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
《轉法輪經》講記
性空法師講
---------------------------------------------------------------
推薦序
四聖諦與修行
二○○二年冬,香光尼眾佛學院聘請性空法師蒞院開「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專題講座。四聖諦,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教材很多,法師以南傳《轉法輪經》為架構,並對照北傳《阿毗達磨俱舍論》講授。這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轉法輪經》是佛陀成道後的首次說法,對象是五比丘。佛陀將他的證道,證悟四聖諦的心髓傳授給五比丘。五比丘聞法後,一一開悟證得阿羅漢果。今所講的教本是巴利(相應尼迦耶)的《轉法輪品•如來所說—》的第一小經。內容包括:
(一)中道即八正道的說明
(二)四聖諦的說明
(三)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相
憍陳如等五比丘次第得法眼淨也在此經之中被傳述著。依據日本學者水野弘元的考據,廣義的《轉法輪經》依其所屬文獻種類區分有:
(一)包含在《阿含經》裡的《轉法輪經》,有三種
(二)作為單行本流通的《轉法輪經》,有五種
(三)包含在《律藏》中的《轉法輪經》,有六種
(四)收錄在佛傳文學中的《轉法輪經》,有六種
(五)在其他文獻裡被引用的《轉法輪經》,有三種
上列共二十三種,經文雖然彼此長短、順序有些差異,而本經在流傳中,文獻種類如此之多,可見得是受到相當的重視。四聖諦的修行,是一個過程;而四聖諦的證悟卻是一時的現觀。現觀四聖諦、斷遍知、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證須陀垣果,乃至愛盡,證阿羅漢果,都是四聖諦的修行過程。因此「四聖諦既是修道的開端;也是中端,更是末端。」法師如是詮釋。
我個人以為了解四聖諦的過程,就是修道的過程,也是止觀的過程,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當然這裡所說的「了解」是有很深的學問的。佛陀在《雜阿含經• 391 經》說:「於四聖諦,不如實知,非沙門數;於四聖諦,如實知,是沙門數。」可見「了解」四聖諦是修道的開端、中端和末端。身為行者、佛弟子不可不知。
性空法師是捷克籍比丘,曾在北傳、南傳佛教國家修學,深諳北傳和南傳佛教的修法。說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曾翻譯《譚嗣同之仁學研究》為法文,譯注《入菩薩行論》、《大乘起信論》捷克文發表。本書由見愷法師依錄音的文稿整理,並增加註釋、附錄等,方便同道研讀。法師是從修道、實踐的體驗如實說,不是學術研究的。
上課期間我儘可能放下身邊瑣務去聽課,出書前要我寫序,我想說的是:聽課是「如是我聞」,課後要繼續努力的是「信受奉行」。
悟因
2003 年9 月
---------------------------------------------------------------
自序
修習覺悟之道
《轉法輪經》是佛陀說法的第一部經典。在上座部傳統中,此經是最常被誦念的經典之一,它包含了佛教修習覺悟的獨特方法之要義──中道。如經中扼要的解釋,「中道」是一條趨向修習覺悟的捷徑,解脫感官享樂與無益苦行的兩個極端。從廣義言,意指止息苦的一切層面。因此,對一位佛教修行者而言,這部經是以理解四聖諦所生之智慧為基礎與依據的修行指導;它也包括了藉由透徹八正道所驗證到的「法」之內容。八正道是通往安住於涅槃──從思、我、我所解脫狀態的唯一途徑,它是一條使眾生從輪迴的謬見與貪欲的束縛中解脫的道路。
若要了解此部經與佛教「現觀」的意旨,首先應該嚐試熟誦此經。為引發智慧的生起,南傳地區在每一個吉祥的節慶裡都會誦念此經,就像中國人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樣。此經意涵非常豐富,所以,經常誦念與閱讀,可以使我們發現一些新的見解,引導我們對這部經的教示,有更深的認識與體會。傳統認為:聽佛陀開示此經的最初弟子們,即憍陳如、衛跋、摩訶那摩、阿說示,與佛陀有多生累劫的關係。他們之所以成為佛陀的最初弟子,是因為佛陀在過去生的菩薩道修學中,一再對他們有許多的幫助。例如:佛陀一再的布施智慧,甚至為了他們的生命,布施自己的身軀。由於他們對佛陀虔敬,此經引導他們了解深奧的法義。
在現代,當大部份的人缺乏對教理的信仰和信心時,《轉法輪經》深深地鼓舞我們,引發我們以虔誠和奉獻的心來學習它。此經以有力的理性觀點來詮釋覺悟之道,並且兼具了一份深切的宗教精神,向具足能力,能了解更高真理的所有眾生──天與神闡述。此經是屬於真正佛教徒的修行之道,它結合最理性的思考及對法的普遍性和解脫本質的深刻信仰與信心。
數十個世代以來,已覺悟的修行者,期能正確了解修習覺悟之道的本質與遠離所有極端的本質。無論我們追求何種法門,為求從苦解脫,只要認為自己是佛教徒,就應該讓自己的修行與佛陀第一次說法所開示的四聖諦和八正道產生結合。這部經中所開示觀照四聖諦與中道的方法,是含蓋所有正念的功能。這是下一個系列有關《大念處經》闡釋的主題。《轉法輪經》與《大念處經》是了解佛法不可缺的經典,也是我們修學的一個必要的基礎。
性空
2003 年9 月
---------------------------------------------------------------
目次
推薦序…………………………………………002
自序……………………………………………005
第一章《緒論》………………………………009
第二章《轉法輪經》說法因緣………………023
第三章《中道》………………………………029
第四章《苦聖諦》……………………………043
第五章《集聖諦》……………………………061
第六章《滅聖諦》……………………………073
第七章《道聖諦》……………………………095
第八章《三轉法輪》…………………………119
第九章《結說四聖諦》………………………143
第十章《問答輯要》…………………………171
附錄……………………………………………187
【附錄一】《轉法輪經》經文………………188
【附錄二】共修開示…………………………203
【附錄三】參考資料…………………………247
---------------------------------------------------------------
【全文下載】(點按書名內容:下載PDF檔閱讀)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fournoble_index.htm
【香光書鄉】(點按書名內容:下載PDF檔閱讀)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index.htm
【索書訊息】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bnews.htm
【念處之道—《大念處經》講記】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mrty_index.htm
---------------------------------------------------------------
---------------------------------------------------------------
Ven. Dhammadipa 性空法師 簡介
性空法師 (Ven. Dhammadipa) 1949年出生於捷克布拉格,是一位學行兼備的禪修老師和精研南北傳經論的佛教學者。法師亦深具語言天份,除了母語捷克文之外,還精通梵文及巴利文,並且廣通法、德、英、中、俄、印度、日語等十幾種語言,能讀能說,溝通無礙。
性空法師曾就讀布拉格大學(1969)及法國巴黎大學(1977)中文哲學系,著有博士論文《譚嗣同之仁學研究》,亦擁有以色列捷羅斯冷大學俄文文學系文憑(1973)。出家之前,法師於1979年赴印度那爛陀大學研讀梵文及佛教哲學,同時任教於該校,1984年畢業於該校梵文系,並擔任講師,至今仍然持續於該校隨緣講學。
1986年,法師前往日本,隨厚田禪師 (Harada Serrei Roshi) 修習曹洞宗,法名性空。
1987年,於斯里蘭卡剃度出家,依止那難拉瑪大長老 (Nanarama Mahatheras) 座下修習南傳禪法,法名Dhammadipa。
1989年於洛杉磯西來寺受北傳三壇大戒,於台灣之佛光山、中華佛研所擔任客座講師並開始於歐亞各地弘法。
1996年赴緬甸親近當代禪修大德帕奧禪師 (Pa Auk Sayadaw) 修習禪法,甚得器重,為禪師最優秀的弟子之一,並被授意為其公開教導帕奧禪法。
十數年來,性空法師在世界各地弘法及指導禪修,包括歐美、台灣 (例如福嚴佛學院、香光寺、法源寺等處)、中國、印度及東南亞各國的南北傳寺院和大學。
此外,他也致力於寫作和翻譯佛教論典成捷克文和法文。翻譯作品包括《大乘起信論》、《入菩薩行》和寒山的詩集。
他在台灣的部分教學被結集成中文出版,包括:《念處之道》、《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四無量心》和《阿毘達摩的理論和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