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滿清入關前的策略管理
歷史月刊 2009/10/26
【文/薛中鼎(作者為中華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
滿清的開國人物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屬於建州女真,年輕時候在明朝的遼東大將李成梁麾下工作。我相信努爾哈赤在李成梁軍營中,學到了很多戰略與戰術的思想。之後在一次的戰役中,努爾哈赤的父親與祖父被誤殺了。
滿清王朝是一個以「異族」統治中國的王朝。滿清入關之後,歷經順治、康熙兩朝,形成了一個相當穩定的政權。滿清王朝除了有效的控制原來明朝的領土範圍,也一步步的掌控住蒙古、新疆與西藏等邊疆地區。滿清王朝的幅員廣袤,人口眾多。據估計,到康熙年間,滿清王朝的政治結構大約是60萬的滿洲人,統治著接近1 億的漢人。統治族群與被統治族群的比例是 1比150。滿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外族」,實在是做得很成功。
日本人也企圖學習滿洲人,以「少數民族」的大和民族入主中原。所謂的「田中奏摺」,似乎就沿襲了滿清統治中國的發展軌跡。但是最後日本以戰敗投降,慘淡收場。顯然,滿清成功的經驗,也不是那麼容易複製的。
我們要問,滿清王朝的創始人努爾哈赤,以及他的子孫,皇太極、多爾袞、福臨、玄燁等等是如何的「策略性思考」、如何的「策略性管理」?
我認為,開創一個王朝與開創一個企業,在基本上都是相通的。開國的君主與開創企業的Founder CEO,其實是一樣的意思。整個「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過程,都需要有很好的策略性思考(Strategic Thinking),以及很好的策略執行(Strategy Implementation)。
當然,開創一個王朝比開創一個企業要更加的複雜與艱難。能夠充分瞭解開創王朝的策略思考與策略執行,必然有助於瞭解開創企業的策略思考與策略執行。
因此,我們可以來研究一下滿清開國初期的君主,是採用了哪些成功的策略性思考,以及是如何成功的執行既定策略。
努爾哈赤早期的策略管理
滿清的開國人物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屬於建州女真,年輕時候在明朝的遼東大將李成梁麾下工作。我相信努爾哈赤在李成梁軍營中,學到了很多戰略與戰術的思想。之後在一次的戰役中,努爾哈赤的父親與祖父被誤殺了。努爾哈赤以父祖留下的13副鎧甲起兵,首先是要替父祖報仇,攻打建州蘇克蘇滸部的圖倫城。從此,展開了他統一建州女真各部落的事業。
努爾哈赤的「策略管理」很簡單,就是不斷的「拉攏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當然在不同的戰略階段,就會有不同的「次要敵人」與「主要敵人」。
一開始,努爾哈赤的戰略目標是要統一建州女真。他的策略就是對相對強大的海西女真示好;對蒙古與朝鮮進行拉攏;努爾哈赤對明朝政府更是十分的恭順,他「遣使通好,歲以金幣聘問」。努爾哈赤還多次親自到北京朝貢,所以大明朝廷對他很信任。
努爾哈赤在統一了建州女真之後,下一個要面對的對手,就是海西女真的哈達、烏拉、葉赫、輝發等四個主要部族。這四個部族形成一個聯盟,一般叫做海西四部。海西四部的總體力量,比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要強大的多。海西四部中,又以烏拉族與葉赫族二族較為強大。
努爾哈赤面對強大的部族聯盟,他的策略性思考是什麼呢?他說得很清楚:「欲伐大木,豈能驟折?必以斤斧伐之,漸至細微,然後能折。相等之國,欲一舉取之,豈能盡滅乎?」(《滿洲實錄》)簡單來說,努爾哈赤的策略性思考,就是「分而解之」的策略。
努爾哈赤先致力拉攏烏拉族領袖布占泰。他與他的弟弟速爾哈赤,分別娶了布占泰的姪女與妹妹為妻;速爾哈赤又把女兒嫁給了布占泰,強化了他們與烏拉族的關係,減弱了海西四部的聯盟力量。另一方面,努爾哈赤逐步先行攻滅了較為弱小的哈達部與輝發部。
到了1613年,努爾哈赤的力量已經超越了海西聯盟,於是他滅了烏拉族;在1619年,滅了葉赫族。自努爾哈赤在1583年,以13副遺甲起兵以來,經過 30年的奮鬥,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自東海至遼邊,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鮮鴨綠江,同一語音俱征服……諸部始合為一。」(《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 3)
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之中,努爾哈赤也需要建立他的「組織管理」(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組織管理」的重點是先要做好「組織」,才能做好「管理」;要利用組織架構來做好管理工作。
努爾哈赤的「組織管理」,就是著名的「八旗制度」。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度,是一個軍政合一的統治制度。當時所謂的八旗,每一旗的步騎為7500名。所以滿清建國的基礎,「八旗子弟」大約只有6、7萬的精銳。滿清的開國君主,就是以這八旗子弟為開國的基礎,最終打下了整個人多地廣的中國江山,更兼併了蒙古、西藏與新疆。仔細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自中國有史以來,雖然漢唐盛世曾經占領過蒙古西藏與新疆,但是都是短期的占領。只有清朝,才是對於這些地區,實行長期的統治與管理。
我在台灣的大學裡的國際企業系任教。我常常會想,到底什麼是「國際企業管理」。其實,滿清的開國君主,源自於偏遠東北的小小部族;一路走下來,到了努爾哈赤五世之後的乾隆盛世,滿清的GDP幾乎是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我認為,滿清開國的艱辛歷程,就是一個「國際企業管理」的很好典範。其中有關於策略管理、策略執行、組織管理、國際化管理、中央與地方的管理與制衡,林林總總各方面的內涵,是非常豐富多彩。
薩爾滸戰爭前後的策略管理
努爾哈赤在統一了女真各部之後,才給女真各部一個統稱,他把這個統一的部族,叫做「滿族」。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他又以蒙古文字母,配合女真的語音,創建了「滿文」。努爾哈赤的開國工作,不單是軍事也包含了軍政組織、經濟政策、文字與文化。當滿族的勢力興起,無可避免的,就會衝撞到大明王朝的勢力範圍。於是,努爾哈赤的後金,與傲慢而又腐敗的大明王朝的矛盾日益加深。
在 1618年,努爾哈赤決定對「中國」明朝宣戰。努爾哈赤說:「朕與明朝成釁,凡七大恨。其餘大小忿更難悉舉,宜往伐之」。所以努爾哈赤就在當年,以「七大恨」告天,做為伐明的檄文。「七大恨」等於是要讓自己師出有名。在「七大恨」中,有的還算實在,譬如指控明朝殺害了他的祖父與父親。有的很可笑,譬如努爾哈赤指控明朝陰謀「老女改嫁」,把原來該要嫁給他的葉赫族「老女」東哥小姐,給撮合轉嫁了蒙古喀爾喀部族。
其實努爾哈赤的七大恨告天,就是等同於一個企業宣示「國際化」的文宣。客觀而論,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努爾哈赤決定以小博大,公開向明廷下戰書,也的確是敢做敢為,有英雄氣概。
在次年的1619年,雙方攤牌,努爾哈赤與明朝發生了一場關鍵的戰役,叫做「薩爾滸」之戰。明朝出兵10餘萬人,號稱47萬大軍;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八旗子弟6萬與戰。明朝的戰略是兵分四路夾擊;努爾哈赤的分析是:「明使我先見南路有兵者,誘我兵而南也。其由撫順所西來者,必大兵也。急宜拒戰。破此則他路兵不足患也」。換句話說,努爾哈赤判斷由南而來的兵是誘兵,西路而來的兵才是主力。
於是,努爾哈赤的薩爾滸之戰的戰略,變得極為簡單。努爾哈赤說:「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努爾哈赤的戰略,就是要集中兵力,殲滅由西而來的明軍主力部隊。
【文/薛中鼎(作者為中華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
滿清的開國人物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屬於建州女真,年輕時候在明朝的遼東大將李成梁麾下工作。我相信努爾哈赤在李成梁軍營中,學到了很多戰略與戰術的思想。之後在一次的戰役中,努爾哈赤的父親與祖父被誤殺了。
滿清王朝是一個以「異族」統治中國的王朝。滿清入關之後,歷經順治、康熙兩朝,形成了一個相當穩定的政權。滿清王朝除了有效的控制原來明朝的領土範圍,也一步步的掌控住蒙古、新疆與西藏等邊疆地區。滿清王朝的幅員廣袤,人口眾多。據估計,到康熙年間,滿清王朝的政治結構大約是60萬的滿洲人,統治著接近1 億的漢人。統治族群與被統治族群的比例是 1比150。滿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外族」,實在是做得很成功。
日本人也企圖學習滿洲人,以「少數民族」的大和民族入主中原。所謂的「田中奏摺」,似乎就沿襲了滿清統治中國的發展軌跡。但是最後日本以戰敗投降,慘淡收場。顯然,滿清成功的經驗,也不是那麼容易複製的。
我們要問,滿清王朝的創始人努爾哈赤,以及他的子孫,皇太極、多爾袞、福臨、玄燁等等是如何的「策略性思考」、如何的「策略性管理」?
我認為,開創一個王朝與開創一個企業,在基本上都是相通的。開國的君主與開創企業的Founder CEO,其實是一樣的意思。整個「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過程,都需要有很好的策略性思考(Strategic Thinking),以及很好的策略執行(Strategy Implementation)。
當然,開創一個王朝比開創一個企業要更加的複雜與艱難。能夠充分瞭解開創王朝的策略思考與策略執行,必然有助於瞭解開創企業的策略思考與策略執行。
因此,我們可以來研究一下滿清開國初期的君主,是採用了哪些成功的策略性思考,以及是如何成功的執行既定策略。
努爾哈赤早期的策略管理
滿清的開國人物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屬於建州女真,年輕時候在明朝的遼東大將李成梁麾下工作。我相信努爾哈赤在李成梁軍營中,學到了很多戰略與戰術的思想。之後在一次的戰役中,努爾哈赤的父親與祖父被誤殺了。努爾哈赤以父祖留下的13副鎧甲起兵,首先是要替父祖報仇,攻打建州蘇克蘇滸部的圖倫城。從此,展開了他統一建州女真各部落的事業。
努爾哈赤的「策略管理」很簡單,就是不斷的「拉攏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當然在不同的戰略階段,就會有不同的「次要敵人」與「主要敵人」。
一開始,努爾哈赤的戰略目標是要統一建州女真。他的策略就是對相對強大的海西女真示好;對蒙古與朝鮮進行拉攏;努爾哈赤對明朝政府更是十分的恭順,他「遣使通好,歲以金幣聘問」。努爾哈赤還多次親自到北京朝貢,所以大明朝廷對他很信任。
努爾哈赤在統一了建州女真之後,下一個要面對的對手,就是海西女真的哈達、烏拉、葉赫、輝發等四個主要部族。這四個部族形成一個聯盟,一般叫做海西四部。海西四部的總體力量,比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要強大的多。海西四部中,又以烏拉族與葉赫族二族較為強大。
努爾哈赤面對強大的部族聯盟,他的策略性思考是什麼呢?他說得很清楚:「欲伐大木,豈能驟折?必以斤斧伐之,漸至細微,然後能折。相等之國,欲一舉取之,豈能盡滅乎?」(《滿洲實錄》)簡單來說,努爾哈赤的策略性思考,就是「分而解之」的策略。
努爾哈赤先致力拉攏烏拉族領袖布占泰。他與他的弟弟速爾哈赤,分別娶了布占泰的姪女與妹妹為妻;速爾哈赤又把女兒嫁給了布占泰,強化了他們與烏拉族的關係,減弱了海西四部的聯盟力量。另一方面,努爾哈赤逐步先行攻滅了較為弱小的哈達部與輝發部。
到了1613年,努爾哈赤的力量已經超越了海西聯盟,於是他滅了烏拉族;在1619年,滅了葉赫族。自努爾哈赤在1583年,以13副遺甲起兵以來,經過 30年的奮鬥,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自東海至遼邊,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鮮鴨綠江,同一語音俱征服……諸部始合為一。」(《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 3)
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之中,努爾哈赤也需要建立他的「組織管理」(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組織管理」的重點是先要做好「組織」,才能做好「管理」;要利用組織架構來做好管理工作。
努爾哈赤的「組織管理」,就是著名的「八旗制度」。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度,是一個軍政合一的統治制度。當時所謂的八旗,每一旗的步騎為7500名。所以滿清建國的基礎,「八旗子弟」大約只有6、7萬的精銳。滿清的開國君主,就是以這八旗子弟為開國的基礎,最終打下了整個人多地廣的中國江山,更兼併了蒙古、西藏與新疆。仔細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自中國有史以來,雖然漢唐盛世曾經占領過蒙古西藏與新疆,但是都是短期的占領。只有清朝,才是對於這些地區,實行長期的統治與管理。
我在台灣的大學裡的國際企業系任教。我常常會想,到底什麼是「國際企業管理」。其實,滿清的開國君主,源自於偏遠東北的小小部族;一路走下來,到了努爾哈赤五世之後的乾隆盛世,滿清的GDP幾乎是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我認為,滿清開國的艱辛歷程,就是一個「國際企業管理」的很好典範。其中有關於策略管理、策略執行、組織管理、國際化管理、中央與地方的管理與制衡,林林總總各方面的內涵,是非常豐富多彩。
薩爾滸戰爭前後的策略管理
努爾哈赤在統一了女真各部之後,才給女真各部一個統稱,他把這個統一的部族,叫做「滿族」。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他又以蒙古文字母,配合女真的語音,創建了「滿文」。努爾哈赤的開國工作,不單是軍事也包含了軍政組織、經濟政策、文字與文化。當滿族的勢力興起,無可避免的,就會衝撞到大明王朝的勢力範圍。於是,努爾哈赤的後金,與傲慢而又腐敗的大明王朝的矛盾日益加深。
在 1618年,努爾哈赤決定對「中國」明朝宣戰。努爾哈赤說:「朕與明朝成釁,凡七大恨。其餘大小忿更難悉舉,宜往伐之」。所以努爾哈赤就在當年,以「七大恨」告天,做為伐明的檄文。「七大恨」等於是要讓自己師出有名。在「七大恨」中,有的還算實在,譬如指控明朝殺害了他的祖父與父親。有的很可笑,譬如努爾哈赤指控明朝陰謀「老女改嫁」,把原來該要嫁給他的葉赫族「老女」東哥小姐,給撮合轉嫁了蒙古喀爾喀部族。
其實努爾哈赤的七大恨告天,就是等同於一個企業宣示「國際化」的文宣。客觀而論,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努爾哈赤決定以小博大,公開向明廷下戰書,也的確是敢做敢為,有英雄氣概。
在次年的1619年,雙方攤牌,努爾哈赤與明朝發生了一場關鍵的戰役,叫做「薩爾滸」之戰。明朝出兵10餘萬人,號稱47萬大軍;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八旗子弟6萬與戰。明朝的戰略是兵分四路夾擊;努爾哈赤的分析是:「明使我先見南路有兵者,誘我兵而南也。其由撫順所西來者,必大兵也。急宜拒戰。破此則他路兵不足患也」。換句話說,努爾哈赤判斷由南而來的兵是誘兵,西路而來的兵才是主力。
於是,努爾哈赤的薩爾滸之戰的戰略,變得極為簡單。努爾哈赤說:「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努爾哈赤的戰略,就是要集中兵力,殲滅由西而來的明軍主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