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視無央彿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
善知識所具十相:「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
「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
過年快結束的幾天,原本要放生的計劃,無奈一直下著寒冷的細雨,決定延期,老師決定帶著大家去尋訪他所喜歡的幾間佛寺 – 藥師佛護國吉祥寺、承天禪寺、 慈玄寺及海藏寺。
這幾間佛寺對我而言都是第一次參訪,之前參訪過南投水里的蓮因寺及台中的毗盧禪寺,對佛寺的感覺就是”清淨”及”明亮”,沒有台灣傳統廟宇的”旺盛”香火,也不會是昏昏暗暗的空間,讓人無法久待。
從開始的第一座吉祥寺,到最後的海藏寺,我發現每一座寺裡,都有自己的故事,令人感動,也為之傷感。
吉祥寺的續祥長老,承天禪寺的廣欽老和尚,慈玄寺的心玄法師,海藏寺的清嚴法師,他們都讓我看到真正“修行者”的風範,用他們的一生及身心來追求並實證佛法:
續祥長老寧可衣服都不要,也要捨命守護他敬愛的藥師佛像從大陸來到台灣,想像民國38年抱著這尊高四五十公分高的佛像,在慌亂的人群裡行走又要小心保護佛像是多麼地不容易。
廣欽老和尚來台的十七年,每日僅以水果為生,不食熟食,遺言為「無來亦無去,沒有事」
心玄法師感念玄帝的恩德,用一件歌仔戲服換來一塊土地,協助建寺,一直至圓寂都沒有離開寺,教導「無名無佛是真身」
清嚴法師的苦修生活,以肉身菩薩圓滿成就,常說「不愁無廟,只愁無道」。
這些大師無論是眾所皆知或默默無名,均已離去,留下的是只有他們的身及語,實在是令人不勝唏噓。想到藥師經的一段話: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否?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是啊,如果有機會讓我得以面見這些大師,一定可以給這昏沈的我直接的教導,讓我感受到諸位大師身語意業的清淨,在這五濁惡世裡,得以看見朵朵蓮花已開放,當開放及未開放的美。只是比較可惜的,也許是我的福份不夠,老師帶著我們去禮敬的每位大師都已不在,只能在佛寺裡感受他們留下的福澤及芳香。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提到善知識所具備的十種德相:
- 本身須具備的德相
調伏 -- (增上戒學)
靜 -- (增上定學)
近靜 -- (增上慧學)
教富饒 -- (博學多聞)
善達實性 -- (殊勝慧學 – 直接現證空性(現量證得)
或 透過正理思稚法義證得空性(比量證得))
德增 -- (上師優於弟子)
- 攝受眾生須具備的德相
具巧說 -- (依才施教)
悲體 -- (出於慈悲而說法)
具勤 -- (積極努力實踐利他事業)
離厭患 -- (不會疲倦厭煩說法的辛苦)
十種德相中,以其中又以具備三學、通達實性、悲愍心最重要。又提到
「佛陀無法像水洗污垢一樣,滌除眾生的罪業;無法像手拔芒刺一樣,根治眾生的痛苦; 也不能像左右手交換物品一樣,將自證功德轉移給眾生。只能透過開示法性真諦,引導眾生自己修行,才有解脫的機會」
是啊,諸佛諸知識慈悲,聆聽眾生的需求,安撫眾生的痛苦,開啟眾生的智慧,但要“根治”眾生的痛苦,讓眾生得以解脫,還是要開示眾生,真正的解藥是從內,而非從外,是求“無”,而非求“有”。也說明了善知識的重要,因為他們真正親自走過修行之路已得道,所以可以引導眾生的方向,解答眾生的疑問。
這讓我想到從之前的解冤親債主到現在本尊功課時,老師是帶領著我們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修行,也用他親身的實證不厭其煩並儘可能深入淺出地指導我們,並要我們自己去體會”佛法”。也常常苦口婆心地要大家在唸經拜懺後,不要忘記迴向。
我想老師要我們除了自我修行外,也不要忘記受苦的眾生及下三道。
唯有“善念”到處茲生,才會讓帶向眾生走向“正向”的循環,唯有眾生離苦得樂,我們修行的成就才有意義,也才不會徧離,因為我們最終的喜樂絕不是對眾生的痛苦視而不見或毫無感覺。“正向的念頭加上同理心”,眾生才得以從三惡道出離,獲得真正的快樂,最終得以解脫。
頂禮無限悲心之諸佛
頂禮無垢智慧之經典
頂禮無礙生死之善知識
頂禮我敬愛的上師
明一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