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這一篇提到了 蘇花公路觀音亭, 我想起半年前有一位 遠見雜誌的女記者
打電話給我 ( 我在觀音亭的風光互補路燈有留 維修電話 ), 跟我詢問觀音亭我知道
的部分紀錄 , 以及我裝置的風光互補路燈的事情, 下面是 書中寫的觀音亭紀錄.
下面內文來自下面網址.
交通部公路總局全球資訊網.
http://www.thb.gov.tw/tm/TR09/T100.aspx
---
147K
觀音亭飛瀑巨石奇景台9線147K處觀音二號橋是個大轉彎,最早於民國49年時,蔣介石總統來到此處,
看到風景秀麗且橋下溪水上游有座小瀑布 ,賜名為「觀音瀑」。但這路段真正為用路人熟知,
應該是84年由公路人及地方人士共同捐建「觀音亭」之後。
原來,南澳工務段82年在此路段進行改善工程時,突然從山壁上掉下來一塊巨石,但未擋住道路上
車流行進,也未傷 及任何人車;工程結束後,施工人員發現這塊巨石已嵌入土中2.5公尺深,體積
相當龐大,若要強行移除,動用經費頗高, 不如就留在原處。
當時擔任南澳工務段段長的周慶連,前往現場仔細察看巨石,認為石上紋理細緻,紋路神似觀音菩薩,
因此請來畫家 及雕刻家,就著石面紋路為底,彩繪雕刻一尊觀音聖像。
李工程司還提醒我們,這段舊蘇花公路在秋天曾有虎頭蜂襲人事件,遭襲的割草工人最後不治,
平常自行前往者要特別小心。
觀音聖像完工後,吸引許多路過遊客在此稍作停留,或是觀察欣賞,或是合十膜拜。有天來自高雄縣的僧侶苦行
至此,巧遇周前段長 ,其中一位高僧說:「施主做得很好,惟有美中不足,建議為觀音菩薩蓋一座涼亭,
避免日曬雨淋,更可使遊客入內休息。」周前 段長當場回應會盡力做到。
隨後,周前段長召集專業人士設計及施工,工程經費則由南澳工務段及地方熱心人士共同樂捐,於94年中秋節
完成觀音亭工程 ,才使蘇花公路上增添一處可滌除塵世煩憂的觀景地點。
公路 二三事
觀音亭的節能照明
觀音亭的外型像是切一半的飯碗,亭前還豎立著一根燈桿,頂端下方是日光燈管,上方則是一具小風車及一片太陽能板。
這是民國99年4月 才設置的「風光互補路燈」,由住在新莊的鄭國祥自費安裝的。
原來,鄭先生有許多客戶在花蓮地區,必須經常行駛蘇花公路。有次停車於觀音亭暫歇時,禮佛多年的他看著亭內外的
景色,忽然產生 念頭,這大彎又爬坡的路段,若能設置一盞路燈在夜晚放光明,在漆黑的蘇花公路上,應該是駕駛們
一處平安的依靠。於是他應用專業嫻 熟的太陽能、風能技術設計出節能路燈,並請南澳鄉公所及南澳工務段等單位
現場會勘,施工及材料費都是自掏腰包。
沒想到,這座風光互補路燈裝好後,剛開始幾週還一片光明,後來因風速與陽光條件不足,耗電大於發電,路燈常
無法發光。天天行經 蘇花公路的砂石車司機打電話告訴他:「燈有沒有亮,道路視線真的差很多!」
衝著這句話,「為了不讓路燈失去當初的意義與價值,風不來,我來!」鄭先生自認抱著阿甘的精神,開始固定
每兩週來一趟觀音亭,更 換電燈用的電池,還架設一台MP3及揚聲器播放佛經佛曲。他在部落格上寫出設置路燈
的過程,並發下宏願:「我在等秋天到來,風來 ∼∼我只會讓觀音亭更亮!亮到爆!亮到嚇嚇叫! 亮燈時間更長!」
---
上面是 書中記載的表面 事項, 其中這一段...
沒想到,這座風光互補路燈裝好後,剛開始幾週還一片光明,
後來因風速與陽光條件不足,耗電大於發電,路燈常無法發光
真相是...
要不然就是沒風不給轉 ...
風一來就颱風 轉到嚇嚇叫 ...
颱風拔走了整台 1000W風力發電機, 機頭掉下來撞歪一片
太陽能板 被颱風吹到不知道是去了太平洋還是中央山脈 ...
沒了發電來源 哪裡有電可以亮燈 ...
又被 貨櫃車司機這麼關切 , 就兩星期去一次囉 ...
事實上明天就要去 ...
這裡也成為更重要的 觀光景點, 馬總統也踏過足跡...
在這也要謝謝 住宜蘭的 邱明宗學長大力相助, 沒有學長的安排 當初這支
風光互補路燈不會馬上快速的找到 對應的窗口.
105.1.16補充.
這支風光互補路燈於 梅姬颱風 風災河道巨石土方坍塌事故中,公路單位
為清理河道巨大石塊, 必須拆除該座廢棄舊橋橋面, 自然也連帶拆除
安裝在舊橋橋面的這支 風光互補路燈.
所以這支風光互補路燈已經不在了.
-
102年 7月 11日 例行運補維護行程 遇到施工單位疏濬河道吊運大石頭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