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3 01:29 中國時報 【王己由、陳志賢、蕭博文/台北報導】
九十二年二月,蘋果日報為搶攤台灣報業市場,從香港調來一批「狗仔記者」,來台擔任指導幹部,教導記者如何拍照,讓報紙版面有「看頭」;當時參與受訓的前蘋果日報記者說,港籍幹部要求,不管「屍體」、「裸體」,要想盡辦法拍,拍不到,也無論如何要「搞」到照片,也因此諸如強掀蓋屍布拍屍體、侵入民宅翻拍死者遺照、設計當事人假做現場直擊的事情,層出不窮,也因此經常被告上法院。
去年底,蘋果日報記者,因使用「不正手段」,潛入停屍間,翻拍謝姓死者遺照,遭家屬控告,事後檢方依違反著作權起訴。
九十五年間,蘋果日報以偷拍方式,採訪報導長榮海運公司駐衛警,疑似使用非法槍枝實施射擊練習,案經長榮集團和被報導的相關當事人提出自訴,台北地方法院依刑法妨害祕密罪,判處報導記者各拘役五十日,二審雙方和解收場。
媒體殺人白介宇:我對壹傳媒恨之入骨
2012-04-14 01:33 中國時報 【證券新聞中心/台北─上海連線報導】
對壹傳媒進軍台灣十年、所引起的蘋果文化發酵,人在上海的前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的長子、現任寶碩科技董事長白介宇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我及我的家人對壹傳媒恨之入骨」。因為,從某個角度而言,白文正就是被黎智英的壹傳媒殺死的。
時間拉回到四年前的七月二日中午,時任寶來集團總裁的白文正,在接受工商時報專訪完後,搭乘下午班機前往澎湖,當晚隨即傳出他在澎湖跳海身亡的噩耗。
「我是這種人嗎?為什麼要不擇手段的抹黑我?說我買學位,太污辱人了」,白文正接受他人生最後一次專訪,手拿著三七一期的壹週刊,該期的封面焦點是「政商勾結,爆張俊彥受財團供養醜聞」。
聽著員工僚屬的安慰,白文正不發一語,兩眼死命盯著窗外,似乎想要一眼看穿大千世界,看透他五十多年的人生歷練。那碗擺在他面前的雪菜麵,直到他離開為止,依然完整;但趕赴澎湖的家人,面對的卻是一個冰冷的遺體。
在白文正往生的第二年,監察委員黃煌雄公布調查報告,平反兩人的「供養傳言」。白介宇說,「別人總以遲來的正義,以為可以還父親一個公道,對我們家屬而言,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反而是一種諷刺」。
白介宇表示,他知道媒體是無冕王,但他不知道可以「無冕」到這個程度,可以「王」到無邊無界。「記者要故事,週刊要銷量,這些我知道,但作為一個知識份子,不能為了故事、銷量泯滅良知」,「下筆的當下,或許你覺得捕風捉影來的故事是內幕,可是當監院的調查報告出來後,你還是如此覺得嗎?」
白介宇的答案是「YES」,「他們還是覺得理直氣壯,否則,快四年了,怎麼不見一個壹傳媒的人對我們白家表示歉意呢?」「社會輿論如果用這個邏輯為自己的報導合理化,說真的,很惡劣,和流氓又有甚麼不一樣?」
一些寶來的員工在白文正往生後,對外發出e-mail,發起抵制壹週刊行動,他們難過又激動的說,這些不實的報導,讓白文正含冤而逝,形同殺人兇手。對於員工一路相挺,白介宇心懷感激,既然如此,為何白家還要讓寶來與元大合併呢?
電話彼端的白介宇沉默了,久久之後,他說,「父親臨終前最後一通電話告訴我,現在的社會、輿論太複雜,太可怕了,我不想你們第二代、第三代還要受我這樣的苦,與其把企業版圖無止盡的擴張、成為別人畫靶射箭的對象,還不如固本吧,做個快樂的投資人就好」。
白介宇一路細數父親從寶來證券,到中央保,到華僑銀行,到整個集團,以及為台灣金融創新所付出的努力,「但他得到了甚麼?交大榮譽博士的學位,可能是他一生最為榮耀的一件事,結果卻被壹傳媒形容得如此不堪」,「我及我的家人,絕對不會去買、去看壹傳媒的任何東西」。
電視燒錢 壹傳媒負債攀高
2012-04-13 01:30 工商時報 【記者李書良/綜合報導】
香港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在台灣大膽實驗壹電視的計畫不順遂,不僅讓壹傳媒香港股價受挫,也讓集團負債及負債率進一步攀升至歷史新高,甚至傳出黎智英有意以5億美元,處分旗下台灣業務的傳聞,引發台灣各界高度關注。
相較於當年壹周刊、蘋果日報在台灣市場的順境,如今壹電視「燒錢」卻讓黎智英步入窘境。
對此,群益證券(香港)人士受訪時表示,因為市場小、成本高、競爭激烈之故,香港股市的傳媒股股價一般不高,因此業者紛紛尋求更廣大的市場開拓新財源,這些年不斷有業者把觸角伸往中國大陸。然而因為黎智英早期與北京的過節,壹傳媒無法在大陸拓展業務,先前雖然順利靠著壹周刊、蘋果日報在台灣市場站穩腳跟,但壹電視的支出對其集團獲利仍帶來負面影響。
媒體報導,今年3月中旬,在香港上市多年的壹傳媒就發出獲利預警,表示2011財年的年度虧損較前一財年顯著上升,主要原因是營運及擴展電視及多媒體業務的營運開支增加,尤其是壹電視的電視頻道延遲啟播,導致該業務對集團的收益造成影響。該訊息傳出後,造成壹傳媒股價早盤即重挫2.86%。
綜觀壹傳媒10年來的股價,自蘋果日報2003年順利登陸台灣後,股價一路上衝,2003~2004年來到每股最高峰的4港元左右,2006年股價開始顯露疲態,金融海嘯爆發後進一步下跌,特別是在壹電視計畫實施後造成負債增加,如今股價僅剩約0.7港元。
依據財報內容,壹傳媒的負債率也自2008年開始即速衝高,2007年集團負債比為7.89%(負債3.22億港元),2008年達25.85%,2011財年負債比已達34.17%,負債達18.75億港元的雙新高。
對於壹電視拖累集團腳步,稍早傳出,黎智英已委託投資銀行尋找買主,開出5億美元價碼,打算出脫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壹週刊」及壹電視等台灣媒體事業。雖然黎智英稍後表示,並無與任何人士商討有關該出售事宜,但此事已在台灣社會引發熱議。
壹電視狂燒錢 黎智英陷窘境
2012-04-13 01:29 中國時報 【李書良/綜合報導】
放大
香港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在台灣大膽實驗壹電視的計畫不順遂,不僅讓壹傳媒在香港的股價受挫,也讓集團負債及負債率進一步攀升至歷史新高,甚至傳出黎智英有意以高達5億美元,處分旗下台灣業務的傳聞,引發台灣媒體與社會高度關注。(圖/中天新聞)
香港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在台灣大膽實驗壹電視的計畫不順遂,不僅讓壹傳媒在香港的股價受挫,也讓集團負債及負債率進一步攀升至歷史新高,甚至傳出黎智英有意以高達五億美元,處分旗下台灣業務的傳聞,引發台灣媒體與社會高度關注。
相較於當年壹周刊、蘋果日報在台灣市場的順境,如今壹電視「燒錢」卻讓黎智英步入窘境。
對此,群益證券(香港)人士受訪時表示,因為市場小、成本高、競爭激烈之故,香港股市的傳媒股股價一般不高,因此業者紛紛尋求更廣大的市場開拓新財源,這些年不斷有業者把觸角伸往中國大陸。然而因為黎智英早期與北京的過節,壹傳媒並無法在大陸拓展業務,先前雖然順利靠著壹周刊、蘋果日報在台灣市場站穩腳跟,但壹電視的支出對其集團獲利仍帶來負面影響。
媒體報導,今年三月中旬,在香港上市多年的壹傳媒就發出獲利預警,表示二○一一財年的年度虧損較前一財年同期顯著上升,主要原因是營運及擴展電視及多媒體業務的營運開支增加,尤其是壹電視的電視頻道延遲啟播,導致該業務對集團的收益造成影響。該訊息傳出後,造成壹傳媒股價早盤即重挫二.八六%。
綜觀壹傳媒十年來的股價,自蘋果日報二○○三年順利登陸台灣後,股價一路上衝,二○○三到二○○四年來到每股最高峰的四港元左右,二○○六年股價開始顯露疲態,金融海嘯爆發後進一步下跌,特別是在壹電視計畫實施後造成負債增加,如今股價僅剩約○.七港元。
依據財報內容,壹傳媒的負債率也自二○○八年開始急速衝高,二○○七年集團負債比為七.八九%(負債三.二二億港元),二○○八年達廿五.八五%,二○一一財年負債比已達三四.一七%,負債達十八.七五億港元的雙新高。
對於壹電視拖累集團腳步,稍早傳出,黎智英已委託投資銀行尋找買主,開出五億美元價碼,打算出脫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壹週刊」及壹電視等台灣媒體事業。雖然黎智英稍後表示,並無與任何人士商討有關該出售事宜,但此事已在台灣社會引發熱議。
怪完白道怪黑道 壹電視摔跤 NCC委員:該怪自己
2012-04-13 01:29 中國時報 【林上祚/台北報導】
蘋果日報高層十日寫了一篇名為「老白兔摔跤記」的評論,指責壹電視來台失利,是系統業者(黑道)與NCC(白道)夾殺的結果,其中,這篇評論讓部分NCC官員看了頗不是滋味,一位NCC委員強調,壹電視當初申請執照之所以補件再補件,完全要怪壹電視自己說話不算話。
旺中寬頻併購案,旺旺中時集團對於相關新聞處理,動輒成為外界箭靶,但壹電視申設的二年期間,《蘋果日報》動員程度更是驚人,動輒以「NCC打壓壹電視 像共產國家」、「NCC顢頇」、「蘇蘅說謊」等標題,對NCC施壓。
據了解,壹傳媒因動新聞事件,搞到舉國公憤,NCC在審查壹電視申設案,前後共要求補件七十多次,明明是壹傳媒不遵守中華民國網路與電視節目分級制度,但壹傳媒總是可以把議題引導為「言論自由」與「政府封殺」,一位前NCC委員曾在半公開場合說,「壹電視案已被說成是國共聯手封殺」。
儘管前NCC主委彭芸已表明,「如果是操作出來的戲劇,從學理上就不是新聞」,但壹傳媒仍不斷透過《蘋果日報》,批評NCC有恐龍思維,「僵化且自以為是的道德傲慢」,當時審查壹電視申請案的前衛星廣播電視科科長朱文彬就對一則「小兄妹葬身火海」動新聞印象深刻,「人都死了,他們怎麼知道有這些對白?這根本是事後想像加工的」。
NCC官員表示,壹傳媒對台灣廣電內容分級,顯然有錯誤認知,總是想把香港腥羶色模式套到台灣,不願意把有爭議的營運計畫內容拿掉,「當初之所以一再地要求補件,完全是因為壹傳媒在申請過程,常常說話不算話」NCC委員如是說。
拿到執照以後,壹電視又將不配合上架的系統台,形容為黑道,某頻道業者表示,壹電視最近為了爭取上架,這段期間不斷委託公關公司,關切NCC有線電視審議委員會,委員會地點甚至為此一改再改,儼然一副諜對諜的態勢,壹電視上架案,很不幸碰到得易購與森森購物頻道的調處案動彈不得,卻把氣出在系統台身上。
壹傳媒高層把自己形容為誤入叢林的老白兔,但老白兔過去三年,利用IPI新聞協會訪台等事件,對政府施壓;一位系統業者打趣地說,「壹電視已經在中、投、雲、嘉、南等縣市上架,這幾個地方難道就不是黑道把持?」
自律無效 羶色腥依然 倫理委員:蘋果文化 不易改變
2012-04-13 01:29 中國時報 【許俊偉、林志成/台北報導】
壹媒體為了壹電視執照能到手,去年十月依NNC要求成立跨媒體倫理委員會,集團下的蘋果日報自律委員會近日也將正式上路,但相關平面和動畫新聞內容,幾乎每天還是接到申訴。有倫理委員會的外部委員觀察,深根企業內部的「蘋果文化」不易改變,還感嘆台灣媒體跟著「水果化」。
日前台中某國中少女因與大他多歲的男友分手,未料男友不僅到少女住處企圖殺害她的兩個弟弟,還在頂樓脅迫少女,動新聞將驚悚對峙畫面完整呈現,蘋果日報還清楚寫出該棟社區位置。
蘋果日報也曾刊登壯男打電玩猝死網咖的新聞,刊出男子手握滑鼠、令讀者不舒服的死時模樣照片,引發爭議,動新聞甚至還播出屍體被抬出的畫面。
營養午餐弊案嚴重打擊校長們的士氣,但更令全國校長協會前理事長、新北市坪頂國小校長張榮輝氣憤的是,《蘋果日報》在頭版中畫了一幅校長腦滿腸肥、吸學生血的照片,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很不應該。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葉大華是壹媒體倫理委員會委員之一,同時也是蘋果日報自律委員會的諮詢委員。她說,上述案例都是諮詢委員向蘋果提起討論的新聞事件,事後雖有亡羊補牢在網路新聞中移除隱私訊息或馬賽克處理,但類似新聞內容卻不斷上演。
倫理委員會外部委員之一的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說,委員會從去年十月至今還在對話過程,她發現深根企業內的蘋果文化似乎不易改變,但她相信媒體多少還是會有壓力,也感嘆很多台灣媒體其實現在也都「水果化」。
狗仔風挨告 敗訴收場一籮筐
2012-04-13 01:29 中國時報 【王己由、陳志賢/台北報導】
壹傳媒在台設立多年來,打著踢爆名義,大幅報導藝人、名人緋聞八卦,過度描寫腥色新聞情節,導致是非、官司不斷,不少都以壹傳媒敗訴收場,這也可看出顯示壹傳媒的「新聞品質」。
民國九十年,黎智英進軍台灣媒體市場,創辦台灣壹週刊,兩年後再辦台灣蘋果日報,將香港八卦風與狗仔隊文化帶入台灣,因報導風格走偏鋒,引發不少爭議。
十一年來,壹傳媒因報導不實,挨告的案件「族繁不及備載」。九十年八月,壹週刊創刊初期,藉偷拍而報導的「小S、阿雅、范曉萱、陳純甄露天搖頭性愛派對」,就讓週刊判賠四人共一千零一十萬確定,創下壹傳媒賠償金額最高的案件。
壹週刊報導連戰家族新聞,也是踢到鐵板,迄今官司屢告屢敗,九十三年壹週刊報導「連惠心私密信件驚爆連戰打老婆」,遭連惠心控告。壹週刊為求和解,與連惠心簽訂協議書,約定日後報導連家新聞時,須向連家求證,若是違約則需給付違約金二百萬元。
但壹週刊仍自九十六年起,先後報導連勝文夏威夷豪華婚禮等四篇連家新聞,法院認定,壹週刊未依約向連家查證,違反協議,總計四則報導共需賠償八百萬。壹週刊不甘損失,日前反控連惠心誣告,卻被台北地檢署以罪嫌不足不起訴。
蘋果日報報導士檢檢察官鄭嘉欣,處理性侵害案「太冷血」,去年高院認定蘋果憑被害人表達不滿的情緒話語作為標題,對鄭檢察官造成損害,判蘋果及總編輯賠償卅萬。
蘋果不實報導小S夫婦家暴傳聞挨告,士檢以蘋果總編輯未盡查證義務,顯然出於惡意,起訴總編輯。另在民事部分,法院認為,蘋果查證時已懷疑新聞真實性,卻仍執意報導毀人形象,判決蘋果賠償小S夫婦各兩百萬並登報道歉。
壹週刊九十八年報導「自由時報陷外交洗錢醜聞」挨告,法官以壹週刊為刺激銷售,以聳動、肯定文字製作標題,違反真實陳述、平衡報導原則,侵害自由時報名譽權,判決週刊敗訴,須在自由時報刊登道歉啟事。
洪姓網拍模特兒不滿蘋果、壹週刊報導歌手蔡依林假淫照事件時,刊登她內衣廣告照片,指稱是網路發燒淫照,提告求償。士林法院認定,蘋果、壹週刊明知照片並非蔡依林,卻因商業掛帥仍以誇張不實的文字報導,顯然是媒體巨人任意藉言論自由之名,圖求銷售量而任意消費他人,判蘋果及週刊敗訴。
總統馬英九大姊馬以南控告壹週刊不實報導特權施壓、關說婆婆住進安養中心,一審判決壹週刊賠償一百廿萬,並於四大報頭版刊登道歉聲明一天。由這些司法案件,也可以看出壹傳媒的新聞正確性與品質「仍有許多加強的空間」。
認市府毀譽提國賠 壹傳媒敗訴
2012-04-13 19:37 新聞速報 【中央社】
壹傳媒不滿台北市政府以「廠商卸責、媒體幫凶」等文指控其所屬壹週刊刊出的「內捷弊案」等文章報導不實,提起國家賠償。最高法院日前判壹傳媒及撰文記者敗訴確定。
根據今天公布的判決指出,台北市政府在民國98年間得知壹週刊第427期雜誌將刊出以「內捷弊案」、「郝市府人為疏失、軌道疏散險電死700人」為標題等內容,於出刊前1日向撰文的朱姓記者解釋報導內事實不符等處,並表明所澄清事項已初步完成調查報告,希望能予以平衡、公允報導。
北市府隔日發現壹週刊仍刊出相關報導,雖有以「人為疏失市府不認」為北市府下註解,但篇幅卻與其他報導不相當,因此召開記者會,提供以「廠商卸責、媒體幫凶」等標題的文件給現場記者,駁斥壹週刊的報導;壹傳媒及撰文的朱姓記者認為北市府以公務員執行公權力,不法侵害名譽,提起國家賠償。
法院一、二審認為北市府「廠商卸責、媒體幫凶」的相關文件雖用語尖銳,但屬公務員在提出嚴正駁斥的情況下,附帶抒發憤怒又失望的意見表達,也是可受公評的適當評論,並無不法侵害,因此判決壹傳媒及朱姓記者敗訴;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確定。1010413
張俊彥:不實報導鑄悲劇 天地不容
2012-04-14 01:33 中國時報 【侯俐安/台北報導】
二○○八年,馬英九總統提名中研院士張俊彥任考試院長,在資格審查期間,張俊彥被壹週刊爆出遭到財團供養,導致被影射的寶來集團董事長白文正跳海身亡,也讓張俊彥退出提名;一年後,監察院完成調查報告,認為張俊彥與白文正沒有違法疑慮,替兩人平反。張俊彥痛心表示,媒體不實報導造成無可挽救的悲劇是天地不容,「這是台灣人民普遍的不幸。」
中央研究院院士張俊彥昨天痛心表示,自己有幸在有生之年盼到正義伸張,但對這個社會竟讓一個無辜的人(白文正)受到這麼嚴重的傷害,不僅僅是個案,更是社會的損失,「這是一個無可挽回的悲劇。 」
當年白文正輕生,直接導致張俊彥退出考試院長提名,失去好友的張曾落淚表示,「對扭曲人性的媒體與政治感到痛心」,更痛批「見識到極少數醜惡的媒體操弄大眾,把一位創造台灣奇蹟的英雄逼上絕路。」
張俊彥說,當時壹週刊根本沒有查證,就片面報導刊出,他根本沒有接到電話、沒有接收到任何訊息,「這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直到今日,張俊彥已經不看電視、也不看任何媒體。
張俊彥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我慈悲為懷不再追究,至少那位記者該有一點懂得反省的社會良心與責任。」他說,台灣媒體必須面對道德良心,尤其在民主社會中,現在法律沒有真正保護受害者,應深切反省並立法檢討。
張俊彥說,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若有媒體願意反省,面對社會良心責任是一件正面的事情,「否則,台灣人民將永遠無法安心立命,生活在無良媒體的恐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