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六祖壇經(大醒法師解析 )

您是本帖的第 248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六祖壇經(大醒法師解析 )
godaikin2003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蝙蝠俠
文章:631
積分:800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3月4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godaikin200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六祖壇經(大醒法師解析 )

六祖壇經(大醒法師解析 )

 
第一節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遯。]逐出至廣州法性寺;
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
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
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有一天,惠能知道因緣成熟,該是出來弘法的時候了,他
來到了廣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當時風
正吹著旛,旛不停地飄動著(旛就是長長垂直下來的布條,
像旗一樣;但旗是寬寬、方形的),有一位出家人說是[風動]
,另外一位說是[旛動]的現象,他們爭論不休;惠能聽了
他們的爭議,就隨口說:[不是風動、不是旛動,是仁者心
動。]意思是說:[其實風動、旛動都不是主要問題,而是
你自己的心在分別!]這麼一講,大家都很驚訝!
  
佛法是活潑的、浩瀚的,涵蓋一切的,最重要的是學佛修行
人依據個人的層次、根器、因緣而研究不同的問題,[旛動、
風動]正是法性寺前那兩位出家人當時正在研究的話題,由
此可進入另一個話題[外緣],外在的物質、動態,對人類身
心所引發的現象。明瞭這點,再回頭看[風、旛、風動、旛
]都只是外緣而已。
  
前章曾提到佛陀說[看到一個杯子]需要有十個因緣。其中一
個因緣是[作意緣],就是一樣東西必需要想看、注意看才看
得到;沒有這個緣,就會看不到那樣東西,所以對外界的一
切現象反應都是[心動]。修行人要徹底了解自身,進而了解
外在的一切現象,包括宇宙的千變萬化,六道眾生各種生命
形態的身心、習氣等等,更進一步須探討自己與外界的關
係,外在因素對我們身心的影響是什麼,自身的反應是什麼
,其因緣是什麼。簡單地舉幾個例子:我們人類眼中所見的
一根手指,看在蒼蠅的眼睛裡是多根手指,為什麼?因為蒼
蠅眼是複眼,它的眼睛構造像多面鏡,因此它們所看見的和
我們所看見的自然不同。又如我們的游泳池,在餓鬼道的眾
生看來是血污池。再回頭來談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爭執、矛盾
、衝突,都是因為看法不同、見解不同、因緣不同,世代累
劫的經歷不同而造成彼此之間的立場不同,所以學佛就是要
[屏息諸緣],拋開一切外在因素,由自心觀照,才得以更上
一層樓,自己的心是一切的根本。佛陀當年即是從自心反照
才有後來菩提樹下的證悟,一法通萬法通,佛陀是[正偏知]
,這個頭銜足以表示佛陀對天地萬物一切的一切都了然於心
,由此更證明了佛教是科學的,不迷信的。
  
六祖,一個不識字的修行人,因宿世因緣,天生具有銳利的
根器,當他聽到[風動][旛動]這個話題時,立即的反應是
[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
  
  
第二節
  
印宗延至上席,徵結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云:
[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惠能曰:
[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宗復問曰:
[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
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惠能曰:[為是二法,
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
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
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
,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
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
即是佛性。]
  
印宗法師聽了惠能與眾不同的見解,及簡單扼要的對答,就把他
延請到席上,並請教其見解是根據何來?並說:[我看你這個帶髮
修行人不是泛泛之輩,我曾聽說五祖弘忍大師已經將釋迦牟尼佛
的衣缽傳承給一位修行人,而且聽說那位修行人來到了南方,莫
非就是您啊?]惠能很謙虛的說:[不敢!]於是印宗法師就向他頂
禮,並請他將衣缽展示出來,好讓大家有福報瞻仰。
  
這段故事給我們的啟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學佛是自內心修起!
印宗法師是法性寺的住持,他居然對一位年輕人禮敬,是因惠能
見解深刻、不老生常談,老和尚才未顧及自己的身份禮請惠能,
延至上席。
  
印宗法師接著問:[黃梅咐囑,如何指授?]五祖弘忍大師有什麼
交代嗎?有指示修行人怎麼修行嗎?惠能說:[弘忍大師沒有特
別指示,也沒有規定我們要修那一種法!只是提醒我:[要明白
什麼叫做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見性是最重要的!]]
  
五祖的提醒很值得我們注意,六度波羅密中有禪定波羅密;很多
人誤會禪宗就是坐禪;禪宗的禪是屬於開智慧、明心見性的般若
波羅密,而不拘限在六度之禪定波羅密;其實禪宗是很靈活的,
禪定不是禪宗中最重要的一環,也不是禪宗認為得以明心見性的
唯一法門。惠能說:[五祖沒有強調要修禪定,或勸我們要解脫超
出三界而不再回來!]老和尚問:[為什麼不講禪定解脫呢?]惠能
答道:[因為禪定、解脫這兩種方法不是至高無上的佛法。佛法是
不執著任何一種法門的,所以執著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
二之法!]
  
可見禪宗在中國流傳許久,卻一直讓大部份修行人誤解!以為禪
宗需要常常盤腿打坐,而且以為學佛的目的就是只要離開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離開六道輪迴,到某一理想的所在,再
也不要回來。
  
  
第三節
  
印宗法師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呢?]惠能答曰:[法師講
[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
[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
[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
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這一段是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對佛求法。
  
[不二之法]講起來很玄,如果以現代科學家的術語來表達,說不
定有些人能了解,如果以無情眾生不二之法去解釋有情眾生之不
二之法,大概就容易掌握要訣了。舉例來說:物質世界無情眾生
中最基本的單位就是原子,原子有質子、中子及電子,其中質量
最輕的就是電子,但尖端科學家告我們,電子已不是物質世界最
基本的單位了!因為它可以再打破成好幾種碎片,以目前科技儀
器測量,這種碎得無法再碎的微粒為最基本的單位,我們稱之為
[微微子],是一切物質的本體。
  
什麼是[本體]?本體不是從外來的,因為它才能夠形成電子,也
才能夠形成中子和質子;然而中子、質子和電子等不同數目的組
合,就形成不同的物質。我們假設無法細分的物質本體[微微子]
就是[無情眾生的不二之法],人體內有多少細胞?數也數不盡!
每個細胞裡又含藏多少分子、原子呢?所以單是一個人體就包含
了多少物質世界、無情眾生的本體。由前面舉例的全像攝影術的
例子就可理解;任何一塊小碎片都能夠包含整體的訊息;因此人
體中任何一個細胞核內遺傳基因DNA,都含藏了整個人體的訊息,
如果能解讀遺傳基因的密碼,即使這個細胞核是取自於皮膚,我
們還是可從皮膚的細胞去了解到骨頭、肝臟、大腦甚至頭髮、
指甲等等,也可以從一個細胞擴大而製造變化整個整體,本體是
不能用任何語言文字來表達的。
  
以量子力學的[波函數]來形容物質的本體,我們所知數學觀念中,
數值有正也有負,正負數值的絕對值都是實實在在的數目;又有一
種數叫做[虛數],它的代表符號是[  ],在物質世界裡是不存在
的,可是在人類精神世界可以想像得出來,好比是經典所說的:
[不可說、不可量!]。波函數中還有個數目很微妙!四的開方是二
,負四則無法開方,負四開方就稱之為[複數][]是複雜的意思
,也就是講不清、理還亂!所以波函數竟然有實數、虛數及複數,
符合了《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
]的意義。
  
[佛性]二字,是代表[本性]、也是[自性]的意思。我們讀經時可
知,佛陀乃至大祖師們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採用不同的名詞、
名相來表達同一件事物,例如:佛性、本性、真如、法性都是代
[本體];本體是不可量、不可測,因此我們了解[佛性]就是佛
法不二之法。有的寺院山門就命名為[不二門]。二是能夠拆開的
,不二是無法拆開的;什麼叫無法拆開的?還沒有時間的發生叫
[本來],只要一有時間產生,就不是本來。勉強地舉一個例子
:一張乾淨的桌子,過了幾天,桌子上有一層灰塵,桌子是本體
,灰塵是現象,灰塵不是桌子本有的,桌子的本體並不包括灰塵
。就如平日一些顏色及善惡的觀念;紅色、白色、黑色或好的
、壞的與前述[灰塵]的意義是相同的。既然灰塵不能算是本體
,那麼佛教的任何名詞、名相,也都算是[灰塵]!所以[法相應捨
,何況非法。]能見到本體,就知道什麼是[不二之法]
  
  
第四節
  
涅槃經中高貴德王菩薩問佛:[如果一個人犯了非常嚴重的四
重禁罪、五逆罪及一闡提,像這樣的人是不是就沒有佛性?]
  
我們先來解釋幾個佛教的名詞:
  
四重禁罪:是指犯了四波羅夷罪,即極重罪;淫戒、殺戒、盜
          戒、大妄語戒等四種罪。
  
五 逆 罪:是指犯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及出佛身
          血等五逆之罪。
  
一 闡 提:不信諸佛所說教戒,斷滅一切善根的人,稱為一闡提。
  
佛陀回答高貴德王菩薩:[善根有兩種,一者常,二者無常。]
如果人行善不欲人知,那叫做[善根];另一種是行善欲人知,
例如:因為行善捐了兩百萬,就為了得到一個匾額[善長仁翁]
,掛在家中,這種不叫[善根],但也是行善,是值得讚歎的!
不過這個叫做[善果],或許叫做[善花]。花是供人觀賞的,果
是讓人實質享受到結果。行善得到了一個很好的結果,而得到
他人的讚歎,那叫做[善果],行善不欲人知,就像樹根長在泥
土裡面,頂多露出一點點,那就叫做[善根]。一個人行善不欲
人知,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經常如此。第二種則是因行善人
的心情與環境而定;所以善根是常與無常的。
  
佛性就是自性本體,是沒有時間的觀念。只要某一物質有移動
,才會有時間,時間觀念的來源,就是某一物質從這裡移到那
裡的一種現象,不移動就沒有時間。這裡告訴我們,自性是沒
有時間性的。它沒有過去、現在、未來,這種延續性的是為
[不斷];因此,我們無法用時間觀念來分割、了解本體,故名
[不二]
  
  
第五節
  
有些人在面對煩惱、痛苦時,不知如何自處;有的抽菸、酗酒,
有的打孩子、打老婆出氣,更嚴重的甚至於吸毒,真是不幸!有
些人比較幸運,藉由善知識的引導而信仰宗教,進而奉獻、行善
,這是好事!但是行善的人必須清楚自己的行善的動機和觀念;
如果行善時只是將自己的不愉快壓抑,雖然發心、奉獻,但煩惱
、痛苦仍未減少,這以佛法而言,不是件好事!因為臨命終時
[五上分結、五下分結]就無法了斷,來世與冤親債主仍會扯在一
起,沒完沒了!
  
行善對需要幫助的人是件好事,同時鼓勵大家生起一顆善良的心
,也值得讚歎!如果因為行善養成受惠者的依賴性,這種行為就
沒有智慧!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和生死都未有正確觀念前,行善
可能只是麻木自己罷了!如此,臨命終時想離開六道輪迴,到西
方極樂世界去進修的機會也就不大了。這些在大醒所講[佛有做
超度法會嗎?]講題中對[五上分結、五下分結]()有清楚地解釋。
  
涅槃經中談到[善根][一者善,二者不善];《金剛經》又有類
似的句子[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不了解的人會認為
,佛陀講話顛三倒四,不知道在說什麼?這就是人的習氣!因為
眾生皆貪,很多修行人既不貪名、又不貪利,卻貪[]!希望佛
陀、希望菩薩、希望師父,能傳一個立即成就的[]!人在學習
時心態上總希望立即見真章,對一目了然的事物有興趣,而不喜
歡拐彎抹角、模稜兩可!遇到想不通就會生煩惱!因此很多人乾
脆只誦經而已,就是這個道理。
  
註:
  
五上分結:()色結()無色結()掉結 ()慢結 ()無明結
  
五下分結:()貪結()瞋結 ()身見結()戒取結()疑結
  
  
第六節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佛陀告訴我們自性本
體無法用後天觀念來揣摩,也無法用灰塵來了解桌子;桌子就
是桌子,灰塵就是灰塵,是兩回事,也就是本性不能用後天的
觀念來衡量。我們人類在不同的環境下,面對不同的對象,對
善惡的標準自然有不同的標準!強勢者與弱勢者的道德標準也
會有所不同!總之,凡夫俗子衡量善惡常有雙重標準。就如一
個家庭中,父母也可能會偏心,對喜歡的孩子會不知不覺地縱
容他!不喜歡的則往往有差別待遇,為什麼父母亦有雙重標準
呢?心理學上認為因為有些父母不了解自己,自己專制、拔扈
,由不得子女持其他意見,如果孩子的個性與父母雷同,就會
有對立的僵局。因此有些與父母個性相像的子女,卻偏偏和父
母無緣!
  
又如某個大國不滿某個小國的外匯存底多,而以各種嚴苛的條
件加以刁難,如販賣虎骨、犀牛角等等的罪名都是由此產生的
;但亞州東北方另一個國家至今仍在捕殺鯨魚,卻不見有人提
出異議!什麼叫[]?實在值得我們三思!因為對善惡的判斷
都是來自人的好惡。如果以一般人對善惡的觀念去了解真如本
體的話,那會是遙不可及的!
  
  
第七節
  
[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蘊是五蘊,界是十八界,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身體、
物質;而受、想、行、識是指高等生命形態生理和心理的反應現
象。法性寺的兩位出家人討論的[風動][旛動][][]
是色,所以他們的受、想、行、識會有不同的反應!這就要去了
解生命與大自然間互動的關係。十八界是指六根:眼、耳、鼻、
舌、身、意,它的對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而六
根對相應的對象所引起的作用與反應,就是六識,即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根、六塵及六識合稱十八界;
所以五蘊與十八界,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惠能這個大根器的人舉一就能反三,雖是討論[][]一個公
案,其它的公案他也統統了解了。而不用逐字、逐部經典都去推
敲;他知道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無法用後天學來的觀念所能揣
摩,可稱為佛性本體,也就是真如本體的意思。
  
大醒連續講了幾個夜晚的六祖壇經,雖然經上沒記載三更受法時
五祖如何對六祖講授[金剛經],但經上卻很忠實記載弘忍大師
交待的四句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
亦無生。]法是如此,人也要如此修,常常反觀自己,不要老看別
人的短處,如果讓別人來下種的話,那恭喜你,下次又會有緣與

那個人在一起。所以我們天天講解脫,偏偏心就是不願解脫!


這是一趟從此岸走到彼岸、從晦暗走到澄明、從荒原走到淨土的旅程。從最不簡單的第一步,回到最簡單的最後一步。從人性的混沌,返回靈性的最初。這是悉達多的覺悟之路,也是每個人的那條路。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7/28 上午 01:18:45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2031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