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 更新日期:2011-06-09
認真負責、熱血積極,為什麼升遷的永遠不是自己?許多工作者在職場上都有這樣的怨懟,自認為資歷、專業都不落人後,結果老闆卻拔擢了另一位同事。
iThome技術主筆兼多間資訊企業顧問吳俊瑩觀察,許多領導者在做人事決定時,除了考量員工的能力、也會衡量人際因素,許多上班族卻忽略了這部分,因此失去一展長才的機會。在《老闆不說,卻默默觀察的45件事》一書中,吳俊瑩提出以下3個職場地雷,供有實力卻不得志的讀者自我檢測:
1. 別當濫好人:
不論產業型態,上班族每天都必須「答應」或「拒絕」別人的請求。為了維護職場和諧,許多人都會想當「好人」,一味答應別人的請求,自己攬了許多責任、解決許多問題,卻也因此無法仔細處理最重要的任務,以致於引發難以收拾的後果。對組織而言,不懂拒絕的人就像不定時炸彈,所帶來的失敗也不能被諒解。
拒絕不容易,因為沒人喜歡承受說NO後招致的不滿,然而,真正適合帶領團隊的經理人,必須有勇氣拒絕不該做的事,溝通化解每次拒絕可能引起的不滿。
2. 別當悲劇英雄:
「為公司盡心盡力,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在與同事朋友閒談時,不難聽到如此悲憤的控訴;然而,在同情或表示同感之餘,卻也時常耳聞「他很會做事,卻不會做人!」這兩句話描述的往往是同一種人:對組織有絕對的忠誠、也相當有能力,但卻容易被自己人排擠。
吳俊瑩解釋,一間企業的資源有限,有人拿取資源、就代表有人會失去資源。得到資源的人若只專注在創造個人績效,不懂得體諒他人感受、把餅做大,久而久之,同事就變成最大的敵人。對老闆而言,無法與人合作、達成組織目標的員工,再有實力也無用武之地。
3.管理工作情緒:
「我為公司做了這麼多,公司又回報我什麼?」工作者在同一個組織待久了,難免會對體制、人際、薪資等有所不滿,開始向身旁的同事抱怨,希望能獲取認同。然而,領公司付的薪水,背後卻扯公司的後腿,對工作者本身就不是健康的行為;而從組織面來看,把對職場的不滿傳遞給同事的員工,也容易造成團隊的工作效率、態度變質。
人對組織難免會不滿,但是,專業的經理人必須管理情緒,以實際表現爭取值得的獎酬。釋放負面情緒並不會改變事實,只有鼓勵,才是讓推動組織成長的關鍵。(本文取材自《老闆不說,卻默默觀察的45件事》,智富出版。整理 / 蔡芳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