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講記~積善之方(90)-何謂難易。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
何謂難易。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
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
「克己」,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
何謂難易?
了凡先生先引用儒家講存養的功夫,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要從哪裡做起?
從難克服的地方先做,其他的就容易了..
孔老夫子講到「為仁」,也說到「先難」。
換言之,
如何能做到仁,也必須從難的地方下功夫..
難在哪裡?
難在你要想做一個仁人,必須要克服自私自利。因為有自私自利,仁就沒有了。
「仁」是會意字,一邊是「人」,一邊是「二」,
這是教我們要做到自他不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
想到別人,立刻就想到自己;
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別人。
換言之,
如果我們有私心,自私自利,「仁」就沒有了..
佛法常稱菩薩為「仁者」,就是菩薩沒有自私自利。
前面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這種人就是仁者,這個標準高。
所以,
孔老夫子說「先難」,
先從最難處做起,最難的就是-自私;
佛法講無我,就是從「無我相」做起…
下面了凡先生舉幾個例子,
然而這幾個例子還沒有達到孔老夫子論仁的標準..
必如江西舒翁。捨二年僅得之束脩。代償官銀。
而全人夫婦。
「束脩」,學生對老師的供養。
江西有一位舒老先生,
布施自己教私塾兩年所得之微薄收入,
幫助一對貧窮夫婦繳納國稅,而保全了這一對夫婦。
有錢的人做這個事情不難,
沒有錢的人將所有收入拿去幫助別人,這個不容易..!
與邯鄲張翁。與邯鄲張翁。捨十年所積之錢。代完贖銀。
而活人妻子。皆所謂難捨處能捨也。
邯鄲-張老先生遇到一家可憐的人,
他把十年的積蓄統統拿出來幫助人完贖銀,
成全一家人..
這也是難捨能捨,非一般人所能為..
如鎮江靳翁。雖年老無子。不忍以幼女為妾。而還之鄰。
此難忍處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
鎮江靳老先生年老無子,
鄰居家把自己的女兒送給老先生作妾..
靳老先生不忍心以幼女為妾,於是把她送還給了鄰居..
這是難忍能忍,所以得福也厚..
凡有財有勢者。其立德皆易。
易而不為。是為自暴。
貧賤作福皆難。難而能為。斯可貴耳。
凡是有錢有勢的人,做好事很容易..
如果很容易做而不做,就是自暴自棄,
錯過了修善積德的機會..
貧窮沒有勢力的人,修善很難..
然而難而能為之,就非常可貴..
所謂難能可貴…
這裡舉的例子都是-貧窮沒有財富、沒有地位,
而能不顧一切,救急救難,解決別人的困苦..
非常難能可貴..
所以他們的果報也厚..
但是我們要明瞭,
他們當時做這個事情時,只是想幫助人解決苦難,
並沒有想到自己的果報..
~~我們讀了善之八對,就要曉得
必須克服~「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不能克服,
我們一生斷惡斷得不乾淨,修善也修得不圓滿..
總是一些小善、半善,
果報在來世..
只有大善、滿善才能改變自己的業報,
像了凡先生所做的就改變了命運..
有很多人修善積德,
依舊被命運所轉,改不了命運..
原因就是—
他斷惡斷得不乾淨,修善修得不圓滿..
學佛的目的是--要求明心見性,求往生淨土。
如果這十六個字不能克服,就會造成嚴重的障礙..
不僅障礙明心見性,大徹大悟..
即使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被障礙了..
所以,
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亦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