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錄自《般若攝頌淺釋》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3
子二、比喻:
導師不住無為界,不住有為無住行,
如是菩薩無住住,無住即住佛說住。
對學過中觀等空性法門的人來講,這就很容易理解,說住也好、說不住也好,他都知道其中的意義。如果以前沒有在這方面聞思過,可能他們就會認為:到底在說什麼啊?一會兒說住、一會兒說不住,這難道不矛盾嗎?當然,我們也很理解他們的心情。
前面講了一切法不住,或不住而住,下面以比喻說明。不過這裡所講的比喻很高,對凡夫人來講,也很難在心中顯現。比如在小孩面前,我們用大人才能理解的比喻來說明,他們就不一定能接受。如果用小孩所喜歡的東西來作比喻,也不一定能很完整地表達,而且他們玩的這些東西也不一定能作比喻。因此,在這裡只好用佛的境界來比喻不住任何法。
意思就是說,人天導師出有壞佛陀的智慧不會住於抉擇滅、非抉擇滅等無為法中,即佛智不會安住在寂滅涅槃的法界本體中;然後佛的智慧也不會安住於分別心或其他有相狀的有為法上,也即不住於三界輪迴。總而言之,佛陀的智慧既不住於寂滅法,也不住於輪迴法,即所謂的“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涅槃”。這樣不住任何邊的比喻說明:菩薩既不執著輪迴的邊,也不住於涅槃的邊,即無住而住;而且這樣的安住就是真住,佛陀在有關般若經中也一再宣說這樣的住最殊勝。當然對凡夫人來講,要理解這樣的比喻也很困難,但本體就是如此的緣故,菩薩的境界也需要以佛陀的智慧來比喻,而且佛陀也希望我們能早日到達這種境界。
記得無垢光尊者在很多密法書中,都引用《普作續》的教證來宣說諸法的平等性,雖然我們現在是講顯宗法,但也可以引用,因為我們並沒有講密宗的甚深修法,而且無垢光尊者也經常將很多密宗的教證用在顯宗裡面。那這個教證是怎麼說的呢?《普作續》云:“諸法虛空性,虛空無自性;虛空亦無喻,虛空亦無量;一切諸法義,皆當如是知。”意思是說,一切諸法的自性就是虛空的本性,就像虛空沒有自性,也無法比喻、測量一樣,一切諸法的本體也是如此,大家皆應如是了知。這樣說的時候,可能初學者會認為:這到底在說什麼呀?一切法是虛空,虛空沒有自性、比喻,也無法測量,同樣諸法也是如此,那這是一種什麼境界啊?就暈頭轉向,不知所云。所以大家皆應遵循次第聞思修行。
正因為萬法的本性如此,所以佛陀才在這裡說:諸位菩薩,你們應該了解一切諸法並沒有什麼可住的,也即輪迴和涅槃的邊皆不能住,而這樣的不住就是真正的住,或一切住之最。《金剛經》亦云:“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意思是說,若心真正安住,那就是一無所住。所以從一個側面來講,住就是不住、不住就是住。對這樣的道理,雖然世間人並不一定能理解,但對有一定境界的人來說,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一切諸法的本體。你看:現相上有安住,實相上沒有安住,所以在實相和現相結合起來用文字表明時,就只有這樣說了。《華嚴經》云:“我與一切佛,自性平等住。”也即從自性的角度來講,佛和眾生是平等的。同樣,這裡也說住和不住完全平等。
當然,什麼時候到達這樣的境界,才是我們最大的願望。所以大家皆應一邊聞思、一邊祈禱諸佛菩薩和傳承上師,祈願他們加持我們的相續,讓迷亂的分別念或迷茫的心態盡快轉變為智慧。關於迷轉為智,《四法寶鬘論》中有詳細宣說,大家可以參閱。當然,所獲得的智慧也有不同層次。一般來講以聞思得到勝解信並不是很困難,而真正要以實修來現證遠離一切戲論的境界,就不那麼容易。故《定解寶燈論》也說[1]:作為凡夫人,先應經過單空的途徑,然後才能進入遠離一切戲論的境界。所以大家在聞思本法時就要想:在一切佛法中,最甚深的精華乃空性法門,所以在短暫的人生中,我要盡力聞思修行此法;即使今生未能證悟,也要盡力以空性之火燒毀相續中的實執種子,再不能讓它們增長。否則還會不斷生出三界輪迴種種幻相的花果,那就非常痛苦。