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般舟讚講記 (一) ─ 益西彭措法師 講授

您是本帖的第 3799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般舟讚講記 (一) ─ 益西彭措法師 講授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般舟讚講記 (一) ─ 益西彭措法師 講授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講

 

比丘僧 善導 撰

益西彭措法師 講授

 

這篇讚文的依據是《觀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等淨土經論,所讚是般舟三昧行道往生的利益。

全文分三:一、引言 二、正讚 三、結勸

甲一、引言分四:一、慚謝佛恩 二、普行讚順 三、淨業因行 四、般舟樂義

乙一、慚謝佛恩分二:一、起信 二、教行

「慚謝佛恩」就是在慚愧心當中感謝佛的大恩德。佛恩體現在「起信」、「教行」兩方面。「起信」是設法發起我們對淨土的信心。「教行」是教我們修淨土的方法。

 

丙一、起信

敬白一切往生知識等: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善導大師恭敬一切修行人,對求往生的人都敬稱為「善知識」。

「大須慚愧」是因為自己還在輪迴生死、煩惱深重。還有釋迦佛大慈大悲為我們宣說出生死的妙法,自己竟然像石頭一樣無動於衷,不依教奉行,這也是慚愧之處。又比如,佛用心良苦,以種種方便勸導我們厭離娑婆、往生極樂,自己卻仍然樂著生死,不精進修持,也是慚愧之處。

釋迦如來確實是慈悲父母,以種種方便來發起我們對淨土的無上信心。比如,佛示現不同往常的容顏,佛放光顯現極樂世界,佛無問自說,佛宣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建立極樂淨土的緣起、極樂淨土的莊嚴、往生的利益,佛用種種比喻、種種比較、說種種因緣果報、解答種種疑問,再三殷勤勸導,在多達幾十部的經典中頻頻讚歎西方淨土,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世尊的用心是何等良苦,就因為只要發起真實信心,就能發願求生,永超苦海,所以以種種方便勸導,引發我們的信心。想到這一點時,我們佛弟子怎麼能不慚謝佛恩呢?佛的恩德一定要知道。

丙二、教行

又說種種方便,教門非一,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見佛,得生淨土

不但引導我們起信,佛還宣說種種方便,施設種種教門,唯一就是為了度我們有顛倒見的凡夫。能按佛的教法真實修行,無論從哪一門進入,都能見佛,得生淨土。

釋迦佛以無比的慈悲要把眾生救出生死苦海,就像父母見到自己的兒女被淹在大水裡,一心想把他救出來一樣。而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有種種顛倒見,所以要說種種法門,破除他的顛倒見,讓他真正見佛、往生淨土。

從大前提來說,佛說法的目的就是要讓眾生最終見佛得生淨土。八萬四千法門只是施設的方便不同,最終還歸的是同一法性。一切法門最終都歸入淨土,也就是到初地時見本性,這時見自性佛、分證自性的淨土,也就身居在報土、常常聽報身佛說法;到八地時,無分別智自在、淨土自在;最後成佛時,徹見本性佛,證常寂光淨土。所以一切法門都以淨土為歸。法門之間本來沒有什麼矛盾,只不過隨個人的根機、因緣,選擇進入的途徑不同。

真正懂得佛法最終歸元無二,最終都歸入淨土,就知道所有的佛弟子都是在這條路上走的同行道友,最終達到的目的都是同一個,而一切佛法也都是導引眾生趨入淨土的妙法。

以這個原因,要對一切佛的教法普行稱讚、普行隨順,對一切行持如來教法的人也都普行稱讚、普行隨順。這是每個佛弟子應該做的,是最重要的一個行為。這就引出下面一科。

 

乙二、普行讚順分二:一、初勸 二、重勸

「普行讚順」就是凡是人依佛法修行,就都讚歎他、隨順他,「讚順」當中還包括協助、隨喜、成全、成就等等。

 

丙一、初勸分二:一、示行 二、明理

丁一、示行

若見聞有人行善者,即以善助之;若見聞有人行教,讚之[1]若聞人說行,即依行順之;若聞人有悟,即依悟喜之

如果見到或者聽到別人在行持善法,就以善心去協助他。如果見到或聽到別人在行持佛的聖教,就依著這個教誠心地讚歎他。如果聽到別人在演說某種菩提行,就依著這種行隨順他。如果聽到別人在佛法上有種種領悟,就依著他的領悟去隨喜他。

 

丁二、明理

何意然者?同以諸佛為師,以法為母,生養共同,情親非外。不得輕毀他有緣之教行,讚自有緣之要法,即是自相破壞諸佛法眼;法眼既滅,菩提正道,履足無由,淨土之門,何能得入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都是佛的弟子,同樣以諸佛為師、同樣以聖法為母。各宗派的佛弟子都是以釋迦佛為本師,所以「同以佛為師」;又都是以佛大智慧、大慈悲中流現的法乳來養育自己的慧命,所以「同以法為母」。

每個佛弟子慧命的出生和長養都是共同的,生是佛生,養是佛養,或者生是法生,養是法養,這是「生養共同」。大家本來是很親的佛門兄弟,並不是外人,這是「情親非外」。既然是同一家人,就不能輕毀兄弟姊妹所修的有緣教法和修行,而讚歎自己有緣的法門。如果自讚毀他,就是佛家的人自己破壞諸佛的法眼。法眼已滅,怎麼在菩提道上行進?又怎麼能進入淨土之門?

這個問題很重,確實不能隨便輕毀其他教門。哪個法不是釋迦佛的智慧眼觀照、以大悲心順應眾生的根機宣說的?哪個法不是真正能讓行持者離苦得樂的?如來以大悲心,為利益不同因緣、不同根機的眾生,設立不同的教門,是要讓眾生依著他有緣的教法離苦得樂,如果我們輕毀這些教門,就是直接輕毀佛,破壞諸佛的法眼。

佛教內要形成好的風氣,不同教門之間要互相讚歎,而不是彼此輕毀,對人家有緣的法門要多隨喜、多讚歎。他所修的是釋迦佛傳的法,既然是佛傳的法,哪裡有不好呢?如果自讚毀他,除了自己生傲慢、破壞別人的信心之外,其他有什麼好處?和他有緣的法就是那個,真實讓他得利益的法也就是那個。如果真正為他好,就應該讚歎他的法才對。而且你讚歎、隨喜,實際就是在讚歎釋迦佛的教法,在隨喜釋迦佛的功德。

別人修他有緣的法門,應當支持他。有能力時,就護持他、成就他;沒有能力,也發善願,希望他修這個法成就,要有這樣的存心。

 

                 【傷嘆曰:生盲信業走,隨業墮深坑;

縱此貪嗔火,自損損他人;

長沒無明海,遇木永無緣

這是善導大師傷嘆的話:「生盲信業走」,就是不知因果取捨的盲人,盲目地隨著自己的業力走。「隨業墮深坑」,就是隨著所造的謗法、謗大德等的大惡業而墮入惡趣深坑。

「縱此貪嗔火,自損損他人」:貪嗔就是貪著自宗、嗔恚他宗,以宗派偏執就引起對法門的貪嗔。佛教有禪、淨、密、律等種種宗派、法門,如果隨自己的心緣著各宗法門,起計較分別,說長短是非,這樣放縱自己的心緣聖法起貪嗔的猛火,就會燒毀自己和他人。

結果就是「長沒無明海,遇木永無緣」,在無量劫中沉沒在暗無光明的惡趣海中,無緣得人身。「遇木」是盲龜遇木軛孔的縮寫,盲龜的頭伸進木軛孔表示得到暇滿人身。謗法業力非常深重,異熟果也就格外漫長,要長劫墮在地獄裡受報,沒有緣分再得人身。

善導大師最為大家操心的就是造謗法重罪,自絕去路,自己給自己製造往生的大障礙。所以首先叮囑大家千萬不要誹謗佛法。這個一排除,甚至是五逆都可以往生。所以把這個最大的問題放在前面來講。

 

丙二、重勸分二:一、勸行 二、明理

丁一、勸行

行者等必須於一切凡聖境上,常起讚順之心,莫生是非慊恨也

行者必須在一切凡夫和聖者境上,常常發一個讚歎的心、隨順的心,切切不可生起是非嫌恨。

心不能想、口不能說「我是你非」,有「我是你非」就會生起貪嗔。和自方相同、滿自己的意,會生貪著;和自方不同、不符合自己的執著,就會生嫌恨,由此造下無量的罪業。

 

丁二、明理

何故然者?為自防身口意業,恐不善業起,復是流轉,與前無異

為什麼要常常稱讚、隨順呢?就是為了小心防護自己的身業、口業、意業,害怕起不善業,造下生死的業因,將來又隨這個不善業流轉生死,變得跟以前一樣,又落在輪迴苦海裡長劫難以出頭。所以非常害怕因果,由害怕因果就戰戰兢兢地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不讓自己想是非、說是非、起貪嗔。

 

若自他境上,護得三業,能令清淨者,即是生佛國之正因

不論對自己或他人能管好身口意,讓身保持清淨、讓口保持清淨、讓心保持清淨,就是生佛國的正因。

以上「重勸」這一部分是善導大師進一步教導,不但在佛法的境上不能自讚毀他,一定要普行讚順,而且拓展到一切凡聖境上,都要常常修讚歎、修隨順,不能生是非嫌恨。為什麼要這樣?凡夫有人我分別,做什麼都是維護自方,損害他方,這樣一種心就是一切衰損的根源,是導致不能和清淨境界相應的大障礙。如果能在一切境上普行讚歎、隨順,只看自己不對,不看別人不對,把別人都看成佛菩薩,只有自己是凡夫,凡是好的都讚歎隨喜,這樣做的話,自己的業就會清淨,心會清淨,就真正和淨土相應,和阿彌陀佛相應。

這一點非常重要,怎麼來和淨土相應,就是要在這上面做好。這上面做不好,天天生是非嫌恨,今天我是你非,明天張三長、李四短,業不清淨,就跟淨土的氣氛不相應。身口意不清淨,就和淨土的氣氛不相接,和阿彌陀佛的願海不相合,就又跑到生死裡去了。

上面這條「普行讚順」,初勸和重勸的內容如果能真正做得到,然後有真信切願求生淨土,就能往生。這是非常關鍵、重要的條件。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善導大師所說就是阿彌陀佛所說。如果我們聽阿彌陀佛的話,那就要重新開始,任何一種誹謗佛教其他法門、障礙其他法門、障礙其他修行人的事,一點都不能做。以前做過的要痛加懺悔,今後再不能做。一定要按照阿彌陀佛的教誨來做,斷除是非嫌恨,普行讚順。任何人修任何佛法,都去讚歎他、幫助他、成全他,他有任何一點成就、任何一點戒定慧的功德,都要隨喜他。

 

乙三、淨業因行分二:一、問 二、答

丙一、問

問曰:既道三業清淨,是生淨土正因者,云何作業,得名清淨?

問:上面已經講了三業清淨是生淨土的正因,那麼怎麼作業才稱得上清淨呢?

 

丙二、答分三:一、初說 二、續說 三、結勸

丁一、初說分三:一、示清淨 二、教隨喜 三、結成因

戊一、示清淨

答曰: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總斷不行,是名清淨

回答:一切不善的法,不論是對自己對他人,以身、以口、以意造的,總的斷掉不再做,叫做「清淨」。

 

戊二、教隨喜

又自他身口意相應善,即起上上隨喜心;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

(「身口意相應善」,就是身體行為上具有的善、口上具有的善、心上具有的善。)

這一句是說:自己和他人身、口、意上面的善行,在見到聽到的當時就要由衷地發起上上隨喜心。要這樣發心:諸佛菩薩如何隨喜,我也如是隨喜。

《普賢行願品》講的普皆隨喜大願王,是對下至惡趣眾生心中生起的一剎那善念,上至諸佛從因到果的一切善根,總之對法界一切凡聖的所有善根都在心裡緣這個善根,像得到珍寶一樣,發起歡喜心,這就是諸佛菩薩所作的隨喜,對一切大小善根平等隨喜。所以,對自己和其他眾生身口意上具有的任何善根,都要像諸佛菩薩一樣發上上的隨喜心。

 

戊三、結成因

(「結」就是結行迴向。用自己的心把善根迴向淨土,以此就轉成往生的正因,叫做「成因」。)

以此善根,迴生淨土故,名為正因也

平常修的任何斷惡和隨喜的善根,因為用心把它迴向到了往生淨土上,所以叫往生正因。

文中的「故」字要緊,就因為迴向在往生上,因此就成了往生的真實的因。反之,不迴向在往生上,善根就只會在其他方面成熟果報,不會變成往生的因。所以平時修的任何善根都要當天迴向往生淨土,選擇一種合適的淨土迴向文按照它至心迴向,非常重要。

 

丁二、續說分二:一、雙勸廣讚 二、須知入出

戊一、雙勸廣讚

(「雙勸」就是勸自己、勸別人。)

又欲生淨土,必須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依正二報莊嚴事

而且,想往生淨土,就必須勸自己、勸別人,廣為讚歎淨土依報和正報的莊嚴事相(依報和正報是指果報的兩方面,正報是有情的根身,根身所依的器世界叫依報。

為什麼必須勸自己?我們凡夫身上有很多惡習,比如懈怠、愚癡、懷疑、退縮、剛強難化等等,因此要督促自己對淨土的各方面廣作聞思。也就是要多看、多聞淨土教典,多思維阿彌陀佛的功德、恩德、極樂世界的功德、往生的利益、娑婆世界的苦難等等,而且要勸別人在淨土上面多下功夫聞思修行。

為什麼要廣讚淨土依報和正報的莊嚴之事?讚淨土的莊嚴有很大的作用、很妙的作用,很廣地讚歎淨土的功德、莊嚴,能清淨自己心裡的業障,能發起對淨土堅固的信心、欣慕心,能發起往生的誓願。其實,讚是離不開觀察的。讚淨土的依正二報莊嚴,就是觀察淨土的依報和正報的種種功德莊嚴。《往生論》開成二十九種功德莊嚴來作觀察。觀察門是五念門中的核心,是積集往生資糧——信願行的最重要前行,因此是淨土修行的最初關要。

「讚」可以廣義地解釋:自己再再觀察淨土莊嚴是讚淨土,讀誦、受持淨土經典是讚淨土,宣講淨土法門也是讚淨土。總之要讓心一直緣在淨土上,這是要點。

「廣讚」的廣是說,不能局限在只瞭解淨土的某一個方面、某一種功德莊嚴,只停留在很狹小、很浮淺的認識上,而是要廣泛地瞭解、深入地瞭解,這才是廣讚。《往生論》開了二十九門來觀察淨土依報和正報的莊嚴,這是什麼用意?就是引導學者的心從各方面去認識淨土,只有看得全面、周到、深入,種種疑障才會被遣除,才能快速而有力地引發往生信願。越是觀察、越是薰習、瞭解,信願就越會恆常、猛利,這是關要。

如果對淨土沒有作過廣泛、具體、細緻的觀察,對淨土的認識會是很模糊、膚淺的。所謂的信心也非常表面。而通過學習淨土有什麼功德、往生有哪些利益、往生的條件是什麼,方方面面都瞭解清楚了,真正依聖教用自己的心一個一個地方都觀察過、認識過,就會形成心中非常堅固的定解。到一定程度,就凝結成猛利、堅固的信願。推動著你堅定地求生淨土,毫不猶豫、毫不退縮。

 

戊二、須知入出

亦須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

而且,必須瞭解入淨土依什麼緣起?出娑婆,它的根本在哪裡?支末又是什麼?

入淨土的緣起是什麼?從反面的違品上說,就是把一切跟往生淨土不隨順的因緣全部遮掉,比如,斷除惡業、斷除對娑婆世界的貪愛、斷除謗法的罪行等等。從正面來說,阿彌陀佛有悲願接引眾生生他的淨土,又有大威神力,能入在一切有信心人的心裡作加持,所以入淨土的緣起就是自身對佛生起真實的信心,對淨土發起求生的誓願,以及修持持名等的淨土修行,這樣就和阿彌陀佛的大願真正相應上,就被佛的悲願攝持而接引到淨土。這就是入淨土的緣起。

所謂出娑婆的本末,出娑婆的根本就是信、願、行,末就是隨分隨力在世間行善積德。平常的重點要放在提高自己的信願、修往生法門上,在此之外遇到有因緣時也隨分隨力地修善,而所修的善都迴向往生,前者是主要,後者是次要;前者是正修,後者是助修。這個本和末的關係要搞清楚,在修持上要讓信、願、行這個重點突出,不能本末倒置。同時,所做的一切世間善行都往淨土上迴向。這樣本和末都成了出娑婆的因。

 

丁三、結勸

諸有智者應知

有智者要瞭解以上的要點。

上面的這些教言千萬不可輕忽,句句都是淨業行人必須要了知、奉行的,字字都是善導大師的慈悲叮嚀,至關重要。

這些就是修淨土在行為上的重點。如果全部落實,往生淨土就沒有問題,一定會很順,會減少違緣,不會犯業障。

如果修淨土總不進步,就要檢查這些地方是不是有過錯。凡是念佛不相應、往生有障難,甘露的法反而成了毒藥,都是這上面出了問題。不懂方法,信願起不來,修行不上路,也是沒有真實按這幾條去做。

上面講的這些重點,每個修淨土的人都要瞭解,而且要瞭解透徹,瞭解清楚,在自己心裡有深深的信解,銘記在心。而且銘記之後,平常要照這樣實行。這些是最重要的方面,善導大師才放在引言裡慈悲叮囑。他老人家巴不得所有的人都沒有障難,順順利利地全部往生,所以才說這些話。

這些話幾乎涵蓋了可能會出現問題的所有方面。入門的要點就是這些,關要處、吃緊處就是這些。所以結勸時說「有智者應知」。這是非常重的一個強調。實際是叮囑必須要知道,不知道不行,不按這麼做也不行。

 

乙四、般舟樂義分二:一、問 二、答

丙一、問

又問曰:「般舟三昧樂」者,是何義也?

問:「般舟三昧樂」的意義如何?

 

丙二、答分四:一、釋般舟 二、釋三昧 三、釋樂義 四、出異名

丁一、釋般舟

答曰:梵語名「般舟」,此翻名「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無間,總名三業無間,故名般舟也

答:「般舟」是梵語,翻成漢語是「常行道」。或者七天,或者九十天,身體不坐不臥,修行不斷,總的叫「三業無間」(就是身業、口業、意業常不間斷),所以叫做「般舟」。

 

丁二、釋三昧

又言「三昧」者,亦是西國語,此翻名為「定

三昧也是梵語,具足為「三摩地」,翻成定。

 

丁三、釋樂義

由前三業無間,心至所感,即佛境現前;正境現時,即身心內悅,故名為「樂

由於身口意三種淨業經久不斷,因此由精誠感得諸佛現前。佛境現前時,身心充滿喜悅,因此稱為「樂」。

 

丁四、出異名

亦名「立定見諸佛」也。應知

又叫「立定見諸佛」。不是坐著、躺著,而是立著而定。立定之時,現見諸佛,所以叫「立定見諸佛」。

 

 

音頻下載:

記01.mp3



[1] 按前後文看,裡可能是刻版時遺漏。「之」可能是「即依教之」。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6/26 上午 10:46:02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0&ID=27489&page=1

益西彭措法師簡介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0&ID=27617&page=1

當今時代弘法的三個要點──

菩提心為前導  般若為心要  淨土為歸宿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7688&page=1

般舟讚(原文)及科判 (科判表共五份,陸續新增中)

 

諸位法友:

本專輯中將陸續上傳    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所講授的《般舟讚講記》,此為堪布仁波切每周六正在講授中之課程,目前已至第五課。已有之各課講記將會盡快上傳,其後即跟隨堪布仁波切授課之進度,於上師講授後盡快發布。自第二課以後之各課講記,也將以聯結之方式持續於此新增。

願廣大法友能夠共同學習此殊勝妙法,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6/27 上午 04:09:47
blue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94
積分:680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3日
3
 用支付寶給blue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7/16 下午 12:56:16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4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7714&page=1

般舟讚講記 ()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7758&page=1

般舟讚講記 ()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7820&page=1

般舟讚講記 ()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7910&page=1

般舟讚講記 ()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7967&page=1

般舟讚講記 ()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8034&page=1

般舟讚講記 ()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8062&page=1

般舟讚講記 ()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7/20 下午 12:50:36

 4   4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234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