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破陣樂二三事

您是本帖的第 207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破陣樂二三事
yikinki123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黑俠
文章:613
積分:73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8月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yikinki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yikinki123的首頁

發貼心情
破陣樂二三事

為什麼中國古代宮廷樂舞”破陣樂”成為日本雅樂的保留節目?

《破陣樂》考

──兼論雅俗樂的交涉與轉化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沈 冬

摘要

關鍵詞:


引言

在中國音樂的歷史上,雅樂與俗樂的對立是極為鮮明的特徵之一,《新唐書》〈禮樂志〉曰:

自周、陳以上,雅、鄭淆雜而無別,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

因為「雅、鄭淆雜」,在官方音樂主事者的眼中,遂有了分別部類的需要,也因而形成了雅俗對立的局面[1],彷彿雅、俗樂是中國音樂裡兩個互不交涉,甚至相互對立的區塊,此疆彼界,畛域分明。承襲此種概念,歷代〈樂志〉更以分門別類的論述方式,連篇累牘地構築了兩者之間的圍牆。雅、俗之辨,不但成為音樂分類的基準,更是高下尊卑的指標[2]楊蔭瀏先生在《中國音樂史綱》一書的結論裡,列出中國音樂史上的「四種衝突」,其一就是「民間音樂與宮廷音樂的衝突」[3],雅俗之樂,似乎如同「道」與「魔」之間的關係,此消彼長,方死方生,難有共存共榮的可能。

然而,雅、俗二樂真的是如此性質殊異,尊卑分明的兩種音樂嗎?卻也未必,撇開純然主觀名份尊卑的指涉[4]兩者主要的分別,與其說是音樂實質的差異,毋寧在於功能排場的不同,楊蔭瀏先生也提出:

雅俗二字的應用,完全是主觀而相對的。前朝所謂雅樂,後朝斥為俗樂,或前朝的俗樂,被後朝採用為雅樂,這是常有的情形。[5]

迥然不同於兩者在名義上的清楚對立,雅俗之樂的內涵相對地曖昧模糊,甚至雅樂與俗樂之間,始終不乏交互濡染而發生轉化質變的情形,前朝之俚曲,搖身一變,而為今世之古調。針對雅俗之樂的研究,如果一味執守於雅俗義界,嘗試於界定孰為雅樂,孰為俗樂,這種努力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但是,如果坦然接受雅俗之樂內涵的模糊多變,轉而試圖釐清其間交涉轉化的脈絡痕跡,並探索雅俗之樂如何在政治、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與推動下,步出了原有的軌道,發生了轉化與質變,可能是更有意義或趣味的課題,也是本文的重點所在。

有唐一代是中國音樂的盛世,新靡絕麗之音,繁手淫聲之技,經由典籍文獻、圖像文物的紀載圖錄,使後人追摹意態,揣想風神,對於大唐帝國的音樂文化油然而生嚮慕之情。《破陣樂》一曲,被譽為唐代「第一樂曲」,擬之於「國歌」「國樂」[6]。此曲最早出現於唐高祖武德3年(620)前後,至晚唐懿宗咸通年間(860-869)仍有紀錄,綿延二百餘年;此曲又曾傳入吐蕃、天竺、日本,並保留樂譜於東鄰日本。《破陣樂》雖僅僅是一首樂曲,但其流傳的時間之長、空間之廣、變衍版本之多,為唐人稱述討論之頻繁,均非他曲所可比擬,因此本文選擇以《破陣樂》為研究對象。

在流傳變衍的各階段之中,《破陣樂》出現了不同的名稱,包括《破陣樂》、《秦王破陣樂》、《神功破陣樂》、《皇帝破陣樂》、《七德舞》、《破陣樂舞》、《小破陣樂》……等,為行文方便,本文一律以《破陣樂》為稱。

以單獨一首樂曲而言,唐代有關《破陣樂》的記載可稱詳盡,當然因為此曲的主角是百戰開基的唐太宗之故,但這些資料相互因襲者既多,音樂的描述也不充分,以致仍有若干疑點無法澄清。針對《破陣樂》的研究,任二北先生《教坊記箋訂》、《唐聲詩》,丘瓊蓀先生《法曲》、王克芬先生《中國舞蹈史》、王小盾先生《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研究》等書均有論及,但以《破陣樂》一曲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論文則較為少見,本文除了參考現存研究,並以《通典》、《舊唐書》、《新唐書》、《唐會要》等資料為主,試圖釐清《破陣樂》的發展與變化,及其輾轉出入於雅、俗體系中的脈絡與意義。以下文分三節:第一節討論《破陣樂》的流變,共計析論了17個《破陣樂》的版本;第二節分析各個版本《破陣樂》的歌舞樂實況;第三節則討論《破陣樂》流變的意義。

一、《破陣樂》的流變

《破陣樂》的創作並非完成於一時一地,自其萌芽之初,就不斷經歷各種編配、重整,由草莽而趨典雅,由樸拙而趨華麗,逐漸發展成唐朝代表性的樂曲。仔細觀察,可以將《破陣樂》的演進分成以下五個階段:一、創作,二、燕樂化,二、雅樂化,四、法曲化,五、餘波。以下就此五個階段擇要析論:

(一)《破陣樂》的創作

《破陣樂》的創作,約在西元第七世紀前期、高祖武德年間,關於此曲的創作背景,史籍有如下說法:

太宗謂侍臣曰:「朕昔在藩,屢有征討,世間遂有此樂,(《舊唐書.音樂志一》,杜佑《通典》卷一四六略同)

太宗為秦王,破劉武周,軍中相與作《秦王破陣樂》曲。(《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據此,任二北先生以為《破陣樂》有兩個可能的起源[7],然而參考《隋唐嘉話》的說法,則知後一說可能更符合情實,《隋唐嘉話》曰:

太宗之平劉武周,河東士庶歌舞於道,軍人相與為秦王破陣樂之曲,後編樂府云。[8]

《隋唐嘉話》的作者劉餗為著名史學家劉知幾之子,曾任史官,所著史籍被評為「有法」[9],其說應有相當可信度。但二說本無大太扞格,李世民輔佐其父李淵,南征北討,蕩平群雄,開創了李唐繁華天下,精準地說,《破陣樂》是為了慶祝討平劉武周而創作的作品,廣泛地說,此曲是歌頌太宗討伐群雄功業彪炳的作品。

在隋末唐初的亂局中,劉武周的勢力雄據西北,他倚附突厥,剽悍非常,曾敗齊王元吉,使得元吉棄弁州而逃,高祖武德3年四月(620),秦王李世民與其手下大將宋金剛的一場大戰,「日中八戰,賊皆敗,斬級數萬,獲輜重千乘。」[10],「太宗追之,一日夜馳二百里,……。軍士皆饑,太宗不食者二日。」[11]劉武周從此遁入突厥,敗走不還,可以想見戰況慘烈,是李唐建國的一場關鍵性戰役,所以才有「河東士庶歌舞於道」的歡慶場面。當時軍士,或欣喜於殲滅大敵,或有感於秦王神威,因而創作了《秦王破陣樂》之曲。這一首歌曲的原作者是誰,當然已是無可究詰的謎,但它卻自然而然流行開來,所謂「軍中相與作《秦王破陣樂》曲」,正說明了此曲最初的性質,猶如街陌謠謳、村坊俚曲,是一首兵卒軍士順口而歌的軍歌,足以使頑廉懦立,鼓舞士氣,這是《破陣樂》的原始版本。

(二)《破陣樂》的燕樂化

何以斷言《破陣樂》為「燕樂」[12]?因為它用於朝會享讌之中,這是《破陣樂》最主要的性質,其歷程始於貞觀元年(627太宗即位之後。

貞觀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陣之曲》。(《舊唐書.音樂志一》)

及即位,宴會必奏之。(《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這是《破陣樂》進入燕樂之始。由「始奏」、「奏之」等描述來看,彷彿這是一首器樂曲,然而原始版本的《破陣樂》出自士卒之口,流傳行伍之中,分明是一首歌曲;同時,由日後魏徵等人「改製歌辭」(詳下文)的事實看來,也說明此曲原來有辭。然而此處的「始奏」又當如何理解?原版《破陣樂》既是流傳於軍中,本來只是單純質樸的「徒歌」,如今既然進入宮廷,施於燕樂,必須重加整編,配上器樂的伴奏,所謂「始奏」,就是這首重新編配,有歌有樂的《破陣樂》初次演奏,這是《破陣樂》進入燕樂的初期。

及至貞觀七年(633),《破陣樂》進一步擴大編制,成為歌、舞、樂合一的大曲。此事由太宗親自主導,史籍也有詳細的記載:

七年春正月戊子,……是日,上製「破陣樂舞圖」。(《舊唐書》卷三〈太宗本紀〉)

以百戰開基之帝王,竟然親自為一首樂曲編舞,其間的意義非同小可,下文將有討論。經過整編的《破陣樂》大曲,由魏徵等人重製歌詞,歌曲中還加上了應和聲,最引人矚目的是場面浩大的舞蹈,由呂才教舞[13],一百二十位「披甲執戟」的舞者,以「先偏後伍,魚麗鵝鸛」的戰陣形式,「來往擊刺」的肢體動作,表現「秦王破陣」的勇武神威,使觀者踊躍奮發,目眩神搖。

  至此,《破陣樂》作為一首燕樂大曲,其主體已告創作完成。以樂曲的發展而言,此時的《破陣樂》如大樹一般,其主幹已然茁壯,此後必將開枝散葉,展現各種發展的面向和可能性,如果我們將這首燕樂大曲稱作「正體」《破陣樂》,此後還將有許多不同的「變體」《破陣樂》出現,其中屬於燕樂系統的有如下數種,以下分別論之:

1.九部伎《破陣樂》

  貞觀14年(640[14],「景雲現,河水清」的祥瑞出現,著名的音樂家張文收因而創作了《景雲河清歌》[15],其中第三部名為《破陣樂》:

貞觀中,景雲見,河水清。協律郎張文收采古《朱雁》、《天馬》之義,製《景雲河清歌》,名曰《讌樂》,奏之管絃,為諸樂之首:今元會第一奏者是。(杜佑《通典》)

所謂《朱雁》、《天馬》,都是與漢武帝有關的樂府歌[16],「朱雁」是天降祥瑞,「天馬」是大展國威。張文收用此二典,不但表達了頌聖之意,也隱含了對於盛世帝國的期許和祝願。《景雲河清歌》分四部:其一《景雲舞》、其二《慶善舞》、其三《破陣舞》、其四《承天舞》。究竟此一《破陣舞》與燕樂大曲《破陣樂》關係如何?異同如何?均無可究詰,但此曲舞者僅四人,以「綾袍,絳褲」為舞衣,即此一端,可知與燕樂大曲的《破陣樂》大不相同。此曲是否為張文收個人獨創?抑或是取用了「正體」《破陣樂》部分或全部的旋律主題?丘瓊蓀先生認為此曲與「法曲」中的《破陣樂》關係密切[17],似以為這是全然另一首曲子,恐也未必。《破陣樂》為盛世帝國的代表,太宗功業威名的寫照,如果張文收另起爐灶創製新曲,是否敢於「剽竊」《破陣》之名?既以《破陣》為名,如果曲調旋律一無關係,不必千年以下,當時必然已引起朝中上下的質疑。何況《讌樂》四部曲中,除了《破陣舞》之外,《慶善舞》也是唐太宗時創製的重要樂舞[18],與《破陣樂》、《上元樂》同被列為唐代「三大舞」;張文收的《讌樂》既取用了太宗時期最重要的兩首樂舞之名,如果說其音樂與原來二曲毫無關係,是很難令人置信的。

2.立部伎《破陣樂》

坐、立部伎是唐代宮廷樂舞編制的一種,早在高祖時,已有坐立部伎的分別,最清楚的例證是1973年陝西三原縣李壽墓石槨內壁發現的線刻樂舞圖。圖中有坐姿、立姿兩組女樂的線刻圖像。李壽是唐高祖李淵堂兄,死於貞觀4年(630),可知唐初已有坐、立部的區分[19],不過,制度的形成還要到唐玄宗時期,所以《新唐書.禮樂志》將坐、立部的設置歸功於唐玄宗:

(玄宗)又分樂為二部:堂下立奏,謂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以李壽墓線刻樂舞圖來看,推想坐、立二部經歷了長期的發展,至唐玄宗時終於定為制度,列明曲目。《兩唐書》、《通典》所列曲目,應是以玄宗定制為樣本,所以其中才有成於玄宗時期的《龍池樂》、《小破陣樂》等曲出現。

  立部伎的曲目,史籍所載為以下八曲:

今立部伎有《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凡八部。(《舊唐書.音樂志二》)

其中第三部《破陣樂》、第八部《大定樂》,都與燕樂大曲《破陣樂》相關。由史籍所載,第三部《破陣樂》和燕樂大曲的《破陣樂》一脈相承,依舊是百二十人披甲執戟的排場。我們無從得知此曲在完整的立部伎演出中如何呈現,但在天寶年間(742-755)卻有相關而有趣的演出記載:

◎每賜宴設酺會,則上御勤政樓。……府縣教坊,大陳山車旱船,尋撞走索,丸劍角抵,戲馬鬥雞。又令宮女數百,飾以珠翠,衣以錦繡,自帷中出,擊雷鼓為《破陣樂》、《太平樂》、《上元樂》。(鄭處誨《明皇雜錄》,《唐代叢書》初集)

◎玄宗在位多年,善音樂,若讌設酺會,即御勤政樓。……太常大鼓,藻繪如錦,樂工齊擊,聲震城闕。太常卿引雅樂,每色數十人,自南魚貫而進,列於樓下。鼓笛雞婁,充庭考擊。太常樂立部伎、坐部伎依點鼓舞,間以胡夷之伎。……又令宮女數百人自帷出擊雷鼓,為《破陣樂》、《太平樂》、《上元樂》,雖太常積習,皆不如其妙也。(《舊唐書.音樂志一》)

◎後賜宴設酺,亦會勤政樓,……太常卿引雅樂,每部數十人,間以胡夷之技,……宮人數百衣錦繡衣,出帷中,擊雷鼓,奏《小破陣樂》,歲以為常。(《新唐書.禮樂志十二》卷二十二)

以上三條資料,所記述的應是同一個場合,就是玄宗在勤政樓「賜宴設酺」的場景,在這場君民同歡的戶外表演裡,有坐立部伎、胡夷之伎,以及舞馬等表演,已是聲色動人,熱鬧無比,但最後還安排了壓軸節目,身穿錦繡的宮女數百,自帷幕裡突然現身,擊大鼓,奏《破陣》、《太平》、《上元》等曲。由曲目來看,都是立部伎的樂曲,也是太常寺樂工本色當行的曲目,但即使是太常寺老樂工都甘拜下風,自歎不如,可見這些宮女水準之高[20]。此一表演省略了「披甲執戟」、「往來擊刺」的舞蹈,將歌舞樂合一令人眼花撩亂的表演還原為單純的音樂。我們不知道這是否是玄宗的親自安排,然而以酷好音樂的皇帝而言,無疑此種表演方式才能打破燕樂演出時繁複儀制的拘束,也才更能展現樂曲的藝術性。

  另外一曲《大定樂》也值得深究;《大定樂》為高宗時創作的樂舞,此曲確乎為《破陣樂》的變體。《舊唐書.音樂志二》曰:「《大定樂》,出自《破陣樂》。」此曲的創作時間,史籍有如下記載:

帝將伐高麗,燕洛陽城門,觀屯營教舞,按新征用武之勢,名曰:《一戎大定樂》,(《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高宗時代曾屢次征代高麗[21],對高麗的戰事時斷時續,幾乎不曾停止,但如果以高宗在東都洛陽來推判,則有可能是顯慶五年(660)、龍朔元年(661)之間,

據《新唐書.高宗本紀》,顯慶五年十二月,高宗前往東都洛陽,命蘇定方等人伐高麗,次年龍朔元年四月正式進軍[22]。《大定樂》的創製有可能在此時。《資治通鑑》曰:

(龍朔元年)三月,丙申朔,上與群臣及外夷宴於洛城門,觀屯營新教之舞,謂之《一戎大定樂》。時上欲親征高麗,以象用武之勢也。(《通鑑》卷二○○〈唐紀十六〉,頁6323

確定這是龍朔元年(661)的作品;猶如《破陣樂》為太宗彪炳戰功的象徵,《大定樂》則為高宗勛業的表述,此曲的創作理念、樂舞設計均與《破陣樂》有密切關係,並流露了高宗子繼父業的強列企圖與矛盾心情,這點下文仍有討論。

3.坐部伎《破陣樂》

坐部伎曲目有六:

坐部伎六:一《燕樂》,二《長壽樂》,三《天授樂》,四《鳥歌萬歲樂》,五《龍池樂》,六《小破陣樂》。(《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這六部曲之中,也有兩首《破陣樂》,其一是《讌樂》中的《破陣樂》,上文已經論述,但《舊唐書.音樂志》特別提及「此(《讌樂》)樂惟《景雲舞》僅存,餘並亡。」似乎在坐、立部制度成熟的唐玄宗時期,《讌樂》中的《破陣樂》已經不存。其二是第六部《小破陣樂》,顧名思義,此曲正是燕樂大曲《破陣樂》的「變體」:

《破陣樂》[23],玄宗所造也。生於立部伎《破陣樂》。舞四人,金甲冑。

這首《小破陣樂》為玄宗所作,根據的是立部伎的《破陣樂》,追本溯源,其本尊始祖還是唐太宗時的燕樂大曲《破陣樂》。立部伎的《破陣樂》演出時一百二十名舞者「甲以銀飾之」(《舊唐書.音樂志》),《小破陣樂》則四名舞者以「金甲冑」而舞,可見規模縮小,但形象更為精緻。《小破陣樂》的創作時間並無可考,但可能在玄宗即位之初,《新唐書.禮樂志》載:

是時,民間以帝自潞州還京師,舉兵夜半誅韋皇后,製《夜半樂》、《還京樂》二曲;帝又作《文成曲》,與《小破陣樂》更奏之其後,河西節度使楊敬忠獻《霓裳羽衣曲》十二遍……。[24](《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由「其後,河西節度使……」云云,可知至少在開元年間(713-741)《小破陣樂》已經製成,因為楊敬述獻《霓裳》的時間正是開元中[25]。由「是時,……,帝又……」這種上下文的連屬看來,似乎《小破陣樂》、《文成曲》的製作,在《夜半樂》、《還京樂》之後不久。這四首樂曲以更迭輪奏的形式演出,其組合別具深義。玄宗由潞州別駕任上罷官還京,「率萬騎兵入北軍討亂」[26],誅韋后,鏟除韋、武兩家勢力,奉其父李旦為帝,李唐皇權由此勃興,因而民間有《夜半樂》、《還京樂》,表達對少年李三郎的崇拜,此種情形一如最早的《秦王破陣樂》的創作背景。四曲聯奏,《夜半樂》、《還京樂》代表了萬民擁戴之誠,《小破陣樂》歌頌殲滅元兇巨憝之功,《文成曲》則稱美文治。四曲恰恰表彰了玄宗少年誅除韋武,安定唐室的功業。

4.雜曲中的《破陣樂》

崔令欽撰寫《教坊記》,著錄盛唐玄宗時教坊所用曲目,共計大曲46首,小曲278首,其中也有兩首《破陣樂》的「變體」,一是第17首《破陣樂》,另一是第245首《破陣子》,這兩首樂曲必然出自《破陣樂》,但與上述各曲關聯如何,已經無從考查,僅能附列於此。不過可以注意的是,《教坊記》裡的《破陣樂》並不在大曲之中,當然這不代表太宗的燕樂大曲《破陣樂》已經不傳,但至少說明了盛唐教坊並不表演那首「先偏後伍、魚麗鵝鸛」的燕樂大曲。至於《破陣子》,即是後來李煜所倚詞調「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更是小曲的形式,是由歌兒舞女啟朱脣,發皓齒,拍按香檀,在酒筵歌席之間演唱,與原來《破陣樂》必有極大差異。這兩曲已經脫離了原來燕樂的儀式性,成為純粹的音樂賞美、怡情悅耳之用,遺憾的是,它的音樂實況均已無法探究了。

(三)《破陣樂》的雅樂化

  雅樂與燕樂有何不同?一言以蔽之,雅樂是祭祀用樂,用於祭祀天地山川人鬼,「音樂充當著天人溝通的媒介,主要的功能是悅神娛鬼,而不是取悅活人。」[27]而燕樂則用於朝廷饗宴之中,雖然也不乏繁複的儀節,但主要目的在於上下同歡,娛賓遣興。《周禮》〈春官.大宗伯〉論大宗伯所掌吉、凶、軍、賓、嘉五禮:「以吉禮事邦國之人鬼神祇……,以嘉禮親萬民。」正可以用來對照說明雅樂、燕樂的分別。

何以斷言《破陣樂》為雅樂?因為它曾用於郊廟祭祀之中。這一段雅樂化的歷程始於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時期。麟德2年(665),《破陣樂》被「提昇」為雅樂,成為郊廟用樂:

麟德二年十月,制曰:「國家平定天下,革命創制,紀功旌德,久被樂章。今郊祀四懸,猶用干戚之舞,先朝作樂,韜而未伸。其郊廟享宴等所奏宮懸,文舞宜用《功成慶善》之樂……其武舞宜用《神功破陣》之樂,皆被甲執戟,其執纛之人,亦著金甲。人數並依八佾,仍量加簫、笛、歌、鼓等,並於縣南列坐,若舞,即與宮懸合奏,其宴樂內二色舞者,仍依舊別設。(《舊唐書.音樂志一》)

音樂的功能,是為了「紀功旌德」,因此「先朝之樂」必須特加表彰,為了推崇太宗功業,高宗下令於麟德2年(665)下詔,文舞改用《慶善樂》,以紀念太宗降誕之地,武舞改用《破陣樂》[28],以歌頌太宗百戰開基。進入雅樂的《破陣樂》,規模更加堂皇,舞者依舊「披甲執戟」,並增加了樂隊「簫、笛、歌、鼓」等編制,而最大的特色,是與宮懸合奏,合鐘磬而歌舞,點明了《破陣樂》此時的雅樂身分。

  然而,《破陣樂》進入雅樂,在實際施用上頗有窒礙,自高宗麟德2年(665)至儀鳳2年(677),整整12年間,所謂《破陣樂》用為雅樂,不過是官樣文章,陽奉陰違,終於引起太常少卿韋萬石的批評[29],儀鳳2年十一月六日,韋萬石奏曰:

奉麟德二年十月敕,文舞改用《功成慶善樂》,武舞改用《神功破陣樂》,并改器服等。自奉敕以來,為《慶善樂》不可降神,《神功破陣樂》未入雅樂,雖改用器服,其舞猶依舊,迄今不改。事既不安,恐須別有處分者。(《舊唐書.音樂志一》)

原來自高宗下詔以來,《慶善樂》與《破陣樂》始終未曾真正進入雅樂之中,有司不過更改了樂舞的服飾,至於樂舞的本身,「迄今不改」,這種名實不符,顛倒錯亂的情形必須有所處置,於是高宗再次下詔:

舊文舞、武舞既不可廢,并器服總宜依舊。若懸作《上元舞》日,仍奏《神功破陣樂》及《功成慶善樂》,并殿庭用舞,並須引出懸外作。(《舊唐書.音樂志一》)

《上元舞》是高宗所製樂舞[30],此曲在著成之初,就同時用於雅樂和燕樂之中,所以立部伎有之,「祠享」亦有之。上元3年(676[31],高宗下詔,減少《上元舞》用於雅樂的機會,僅限於祭祀「圓丘、方澤、太廟」而已[32]。在此,針對韋萬石提出來的問題,皇帝解決的方法如下:一、《慶善》、《破陣》不再用為文舞、武舞,恢復使用原來的《治康》、《凱安》,包括原來有司更改服飾器用以魚目混珠的作法也一律取消,恢復原貌。二、凡是使用《上元舞》的祭祀,也同時加入《慶善》、《破陣》二舞,所指應是祭祀「圓丘、方澤、太廟」的場合。三、在《慶善》、《破陣》、《上元》三舞演出之時,為與雅樂有所區隔,因此舞者的表演場域是宮懸之外[33]

此一安排,在唐代音樂史上有其重要的意義,亦即確立了所謂「三大舞」的概念。史籍有如下記載:

唐之自製樂凡三:一曰《七德舞》、二曰《九功舞》、三曰《上元舞》。(《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七德》即是《破陣樂》、《九功》即是《慶善樂》。事實上,唐代自製樂舞當然不止於這三首,如前文所述《大定樂》、《讌樂》、《小破陣樂》,以及坐立部伎中各個曲目,也都是唐人自製,特別標舉「三大舞」,說明此三曲在唐代宮廷音樂裡的重要性,並且形成特殊的表演慣例,成為唐代代表性的樂舞,這是高宗試圖將《破陣樂》雅樂化而獲致的意外成果。

(四)《破陣樂》的法曲化

何以斷言《破陣樂》為法曲?有如下三條證據:

◎太常梨園別教院,教法曲樂章等:《王昭君樂》一章、《思歸樂》一章、《傾盃樂》一章、《破陳樂》一章、《聖明樂》一章、《五更轉樂》一章、《玉樹後庭花樂》一章、《泛龍舟樂》一章、《萬歲長生樂》一章、《飲酒樂》一章、《鬥百草樂》一章、《雲韶樂》一章。十二章。(《唐會要》卷三十三〈諸樂〉)

◎按法曲起於唐,謂之法部,其曲之妙者有《破陣樂》、《一戎大定樂》、《長生樂》、《赤白桃李花》。……(《樂府詩集》卷九十六〈法曲〉序)

◎漢祖過沛亦有歌,《秦王破陣》非無作。作之宗廟見艱難,作之軍旅傳糟粕。…………(元稹《新樂府.法曲》,《全唐詩》卷四一九,頁4617)

根據以上三條,應能肯定法曲中確有《破陣樂》一曲,此曲必然是李三郎的手筆,但如何製成?來源如何?均無從考查,丘瓊蓀先生認為法曲《破陣樂》可能來自於張文收《讌樂》[34],但未獲實證。因為法曲是唐代音樂中藝術性極高的一個樂種,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此一法曲《破陣樂》應有相當的音樂之美,其餘則僅能闕疑。

(五)餘波

經歷安史之亂一番天崩地坼的變動,盛唐以後,《破陣樂》仍然不絕如縷,間有記載,德宗貞元14年(798),有「初奏《破陣樂》」的紀錄[35],應是盛唐喪亂之後,試圖恢復國威的一種嘗試。此後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時機下偶有演出,如憲宗元和年間,白居易曾在觀覽之後為詩識之,即是《新樂府》中的〈七德舞〉[36]。敬宗時,曾有妓女石火胡其人,將《破陣樂》作為雜技表演的背景音樂,踏著《破陣樂》的節奏,「俯仰來去,越節如飛」[37]。懿宗時,藩鎮也曾紛紛舞《破陣樂》


森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4/18 上午 05:05:31
yikinki123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黑俠
文章:613
積分:73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8月2日
2
 用支付寶給yikinki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yikinki123的首頁

發貼心情

破陣樂是打仗之前祈求勝利使用?還是戰後慶功宴用的

這樣有名的曲目以有人做為論文發表了


《破陣樂》一曲,被譽為唐代「第一樂曲」,擬之於「國歌」「國樂」。此曲最早出現於唐高祖武德3年(620)前後,至晚唐懿宗咸通年間(860-869)仍有紀錄,綿延二百餘年;此曲又曾傳入吐蕃、天竺、日本,並保留樂譜於東鄰日本。《破陣樂》雖僅僅是一首樂曲,但其流傳的時間之長、空間之廣、變衍版本之多,為唐人稱述討論之頻繁,均非他曲所可比擬。


以單獨一首樂曲而言,唐代有關《破陣樂》的記載可稱詳盡,當然因為此曲的主角是百戰開基的唐太宗之故,但這些資料相互因襲者既多,音樂的描述也不充分,以致仍有若干疑點無法澄清。


史籍有如下說法:

太宗謂侍臣曰:「朕昔在藩,屢有征討,世間遂有此樂,(《舊唐書.音樂志一》,杜佑《通典》卷一四六略同)

太宗為秦王,破劉武周,軍中相與作《秦王破陣樂》曲。(《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所謂「軍中相與作《秦王破陣樂》曲」,正說明了此曲最初的性質,猶如街陌謠謳、村坊俚曲,是一首兵卒軍士順口而歌的軍歌,足以使頑廉懦立,鼓舞士氣,這是《破陣樂》的原始版本。
而這樣的曲子甚至連皇帝都參予過編輯,其聲勢浩大。




在功能上其實較接近一種功能性的歌舞欣賞,不一定是戰前,也不一定是戰後,因為這樣的歌舞排場龐大,才能顯示出磅礡的氣勢,作者認為他甚至是一種工具..........................




《新唐書.禮樂志》記太宗曰:「朕雖以武功興,終以文德綏海內。」由君王親自動手圖畫戰爭的形貌,以歌舞樂合一的形式盛大演出,其實也象徵了著戰爭的結束;樂舞的表演,為爭戰的歲月畫上了休止符,從此偃武修文,與民生息,步入建設開創的年代。




由以上這些分析看來,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太宗的宏圖遠略,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理解,原本以遣興娛賓為主要目的之一的燕樂,已經完全成為政治操弄的產品。


燕樂用於朝廷享讌之中,遣興娛賓,娛悅耳目是其目的之一,但《破陣樂》這首具有高度政治意涵的樂舞,其目的絕不止於視聽耳目之娛。







所以結論就是:
這樣的功能性[歌舞劇]釋君王用來做某些政治目的時會演出的,或是宣揚功業、或是振奮士氣、或是節慶娛樂、或是宴饗賓客......


作者這篇論文寫的相當精采,因為是學術論文所以也相當清楚,網址附在下面,如要深入了解可以進去好好看看.........

參考資料 http://www.nchu.edu.tw/~chinese/eo06.html (加上自己稍稍看過以後的整理)

森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4/18 上午 05:06:30
yikinki123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黑俠
文章:613
積分:73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8月2日
3
 用支付寶給yikinki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yikinki123的首頁

發貼心情
1.「秦王破陣樂」?是?

2. 「胡笳十八拍」? 是?

《秦王破陣樂》是唐時著名歌舞大曲,主要是歌頌唐太宗的軍威戰績。唐太宗登基之前的封號是秦王,而為唐高祖南北征戰十年,打下江山也全是秦王李世民帶領一班文謀勇將的功勞。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於是,他的將士們把舊曲填入新詞:「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秦王破陣樂》是一部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歌舞劇,是一部歌頌唐太宗李世民統一中國、以武功定天下的藝術作品,它是在《破陣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破陣樂》原是隋末唐初的一種軍歌。

唐太宗後來親自為此曲設計秦王破陣樂舞圖,這個樂舞的隊形,左邊圓,右邊方,前有戰陣,後有隊伍。他叫呂才按圖教授給一百二十八位樂工,經常穿甲持戟練習。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舞隊擺出各種陣勢,「發揚蹈厲,聲韻慷慨」,伴奏音樂「聲震百里,動盪山谷」。舞蹈不僅具有濃厚的戰陣氣息,還有一種威懾力,令觀者「凜然震竦」。

《秦王破陣樂》在當時的名氣很大,甚至傳到外國。玄奘大師到達印度後,中印度的戒日王在會見玄奘時稱唐太宗「少而靈鑒,長而神武」,稱《秦王破陣樂》「氓庶其亭育,鹹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

《秦王破陣樂》的樂譜在中國國內已經失傳了,但在日本卻保存有五弦琵琶譜、琵琶譜、箏譜、篳篥譜、笛譜等多種。最初是在武則天時期日本遣唐使節粟田正人將其帶回日本的。本節目所介紹的取自保存在日本京都市陽明庫的中國唐代「五絃琴譜」。五絃琴就是指琵琶。

在錄音技術尚未發明的古代,賴以流傳的途徑只有靠藝人傳授和樂譜記載。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樂譜用的符號和術語已經不能讓人一目瞭然了。唐代,特別是被稱為盛唐時期的八世紀中葉, 是中國音樂空前繁榮的時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對當時音樂的精彩描寫。

在日本能夠得以保存的敦煌曲譜和五絃琴譜,是中國記錄唐樂最好的本子,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樂譜中的兩種。已經過世的中國著名古音樂理論家葉棟先生連續不斷的努力,他把這兩部曲譜解譯成現代曲譜,才使得曾飛揚在神州大地的優雅堂皇的華夏之聲,於沉寂千載之後又重現於二十世紀。

======================================================

胡笳十八拍(古琴)

  根據同名詩譜寫的樂曲,反應主題是“文姬歸漢”。漢末,著名文學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兒蔡琰(文姬),在兵亂中被匈奴所獲,留居南匈奴與左賢王為妃,生了兩個孩子。後來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寫了一首長詩,敘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鄉別子的情懷。

  全詩共十八段,譜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據郭沫若說,突厥語稱“首”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該詩是她有感於胡笳的哀聲而作,所以名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鳴》。原是琴歌,但魏晉以後逐漸演變成為兩種不同的器樂曲,稱《大胡笳鳴》、《小胡笳鳴》。前者即為《胡笳十八拍》的嫡傳。

  
胡笳十八拍(古琴)

  根據同名詩譜寫的樂曲,反應主題是“文姬歸漢”。漢末,著名文學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兒蔡琰(文姬),在兵亂中被匈奴所獲,留居南匈奴與左賢王為妃,生了兩個孩子。後來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寫了一首長詩,敘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鄉別子的情懷。

  全詩共十八段,譜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據郭沫若說,突厥語稱“首”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該詩是她有感於胡笳的哀聲而作,所以名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鳴》。原是琴歌,但魏晉以後逐漸演變成為兩種不同的器樂曲,稱《大胡笳鳴》、《小胡笳鳴》。前者即為《胡笳十八拍》的嫡傳。

唐代琴家黃庭蘭以擅彈此曲著稱。李頎有《聽董大彈胡笳》詩:“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就是對該曲內容的概括。現存的曲譜最早見於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譜》本,稱“大、小 胡笳”,都是無歌詞的器樂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見於明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孫丕顯所刻的《琴適》中,也就是現在最流行的譜本,其歌詞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無為……”。
音樂基本上用一字對一音的手法,帶有早期歌曲的特點。從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兩拍,都有一個相同的尾聲,有受漢代相和大曲影響的痕跡。全曲為六聲羽調,常用升高的徵音(升5)和模進中形成的高音(升1)作為調式外音。情緒悲涼激動,感人頗深。
至於十八拍的內容~
「破陣樂」原為隋末的一種軍歌。公元620年,軍民為歌頌唐太宗李世民討伐叛將,使大唐朝政轉危為安的功績,遂將軍歌填了歌詞,並在慶功儀中誦唱,這是早期的《秦王破陣樂》。其後發展成歌舞大曲,更衍為多種表演形式。唐高宗的《神功破陣樂》、唐玄宗時的《小破陣樂》均源出於此。「破陣樂」在音樂上以漢族清樂為基礎,又吸收了龜茲樂(龜茲古國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演奏時擂以大鼓,史稱「聞聲百里,動蕩山谷;發揚蹈勵,聲韻慷慨。」展示了古代軍士英勇威武的豪氣。

此曲是作者根據唐古譯譜同名曲原始素材編創而成。配器中,運用了民族管弦樂團的整體表現力,尤充分發揮了民間鼓吹樂粗獷豪放的特色,既形象地描繪了秦王率部衝破敵陣,威震四方的雄偉氣概,更借以讚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奮進的精神。

  樂曲開始由大楹鼓、大篩鑼以強有力的節奏,引出富有號召力的軍歌,古樸典雅中透出威嚴的氣勢,表現了出征必勝的信心。

樂曲中段編鐘編磬「金聲玉振」,塤、簫、雲鑼典雅輕柔,好一派大唐宮廷樂舞,從而激發將士們為大唐的安泰平和而出征佈陣的決心。

  音樂急轉、金戈鐵騎,號角四起、戰馬嘶鳴、殺聲震天,形象地描繪了將士們衝破敵陣,威震四方的英雄氣概,更借以讚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及英勇奮進的精神。


森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4/18 上午 05:08:23
yikinki123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黑俠
文章:613
積分:73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8月2日
4
 用支付寶給yikinki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yikinki123的首頁

發貼心情
1.《秦王破陣樂》是唐時著名歌舞大曲,主要是歌頌唐太宗的軍威戰績。唐太宗登基之前的封號是秦王,而為唐高祖南北征戰十年,打下江山也全是秦王李世民帶領一班文謀勇將的功勞。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於是,他的將士們把舊曲填入新詞:「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秦王破陣樂》是一部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歌舞劇,是一部歌頌唐太宗李世民統一中國、以武功定天下的藝術作品,它是在《破陣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破陣樂》原是隋末唐初的一種軍歌。
唐太宗後來親自為此曲設計秦王破陣樂舞圖,這個樂舞的隊形,左邊圓,右邊方,前有戰陣,後有隊伍。他叫呂才按圖教授給一百二十八位樂工,經常穿甲持戟練習。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舞隊擺出各種陣勢,「發揚蹈厲,聲韻慷慨」,伴奏音樂「聲震百里,動盪山谷」。舞蹈不僅具有濃厚的戰陣氣息,還有一種威懾力,令觀者「凜然震竦」。
《秦王破陣樂》在當時的名氣很大,甚至傳到外國。玄奘大師到達印度後,中印度的戒日王在會見玄奘時稱唐太宗「少而靈鑒,長而神武」,稱《秦王破陣樂》「氓庶其亭育,鹹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
《秦王破陣樂》的樂譜在中國國內已經失傳了,但在日本卻保存有五弦琵琶譜、琵琶譜、箏譜、篳篥譜、笛譜等多種。最初是在武則天時期日本遣唐使節粟田正人將其帶回日本的。本節目所介紹的取自保存在日本京都市陽明庫的中國唐代「五絃琴譜」。五絃琴就是指琵琶。
在錄音技術尚未發明的古代,賴以流傳的途徑只有靠藝人傳授和樂譜記載。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樂譜用的符號和術語已經不能讓人一目瞭然了。唐代,特別是被稱為盛唐時期的八世紀中葉, 是中國音樂空前繁榮的時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對當時音樂的精彩描寫。
在日本能夠得以保存的敦煌曲譜和五絃琴譜,是中國記錄唐樂最好的本子,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樂譜中的兩種。已經過世的中國著名古音樂理論家葉棟先生連續不斷的努力,他把這兩部曲譜解譯成現代曲譜,才使得曾飛揚在神州大地的優雅堂皇的華夏之聲,於沉寂千載之後又重現於二十世紀。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241/34971-1.asp
胡笳十八拍
蔡琰

第一拍:被俘和受辱的經過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第二拍:被逼成婚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第三拍:離開漢庭入胡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第四拍:思念故土之情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曆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第五拍:見雁南北往來而有所感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
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第六拍:胡地氣候苦寒,饑不能食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第七拍:胡地所見之景象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徒,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第八拍:怨蒼天不仁之情懷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 ?
我不負天兮天何使我殊配儔?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第九拍:問天天不語的愁思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複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
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第十拍:怨恨烽火連天的歲月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
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第十一拍:表明非貪生怕死,而是希望能有機會回故鄉,及為了兩個孩子
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
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
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第十二拍:雖有漢使來贖回她,但是確得與兩個孩子分離的矛盾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
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聖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
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第十三拍:離別孩子時的淒楚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
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
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第十四拍:歸漢後,思念孩子的心情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
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時。
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第十五拍:嘆與孩子如商星與參星,不得相見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
願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
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
子母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第十六拍:亦是思子之情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
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第十七拍:離漢時懷念故土,歸漢時思念稚子的心情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阻修兮獨行路難。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
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幹,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荒兮筋力單。
豈知重得兮入長安,歎息欲絕兮淚闌干。

第十八拍:結語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無窮。
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
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
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不容!


森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4/18 上午 05:09:30

 4   4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20313 秒, 3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