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信任、有趣與感謝的種子2011/03/28
孩子不同的反應來自不同的家庭教育。
灌溉信任,他相信自己會是好孩子;灌溉有趣,他成為歡樂的泉源;灌溉感謝,他學會尊重。
家,是最安全、愛你最深的地方;但也可能是最脆弱、傷你最重的地方。
最安全,是因為在裡頭的人,會盡一切力量,不讓你挨餓受凍。愛你最深,是因為他們會毫無條件的,在你光榮時,為你喝采;在你羞愧時,抱你回家,總是站在你的背後當靠山。家,是一個成功或失敗的大人(和小孩),最想回去的地方。
最脆弱,是因為在裡頭的人,與你的關係最親密,一旦信任被破壞,比什麼都難修復。傷你最重,是因為他們看不見你是誰,常讓你覺得自己是失敗的、是什麼事都做不好的、甚至是醜陋的;而且這個影響,或許是一輩子。家,也可能是一個需要分享或安慰的大人(和小孩),無法去的地方。
你給家人的「家」,是安全還是脆弱的?是愛他最深或是傷他最重的?你可以掌握,但並不容易。一個家就好像是一棵大樹,需要長時間去成長,但卻不會自然長好,它需要經年的、有心的灌概!
灌溉「信任」
你是怎麼看待一個人的,那個人與你的關係,或甚至他會如何看自己,就會往那個方向去、發芽。對正在建構「自己是誰」的幼兒來說,更是如此。
開學第一天,史帝夫的爸爸在離開教室前,對四歲的他說:「記住,不可以使用暴力(Don''t be violent……)。」果然,五分鐘後,史帝夫開始繞圈圈、踢桌子、對我的助教大吼:「我恨這裡、我不喜歡你。」
史帝夫是過動兒,分不清楚你我之間的界線,塊頭也大。當然他會不斷的動來動去,把別人的東西當做自己的;也只要輕輕的把別人一推,「別人」就應聲倒地。但我相信,這些都不是讓史帝夫變成他爸爸口中「暴力」的主要原因。
史帝夫的家庭關係雖然很複雜,但確切一點來說,在他周圍的人,是以「壞孩子」的標籤來看待他的行為和想法。就只要幾年,史帝夫相信自己是什麼事都做不好的,甚至認為自己只有在別人給他獎賞時,才會聽話。
他的家庭環境無法改變;而在學校的那八個小時,我能做的,就是灌概他是「好孩子」的種子。我們為他的過動,準備了特殊的小設備,比如坐枕、搖椅、壓力球……;幫助他指認壓力,也讓他的壓力有合理和安全的紓解途徑。
他認定自己是壞孩子,所以我們很清楚的帶領他去區分「行為」和「愛」是不同的兩件事。也就是說,讓他知道:我們愛他是沒有條件的,但他的行為卻有「合適或不合適」的區別,因為行為是可以改變和選擇的。
比如說,那天他一把推倒正在騎三輪車的小孩。於是我和他的對話,很簡短的繞在幾個重心上:
•指認想法和情緒:「史帝夫好想騎三輪車,對不對?」
•直敘行為的本身:「但現在小強在騎,你必須等待。」、「你選擇推人,這做法是不恰當的。」
•讚賞努力和愛的再確認:「我知道等待好難,但你做得到。來,我陪你一起等。」、「你看,你做到了。」、「我很愛史帝夫,但選擇推人,這做法是不恰當的。」
我和助教有心的灌溉了一年,在史帝夫離開學校的前一個月,他問我和助教:「為什麼我只有在這裡才是好孩子?在別的地方我都是壞孩子?」我無法改變他的成長環境;但至少在他內心深處埋下了一顆良善的種子。
不管你的孩子有什麼人格特質,灌溉信任,他會往那兒發芽、成長;灌溉懷疑,他也會朝那個方向看自己、建構自己,尤其是幼兒!
灌溉「有趣」
大人盡力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是孩子的福氣;能與孩子玩在一塊兒,孩子體會的、建構的,則是人生的樂趣。
永遠記得那一天,我躺在沙發上小憩,當時五歲的小福和七歲的寧寧,拿了件毯子蓋在我頭上。就在他們掀起毯子的剎那,我扮了個鬼臉。他們兩人愣了幾秒後,哈哈大笑,抱住我說:「媽媽,我們好喜歡你那麼頑皮,好好玩呦!你太嚴肅了,你很少搗蛋、很少跟我們玩!」
如當頭棒喝般的,我突然了解了!自己雖然盡職的照料好孩子的飲食起居,也不荒廢進行「教育的目標」;但我太嚴肅了,把孩子和我之間劃上了兩條平行線。在嚴肅裡,我只看見大人的教育目標、孩子的未來;劃上了平行線,讓我看不見此時此刻孩子是誰?喜歡什麼?生活中是有目標,但少了有趣和幽默。
有趣和幽默,不能當飯吃;但它們卻會像無法抗拒的吸引力,讓人想靠近,讓一家人想到對方,就想微笑,也想花時間在一起。「歡笑」是一種能量,這個能量把「家」變成了快樂的泉源。「有趣」是一種用心,用心了解對方,想讓對方開心,於是「家」成為了一個溫暖的地方。有了這層體會,我才了解為什麼每回問班上的孩子們:「你為什麼愛○○○?」他們的回答也常常是:「因為他(她)很有趣(funny)!」
至於要如何灌溉有趣的生活呢?這個關鍵就在:從孩子的眼中去看世界,讓孩子的歡笑指引你。只要有心,你就會體會出孩子或伴侶喜歡什麼、如何和他玩,讓他一想到你,就想微笑……
灌溉「感謝」
沒有感謝,就沒有尊重;一個家庭裡少了尊重,愛就無法深遠。我們感謝地球,就會尊重地球的資源;感謝伴侶,就會尊重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不把它視為理所當然;感謝孩子的獨特,就會尊重孩子是誰,不把他們當成「延伸自己」的資產。
六歲的羅傑不能解讀同齡男孩的遊戲方式,卻與三歲的小女孩們玩得很融洽。我除了帶領他了解互動的線索(social cues),也鼓勵他與小女孩玩,因為那是羅傑了解社會互動重要的第一步。但這個態度,引發了他父母的不滿,他們認為他得早日進入同齡男孩的社交圈。他們把羅傑喜歡獨自一人的滿足,解讀為孤獨;把與小女孩的相處,看成被其他男孩排擠的結果。他們的解釋,讓自己很難受、不安。
不能看見羅傑是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成人,就很難尊重他有什麼獨特的人格特質和特殊的成長道路?這會讓羅傑無法安心的當自己,也可能阻礙到成人提供適當協助的機會。
說不定你不想聽,但許多時候,你可能是他人不快樂的原因,正如父母有可能是孩子不快樂的原因。
五歲的艾登對一個小孩說:「我媽媽說這種餅乾是垃圾食物。你吃了就會像我奶奶抽菸一樣,會死掉。」艾登的父母很嚴格控制他的飲食,養成了艾登動不動就批評其他孩子的點心和午餐,也對「用餐」這件事不感興趣。矯枉過正的結果,已讓一個小孩無法對食物產生感謝和快樂的感覺。而「食」是人生最基本的快樂之一呀!
同是四歲的布來恩卻有不同想法;或確切來說,他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布來恩說:「小魚餅乾來自磨好的麵粉,麵粉來自農夫種的麥子。媽媽說要是小魚餅乾能少放一些鹽,那吃起來就更健康了。」感謝的態度,讓大人、小孩不把地球的資源和他人的供給視為理所當然;感謝的態度,培養的是懂得尊重、也能判斷的小孩。
灌溉感謝,從哪兒開始?就從我們口中的那口食物開始;從你的伴侶牽著你的那隻手開始;從小小孩氣急敗壞、卻仍堅持自己穿襪子的努力開始……
與我牽手、已共同走了十五年的先生對我說:「愛要有真心,也要讓你開心。」那個開心,就是有心的灌溉。不容易,但值得我們一生耕耘!因為家,是最安全、愛你最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