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明代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事理淺釋

您是本帖的第 1733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明代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事理淺釋
LEO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43
積分:174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4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LEO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明代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事理淺釋
 

明代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事理淺釋

王智隆居士

    我是修學淨土宗的初學者。淨土宗以一心唸佛,往生西方為目標,看似容易,實行困難。為什麼?難就難在「一心不亂」這四個字上。唸佛要達到「一心不亂」,就是在事相上處處磨煉自己,倘能真正做到《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才能達到「一心不亂」的境地。「一心不亂」,不是沒有心念,而是沒有妄念;「無所住」即是「不亂」,「生其心」即是「生一心」。怎麼才能真正做到呢?有沒有什麼標準或規則可行呢?感謝前代大德指出了修行要道,這要道就是 《十大礙行》。

    倘能在這末法時期以此《十大礙行》處處檢點自己的一切言行乃至一切念頭,把它當作牧牛的鞭子,不使妄念奔馳,那末,「一心不亂」終究可以逐步做到,而往生資糧也以有所積聚了。

    這就是我為什麼不揣淺陋把讀《十大礙行》寫成語體文的原因。

    元朝妙葉禪師所著的《寶王三味唸佛直指》裡說:「仔細審察妙明真心本來平等。無論從體上說還是從性上講,都是不會增多或虧損的。因此這真心雖被業識所纏縛,但返妄歸真、背塵合覺的本性永不會消失。而作為凡夫來講,由於業力的牽引,只要剛有點修道悟性的心願,而魔障也就立即跟到。如果因此在戒行上有所虧失,在心地上有所染污,那末,以前所作的善事就會損失不少,因此往往是成就很小而失敗很多。正因為如此,所以看起來修行的人很多而真正悟道的人是極少極少的。況且在這娑婆世界中,人們總是努力去追求物質享受和精神娛樂,誰肯認真實地去修行?結果導致死死生生,變遷不已。多數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只看到別人眼前的幸福,而不知別人的幸福還是因果報應的結果;只是想從表面上去模仿模仿別人,結果幹出種種殺、盜、淫、妄語,酗酒,斗歐、強奪、欺詐等等罪業來,妄想以此來滿足自己物質與精神上的慾望。像這樣飲鴆止渴、舔刀嘗蜜的做法,到處都有。正是由於這樣,使得許多人退失了初心,不肯上進,使得佛在三大阿僧祗劫不惜身命所修得的度世濟人的無上法門非但無法繼續弘揚流傳,反而要在我們這一代裡喪失,怎麼不令作為佛弟子的我們痛心悲傷呢?我們既為佛的弟子,如果不是努力去弘揚廣大如來的法門,反讓法界眾生永遠失去慧眼般的法門,那真是比割自己切身的肉還要痛苦呢!」

    「現在依照經文立十種妨礙修行的大惡行,稱為『十不求行',這『十不求行',包括了一切修行的障礙,只有上智的人才能做到;其餘中下的人是不敢想像的。倘若能依照這『十不求行'來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及思想,是否能達到『十不求行'所要求的,由此來端正自己的品行,體會修行的大道理,並且時時處處都能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做到,那就能即使進入魔界,也不會被魔所動,傷害自己的精進心,即使到了那種聲色的娛樂場所或環境裡,也不會被聲色所迷惑,忘失自己的正念;直到那種種順逆之境:如憎嫌的或愛戀的場合、追求名利的場所、人我爭執、得失榮辱的等等境界,只要首先把自己的心放在有準備的不敗之地(即所謂先看到困難,心有所備,則困難來時心不慌亂也),那麼種種境界阻礙就擋不住我的修行。陰礙既然擋不住我的前進,那我就可以直心行道了」。

    明朝的藕益大師在《十大礙行》的跋中講:「佛祖聖賢,沒有一個不把逆境當作大熔爐來鍛鍊自己的。佛的四聖諦,苦諦就放在頭一位。又稱八苦為八師。倘若稍為存在著一念喜歡順境而嫌惡逆境的情緒,那終究會同那些爛草枯葉一般,怎麼能像松柏那樣在冰霜風雪之中亭亭而立呢?美玉不經過琢磨加工是不能成為一件好玉器的;生鐵不經過鍛鍊是不會成為好鋼的;鐘不敲不響,刀不磨不快,哪裡有天生的彌勒、自然而成的釋迦佛呢?若想成聖為賢,當佛作祖,必定能做到受人惡罵就好像喝了一杯甘露水;碰到橫逆的事就好像見到了寶貝,這樣才能安心在患難中經受考驗,在患難之中修行,才能在這五濁惡世中,種植下往生西方淨土的種子;才能像青蓮一樣出淤泥而不染,登高位而不退失。如果沒有事的時候,就到處說自己怎麼用功唸佛、求生淨土;一旦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就悔恨交加,悲嘆不已。要是這樣的話,我說這個人唸佛三昧修不成,往生西方也沒保證。只有用這《十大礙行》來一一自己檢查自己,倘若真的能在病時、難時、甚至於在受抑制、受排擠、受打擊之時,只是一味地增強唸佛的信心,明白苦難終究是空的,不怨天,不怪人,那麼你的西方蓮華就會日日增長,真可以稱得上是三昧寶王了」。

    下邊分別闡述《十大礙行》的內容:

    一、原文(十不求行):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驕奢起必欺壓一切。體難本妄難亦奚傷。以患難為解脫。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學躐等必未得謂得。解障無根障既自寂。以障礙為逍遙。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願不堅必未證謂證。究魔無根魔何能擾。以群魔為法侶。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志輕慢必稱我有能。成事隨業事不由能。以事難為安樂。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則虧失道義。虧道義必見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緣。以弊交為資糧。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內必自矜。內自矜必執我之是。悟人處世人但酬報。以逆人為園林。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意有圖必華名欲揚。明德無性德亦非實。以市德為棄屣。

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痴心必動。痴心動必惡利毀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為富貴。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忍抑為謙抑我何傷。以受抑為行門。

    二、類別

1 、在身體健康上來說,不要總希望自己不得病,永無病苦。

2 、在處世接物上來說,不要總希望沒有困難,一帆風順。

3 、在智慧參究上來說,不要總希望自己老是聰明,一學就會,一想就通,沒有障礙。

4 、在日常修行上來說,不要總希望沒有魔難,太平無事。

5 、在計劃辦事上來說,不要總希望順順利利,容易成功。

6 、在朋友交往上來說,不要總希望朋友能給我些什麼,幫我些什麼。

7 、在人事處理上來說,不要總希望人人都能尊敬我,依從我。

8 、在利益他人的時候,不要總希望能得到好報,得到讚揚。

9 、在有利可圖的時候,不要總希望自己能沾點光,得到點好處。

10 、在誤解受抑的時候,不要總希望自己能通過申辯而得到諒解,重新受人重視。

    三、病根——沒有十礙反而是修行退步的病根

1 、身體不得病,就會產生貪慾的念頭,名利色食睡,五欲一齊來。

2 、處世無困難,就會產生吾慢貢高之心,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3 、自認為聰明,就會產生急躁求進的情緒,貪多圖快,急於求成。

4 、修行無魔難,就會逐步退失精進的願心。願心似劍,魔難如礪。

5 、辦事常順遂,就會產生妄自尊大的心情,藐視一切,自尊自誇。

6 、交友思得利,就會產生貪慾執著的心理,心有染著,何能清淨。

7 、人人都順從,就會產生驕傲自大,孤芳自賞的優越感,好比觀天井蛙,夜郎自大。

8 、做事希圖報,就會產生貪圖福報,斤斤計較之心,何況福報還有用盡的時候。

9 、有利想沾光,就會產生痴心妄想,甚至造惡,殺盜淫妄,詐陷毀傷。

10 、受抑思申明,就會產生人我分別,怨憎之心,我相不除,佛道難成。

    四、病症——沒有十礙而得此種種病症 

1 、貪慾念起,一定會破戒,退失自己無上道心。

2 、驕傲心起,一定會欺壓別人,藐視真理。

3 、急躁心起,一定會認為自己修行到某種地步,應得到某種效應了。

4 、志願不堅,一定會認為自己證悟到某種地步,應得到某種智慧了。

5 、狂妄自大,一定會認為自己比別人都有能耐,落入能所牢獄。

6 、心有染著,一定會老去找別人的短處、不是,分別相起。

7 、孤芳自賞,一定會老覺得自己總是對的,執著心起。

8 、貪著圖名,一定會想宣揚自己的名氣,我相熾燃。

9 、痴心貪財,一定會被那非法非分之財毀掉自己苦修的德行。

10 、人我心起,一定會產生怨恨的心情,嗔恨的業火會燒去自己功德之林。

    五、立義——《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1 、如果能知道病痛本來是空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末病魔也就無法折磨我了。

2 、如果能知道困難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又何必對困難耿耿於懷呢?

3 、如果能知道障礙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這些障礙也就不戰自降了。

4 、如果能知道魔難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這些魔難也就不能來惱亂我了。所謂:『知幻即離'。

5 、如果能知道成敗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就可以明確到:所謂成功只是果報而已,並不全是因為個人有什麼大的能耐。

6 、如果能知道交情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就可以明確到:所謂交情的深淺也只是果報而已,並不全是因為個人有什麼特別引人之處。

7 、如果能知道別人的順從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就可以明確到;所謂別人的順從與否也只是因緣的果報而已,並不全是由於自己都做對了。

8 、如果能知道德行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就可以明確到;所謂好名聲只是因緣的果報而已,並不全是由於現在自己萬事都做得好了。

9 、如果能知道世利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就可以明確到;所謂世利只是因緣的果報而已,並不全是由於自己本事大而掙來,同時也就不會再去盲目地追求它了。

10 、如果能知道受抑也是虛妄的,都是由因緣業力所牽引的,那麼就可以明確到:所謂受抑只是果報而已,並不全是由於自己的過錯。這樣對受抑和誤解也會泰然處之,靜以待變。

(註:這人「靜」,不是指消極的等待,只是指不要盲目地去申明,不要不顧客觀環境、形勢而一意孤行,而是以無所住心,力行十善,以期龍天護佑,改變環境。)

    六、力用——《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 、這樣,所可以以病苦為良藥,因為它能對治自己貪慾之病,是名良藥。

2 、這樣,反可以以患難為解脫,因為不起驕傲心,則於人於理能順正過,是名解脫。

3 、這樣,反可以以障礙為逍遙,因為穩步求進,不會因急誤事,欲速不達,是名逍遙。

4 、這樣,反可以以群魔為法侶,因為魔難是反面教員,考驗我們道心是否堅固,是名法侶。

5 、這樣,反可以以事難為安樂,因為不落能所隨緣而精進,跳出煩惱,是名安樂。

6 、這樣,反可以以弊交為資糧,因為有惡因緣,反會激起自己懺悔行善,是名資糧。

7 、這樣,反可以以逆人為園林,因為有不如心的人,所以要以去除人我之相的修行來對治,如是修行,廣樹功德,是名園林。

8 、這樣,反可以以市德為棄屣,因為沽名釣譽終成虛話,反因此而造業,極應棄之,是名棄屣。

9 、這樣,反可以以疏利為富貴,因為富貴由布施作善而來,而疏利正是布施,是名富貴。

10 、這樣,反可以以受抑為行門,因為受抑與誤解,要靠忍辱精進力來度,衣如來衣,這正是修行之門,是名行門。

    七、事理淺釋

1 、念身不求無病

    病苦本是業障。但從辯證的角度上講,人有病痛,不會再去造種種惡業(至少也會少犯許多),相反,懂得道理,有了懺悔心,求佛哀佑,於修行大有裨益。這正是身病還是心病藥,所謂飽暖思淫慾,非但淫慾,殺、盜、傷害、兩舌、惡口、妄語、綺語、貪、嗔、痴等等惡業,哪件不是身體健康時造業來的?知道我身本是虛的,病痛更是幻中之幻,則病魔亦不能動我。業力大,心力更大。據說淨宗道綽大師一次傷了腳,他知道用木瓜弄熱後揉腳可以治傷,但沒有木瓜,就心裡想著木瓜,口裡唸著木瓜,同時用手揉腳,結果,腳傷真的被這「木瓜」兩個字治好了。今世得病,本是過去世所造的惡業以病痛的形式來抵償。是故古德有言:忙增福慧,病消業障,此之謂也。

2 、處世不求無難

    處世而無難,並不全是由於自己有能耐,而是由於以前的業力福報所致。例如有些達官貴人的子弟,往往是些不學無術,酒囊飯袋之徒。但是他們一呼百諾,有求必應。哪裡是他們自己有能耐,只是福報大,有人可以代勞,有條件可以享受而已。而那些所謂「下賤」之人,終日勞心勞力,未必得一溫飽,還常被人輕視,哪裡是他們自己沒能耐,只是福報少,動輒受人,受環境的歧視和支配而已。所以,人若處於順逆之境,都應當認為這是因果報應的結果:成不足喜,敗不足悲,順不足驕,逆不足卑。中下之人可以懺悔,改過適善以期改變境遇(以新的因來改變現有的果)。地藏經、觀音經、無量壽經中勸人改過遷善,求佛菩薩保佑,就是這個道理。其實,求佛菩薩保佑,就是求自性佛的保佑,就是以改變自心來改變因果。這當然還是執著事相的。若是上智之人,知因緣法本空,以無所住心等閒視之,無論順逆榮辱,一概置之不理,這便是「知幻即離」,心若止水,如如不動,則修道可;望有成矣。

3 、究心不求無障

    心若無障,則往往自以為宿根深厚,就會急躁求進,總想一下子能得個什麼神通,有個什麼效應。當然,宿根深厚是個有利條件,但不能因此而成為自己驕傲的資本,吾慢貢高,事事想走捷徑,圖輕便,貪快當,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關於這個問題,《無量壽經》講得最為明白:「心不中回,意無懈時,外若遲緩,內獨駛急,容容虛空,適得其中」。這就是說,求道修行的人,具有堅定的信仰,決不中途而廢,求道的心老是那麼迫切,沒有一刻鬆懈怠惰的念頭。外表上看去,好像是那麼穩穩重重不急不躁,實際上他心裡沒有一刻不想著修行的,口裡和身子也沒有一刻不為修行而努力的。但即使是這樣,他也不執著自己修行有多麼用功,修行到了那一步了,事理雙忘,恰符中道實相。《法華經》中也講到:「不應戲論諸法,有所淨競。」想走捷徑,當然是戲論諸法,對種種法門分別其遲速好壞,背上了因果,毀謗了佛法。

    另外,心若有障,當然對修行也是有一定的妨礙的。這時也不要掉入「疑悔之蓋」,起煩惱心,起退縮心。只有更加精進,首先認清「障」的本質就是因緣果報。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則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本是因緣化合而生,緣聚則生,緣盡則滅。所以只有提起正念,以無所住心而破之,這是上智。或者懺悔誦經,改惡從善,以新的因,生成新的果來改變目前的狀況,這是中下智。明朝時,袁了凡先生前半生頗為宿命,認為萬事天定,人力是無法挽回的,所以他見到了雲谷禪師時能陪他坐了三天三夜。但是禪師知道他只是被因果所牽,無法挽回定業時,便教他以行善來改變定業,他照著做了,結果算定的命也變了。這正是佛教的積極性的一面,辯證的一面。既認為因果報應秋毫不爽,又認為可以由人力的新因果來改變舊的因果。如果不是這樣,終日昏昏沉沉,被業障牽過來提過去,則會越溜越深。所以《法華經》上有一句話特別重要:「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眾生有障本來是苦,卻想不到要去求具有不可思議威神勢力的佛與大菩薩,以自己的種種習氣與邪見,變著法想去舍苦,結果是以苦舍苦,苦無了期,《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講到:「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是大悲的觀悲的觀世音菩薩為救一切受苦眾生所發誓願後真實行動。這段話在普門品的一開頭就開宗明義地講清了。可惜我們這些愚人根本想不到菩薩救眾生的苦口婆心,想得到的是自己的邪見與習氣:受到別人欺侮時,只想在另一個場合下報復一下或是找更有能力的人來代為報復;有了危難事時,只想找個人幫一下或是甚至去求狐仙野鬼。結果是苦沒有躲掉,反而陷入更深的泥潭中去。所以事到臨頭的一念是極其重要的,只有正念,才能無障。

4 、立行不求無魔

    魔有兩種:一種是過去世造惡的業力,今世以魔的形式來阻撓行人的修行。明白這個道理,可以用懺悔及改惡從善的方便來消除;一種是大菩薩化現,用來考驗行人的道心堅否。《維摩詰所說經》卷中「不思議品」裡說:「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明白這個道理,就應以「如如不動」的「無所住心」安之若泰,猶如面對師長答題一般,小心從事。《法華經》持驗記中有一段記載:講晉朝有一位沙門,常誦法華,在山中誦《法華經》達十二年。有一次有一女子穿著採衣,要求住宿。師不肯,女子哀懇,不得已令居草床上。夜半又呼腹痛,求師按摩,師以布裹錫杖,遙為按摩,天亮後,女子化為普賢菩薩說:你不久就當來歸我處,故特來相試。這是菩薩未魔考驗行者。我本身也有一件事:有位道友贈我經書,因人事阻礙,不能取得,我知道是自己宿業太重,以致因此人事關係阻礙(魔撓)而不能取得「慧眼」(經書)。就在佛前誠心懺悔,持誦《大悲水懺》一卷,以期消業而得慧眼。懺悔後,以堅信心毫無疑惑地去取此經。心中念言:倘我能取得此佛經,則是我佛慈佑,懺悔成功;倘我未能取得佛經,則是我宿業太重,懺悔不誠,不該得此慧眼。但我去時心中總覺得肯定沒問題。結果,真的很順利地就取到了通常不太能取得的佛經。

5 、謀事不求易成

    事情的成敗,都是由因果規律所決定的,不管我們主觀上是否認識到了這一點。佛經上講因果的地方太多了,佛教本身就是講因果的。古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者,因果循環之道也。用世俗的話來講,所謂有客觀的規律性。如果我們辦事不按客觀規律,那末事情就不容易辦成。但是規律又不是隨便可以認識的,更何況情況又是在不斷地變化的(所謂「生滅變異」)。從因果關係上講,由於世世生生,因果關係錯綜複雜,非天眼、佛眼無以得見,所以「成事在天」。但還得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所謂:「謀事在人」。一味講「成事在天」自己不去努力創造條件,天何能救?佛不度無緣之人。所以《法華經》上講的大富長者,見到兒子們在火宅中「東走西戲」。「子無出心,」長者雖「身手有力」,但不以力迫,而以「善言誘喻」,「當設方便」使諸子自己「爭出火宅」。《金剛經》雲「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這句話有幾重意思:一是按經中前後文的意思來看,佛不執「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故「終日度生,終日無度」。一是按本文的意思來看,佛雖有大力,但不以神力令一切眾生成佛,而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眾生自悟自度。「悟」即「度」,「度」即是令「悟」。還有一重意思是,《金剛經》云:「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真如實相中本無有眾生與佛的差別,眾生與佛都是虛妄之相,既然如是,說什麼佛度眾生,眾生成佛呢?

    再說回來,人去「謀事」,「謀事」總是想「成」,不想「成」,連「謀」也不用「謀」了,但「謀」了事,不一定能「成」。如果常常能「成」,人就以為不是因果使「成」,而是自己「有」能,那就本末倒置,大錯而特錯了。諸葛亮算是個能人,一把火燒得司馬懿父子幾乎歸天,但卻被一場大雨救了他們父子的駕。你能說諸葛亮無能。

    總之,謀事不常成,倒使人常常想到因果關係,想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於「兩諦」的「俗諦」的了解與破我相的執著,倒是大有裨益呢!

6 、交情不求益我

    交情本來也是因果報應的一種。為什麼今世會同你做朋友?為什麼今世他能處處幫你?為什麼有的名義上是朋友卻反過來暗中害你?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因果報應所決定的。你過去世曾對他好,有過好處給他,他今生看見你就生歡喜心,會處處幫助你,你前世有什麼地方虧待他,他今世即使同你做了朋友也要想法來損害你。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明白了這個道理,遇到了順友,也不會沾沾自喜,以為自己「運氣」好,得了便宜;遇到了逆友,也不會怨天尤人,以為自己「運氣」不好,吃了虧了。應該想到:這一切的順逆,都是因果報應所致,同什麼「命運」無關,何況所謂「命運」只是因果報應的日程表而已。正確的對待方法應該是:遇到順友,要互相關心幫助,不可坐享他人的恩賜,因為果報總有完時。進一步講,若能以佛法的真理來共同研究,共同提高,那這個順緣將是永久性的,豈止是永久性的,由於幫助人家種下了善根,將來同是龍華會上一會之人,又報了佛的洪恩於萬一,這才是真正的結善緣呢!遇到逆友,要想到自己過去的罪障,誠心向佛前懺悔,以期以新的因緣改變舊的因緣,來世結個善緣,切不可「以牙還牙」,最好是「以德報怨」。我們修行人應當是「行人所不行,得人所不得。」在一般世人認為是「傻事」,「蠢事」的事中,我們「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就能「得人所不得」,改變「命運」,甚至修行成功。當然。這個「得」字還是個「俗諦」,依因果法而言;若按實相的「真諦」而言,連這個「得」字也得拋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所以講,友有順逆兩種。這種例子古今多的是。古有「三生石」的佳話,東坡與佛印的美傳。至於逆友,則古今皆有。古今小說中常有講到:有錢有勢皆朋友,一朝落難無人救。有的公子依仗父親給的萬貫家財,終日結交匪友,吃喝嫖賭,中間也有一個兩個是「生死之交」的,一旦家產蕩盡,反過來欺凌最甚者,就是這些人。有的冤家返身作為「慈母」,像哄的孩子要什麼依什麼,結果長大了成了匪類,終於落得一刀之苦。所以「逆友」不一定是逆自己意的,太放縱的最後害了人的「朋友」或「親屬」,這也是屬於「逆友」這一類的。這裡講的「以弊交為資糧」,含有兩重意義的:一是表面看很冷淡,甚至很嚴苛,其實是真朋友。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有危難時,平時「熱絡」之人盡皆離散,而他卻真敢「兩肋插刀」,義無他顧。一是由於勢利小人在自己落難之時的反常表現,能使自己頓悟世間本是無常,一切皆是虛幻,以此作為求過精進的「資糧」,這也不是很辯證的嗎?

7 、於人不求順適

    同樣,人能順我,這也是因緣果報;人若逆我,這也是因緣果報。常處順境,會覺得人人都應當順從我,所以一遇到逆境反而會而會想不開,甚至於自殺。這就是執著!執著什麼?執著一時一地的果報以為永久的。《金剛經》稱之為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我總是對的,什麼事都要以「我」這個角度來出發:順我都善,逆我都惡。「人相」,有我就有對待,他人的存在應當以「我」來區分善惡,若不從我,便起嗔恨心,煩惱心。「眾生相」,有了我這相、人相,唸唸生滅不已,把各種因緣湊合起來的「我」認為實我,把同「我」有關的人、事聯繫起來也加經區別善惡好壞,在煩惱上加煩惱,在虛妄上更增虛妄。「壽者相」,這些虛幻的區別不僅在這一生的壽命期裡不斷,還希望能永生永世保持順適的環境,去除惡逆的環境。有了這四相,分別相生,執著心起,於世間法,出世間法都不會做好。這四相罪惡還是在「我」字。當然,我們不可能要求一下子徹底斷絕「四相」,那是上智的境界,但是我們可能、而且也應該腳踏實地從眼前做起,從此地做起,漸至擴大到時時處處,向最終消滅「四相」前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如果老是覺得高不可攀,因此自暴自棄,不從點滴做起,那我們所發的菩提大願,四弘誓願竟到何日方能成就呢?外國有句諺語叫做:「做,才能成功」。中國有句古語叫做:「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8 、施德不求望報

    雖然,因果律是普遍的規律,如是因,結如是果。善因得福報,惡因墮禍報。但是,我們卻不能執著希望做了好事後,一定要自己得個好報,為什麼呢?《金剛經》講得明白:「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1)施德望報,所得甚少,並且於「性」上沒有分毫的利益。所以經上講:「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為什麼「無所見」?因為被布施福德的有為法的暗室所障蔽,所以盲無慧目。若破有為的執著,則破暗室,「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喻慧眼所見的實相之理。

    ( 2 )施德望報,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不除,不能跳出三界,還在三界中輪迴,所以福報再大,終究救不了生死輪迴之苦。佛曾講過:轉輪聖王的福報最大,報盡後,轉身變成了一個牛蝨。誰還會再承認他的福報大?「仰天射虛空,力盡箭還墮」。另外,無(執著)心做好事,福報還是有的,而且還很大。《三言》中就講到裴度不第之時,被相士算了壽命已盡,趕快準備後事吧。他自己也認為,既然馬上就要死了,就萬事都放下了(無執著心)。所以無意之中拾到貧婦用以贖命的首飾包裹時,能等著去還人。就這一件好事做了不望報,非但救了自己一命,還累官直到宰相。某位蓮宗大師就講過這句話。意思是「死」字這個字很好,好在能使人靜心息慮,不為世俗所轉。時時想到自己的最後關頭,就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萬事都放得下了。事實上我們修行的人,特別是修行淨土宗的人,對這個「死」字,根本沒有什麼可害怕的。我們既在因果之中,有生必有死,這是連常人都承認的事。但我們修行的人應該認識到:「死」只是從一種因果關係轉入到另一種因果關係的「突變」罷了。明眼人只是把它看作從一個夢境的「換鏡頭」而已。佛的大慈大悲使我們有一個夢醒的機會,那就是唸佛往生西方,「往生」的「生」不同於我們三界裡講的「生死」的「生」,三界的「生」必定連著「死」,而「往生」的「生」,其實不是「生」,所以也就沒有「死」。就好像一個從一個惡夢連著另一個惡夢;另一個是從一個惡夢中漸次甦醒過來,再不做夢了,《彌陀經》裡的:「阿鞞跋致」,《無量壽經》裡的:「若有善男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可以作為我上邊對「往生」的「生」所作的解釋的證明。「往生」的「生」實在是「非生」,「非不生」,離兩邊,合於第一義,這也是淨土五經是大乘第一義經的證明。

9 、見利不求沾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好像是一條規律似的。但它只對迷人適用,佛弟子、修行人不應如此。《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曾說:「夫為道者,如被幹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又說:「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為什麼?因為利與欲能引起人的貪戀心、執著心,由此引起嗔、痴等等諸毒、煩惱,攪亂行人的清淨心,所以亟當遠避。另外,退一步來說,福分本來都是前定(當然不否認今世還可以做更多的善事或功德,以求現世及來世的增福增慧),如果不是自己分內的福,硬要去爭,那就要在別處折更多的福。這也是因果的規律。

    《佛說八大人覺經》裡也講到:「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又說:「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現在的人爭工資多少,爭地位高低,特別是在評級,評薪之時,表現得更是充分。結果是為了名利,加班加點,苦思冥想,增加多少疲勞與痛苦,搞得身心都不自在。還有的為了爭名利,在同事間展開鬥爭,造諸惡業,「增長罪惡」、「橫結惡緣」。今世的福未必能爭到,來世的怨倒是已經結下了。

10 、被抑不求申明

    受抑誤解,本也是因果報應的一種。為什麼今世受抑?因為過去世中驕橫仗勢太過;為什麼今世被人誤解?因為過去世中也曾誤解過別人。冤冤相報何時了?解鈴還得繫鈴人!自己結的怨還得自己解。怎麼解?逆來順受是最好的辦法。有人說:逆來順受是傻子的做法,明明自己「對」的,為什麼要「順受」?那麼我說,過去世中你仗勢欺人,人家被你所壓抑由於勢力不敵只得「順受」,這個「順受」是被動的,人家不是傻子,但也只好「順受」了,今世你不還又怎的?你今世「順受」了,這個「順受」是主動的,你是聰明人,因為你信因果!以此「順受」之因,斷了來世相報之果,怎麼不好?今生要逞英雄,要執我相,怕在眾人面前丟臉,怕別人說:「你這個人真是個窩囊廢!」所以欲充好漢,逆來硬頂,今生不還,下世呢?倘落個勢弱人賤的地位,無法與之抗爭,那時吃的苦,丟的臉可就可大了。《金剛經》中佛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以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修行,正是給我們作出了「無諍」的示範。

    我本身有類似這方面的經歷。皈依正果法師受菩薩戒後,為了早日了清業緣以便修行往生,行菩薩道,發願每日持《金剛經》一卷,以持經之力,使宿業現前,提前報掉。結果,自持經始的一年中,逆緣不斷,愈演愈甚,無論單位領導、家人、甚至鄰居、路人都有種種反應。特別是鄰居方面,無端生事,打毆吵鬧,破壞財物,濫加惡言……。我在橫逆來時,雖身手有力,口也能辯,但只默持觀音靈感真言,不加分辯,不復還手還口。結果橫事漸消。第二年更加精進,要求繼續還債,並每日持兩卷《金剛經》。上半年還橫事不斷,下半年就雨過天晴,境況漸佳矣。這一方面說明,有業必得還,以示因果不虛;另一方面說明經咒之力,所願不虛,因果也不虛(以唸佛唸經之因,結提前清業、重業輕還之果)。佛力在冥冥之中,何處不加被誠心的佛子?我回憶當時在橫逆最多時,有的人還戲問我一句話:「你不是信佛的嗎?為什麼佛還沒有保佑你呢?」我心裡想:「咳!你那裡知道,這些苦是我自己討來要吃的呢!」

    以上只是我自己學佛中的一點粗淺體會,由於是個晚學,修時也少,懇請賜教。但我深深感到,修持是要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精進才行,缺哪方面都不行。正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也!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6/10/30 上午 07:30:38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