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打坐要點

您是本帖的第 189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打坐要點
佛心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用心生活
等級:論壇游俠
文章:193
積分:308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4月9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佛心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打坐要點

打坐要點


 

  修學佛法不外二途,一者、止;二者、觀。止是奢摩他,觀是毗婆舍那。此兩者所攝之一切法門,皆需以打坐為基礎,有了堅強穩固的定力後,才能於日常生活中,觸境而心不動,悠遊任運,逍遙自在。


 

  沒有禪定內涵的修行,與世間人漫不經心的所有活動,皆攝屬於散心之業。而散心修行將難以獲得任何具體的利益,因此,具有禪定力量的修行肯定是必須的。


 

  實際方法為:行者結跏趺坐,關閉六根向外之攀緣,一心向內收攝,專注於修習之所緣境。所緣境依每個人所修習之法門而異,以觀呼吸為例,所緣境即指鼻端,因為鼻端可以感受到入息與出息。所以觀呼吸之行法應以「鼻端」為所緣境,行者全心全意於鼻端之處,入息時,「正知」入息;出息時,「正知」出息。注意力自始至終維持在鼻端,不要隨著呼吸向內跑或向外馳散,《清淨道論》指出,唯有注意力安止於鼻端,才有入定之可能,如果注意力總是內外飄忽不定,將難以入定。注意力安止於「鼻端」,是初修習者所應重視的關鍵點。


 

  另一個關鍵點是,對於打坐時生起的所有妄念,皆應「除遣不忍」。意思是,不要對打坐中生起的任何思想有所忍耐,忍耐意味著你默許自己的思想持續不斷的進行。「除遣不忍」之功夫即是指:每當你一警覺到思想之生起,不要忍耐它逗留在你的內在,馬上把它除遣出去,好讓你的心不斷維持在一種純淨無染的狀態。除遣完後,回復到原來所專注的所緣境。「除遣不忍」的程序應該一再的使用,直到成佛前,它會被使用無限多次。但如果完全不使用它,成佛將變成遙不可及的目標。


 

  甚至在行住坐臥四種威儀中,都應常住於正念,即使打妄想,也能馬上發現,除遣不忍。行、住、臥威四威儀同靜坐時一樣,凡起現形,即刻觀照。所謂的現形,是指一切心、心所之生起,或稱妄念,包括了善念與惡念。凡是這些心理雜訊生起時,即時觀照之。「除遣不忍」一語,源自《瑜伽師地論》的「隨所生起,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一般人不是常常陷入胡思亂想或發呆,就是造作種種身、口、意之惡,經常處於不如實觀照心續的狀態,此即瑜伽師所云,於所生法忍受之,不知馬上斷滅它,不知馬上除掉它、吐掉它。


 

  如何簡單地檢視自己的打坐有沒有進步?主要是觀察自己的「五蓋」有沒有減少、自己的「五禪支」有沒有增加。五蓋是貪、瞋、掉舉、昏沈、疑。也就是(一)檢視自己日常行為中,貪欲的行為與想法有沒有減少;打坐時,貪欲的念頭有沒有減少。(二)檢視自己日常行為中,瞋恨的行為與想法有沒有減少;打坐時,瞋恨的念頭有沒有減少。(三)檢視自己日常行為中,掉舉的情況有沒有減少;打坐時,掉舉的情況有沒有減少。掉舉的意思是,心理處於較興奮、激動、亢奮的狀態。(四)檢視自己日常行為中,昏沈的情況有沒有減少;打坐時,昏沈的情況有沒有減少。昏沈指身心沈迷、昏昧、沈鬱、鈍感、頑迷,而喪失進取、積極活動之精神作用。(五)檢視自己日常行為中,懷疑的行為與想法有沒有減少;打坐時,懷疑的念頭有沒有減少。疑分三方面:疑自、疑法、疑師。懷疑這個法正不正確、是真是假,懷疑老師是否自創品牌、胡亂說法,並懷疑自己要不要繼續這樣走下去。疑蓋熾盛的話,想入安穩之禪定是絕無可能的事。因此,一旦確定這個法修起來與自己身心實相之變化穩合的話,就應秉除一切懷疑,一心打坐,趨入禪定。


 

  檢視自己的五蓋後,如果確定有減少,則是進步;如果增加,則是退步;如果不增不減,則為停滯不前,應提振自己放緩的心,繼續精進。如果五蓋全然斷除,則為證入「未到地定」,它是「初禪」的前行。在斷除五蓋後,還能生起五禪支的話,則證入「初禪」。


 

  五禪支是尋、伺、喜、樂、定。(一)尋是尋思,檢視自己的思惟,是否一心尋思所緣境。由於行者尚未熟練於所緣境,未於彼生起善巧,故須反覆於所緣境尋思,以便讓心獲得安止。(二)伺是伺察,檢視自己的思惟,是否一心伺察所緣境。由於行者已經熟練於所緣境,於彼生起善巧,故只要注意力放在所緣境後,就能於彼細心地觀照、安止,。(三)喜是歡喜,由於心不再散動,而是安止、停止於所緣境,因此身心自然而然的發起成就之歡喜。(四)樂是比喜更深沈的輕安,由於身心極止,從身心深處湧出如泉水般的輕安覺受,滋潤全身,這不再是前一項成就感之歡喜,而是禪定本身的作用。(五)定是一心,這是心的最純粹狀態,不摻雜任何染汙,只是一心專注於所緣境,於所緣境無所求、無所得,只是專注,久而久之,「一心」成為一種自然的相續狀態,即使放鬆、不克意努力,它也會如靜止的流水,輕鬆地流向所緣境,保持一種輕醒的覺知。


 

  只要精進無間的打坐與修行,就能使五蓋漸漸斷除,並使五禪支漸漸生起,而所有這些修行的最終目標,無非是讓行者的心免除一切的束縛、煩惱與痛苦,獲得極樂與解脫。

參考~靜坐須知蘇芬居士著http://book.bfnn.org/books2/1719.htm

參考~靜坐問答鄭鴻祺居士著http://book.bfnn.org/books/0605.htm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1/4/30 下午 02:16:54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4/30 上午 01:33:13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687
積分:5908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2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7/5/19 上午 08:37:06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