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軍是辛亥革命時期相對正規軍而言,對民間起義軍的特定叫法。在武昌起義後,廣東各地民軍紛紛起事,在光復地方後圍攻廣州實現和平光復,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民軍的戰鬥力雖不能與正規軍隊相比,但面對強弩之末的晚清政府,卻有摧枯拉朽之勢。然而民軍成分駁雜,辛亥革命時期主持發動民軍的胡漢民說過:“民軍分子,以赤貧農民與其失業流為土匪者為基本隊,更裹脅鄉團及防營之遣散者已成其眾。”進城後一些土匪出身的民軍匪氣難改,擾亂社會治安,最終落得被軍政府肅清解散的命運。
清末暴政官逼民反
粵貧雇農自組民軍揭竿起義
廣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同盟會在此做過不少發動民軍的工作,為武裝起義奠定群眾基礎。據廣州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張蘋介紹,在興中會和同盟會時期,孫中山率領革命黨人發動的10次武裝起義中,有8次是以會黨、民軍為主要力量。
朱執信
張蘋說,民軍是辛亥革命時期對民間起義軍的特定叫法。民軍以失去生產資料的貧雇農為主,另有部分破產的小手工業者,受生存所迫參與起義。民軍中還有被清政府解散的漢軍和一些所謂的“綠林”、“土匪”。他們多數和清政府及地主階級對立,比如被清政府懸紅通緝的陸蘭清、李福林、陸欽等人,後來成為民軍首領。適時清末暴政,官逼民反,當地官府將懸賞花紅分到全族要求按人頭攤派,許多人無法支付,被迫賣田拆屋償付分攤派款,導致反抗情緒更高漲。
此外,從海外歸來的華僑工人也是民軍來源的一部分。比如在辛亥革命前夕,越南同盟會組織曾組織華僑敢死隊回國參加起義,並以打石工人石錦泉為領隊。後來石錦泉在東莞虎門領導一支石字營的民軍起義,約有2000餘人,在各路民軍中規模較大,這支起義軍後來還參與光復廣州。其餘南洋各地亦均有許多華僑志士回國起義。僅印尼一地就有數百華僑回國參加武裝起義和廣東北伐軍。
在民軍中,有不少首領及其成員是由會黨轉化而來。如著名的民軍首領黃明堂、王和順等。
數十路民軍圍攻省城
兩廣總督張鳴岐連夜出逃
武昌起義後,同盟會南方支部決定在廣州、東江、北江、西江及韓江組織五路武裝起義。1911年11月1日陳炯明和鄧仲元組建循軍(取惠州為古循州之義),並首先在惠州發動起義。不到10天,參加的民軍有數千人。循軍武器裝備簡陋,除部分人配備槍支外,其餘都使用戈矛、鐵棍、扁擔、鋤頭等。王和順在東江組織惠軍起義緊隨其後。僅過半月惠州所屬各縣先後光復。其他各地民軍也紛紛起義回應,多達數十路。
張蘋說,民軍的戰鬥力雖難和正規軍隊相比,但當時晚清政府已成強弩之末,一聽有民軍攻城,多數駐守官員還沒開打便紛紛逃離,因此民軍少有遇到抵抗。而起義的民軍也並非全由同盟會發動,除了陳炯明領導的循軍外,其餘民軍都是自發組織。但民軍各自作戰,缺乏聯繫,同盟會制定聯絡會黨、民軍共同起義的方針後,由朱執信出面聯繫民軍包圍廣州。“朱執信原本就和幾個民軍首領保持不錯的私人關係,他能將革命思想通過通俗語言表達出來,讓多數貧雇農出身的民軍容易接受,由他出面聯繫民軍,很快就達成圍攻廣州的計畫。”張蘋說。
各路民軍在光復地方後直逼廣州形成包圍之勢。辛亥年9月18日晚,聽說圍攻的民軍聲勢浩大,達10萬人之多,兩廣總督張鳴岐連夜逃走,同城司道府縣以及文武官員也都先後逃離。
1911年11月9日,胡漢民被各界人士推舉為廣東都督,陳炯明為副都督,廣東遂告光復,成立軍政府。如今在廣州越秀山鎮海樓東側,有一座綠琉璃瓦面、四角攢尖頂的方亭,該亭高約7米,坐北朝南,南面石額上,有胡漢民手書的“光復紀念”四字。該亭就是為紀念香港同胞捐獻钜款支持辛亥革命和廣東軍政府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