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師的真義 -- 達賴喇嘛
為何要依師
每一個有情都具有離苦得樂的本性,並且不斷地在離苦得樂的追尋中。
⋯⋯
但在生命生生的承接中,我們都必須依靠一個有具體內涵、能帶領我們真正離苦得樂的人。
具備這樣條件的人,在佛法中稱之為「師長」。
在世間,我們從出生受父母撫育、教養,乃至長大後求學、創業,無非都在依靠有經驗的人引導。
這樣的觀念即關係,在佛法中尤其明顯。
從父母及老師身上,我們能獲取一般世間知識,而佛法中所提的善知識,更是扮演無限生命中,引導我們生生增上,乃至究竟趣入佛果位的重要角色。
每一位想透由佛法獲得快樂的人,都應該具備此種信心。
當我們開始真誠想解決生命的苦樂問題時,我們更可以體認到一個具德師長對自身的迫切需要。而實質上,在密乘中,弟子一切功德皆是由於上師而生起的。
有個著名的故事:
印度大成就者那洛巴長期依止上師帝洛巴。
然而,帝洛巴卻始終不肯傳法於那洛巴。
某日,當師徒二人行經荒原,在一個特別的因緣下--帝洛巴將那洛巴貢獻的曼達摔回他頭上的同時,那洛巴因此而契入甚深的大樂禪定中。
在密教裡,所有一切功德均由上師所賜予。
以前在西藏,這種弟子因上師攝受而成就的例子非常多的。
對比時下有許多人,不是認為不要老師,要不就是認為老師只是一部講經說法的機器,弟子只是由彼吸收知識罷了!
這些都是錯誤的心理。在了解真正的依師之理後,我們都應該策發起對師長的希求,以及如法的依止。如此,方堪為真實的依師內涵呈現。
上師的條件 :
在佛法裡面,善知識是一切道的根本。
不僅弟子本身要具有依止師長的條件,師長亦當有嚴密的資格。
就一般共乘的標準而言,善知識應具足戒、定、慧三學的功德。廣學多聞,通達教理證量,功德超勝於弟子。
且說法善巧,具悲憫心,勇猛精進,誨人不倦等十種功德。
但是因由時運的不允許,要找到全德者,是很難的。
而這十種功德之中是有所輕重緩急的。
如果一個師長通達甚深實性法義,能依法調伏內心成就戒、定、慧三學,面對弟子時慈悲地教導,具足了這三種功德,就算不擅於言說,也不耐勞,我們卻都能夠在他身上得到法益。
到了密乘,上師的標準就更殊勝了。
他必須具足廣大的悲心,以及對密法的修證,尤其,他必須具足源自金剛持佛的清淨無間傳承,以及其他種種條件,如此的上師才有資格位弟子灌頂引介進入壇城,傳授自我轉換的修法。
切勿求好心切,未作觀察,尋即依止。
假使因時機或逆緣找不到善知識,可以閱讀經教,了解佛法的內涵,並不斷希求,當順緣聚合,可以值遇善知識而如法依止。
而平時應具備精進的心,希求善知識;以及抉擇是法非法的智慧;不對師長及同行觀過、妒忌比較等弟子相,上師出現時,便能速疾相應。
如何依止上師 :
學佛者能成就的重要因素,在於是否能得到清淨傳承之具德上師的教導。
因此,有心學法者應盡力尋找具德的善知識。
若有性能值遇具德上師,學法者還必須與上師建立良好的師徒關係,即所謂的「依止」。
從最初學佛到最後密乘成就都必須依止上師。
依止的方法有三項:
1. 用外在物質供養上師。
2. 為服務上師而貢獻自己的才能。
3. 依循上師的教導實行。
此三項行為背後的內涵是學法者的內心要能敬信上師的教導,尤其以「依教奉行」最為主要。
然而因為學法者的程度不同,對於「依教奉行」的方式就必須注意衡量與釐清。
「依教奉行」的共同基礎是建立在對上師的靜心與信心。
然而初學者特別需要觀察上師的教導是否合於佛陀的教導。
若有不合之處,決不能貿然聽從,需委婉拒絕、或請問清楚,這才是初學者的「依教奉行」。
因為佛法主張「信為能人,智為態度」而非一味的盲信。
而所謂「把上師一切行為看成完美」的「依教奉行」是要等到漸次修習到無上瑜伽密法時才全面運用。
若蠟等而行,不僅對自己無益,更可能造成社會上的宗教問題,乃至導至佛法的衰落。
達賴喇嘛著《修道三要註釋》 大乘四攝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