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目前尚無確切說法。根據她第一次結婚的時間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推定,她可能生於665年前後,是高宗和武後的最後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5、6歲時,常常往來外祖母榮國夫人家,她隨行的宮女(一說?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賀蘭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則天大怒,加上此前賀蘭敏之曾奸汙內定的未來太子妃,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武家繼承人的身份,流放並中途處死賀蘭敏之。
太平公主8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名,出家?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第一次婚姻
681年,太平公主約16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她認?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因?薛顗參與唐宗室李沖的謀反,牽連到?馬薛紹,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還正懷著她和薛紹的第四個孩子。事後,武則天?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實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第二次婚姻
不久,武則天曾打算將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罷(一說是因?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690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這次婚姻被認?是武則天?了保護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成?了武家的兒媳而避免了危險。
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奸,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
武周時期
太平公主“喜權勢”,武則天認?她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但武則天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懼母親,因而行事比較收斂,對外只大肆裝修府邸,購買別業。武則天朝,太平公主見諸史書的建樹只有?自衛而鏟除來俊臣勢力這一件。(有記載稱,薛懷義也是她定計處死的,但也有說法稱,處死薛懷義的是建昌王武攸甯。另有記載稱,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李家的代表參與了武李盟誓,同樣的,這種說法也存在爭議。)
武周末年,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武則天召回廬陵王李顯,立他?繼承人,並通過一係列聯姻將武李兩家聯係起來,以圖能消弭未來的政治鬥爭。同時,她也開始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以及她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張易之掌握權力。太平公主本人雖是武家兒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擁護者。
大足元年(701年),二張因進讒言害死了兩家的嫡係繼承人[7]而同時得罪武李兩家。長安二年八月(702年),李顯、李旦與太平公主聯名表奏,請封張昌宗?王,?武則天拒絕,改封二張?國公。這次表奏緩和了雙方關係。但不久後的長安三年九月(703年),張昌宗誣告魏元忠與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禮丞高?,引起武則天大怒,將魏高二人下獄。二張與太平公主及李家的關係徹底破裂。
705年,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誅殺二張,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開府,封五千戶。
中宗、睿宗時期
唐中宗複位之後,太平公主逐漸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她受到中宗的尊重,中宗曾特地下?免她對皇太子李重俊、長甯公主等人行禮。中宗朝,韋後與安樂公主亂權,唯懼太平公主多謀善斷。
景龍三年七月(709年),太子李重俊謀反。安樂公主與宗楚客想趁機陷害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兄妹,遂誣告他們與太子同謀,因主審官禦史中丞蕭至忠對中宗流淚進?,“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羅織害之乎!”,太平公主與李旦而得以幸免於難,但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的敵對已明顯白熱化。(也有野史記載稱,上官婉兒因崔湜的原因,與太平公主成?情敵,並投入韋氏陣營。)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被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死。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立溫王李重茂?皇太子,皇後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後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但宗楚客與韋後黨羽商議,改相王李旦?太子太師,架空了李旦,打破了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後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複位,是?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三子封王,?唐朝公主權勢之頂峰。
太平公主在協助李隆基政變除掉韋後以後,與李隆基發生權爭。她曾經要求睿宗廢掉太子李隆基,並積極培植黨羽。此時,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經由太平公主任命,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數人外,大多數都依附太平公主。睿宗則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尋求政治平衡,以避免傷害到任何一人。
在此期間,太平公主曾勸說唐睿宗下旨,搜集編撰了上官婉兒的著作,保留了這位才女的作品。
覆滅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傳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太上皇帝,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準備以禦林軍從北面、以南衙兵從南面起兵奪權。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誘殺了左、右禦林將軍和宰相。太平公主見黨羽被誅殺殆盡,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請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墳墓也被鏟平。《舊唐書·武承嗣傳》載,太平公主自殺後“籍其家,財貨山積,珍奇寶物,侔於禦府,馬牧羊牧、田園、質庫、數年征斂不盡。”
爭議與疑點
關於太平公主是否真正計劃過謀反這一點,一直以來存在疑問。一部分人認?,她驕橫跋扈,與李隆基已經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可能沒有謀反之心。但另一部分人則認?,以太平公主在朝中完全占據上風的局勢和她多次成功政變的經驗,她若當真謀反,不可能如此輕易就被李隆基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