再滅呢?如清辯論師在《般若燈論釋》中云:「如人已死,不復更死。」人死了以後,能否再死一次呢?顯然不能。同樣的道理,滅盡的法也不能再滅,因為它的相續已斷,並無可滅的本體。如果滅了以後仍有滅,那就會有滅法無窮的過失。因此,任何法已滅盡時,不存在滅法。
其次,法在未滅時不能滅。或許有人認為:已滅的法的確不能滅,但未滅的法肯定有滅。比如我們活在世間的人,誰也不知何時死亡,也許明天,也許再過一段時間,此時雖然還沒有死,但在未來終歸一死。所以,未滅法的滅是存在的。這是他們的想法,但這種想法也未經觀察。為什麼呢?因為法在未滅時其本體是存在的,存在與滅相違,如何能滅呢?如果說未來有滅法,但未來的滅法尚未產生,尚未產生的法如何在未滅的現在法上存在呢?顯然不可能。因為現在是有,就像瓶柱等法;而未來滅法是無,就像石女的兒子一樣,有和無無法並存。另外,即使有未來滅法,它也只能屬於未來的法,未來的法未生,哪裡有滅呢?如果未生法也有滅亡,那有石女的兒子也有死亡的過失。因此,法在未滅時不存在滅法。
最後,法在正滅時也不能滅。沒有詳細觀察時,我們會認為有正滅時,比如一個人已經奄奄一息,此時我們說他正在死亡。但實際觀察時並沒有正在死的狀態,因為如果沒有斷氣則是未死,已經斷氣則是已死,除此之外,不是斷氣也不是未斷氣這種情況根本不存在。世間名言中雖有「某人正在斷氣」的說法,但從最細微的剎那觀察,未死、已死之間並無一剎那存在。由此可知,所謂正死時只是一種妄念,其實並不存在。關於微塵與剎那的抉擇方式,《中觀四百論》中有詳細宣說,大家可以參考。由於正滅時不存在,正滅時的滅法也就不能成立了。
以上通過三時進行觀察:已滅的法不能滅,未滅的法不能滅,正滅的法也不能滅。由此可知,滅法不成立。
除了以三時抉擇無滅以外,也可以由無生推知無滅。第一品中抉擇了一切萬法無有四生,即無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而本品也以無自生他生等理證,闡述了無生的道理。既然萬法最初無生,那麼它最後的毀滅也肯定得不到。世間雖有壞滅或死亡的說法,比如醫生說病人:過兩天會死,正在死,已經死了。雖有這種說法,但這是不懂教理人的一種邪執,其實並不存在真實的死亡或壞滅。就如夢中狂象之死,覺醒的人誰會承認無生的狂像有死亡?同樣的道理,既然萬法無生,怎麼會有壞滅呢?以上以三時及無生的方式遮破了滅法。
我們學習中觀,應該有一些深刻的體會。特別是講考的時候,每一頌最好能講得廣一點,根據自己的體會稍加發揮,這就很好;如果只是完成任務一樣一帶而過,這樣不對。所以在講的過程中,你們可以稍廣一點,不然太略了,我都覺得不好意思,因為每天的內容只有六七頌,你一個人講完了,別人就沒講的了。因此,對於每一頌的內容應該深入,首先是字面上的解釋和推理,然後結合自己的相續,結合我們的現實生活進行分析,這樣一步步講下來,你對頌詞的詞句和意義的理解也就體現出來了。
不過也要注意一點:不管我們怎麼講,千萬不能脫離原文。我最擔心有的道友以後講經說法時,詞句一旦解釋不來,就隨便用其他道理敷衍過去。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現在有些法師就是這樣,講《金剛經》、《楞嚴經》等經典時,經中的比喻或意義講不來,他就說一個笑話,或者講一則公案,就這樣過下去了。這樣非常不好!因此,希望道友們不論是現在講考,還是以後弘法,講任何經論乃至最細微的詞句時,都一定不要離開原文的軌道。這非常重要!在原文意義的基礎上,你再依自己的智慧和理解來發揮,這也是需要的。但你在發揮的時候,如果跟原文沒有一點瓜葛,沒有一點關係,這實在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對於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定要注意!否則,我就非常擔心一些嘴巴稍微會說的道友,他把原文放在那裡,原文的外、內、密意根本不懂,卻在旁邊講得天花亂墜,其實也沒有一點意義!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20962&page=1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佛性:
「遮蔽我們佛性的禁忌,是因我們使用外在的參考點來定義並確認我們自己的自我主體而發展出來的。這裡的問題是,那些參考點不斷改變。當我們嘗試要跟上這些變異的參考點時,這些禁忌就互相堆疊而加倍產生。我們的自我意識增加,而我們感受到恐懼和易受傷。參考點是我們希望、恐懼和禁忌的由來,也把我們越來越帶離我們的佛性。因此,你不如斷除禁忌,並回到真實──你自己的本初善,你的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