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社會萬象版(Life論壇) → 從爭吵引導是非觀

您是本帖的第 2037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從爭吵引導是非觀
yikinki123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射手座12-20
等級:黑俠
文章:613
積分:73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8月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yikinki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yikinki123的首頁

發貼心情
從爭吵引導是非觀

從爭吵引導是非觀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小朋友相處,吵架甚至相互推打在所難免,但掛了彩總是惹爸媽心疼,就算打贏,萬一把別的小朋友打傷,也會影響人際關係。可是如果錯不在他怎麼辦?當寶貝是對的,但嚐到苦果的卻是他,要怎麼開導他?甚至,當這情況發生在親友相聚場合,可能連大人都會遲疑:如何插手才不會傷了彼此和氣?

孩子價值觀始於父母的反應

發展學家Piaget認為,10歲以前的孩子處於「道德他律」期,無法主動判斷對錯,他們的是非價值觀,來自大人的灌輸;道德發展權威Kohlberg也強調,學齡前孩子,對於好壞、是非的判斷,完全依賴大人的反應或事情後果來決定。

當寶貝跟人家打架,爸媽劈頭便問:「有沒有打贏?」孩子可能誤以為打贏才是對的。所以爸媽除了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也要隨著年紀增長,慢慢用些兩難的開放性問題讓寶貝學著思考,譬如「有個窮人,全家都沒有東西吃,他的小孩肚子很餓很餓,最後他只好去便利商店偷東西。你覺得他這樣做對嗎?如果你是警察,你會怎麼做?」


簡單邏輯,引爆衝突

3~6歲的孩子只有一對一的邏輯簡單概念。他們只知道「插隊就是不對」,但不會去想:那個小朋友也許只是想從隊伍之間穿過,或者隊伍有點鬆散,他並不知道後面也有人等著溜滑梯,才直接插入隊伍;但是孩子很容易理直氣壯地質問對方,甚至動手動腳,而對方也未必能在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動機行為解釋清楚,就容易以爭吵甚至打架收場。

其實大人也常這樣,生氣吵架時往往各執己見,一味希望對方聽自己解釋,卻聽不進對方的理由。路見不平固然好,但請爸媽教導孩子用說的,平靜的說一句「你插隊了喔」或者「老師說不可以插隊」,可能會引起所有排隊者的共鳴,插隊的人在同儕壓力下,就只能乖乖排隊,或者改玩別的了。


一起玩,建立遊戲規則

將兩個不到3歲的幼兒放在一起,他們通常會各玩各的,即使模仿對方咬玩具或者傳遞小球,都還屬於「平行遊戲」,他們並沒有「一起玩」的默契。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就要學習和友伴輪流、分享、共同建立遊戲規則,如何與同伴相處便成為上學後的重要課題。每個孩子習慣的互動模式不同,這廂在打招呼,那廂卻覺得挨揍,加上說話技巧樸拙,偶爾擦槍走火,就讓孩子去解決,但爭執不下便需要大人居中協調。


告別爭搶打罵6 tips

.多讓孩子和同伴相處
社交技巧需要學習,尤其學齡前的孩子無法抽象思考,經驗是他們最好的導師。好處是,孩子不但可以從中學習,爸媽也可以觀察到寶貝的社交問題,比較容易針對問題教導。

.先觀察,不得已再介入
當孩子和同伴發生衝突時,請爸媽不要急著介入。因為面對未來的世界,最終還是要孩子自己去面對,如果沒有立即危險,爸媽可以先觀察孩子如何應對:他的方法好嗎?他的技巧進步了嗎?面對困境,他是否發展出更多招數了呢?事後再告訴寶貝的進步、他有多棒,他會對自己產生更多信心。

.要說也要練
有時爸媽很困擾:自己明明已經很兇了,怎麼孩子卻依然故我?那是因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做爸媽實在沒法偷懶,教導孩子任何事,一定要身體力行才會見效;制止孩子打架也是,一定要走過去小心將孩子拉開。好處是,爸媽不僅能維持輕聲細語,又能達到制止的目的,而更棒的是,孩子不會學到對別人大聲斥喝。

.對事不對人
走進孩子之間扮演中間人,請記得對事不對人,更別因為對方孩子動作粗魯,就連帶否定其他優點。抱持這種態度,即使寶貝和親友的孩子產生衝突時,也不會傷到大人感情。

.教孩子自我覺察
孩子身在其中,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當其他孩子發生衝突時,爸媽可以讓寶貝當觀察者:「雖然那個小朋友打贏了,可是你看,其他人不敢跟他玩了。」或者「那個小朋友雖然被欺負,可是他知道要跑、手會舉起來擋,還懂得找大人保護自己。」

.建立正確是非觀
當孩子心情平復後,一定要讓他知道是非對錯,譬如:「勸誡別人不要插隊,這樣做很棒、很有正義感,但是你打他也有不對。」或者「你站出來指正他很勇敢,他打你是因為惱羞成怒,不代表你理虧。」最好不要教寶貝打回來,因為一山還有一山高,屆時可能傷得更重。教他用語言先發制人,而這年紀的孩子,聽到「老師說…」通常滿管用的。


森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3/31 上午 06:48:29
yikinki123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射手座12-20
等級:黑俠
文章:613
積分:73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8月2日
2
 用支付寶給yikinki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yikinki123的首頁

發貼心情

Q:我有一個讀大班的兒子,我很喜歡帶著他和朋友一起舉行家庭聚會;可是,在這類場合中,他常會看到一些不符合我們家道德標準的事,例如:闖紅燈、看到別人店裏的小東西就想順手帶走等等。每當孩子遇到這些事,總是滿臉疑惑,我該如何教導他,才不會讓他覺得「為什麼別人都可以,而我們卻不能做」呢?

A:每個孩子在自己家裏通常都先學會了一套「遊戲規則」,無論這套規則好不好、對不對,孩子都先照單全收,直到他面對家庭以外的人與事,發現矛盾與衝突時,才可能開始質疑原有的標準,或者是更相信自己所做的才是好的、對的。


  許多父母和您一樣會遇到孩子有「朋友都可以」,甚至「為什麼爸爸媽媽就可以」的疑惑。舉例來說:平常,我們可能教導孩子不應隨便動別人的東西,到了百貨公司也會提醒孩子不要亂摸商品,然而自己挑選時卻會仔細翻看,像這種情景若不進一步引導孩子區辨,孩子恐怕不易明白「亂摸」與「挑選」之間的差別。事實上,孩子就是需要這樣經由生活經驗中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判斷後,才學會什麼是最恰當的行為。

  雖然就道德發展而言,五歲半的孩子還未成熟,但這卻不表示孩子無法接受是非善惡。事實上,這個年紀的孩子,往往對所學所知十分固執,例如:他會覺得某個人很壞,令人討厭,只因為那個人沒走斑馬線。如果我們掌握孩子對是非善惡的這份執著,藉著故事與生活實例,告訴孩子一些簡單、清楚的處事觀念,孩子很容易就潛移默化。萬一碰到前面類似的問題,孩子對朋友的行徑產生疑惑時,我們也可以藉著自己的身體力行來支持孩子,例如:愉快地等候綠燈亮了才通行,不覺得慢了一步就吃虧,並誇獎孩子守規則,甚至建議朋友一起遵守等等,這些都足以讓孩子更明確瞭解:我們所要傳遞的道德標準究竟是什麼。

  孩子有疑惑,換個角度來看,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為孩子並不只是單純的接受訊息,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同時,也讓父母有機會,把原本解釋得不夠清楚的地方再次說明,說不定還能發現自己道德標準上的缺失而加以改善,父母可別錯過了這樣的好時機哦!

森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3/31 上午 06:49:36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