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3 中國時報 【陳芃、蘇瑋璇/綜合報導】
談話性節目成本低、話題性強,占據不少電視頻道精華時段,更捧紅一票「名嘴」,從批評時政、分析社會亂象、揭露名人隱私八卦,甚至外星人、古文明無不通曉,形塑台灣另類文化特色,創造許多經典名言,「名嘴」身分來歷不同,其中以從「記者」轉型占最大宗。
娛樂節目來賓多是娛樂記者,如許聖梅和粘嫦鈺,在平面媒體資歷都超過廿年,談話麻辣,本身就話題性十足。許聖梅在螢光幕前大膽分享和初戀男友、老公的「性事」,今年七月和另一名嘴陳安儀間「小三風波」攻佔媒體版面數日;粘嫦鈺則曾在節目自爆前夫重婚生子,她到小三家理論、掌摑,上演「真實版犀利人妻」,而她在演藝圈交友廣闊,舉凡大S婚禮、范植偉疑似打人事件,都如數家珍,各節目都喜歡找她分析、爆內幕。
馬西屏、張友驊也是談話節目老面孔,從政治經濟講到體育、外太空未知事物、神秘傳說,無所不包。在大學新聞系任教的馬西屏擁有深厚新聞資歷,張友驊曾是前總統陳水扁幕僚,之後又上政論節目揭發扁家弊案,經典名句是「這件事全世界只有三個人知道,一個是我,一個是當事人,另一個是誰?很抱歉,我不能說。」
談話性節目內容廣泛,網友評論「從黃帝講到清朝,從外太空講到子宮內壁」,部分名嘴幾乎不缺席,前一集講王建民,下一集講外星生物,讓觀眾傻傻分不清楚。
儘管「事前做足功課」是多數名嘴共同心聲,但畢竟不是「萬事通」,資料引據錯誤、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等糗事層出不窮,信用難免打折扣。媒體人黃光芹今年二月在節目上講「飛虎隊」事蹟,引述「英國人龍保羅」的話語。事後證實,「龍保羅」是網路小說《中國珍珠:龍保羅日記》主角,根本是虛構人物,黃光芹回應,相關資料由製作單位準備,經來賓討論後分配講述,卻因此讓談話節目背後運作模式曝了光。
馬西屏也曾被「抓包」,去年十月馬評論王建民投復健賽的情況,稱讚王伸卡球掉得很棒,讓打者「打到球的下緣,才成了滾地球。」隔天就被網友指正,球棒打到球的下緣會往上飛,打到上緣才會變滾地球。
也有名嘴擷取旅居日本的部落客「酪梨壽司」在網路上分享日本大地震中民眾互助的感人故事,在節目中「整碗捧去」講述,讓酪梨壽司對於名嘴不深究消息來源的行為,深感可笑又無奈。
有趣的是,名嘴能掀起網路熱潮,網友不僅毒舌評論名嘴的言行舉止恰當與否,將節目片段整理成「經典回顧」,在維基百科中編輯《關鍵時刻》、《大話新聞》、《二一○○全民開講》等條目,甚至整理節目如出一轍的開頭用語,顯現名嘴影響力之深,在現實生活或虛擬網路中都無遠弗屆。
出版商名嘴-楊蓮福 文物蒐藏當佐證
2011-09-13 中國時報 【唐嘉邦/新北市報導】
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長兼總編輯、台灣閱覽室總策畫楊蓮福,淡江大學歷史系畢業,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他從事台灣在地文化研究、收藏多年,是近年來談話性節目常邀請的「文史咖」。
因為從事地方文化工作,早在民國八十六年,楊蓮福就開始與電視台接觸,但起初都是以專題新聞的方式接受採訪,隨著與媒體的互動愈來愈多,開始受邀參加固定的談話性節目,包括「青蓉K新聞」、「台灣演義」、「新聞挖挖挖」等節目。
楊蓮福說,各個談話性節目的製作方式不同,有的僅需要名嘴照稿準備,等於「配合劇情演出」,有的只給方向,談話細節則完全開放,另外,主持人也很關鍵,「沒人丟問題給你,根本插不進話。」
楊蓮福認為,現在的觀眾素養愈來愈高,談話性節目也逐漸專業化,開始會依據不同主題找相關人才,內容才會有所本、較具可信度,而他就是被歸為「文史類」,所以只要有相關主題,都會找他上節目。
楊蓮福表示,談話性節目上的眾名嘴常產生瑜亮情結,在節目中的談話有許多「暗扣」,字裡行間相互諷刺,若非局中人聽不出來,也因此出現不少「有你無我」的狀況,製作單位邀人前還需思考一番。
楊蓮福認為,因為他是歷史科班出身,知道查證的重要性,也較懂得保護自己,不像一些名嘴有時會道聽途說,可能路上聽人閒聊的事都拿到節目上講,而且他有許多歷史文物的蒐藏,可以用來佐證談話內容,加深觀眾印象,這也成為他與別人區隔的特色。
由於頻繁出現在螢光幕前,楊蓮福也成為鄰里間的名人,常常被人認出來:「你昨天有上電視!」不過,他說,出版社仍是他的主業,節目通告不強求。
中藥商名嘴-翁燦燿 引經據典不瞎掰
2011-09-13 中國時報 【張謙俊/新北市報導】
在新北市汐止區傳統市場經營中藥店鋪的翁燦燿,長期研究文史,精通台灣諺語,被電視台發掘躍升名嘴。白天是中藥商,晚上成了電視名嘴,翁燦燿本業收入穩定,使他成為不光靠「嘴」吃飯的另類名嘴。
今年五十三歲的翁燦燿,聖約翰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從小愛看書,對新聞和歷史情有獨鍾。服役後計畫前往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深造,但命運作弄人,父親辭世,身為獨子扛起繼承衣缽責任,成為中藥鋪的年輕老闆。
地方耆老總愛聚在中藥鋪內談天論地,對文史有興趣的翁燦燿,認為長者凋零,汐止故事也隨之消失,遂以口述歷史方式,將水返腳點滴匯集成冊,以文字影像流傳下去。
翁燦燿求學時對先總統蔣中正去世感觸猶深,再加上有親友在官邸服務,常到他家聊天,話題圍繞在蔣家不為外人知故事,使他猶如蔣家通。
某電視台拍攝杜月笙故事,找上對地方文史有研究的翁燦燿,因口條便給,又言之有物,電視台一再邀約,開始他的名嘴生涯,之前他在地方電視台開台灣諺語、食補等節目,也為名嘴奠下基本功。
翁燦燿自認是「文史咖」,平常大量閱讀歷史書籍,從清朝到民國歷史,只要上電視講的都是引經據典,不信口雌黃。但當主持人問到對現今政治看法,翁燦燿說,有的名嘴也會「實問虛答」以避免尷尬。
名嘴言論常遭網友撻伐,不過,翁燦燿根本沒有這種困擾,因為他不用電腦,少了紛紛擾擾,依然故我過著自己的生活。
現在翁燦燿走到路上,被不少粉絲認出,爭相索取簽名和合照,粉絲對他的談論歷史故事,意猶未盡,不時追問真相,他也竭盡所能滿足觀眾的求知慾,中藥鋪出現慕名而來的新顧客,這也是身為名嘴帶來的邊際效應。
救生員名嘴-葉泰興 以人性破除迷信
2011-09-13 中國時報 【葉德正/新北市報導】
「不造口業,只秀專業!」目前在內政部消防署擔任急流救生訓練總教官的葉泰興,從事救災、救護工作已超過廿五年,豐富的經驗、流利的口條,是許多談話性節目的首要人選。每逢重大災變、事故,節目中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藉由他的專業,細細為觀眾講解災害發生原因,並提醒民眾如何防範未然。
「我講的東西,都是救災過程中的一部分」,葉泰興受邀的節目主題類型百百種,從「災區救難」、「凶殺案」到「鬼月怪事」都有。他說,因為救災工作,他看過的屍體不計其數,這些類型的主題非常喜歡找他。
但上這類節目,葉泰興有自己的堅持,他說,他最忌諱穿鑿附會,例如鬼月一到,各大節目都會爭相討論水鬼「抓交替」,許多人講得繪聲繪影,但他會從水域特性講起,包括地形、溪底暗流等等,破除觀眾迷思。
葉泰興說,只要製作單位告知主題,他不用看稿、看劇本,但他絕不捕風捉影,危言聳聽,「因為我談的都是人性」。他私下透露,看到許多專家在上節目前都會畫重點、背劇本,他笑說,換作是他,一定背不起來。
對於從默默無名的救難英雄,一躍成為擁有粉絲團的電視名人,葉泰興說,看到許多觀眾,因為他在節目上的一席話,而有更多保護好自己的觀念,確實是他上節目的動力。
但他也坦言確實有些困擾,他說,去年宜蘭風災,他到受命到現場協助救災,有位災民看到他,不顧大水已經淹來,竟又跑進房子拿相機,只為跟他合照,到了救生艇上,還是不停拍,讓他好氣又好笑,差點打亂了他的救災步調。
對於「名嘴」稱號,葉泰興相當不以為然,他說,告訴民眾正確的防災常識,只是做好他的本分而已。
基層名嘴-陳明義 狂K報紙勤上網
2011-09-13 中國時報 【蘇瑋璇/新北市報導】
新北市議員陳明義活躍於政論節目,流暢口條、清晰邏輯,讓觀眾印象深刻,他說,在電視上闡述理念最重要的是「勤做功課」,每天必讀五份報紙,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不離身,想到什麼立刻上網查,做好充分準備,「講話更有power!」
十一年前陳明義擔任五股鄉民代表時,上call in節目當觀眾,因舉手發問,被製作單位相中,邀請上節目,此後開始接通告,目前在「二一○○全民開講」、「新聞夜總會」、「大話新聞」、「新台灣加油」等節目當來賓。
陳明義雖是國民黨員,但藍綠色彩節目都上。他笑說,立場偏綠的節目對他又愛又恨,愛的是有他往往能掀起藍綠立場攻防戰,氣氛劍拔弩張,節目效果好,收視率飆高,恨的是他做足準備,不容易被扳倒。
陳明義說,「做足功課」是清楚闡述事理的不二法門,他有次出國一周回來,隔天要上節目,當晚他狂K卅五份報紙,「複習」國家大事;跑行程時抓緊在車上空檔,用手機瀏覽新聞,台灣哪裡發生發燒話題,他會親身走一遭了解始末。
上政論節目常遇上觀眾call in嗆他,起初陳明義回嗆,掀起唇槍舌戰,甚至曾發生棚外拍攝時他和民眾差點爆發肢體衝突,久了他也釋懷,「觀眾罵我,鏡頭就take我,等於賺到曝光度。」
而節目中發言時間短,如何在幾秒內清楚闡述概念?陳明義慣以口號、押韻、對句等句法,吸引觀眾注意,火力旺盛但不做人身攻擊。
陳明義坦言,身為民代,上媒體有助選情,「但知名度不代表支持度!」他認為,上電視雖能加分,但問政、地方服務才是基本工,議會開議期間他不上節目,以免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