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如將嘔吐物裝在花瓶一樣的密宗修行人
就好像瓶子裏面裝滿了不淨嘔吐物,瓶子外面以種種飾物作為妝點,實際對於內在所盛裝之物起不到絲毫改善作用,同理,本來不清淨的法觀為清淨的話,根本無有意義。不論對上師、道友還是自己所處的地方等,其本性都是清淨的,自己也是與文殊菩薩無二無別的,無有絲毫垢染,但由於迷亂現相導致處於一種迷惑狀態,從而忘失了自己的本性,現在精進觀想修習就是為了能夠重新認識它的本面。並非說,自己原本不是文殊菩薩,現在要精進地改裝,使自己變成文殊菩薩,若如此則成不符合實際道理了。
從密宗角度,說究竟一點,自心的明分即是諸佛菩薩,雖然顯現上諸佛形象各有千秋,實際于如來藏光明分上卻是無二無別的,很多了義經典中說一切顯現皆為佛,原因即是如此。這方面的道理非常甚深,所謂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都是與清淨觀密切相聯的。實際上,自己的所處與極樂世界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清淨刹土也並不是在其他地方單獨安立。
如果沒有通達這一教理,認為密宗最高的見解即是空性,不了知器情世界皆為清淨之理,那即使觀想清淨或本尊也是徒勞,如同對裝滿嘔吐物的瓶子百般裝飾、塗抹香料一樣。口頭雖說要修習無上大圓滿、生圓次第等等,心中對它的真實教義卻根本未能了知,那真的是非常可憐!如此修行,就如同高明畫家繪畫燈火一樣,即使畫得異常逼真,但能否以此遣除黑暗呢?根本不行。同樣的道理,器情萬法本來不是清淨的反而觀為清淨,這只是一種形象的密宗修法。
因此,觀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時,一定要了知一切萬法本來就是清淨的。平時經常說“對上師、道友要觀清淨心”,這並不是說將一介凡夫強硬地觀為清淨,實際上師原本即是諸佛菩薩的化現,同行道友原本即是金剛勇士、勇母。對這方面的道理若未能真正認識,僅僅在表面上作一種形象觀想是不合理的。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根本不是文殊,但密宗修行時要求將自心觀為文殊菩薩,這樣的話,我也不得不如此觀想。這是非常可笑的想法!不論修任何一種法、觀修任何一位本尊,先決條件是要了知自己實際就是這一聖尊,只不過被迷亂習氣所迷惑,現在需要重新認識而已。
凡夫眾生前顯現的各種迷亂相,雖然如是顯現,但從本質來講,根本不是如此,就如麥彭仁波切所講,現在修習密宗已經成了一種形象,漢藏兩地的許多人觀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灌頂、傳法時,對別人自稱為“密宗金剛乘”,但實際還根本不具足一切萬法皆為清淨這一殊勝見解。
密宗與顯宗的不同之處,即是麥彭仁波切於《大幻化網》、《定解寶燈論》中所講的“清淨見”。不僅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也有觀天尊的儀軌,修行人觀天尊時一定要了知如來藏的明分,于修行還未達到究竟時,如來藏明分暫時就是聖尊之相,究竟時即成為法界光明分。比如外續部在修生起次第時,先是將聖尊觀在自己的前方,這是因為自己的見解、修行等還沒有究竟;見修稍微穩固時,自心與聖尊無二無別;真正到達無上大圓滿的最高境界,聖尊與法界無別一體,除認識自心覺性以外,根本沒有另外的一個聖尊相。
對於上述甚深的道理一定要細心思維,深深生起定解。尤其修學密宗的人,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心就是文殊菩薩,一切器情世界本來就是清淨的,若認為文殊菩薩完全是他相續的,自己在其面前努力祈求悉地,這僅是事續部的一種修法。
──摘自《定解寶燈論》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26817&star=1#26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