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佛慧訊 第七十七期
觀音之美普門品今說
自生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各位諸上人,大家好!
首先,我謹代表莊嚴寺,歡迎大家能在百忙中,撥空回莊嚴寺來參加 觀世音菩薩出家的紀念法會。
今天的共修課程是誦普門品、念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我們要誦普門品 ,要念觀世音菩薩呢?因為我們現在還是凡夫俗子,罪業重、障礙多 ,而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能拔濟我們,解脫我們,普門品說:「若 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 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普門品還說:「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 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救度無奈凡夫執著菩薩現身亦不識
講到這裡,使我想到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婆婆,聽鄰居說,念觀世音 菩薩很有靈感,很有效,遇到困難,自然就有觀世音菩薩護衛著,到 處逢兇化吉。她聽別人這麼講,心就動了,她想:「我活了七十多歲 ,這一輩子的苦,受得太多了,兒子比我早走,白髮送黑髮,真是難 過得要命!兒子走後,孫子沒人管教,誤入崎途,也是心痛!連我這 輩子最好的朋友,我是那麼相信他,沒想到三個月前,居然被他倒了 會,錢被他捲走了。唉!這世間實在太苦了,早知道有觀世音菩薩, 我早就念了,錢也不會被騙走。」
總之!從這一天起,這位老婆婆便很虔誠的持誦起「觀世音菩薩」的 名號。
佛陀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有一天,來了一場颱風,下起好 大的雨,颳起好強的風,雨水花啦啦的下個不停,漸漸的,這位老婆 婆住的村子,小水溝滿起來,變成了大水溝,小河流也漲起來,變成 了大河流。慢慢的,她住的房子,淹了水。這位老婆婆緊張了,趕緊 更加虔誠的念觀世音菩薩,她想:「菩薩大慈大悲,菩薩會來救我的 。」念著念著,過了一會這水不但沒消,反而還繼續漲高,這時她趕 緊跑到二樓,她的左鄰右舍全都逃出去了,老婆婆心想,我不用逃, 我念觀世音菩薩,菩薩會來救我的,何必那麼狼狽、那麼累,用游泳 的、用臉盆、用水缸,太麻煩了,我有觀世音菩薩,他只要把我這麼 一變,我就安全了。
念著念著,等著等著,菩薩不但沒來,雨還繼續下著,水也越漲越高 ,老婆婆趕緊跑到他家的屋頂上,一心等著觀世音菩薩來救她。
此時,有位鄰居抱著一塊大門板漂過來,看見老婆婆,便好心的說: 「老婆婆、老婆婆,快跟我逃吧!你的兒子走了,孫子也不知道到那 兒去了,沒人會來救妳的,我這個門板還夠大,妳快過來,我們一起 逃到安全的地方去吧!」沒想到這位老婆婆一心等著觀世音菩薩來救 ,就回答好心的鄰居說:「不用、不用,你先走吧!我有念觀世音菩 薩,菩薩一會兒就來救我,你先走吧!謝謝你啊!我這麼一大把年紀 ,跟你一起泡在水裏,待會感冒了,我也吃不消啊!」鄰居一聽,「 怕感冒」,不跟我逃命!算了!算了!便自行離開了。
過沒多久,來了第二位鄰居,他坐在一個大水缸裏漂了過來,也是好 心的跟老婆婆說:「老婆婆、老婆婆,快跟我逃吧!你的兒子走了, 孫子也不知道到那兒去了,沒人會來救妳的,我這個水缸還夠大,妳 快過來,我們一起逃到安全的地方去吧!」沒想到老婆婆依然回答: 「不用、不用,你先走吧!我有念觀世音菩薩,菩薩一會兒就來救我 ,你先走吧!謝謝你啊!我這麼一大把年紀,跟你一起擠在水缸裏, 待會中暑了,我也吃不消啊!」這位鄰居一聽,「怕中暑」,不跟我 逃命!算了!算了!也自行離開了。
再過一會兒,來了最後一個鄰居,他划著一艘小木船,來到老婆婆的 身邊說:「老婆婆、老婆婆,快跟我逃吧!你的兒子走了,孫子也不 知道到那兒去了,沒人會來救妳的,我這艘小木船還夠大,妳快進來 ,我們一起逃到安全的地方去吧!」沒想到老婆婆依舊回答:「不用 、不用,你先走吧!我有念觀世音菩薩,菩薩等一會兒就會來救我, 你先走吧!謝謝你啊!說不定待會啊,我比你還快到呢!」這位鄰居 一聽,「嫌我的船慢」,不跟我逃命!算了!算了!也自己逃生去了 。
鄰居都走光了,老婆婆依舊在屋頂上念著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虔誠的 等著。雨還是時大時小的下個不停,慢慢的,雨水漲到了老婆婆的腳 、老婆婆的膝蓋,漸漸的到了腰,老婆婆內心雖是緊張,但她虔誠的 信心依舊不退,他深信觀世音菩薩一定會來救她。
突然間,來了!
不是菩薩來,而是一陣大風吹來!把老婆婆吹倒了,老婆婆被水漂走 了!
老婆婆喝了幾口水,全身一陣冰冷,昏了過去!
恍恍忽忽中,她看見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終於現身了!
老婆婆一看見觀世音菩薩,馬上就開口說:「菩薩!你怎麼都沒來救 我!害我等了好久!」
觀世音菩薩慈祥的說:「有啊!我剛剛派了三個人去救你,一位抱著 門板,一位坐著水缸,另一位划著一艘小木船,但是你都不理他們啊 !菩薩要度妳,也要妳願意被度啊!」老婆婆一聽才恍然大悟,原來 前面那三位鄰居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啊!
諸位,要知道《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是觀眾生的根基,應以何身 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是只能以妙像莊嚴的菩薩之身來救度 眾生啊!是看你需以何身得度,他就現何身而為你說法。普門品中清 清楚楚的記載著,觀世音菩薩可以現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 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 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夷身、婦女身、童男、童女身、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訶羅伽、人、非人、執金剛神身而為之說法。 我們不要以凡夫的情識來測度菩薩啊!
其實只要你有心,中國儒家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現在師父告訴 大家,只要你有心,「三個人必有觀世音菩薩啊!」
只要你的心中有正念、有正思惟,這些山河大地、草木樹林,無一不 在為你說法!一片樹葉落下,告訴你這個世間是無常、是虛幻,是不 可樂的。
講到「無常」,前幾天有位居士跟師父講:「師父,這個世間真是無 常啊!你看看,那兩棟摩天大樓,建好啟用了三十年,站在紐約市也 站了三十年,就這麼一下,倒了,什麼都沒了!我去參觀的時侯,大 樓的招待員還告訴我,這兩棟大樓用的鋼筋,若一支一支的排,可以 從地球排到月球呢!多麼堅固的建築物,就這樣消失了,唉!真是無 常啊!」
我一聽,就告訴這位居士說:「你有這個無常的觀念,很好!但是你 這個無常也太長了吧!一個無常長達三十年你才發現。你要知道,當 這棟大樓還在規劃設計的時侯,地面上塵土飛揚,那就是無常啊!再 來當它開始建設了,水泥一包包地往上灌、鋼筋一支支地往上綁,那 也是無常啊!等它建好了,辦公人員開始進駐,遊客開始參觀,走在 裏面所揚起的一塵埃、一微塵,那都是無常啊!還有,它建好了三十 年,它總會髒、總會壞吧!那些擦擦抹抹、修修補補的,都是無常啊 !」無常是隨時隨地的,不是一件實體的東西被毀壞了,才是無常!
今天以《普門品》中的一段經文與眾討論: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 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 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 愍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 ,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訶 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 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 分奉多寶佛塔。
這個經文,要分兩段來討論,第一段是無盡意菩薩要供養觀世音菩薩 ,而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第二段是無盡意菩薩再度請求供養觀世音 菩薩,觀世音菩薩接受了,但馬上又轉供養釋迦佛及多寶佛塔。
我們先看第一段。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 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 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其道理不外乎三點。第一表示觀世音菩薩尊重 釋迦牟尼佛,第二表示觀世音菩薩不貪,第三表示施者是有福的,受 者是損福的。
第一、為什麼表示觀世音菩薩尊重佛陀呢? 就像你參加聚會,座中有你的長輩,這時有人端一杯茶來,他沒先端 給座中的長者,而是把茶端給你,在這種情況之下,試問你會先喝這 杯茶嗎?我想,若遇到這種情形,各位一定不會先喝的,我們一定會 很有禮貌的先端給座中的長輩。觀世音菩薩也是如此的尊重佛陀,因 為在這場法華會上,還有比菩薩更圓滿的佛陀,無盡意菩薩當著釋迦 牟尼佛的面要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尊重佛陀,當然不接受!
第二、表示觀世音菩薩不貪。 因為菩薩一心只為救度眾生,所謂「塵剎國中咸事濟,娑婆界內更垂 慈。」菩薩不需要這些東西,所以不接受;菩薩一心只為救度三界六 道中的眾生,尋聲救苦、解脫眾生的苦難,他不需要那些東西,所以 他不貪求、不積蓄,因此婉拒了無盡意菩薩的好意。
第三表示施者是有福,受者是損福的。 乍看、乍聽之下,大家可能一時無法深入了解,但下面的故事,將有 助大家清楚明白。
施者比受者有福
古代,在中國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死傷數千人。陰曹地府可 說是人山人海,閰羅王也忙壞了,連續忙了八個小時,還沒得休息, 他一看,後面排隊的人像一條長龍,為加速處理審判的時間,趕忙下 令「兩個兩個進來」。就在這個時候,進來兩個人,一個矮矮胖胖, 身上穿著很高貴的衣服,生前是一名很慳吝的員外,另外一人瘦瘦高 高,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原來他在陽間是一名乞丐。
閰羅王急急忙忙的告訴判官:「快!快!查查他們兩人,到底是作善 多?還是造惡多?若是善行多,就叫他們到天上去享福享福,若是個 壞人,只為自己的快樂,不管他人死活,儘作些壞事,那就叫他們到 地獄去吃吃苦頭,學學乖!」
判官趕忙翻起手上這本功德善惡簿,加加減減的這麼一算說:「報告 閰羅王,他們兩位,善惡都差不多,雖不算善人,但也沒造作什麼壞 事,扯平啦!」
閰羅王一聽:「那就叫他們再回去做人好了,再去修行修行,到人間 去考考試,下輩子再來看看!」手一招就要叫他們去轉世。突然間, 閰羅王想到這兩個人,從進來到現在都沒說到話,一臉無辜的樣子, 便對員外及乞丐說:「你們兩個要知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都是你們自己造作的因果,並不是我來 控制你們的未來。好了好了,你們有沒有什麼話要說,有的話就快說 吧!」
這時胖胖的員外就先說了:「閰羅王啊!我活了一大把年紀,辛辛苦 苦的才剛掙到幾個錢,就離開人世,我這輩子實在太辛苦了,沒人願 意跟我作朋友(其實是他太慳吝了)。你可不可以讓我下次當人的時 候,不要那麼辛苦,讓我不用做什麼事,就有人會給我啊!我不要再 那麼辛苦了!(這個員外心想,是不是可以做個國王、太子之類,不 用做什麼事就不愁吃不愁穿,只是他不好意思講白了。)
閰羅王一聽,馬上就說:「沒問題!」(趕時間嘛!)
輪到瘦瘦高高的乞丐講出他的心願,他說:「閰羅王啊,你光看我穿 的衣服就知道我在世是名乞丐。當乞丐實在太苦了,有一餐沒一餐的 ,吃了這一頓,還不知道下一頓飯在那兒!每天餐風露宿,從來沒在 同一個地方住過兩晚的!雖然我過世了,這一輩子的乞丐做完了,我 很高興,但是我認識很多乞丐朋友,我們都互相幫忙,因為其他的人 總是看不起我們,不跟我們這些乞丐做朋友,跟我們做朋友似乎會貶 低他們的身價,對我們避之惟恐不及。所以閰羅王,下輩子可不可讓 我去幫助他們啊!我辛苦一點沒關係,你讓我辛苦一點,只要我能幫 他們,再辛苦、再勞累,我也願意!」
閰羅王一聽很是高興,看這小伙子年紀輕輕還蠻有愛心的,也是很乾 脆的一口答應。
轉胎轉世之後,這位瘦瘦高高的乞丐,出生在一個很溫暖並且富有的 家庭,從小就受很好的教育,他從小就喜歡布施,只要是多餘的錢財 ,通通救濟貧窮,很多人知道他賺的錢大都用來救助貧窮,便很歡喜 跟他做生意,並稱讚他是一位好人,由於名聲遠播、信用公道,於是 生意越做越大,受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成了方圓百里無人不知的大 善人,也滿了他前生在閰羅王面前許的願望。
那位胖胖不想做什麼事的員外則轉世當了乞丐,正符合了他許的願望 ,不做什麼事就有人會給他。
所以「施者是有福,受者是損福的。」我們要慶幸自己還有能力布施 ,至少我們還是個能布施,而不是等著人家來救濟的人啊!因此我們 要很高興的、很歡喜的行布施!就像「九一一」事件,師父走在路上 ,看到慈濟會員在勸募,師父二話不說,從口袋裏掏出錢來,放進那 個募款的箱子。師父願意盡一點微薄的力量幫助他們,師父也是慶幸 自己是個能夠布施的人,而不是那些受難者的家屬啊!
接著再看下半段經文。
當觀世音菩薩婉拒無盡意菩薩的供養以後,無盡意菩薩便再次請求。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無盡意菩薩再度請求觀世音菩薩接受供養。上面講過,觀世音菩薩就 是因為恭敬、尊重佛陀,所以沒有接受。當然佛陀也知道觀世音菩薩 的用心,於是佛陀便說話了。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 、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訶羅伽、人、非人等故,受 是瓔珞。」 佛陀跟觀世音菩薩說,你老就慈愍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 、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訶羅伽、人、非人等,接受 這些瓔珞吧!佛陀指示之後,我們再看看觀世音菩薩有什麼動作。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 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即時」,觀世音菩薩是即時喔!佛陀一有教導,菩薩是即時便依教 奉行絕不怠慢,我們聽聞佛法或佛經之後,有沒有「即時」依教奉行 ?有沒有討價還價?有沒有懈懈怠怠的呢?
稍微了解經文之後,再跟大家討論後半段的意義。
一開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有他的三個道理,第一表示尊重佛陀, 第二表示菩薩不貪,第三表示施者是有福,受者是損福的。現在為什 麼他又接受了呢?觀世音菩薩也是有三個道理才接受的,第一還是表 示尊重佛陀,第二依然是表示菩薩不貪,第三表示菩薩謙虛。我們先 講第一個,觀世音菩薩尊重佛陀。
因為佛陀已經開口請觀世音菩薩要慈愍四眾而受其瓔珞,讓四眾弟子 植福田,所以恭敬不如從命,觀世音菩薩便依教奉行、信受奉行。
第二表示菩薩不貪,因為菩薩雖然聽了佛陀的教導接受了瓔珞,但他 馬上就轉供養給圓滿的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這表示觀世音菩薩不 貪求,願意行布施、行供養。
第三表示菩薩謙虛,因為菩薩覺得他的福德智慧都還沒具足圓滿,而 眾生因為要修福、植福而供養他,那倒不如供養佛陀功德來得大,於 是他便將這些供品轉供養佛陀,讓眾生得更多更大的功德。這個道理 在《四十二章經》中的第十一章──施飯轉勝,若布施給一百位惡人 一頓飯,倒不如布施給一位善人一頓飯功德來的大。為什麼呢?大家 想想,一百位惡人吃飽喝足之後,他做的是危害國家、傷天害理的事 ,是讓我們這個社會更加紛亂;但是一位善人,他雖然只有一份力量 ,但是他所做的,是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祥和、更加和平的事。所以布 施給一位善人勝過布施給一百位惡人。(恕時間有限,不能詳加說明 更深一層的意義)
觀世音菩薩認為自己的福德、智慧、慈悲並沒達到最高的層次,還沒 有佛陀修的圓滿具足(其實菩薩早已成佛,只是倒駕慈航,乘願再來 示現為菩薩)。他謙虛自己,所以把那些受供養的瓔珞轉供養釋迦牟 尼佛及多寶佛塔,為的也是讓眾生得更多的福德、智慧!由此可知觀 世音菩薩是多麼謙虛和慈悲啊!
諸位不要小看佛經。佛陀的一舉、一動、一微笑、一轉身,都有其意 義存在,佛陀不會無緣無故的做一件事乃至做一個動作。只要你有正 念、正思惟,「三個人必有觀世音菩薩」;只要你們肯用心去讀經, 佛經是「三個字必有大道理」。
我們誦普門品的時候,不要就這麼誦過去喔!無盡意菩薩要供養觀世 音菩薩,菩薩一開始不接受,後來又接受了。不是像你們在看戲一樣 的看,而是要去思惟其中的意理,去了解佛陀、菩薩為什麼要這麼做 ,去知道佛陀要教導我們什麼。當然我是指看經的時候要去思惟,但 在法會中或在作課誦經時,我們就要清清淨淨的,不起雜念、不作思 惟、專注一心的誦經。
今天就跟大家討論到這裡,若有疑問可以討論,山上的每一位師父, 都可以向他們請教、討論,他們每一位對佛法的修學都非常有心得, 連我也是到來這兒跟諸位法師學習的呢!
觀音之美普門品今說
自生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各位諸上人,大家好!
首先,我謹代表莊嚴寺,歡迎大家能在百忙中,撥空回莊嚴寺來參加 觀世音菩薩出家的紀念法會。
今天的共修課程是誦普門品、念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我們要誦普門品 ,要念觀世音菩薩呢?因為我們現在還是凡夫俗子,罪業重、障礙多 ,而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能拔濟我們,解脫我們,普門品說:「若 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 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普門品還說:「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 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救度無奈凡夫執著菩薩現身亦不識
講到這裡,使我想到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婆婆,聽鄰居說,念觀世音 菩薩很有靈感,很有效,遇到困難,自然就有觀世音菩薩護衛著,到 處逢兇化吉。她聽別人這麼講,心就動了,她想:「我活了七十多歲 ,這一輩子的苦,受得太多了,兒子比我早走,白髮送黑髮,真是難 過得要命!兒子走後,孫子沒人管教,誤入崎途,也是心痛!連我這 輩子最好的朋友,我是那麼相信他,沒想到三個月前,居然被他倒了 會,錢被他捲走了。唉!這世間實在太苦了,早知道有觀世音菩薩, 我早就念了,錢也不會被騙走。」
總之!從這一天起,這位老婆婆便很虔誠的持誦起「觀世音菩薩」的 名號。
佛陀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有一天,來了一場颱風,下起好 大的雨,颳起好強的風,雨水花啦啦的下個不停,漸漸的,這位老婆 婆住的村子,小水溝滿起來,變成了大水溝,小河流也漲起來,變成 了大河流。慢慢的,她住的房子,淹了水。這位老婆婆緊張了,趕緊 更加虔誠的念觀世音菩薩,她想:「菩薩大慈大悲,菩薩會來救我的 。」念著念著,過了一會這水不但沒消,反而還繼續漲高,這時她趕 緊跑到二樓,她的左鄰右舍全都逃出去了,老婆婆心想,我不用逃, 我念觀世音菩薩,菩薩會來救我的,何必那麼狼狽、那麼累,用游泳 的、用臉盆、用水缸,太麻煩了,我有觀世音菩薩,他只要把我這麼 一變,我就安全了。
念著念著,等著等著,菩薩不但沒來,雨還繼續下著,水也越漲越高 ,老婆婆趕緊跑到他家的屋頂上,一心等著觀世音菩薩來救她。
此時,有位鄰居抱著一塊大門板漂過來,看見老婆婆,便好心的說: 「老婆婆、老婆婆,快跟我逃吧!你的兒子走了,孫子也不知道到那 兒去了,沒人會來救妳的,我這個門板還夠大,妳快過來,我們一起 逃到安全的地方去吧!」沒想到這位老婆婆一心等著觀世音菩薩來救 ,就回答好心的鄰居說:「不用、不用,你先走吧!我有念觀世音菩 薩,菩薩一會兒就來救我,你先走吧!謝謝你啊!我這麼一大把年紀 ,跟你一起泡在水裏,待會感冒了,我也吃不消啊!」鄰居一聽,「 怕感冒」,不跟我逃命!算了!算了!便自行離開了。
過沒多久,來了第二位鄰居,他坐在一個大水缸裏漂了過來,也是好 心的跟老婆婆說:「老婆婆、老婆婆,快跟我逃吧!你的兒子走了, 孫子也不知道到那兒去了,沒人會來救妳的,我這個水缸還夠大,妳 快過來,我們一起逃到安全的地方去吧!」沒想到老婆婆依然回答: 「不用、不用,你先走吧!我有念觀世音菩薩,菩薩一會兒就來救我 ,你先走吧!謝謝你啊!我這麼一大把年紀,跟你一起擠在水缸裏, 待會中暑了,我也吃不消啊!」這位鄰居一聽,「怕中暑」,不跟我 逃命!算了!算了!也自行離開了。
再過一會兒,來了最後一個鄰居,他划著一艘小木船,來到老婆婆的 身邊說:「老婆婆、老婆婆,快跟我逃吧!你的兒子走了,孫子也不 知道到那兒去了,沒人會來救妳的,我這艘小木船還夠大,妳快進來 ,我們一起逃到安全的地方去吧!」沒想到老婆婆依舊回答:「不用 、不用,你先走吧!我有念觀世音菩薩,菩薩等一會兒就會來救我, 你先走吧!謝謝你啊!說不定待會啊,我比你還快到呢!」這位鄰居 一聽,「嫌我的船慢」,不跟我逃命!算了!算了!也自己逃生去了 。
鄰居都走光了,老婆婆依舊在屋頂上念著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虔誠的 等著。雨還是時大時小的下個不停,慢慢的,雨水漲到了老婆婆的腳 、老婆婆的膝蓋,漸漸的到了腰,老婆婆內心雖是緊張,但她虔誠的 信心依舊不退,他深信觀世音菩薩一定會來救她。
突然間,來了!
不是菩薩來,而是一陣大風吹來!把老婆婆吹倒了,老婆婆被水漂走 了!
老婆婆喝了幾口水,全身一陣冰冷,昏了過去!
恍恍忽忽中,她看見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終於現身了!
老婆婆一看見觀世音菩薩,馬上就開口說:「菩薩!你怎麼都沒來救 我!害我等了好久!」
觀世音菩薩慈祥的說:「有啊!我剛剛派了三個人去救你,一位抱著 門板,一位坐著水缸,另一位划著一艘小木船,但是你都不理他們啊 !菩薩要度妳,也要妳願意被度啊!」老婆婆一聽才恍然大悟,原來 前面那三位鄰居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啊!
諸位,要知道《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是觀眾生的根基,應以何身 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是只能以妙像莊嚴的菩薩之身來救度 眾生啊!是看你需以何身得度,他就現何身而為你說法。普門品中清 清楚楚的記載著,觀世音菩薩可以現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 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 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夷身、婦女身、童男、童女身、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訶羅伽、人、非人、執金剛神身而為之說法。 我們不要以凡夫的情識來測度菩薩啊!
其實只要你有心,中國儒家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現在師父告訴 大家,只要你有心,「三個人必有觀世音菩薩啊!」
只要你的心中有正念、有正思惟,這些山河大地、草木樹林,無一不 在為你說法!一片樹葉落下,告訴你這個世間是無常、是虛幻,是不 可樂的。
講到「無常」,前幾天有位居士跟師父講:「師父,這個世間真是無 常啊!你看看,那兩棟摩天大樓,建好啟用了三十年,站在紐約市也 站了三十年,就這麼一下,倒了,什麼都沒了!我去參觀的時侯,大 樓的招待員還告訴我,這兩棟大樓用的鋼筋,若一支一支的排,可以 從地球排到月球呢!多麼堅固的建築物,就這樣消失了,唉!真是無 常啊!」
我一聽,就告訴這位居士說:「你有這個無常的觀念,很好!但是你 這個無常也太長了吧!一個無常長達三十年你才發現。你要知道,當 這棟大樓還在規劃設計的時侯,地面上塵土飛揚,那就是無常啊!再 來當它開始建設了,水泥一包包地往上灌、鋼筋一支支地往上綁,那 也是無常啊!等它建好了,辦公人員開始進駐,遊客開始參觀,走在 裏面所揚起的一塵埃、一微塵,那都是無常啊!還有,它建好了三十 年,它總會髒、總會壞吧!那些擦擦抹抹、修修補補的,都是無常啊 !」無常是隨時隨地的,不是一件實體的東西被毀壞了,才是無常!
今天以《普門品》中的一段經文與眾討論: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 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 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 愍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 ,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訶 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 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 分奉多寶佛塔。
這個經文,要分兩段來討論,第一段是無盡意菩薩要供養觀世音菩薩 ,而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第二段是無盡意菩薩再度請求供養觀世音 菩薩,觀世音菩薩接受了,但馬上又轉供養釋迦佛及多寶佛塔。
我們先看第一段。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 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 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其道理不外乎三點。第一表示觀世音菩薩尊重 釋迦牟尼佛,第二表示觀世音菩薩不貪,第三表示施者是有福的,受 者是損福的。
第一、為什麼表示觀世音菩薩尊重佛陀呢? 就像你參加聚會,座中有你的長輩,這時有人端一杯茶來,他沒先端 給座中的長者,而是把茶端給你,在這種情況之下,試問你會先喝這 杯茶嗎?我想,若遇到這種情形,各位一定不會先喝的,我們一定會 很有禮貌的先端給座中的長輩。觀世音菩薩也是如此的尊重佛陀,因 為在這場法華會上,還有比菩薩更圓滿的佛陀,無盡意菩薩當著釋迦 牟尼佛的面要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尊重佛陀,當然不接受!
第二、表示觀世音菩薩不貪。 因為菩薩一心只為救度眾生,所謂「塵剎國中咸事濟,娑婆界內更垂 慈。」菩薩不需要這些東西,所以不接受;菩薩一心只為救度三界六 道中的眾生,尋聲救苦、解脫眾生的苦難,他不需要那些東西,所以 他不貪求、不積蓄,因此婉拒了無盡意菩薩的好意。
第三表示施者是有福,受者是損福的。 乍看、乍聽之下,大家可能一時無法深入了解,但下面的故事,將有 助大家清楚明白。
施者比受者有福
古代,在中國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死傷數千人。陰曹地府可 說是人山人海,閰羅王也忙壞了,連續忙了八個小時,還沒得休息, 他一看,後面排隊的人像一條長龍,為加速處理審判的時間,趕忙下 令「兩個兩個進來」。就在這個時候,進來兩個人,一個矮矮胖胖, 身上穿著很高貴的衣服,生前是一名很慳吝的員外,另外一人瘦瘦高 高,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原來他在陽間是一名乞丐。
閰羅王急急忙忙的告訴判官:「快!快!查查他們兩人,到底是作善 多?還是造惡多?若是善行多,就叫他們到天上去享福享福,若是個 壞人,只為自己的快樂,不管他人死活,儘作些壞事,那就叫他們到 地獄去吃吃苦頭,學學乖!」
判官趕忙翻起手上這本功德善惡簿,加加減減的這麼一算說:「報告 閰羅王,他們兩位,善惡都差不多,雖不算善人,但也沒造作什麼壞 事,扯平啦!」
閰羅王一聽:「那就叫他們再回去做人好了,再去修行修行,到人間 去考考試,下輩子再來看看!」手一招就要叫他們去轉世。突然間, 閰羅王想到這兩個人,從進來到現在都沒說到話,一臉無辜的樣子, 便對員外及乞丐說:「你們兩個要知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都是你們自己造作的因果,並不是我來 控制你們的未來。好了好了,你們有沒有什麼話要說,有的話就快說 吧!」
這時胖胖的員外就先說了:「閰羅王啊!我活了一大把年紀,辛辛苦 苦的才剛掙到幾個錢,就離開人世,我這輩子實在太辛苦了,沒人願 意跟我作朋友(其實是他太慳吝了)。你可不可以讓我下次當人的時 候,不要那麼辛苦,讓我不用做什麼事,就有人會給我啊!我不要再 那麼辛苦了!(這個員外心想,是不是可以做個國王、太子之類,不 用做什麼事就不愁吃不愁穿,只是他不好意思講白了。)
閰羅王一聽,馬上就說:「沒問題!」(趕時間嘛!)
輪到瘦瘦高高的乞丐講出他的心願,他說:「閰羅王啊,你光看我穿 的衣服就知道我在世是名乞丐。當乞丐實在太苦了,有一餐沒一餐的 ,吃了這一頓,還不知道下一頓飯在那兒!每天餐風露宿,從來沒在 同一個地方住過兩晚的!雖然我過世了,這一輩子的乞丐做完了,我 很高興,但是我認識很多乞丐朋友,我們都互相幫忙,因為其他的人 總是看不起我們,不跟我們這些乞丐做朋友,跟我們做朋友似乎會貶 低他們的身價,對我們避之惟恐不及。所以閰羅王,下輩子可不可讓 我去幫助他們啊!我辛苦一點沒關係,你讓我辛苦一點,只要我能幫 他們,再辛苦、再勞累,我也願意!」
閰羅王一聽很是高興,看這小伙子年紀輕輕還蠻有愛心的,也是很乾 脆的一口答應。
轉胎轉世之後,這位瘦瘦高高的乞丐,出生在一個很溫暖並且富有的 家庭,從小就受很好的教育,他從小就喜歡布施,只要是多餘的錢財 ,通通救濟貧窮,很多人知道他賺的錢大都用來救助貧窮,便很歡喜 跟他做生意,並稱讚他是一位好人,由於名聲遠播、信用公道,於是 生意越做越大,受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成了方圓百里無人不知的大 善人,也滿了他前生在閰羅王面前許的願望。
那位胖胖不想做什麼事的員外則轉世當了乞丐,正符合了他許的願望 ,不做什麼事就有人會給他。
所以「施者是有福,受者是損福的。」我們要慶幸自己還有能力布施 ,至少我們還是個能布施,而不是等著人家來救濟的人啊!因此我們 要很高興的、很歡喜的行布施!就像「九一一」事件,師父走在路上 ,看到慈濟會員在勸募,師父二話不說,從口袋裏掏出錢來,放進那 個募款的箱子。師父願意盡一點微薄的力量幫助他們,師父也是慶幸 自己是個能夠布施的人,而不是那些受難者的家屬啊!
接著再看下半段經文。
當觀世音菩薩婉拒無盡意菩薩的供養以後,無盡意菩薩便再次請求。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無盡意菩薩再度請求觀世音菩薩接受供養。上面講過,觀世音菩薩就 是因為恭敬、尊重佛陀,所以沒有接受。當然佛陀也知道觀世音菩薩 的用心,於是佛陀便說話了。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 、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訶羅伽、人、非人等故,受 是瓔珞。」 佛陀跟觀世音菩薩說,你老就慈愍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 、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訶羅伽、人、非人等,接受 這些瓔珞吧!佛陀指示之後,我們再看看觀世音菩薩有什麼動作。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 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即時」,觀世音菩薩是即時喔!佛陀一有教導,菩薩是即時便依教 奉行絕不怠慢,我們聽聞佛法或佛經之後,有沒有「即時」依教奉行 ?有沒有討價還價?有沒有懈懈怠怠的呢?
稍微了解經文之後,再跟大家討論後半段的意義。
一開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有他的三個道理,第一表示尊重佛陀, 第二表示菩薩不貪,第三表示施者是有福,受者是損福的。現在為什 麼他又接受了呢?觀世音菩薩也是有三個道理才接受的,第一還是表 示尊重佛陀,第二依然是表示菩薩不貪,第三表示菩薩謙虛。我們先 講第一個,觀世音菩薩尊重佛陀。
因為佛陀已經開口請觀世音菩薩要慈愍四眾而受其瓔珞,讓四眾弟子 植福田,所以恭敬不如從命,觀世音菩薩便依教奉行、信受奉行。
第二表示菩薩不貪,因為菩薩雖然聽了佛陀的教導接受了瓔珞,但他 馬上就轉供養給圓滿的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這表示觀世音菩薩不 貪求,願意行布施、行供養。
第三表示菩薩謙虛,因為菩薩覺得他的福德智慧都還沒具足圓滿,而 眾生因為要修福、植福而供養他,那倒不如供養佛陀功德來得大,於 是他便將這些供品轉供養佛陀,讓眾生得更多更大的功德。這個道理 在《四十二章經》中的第十一章──施飯轉勝,若布施給一百位惡人 一頓飯,倒不如布施給一位善人一頓飯功德來的大。為什麼呢?大家 想想,一百位惡人吃飽喝足之後,他做的是危害國家、傷天害理的事 ,是讓我們這個社會更加紛亂;但是一位善人,他雖然只有一份力量 ,但是他所做的,是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祥和、更加和平的事。所以布 施給一位善人勝過布施給一百位惡人。(恕時間有限,不能詳加說明 更深一層的意義)
觀世音菩薩認為自己的福德、智慧、慈悲並沒達到最高的層次,還沒 有佛陀修的圓滿具足(其實菩薩早已成佛,只是倒駕慈航,乘願再來 示現為菩薩)。他謙虛自己,所以把那些受供養的瓔珞轉供養釋迦牟 尼佛及多寶佛塔,為的也是讓眾生得更多的福德、智慧!由此可知觀 世音菩薩是多麼謙虛和慈悲啊!
諸位不要小看佛經。佛陀的一舉、一動、一微笑、一轉身,都有其意 義存在,佛陀不會無緣無故的做一件事乃至做一個動作。只要你有正 念、正思惟,「三個人必有觀世音菩薩」;只要你們肯用心去讀經, 佛經是「三個字必有大道理」。
我們誦普門品的時候,不要就這麼誦過去喔!無盡意菩薩要供養觀世 音菩薩,菩薩一開始不接受,後來又接受了。不是像你們在看戲一樣 的看,而是要去思惟其中的意理,去了解佛陀、菩薩為什麼要這麼做 ,去知道佛陀要教導我們什麼。當然我是指看經的時候要去思惟,但 在法會中或在作課誦經時,我們就要清清淨淨的,不起雜念、不作思 惟、專注一心的誦經。
今天就跟大家討論到這裡,若有疑問可以討論,山上的每一位師父, 都可以向他們請教、討論,他們每一位對佛法的修學都非常有心得, 連我也是到來這兒跟諸位法師學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